第479章 戰爭的風向

字數:5683   加入書籤

A+A-


    數日之後———
    金墉城外,漢軍連營數十裏,旌旗蔽空。
    劉璟站在了望台上,凝視著這座堅城。城牆上的周軍旗幟依舊飄揚,但明顯能看出守軍已經疲態盡顯。
    \"大王,已經第八天了。\"軍師陸法和輕聲道,\"王雄在滎陽按兵不動,宇文泰在洛陽也無動靜。這很不尋常。\"
    劉璟目光銳利:\"法和,你認為宇文泰在打什麽算盤?\"
    陸法和心念一轉,說:\"兩種可能。一是他們認為竇泰的三萬守軍足以拖到我軍糧盡;二是...\"他頓了頓,\"他們可能害怕高歡的夾擊。\"
    \"李檦,可有高歡大軍的動向?”劉璟轉身,戰袍在風中獵獵作響。
    斥候統領李檦快步登上了望台:\"大王!高歡大軍仍在黎陽大營,已經休整三日。探馬來報,他們正在大量砍伐樹木,似乎要架設浮橋渡河。\"
    劉璟眉頭微皺,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劍柄:\"從鄴城到黎陽,高歡走了十二天?這不像他的作風。\"他心中升起一絲疑慮,\"李檦,你確定看到的是高歡的主力?可有查驗灶坑數量?\"
    李檦肯定地點頭:\"臣親自潛入黎陽附近察看,灶坑數量確為二十萬大軍規模。高歡的帥旗也在營中,每日都有將領進出帥帳。\"
    陸法和突然插話,語氣中帶著擔憂:\"大王,臣總覺得此事蹊蹺。高歡用兵向來神速,此次拖延不前,恐有詐。若是他想要背棄漢魏之盟,趁機摘桃子...\"
    劉璟望向黃河方向,眼中寒光閃爍:\"那就讓他來試試。在中原大地上,我還沒怕過誰。\"但他心中清楚,若是高歡真的背盟,漢軍將陷入兩麵受敵的險境。
    \"大王,當務之急是金墉城。\"陸法和提醒道,\"竇泰是宇文泰的心腹愛將,周軍不可能坐視不理。\"
    劉璟冷笑一聲,露出森白牙齒:\"那就給竇泰加點壓力。傳令下去,投石機每隔兩三個時辰轟擊一次,不要讓守軍休息。\"他頓了頓,補充道,\"特別是夜間,要多派小隊佯攻,耗其精力。\"
    他望向西方,目光仿佛要穿透重重山河,直抵洛陽皇宮:\"我倒要看看,宇文泰能忍到幾時。\"
    ——————
    黎陽大營,清晨霧靄未散,黃河水汽彌漫在整個軍營中。
    高歡獨自站在黃河邊,看著湍急的河水拍打岸堤。眾將肅立在他身後,大氣不敢出。
    \"我看這黃河水勢湍急,浮橋恐怕難以架設。\"高歡突然轉身,語氣平淡,\"不如改道河內渡河吧。\"
    眾將麵麵相覷,都被這突如其來的決定弄糊塗了。大將斛律金忍不住上前一步:\"高王,樹木都已砍伐,工程也已開始,此時改道恐怕...恐怕勞師動眾,延誤戰機啊。\"
    \"恐怕什麽?\"高歡淡淡地問,目光如刀般掃過斛律金的臉,\"你是主帥,還是我是主帥?\"
    斛律金立即低頭抱拳:\"末將失言。\"
    高歡掃視眾將,語氣不容置疑:\"即刻收拾行裝,向東進發。不得有誤!\"
    待眾將離去執行命令,高歡單獨留下侄子婁睿。兩人沿著河岸漫步,親兵遠遠地跟著。
    \"叔父有何吩咐?\"婁睿恭敬地問。
    高歡壓低聲音:\"我走之後,你繼續大張旗鼓架設浮橋,同時派遊騎巡視河岸,不準任何人渡河,違令者格殺勿論。\"
    婁睿困惑地皺眉:\"叔父,您究竟有何打算?為何要瞞著眾將?\"
    高歡望著黃河對岸,意味深長地說:\"睿兒,你說這中原大地,最肥美的桃子該由誰來摘?\"
    婁睿不解:\"自然是叔父您...但我們現在不是應該按盟約援助漢軍嗎?\"
    高歡搖頭輕笑,手指在地圖上劃出一條隱秘的路線:\"劉璟和宇文泰都以為我要麽按兵不動,要麽渡河攻魏。卻不知我真正的目標...\"他的手指突然停在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位置,\"是這裏。\"
    婁睿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頓時倒吸一口涼氣:\"叔父,這...太冒險了!若是失敗...\"
    \"險中求勝,方顯英雄本色。\"高歡拍拍侄子的肩膀,眼中閃爍著野心的光芒,\"你在此虛張聲勢,切記不可讓任何人窺知我軍真正動向。特別是漢軍和魏軍的探子,見一個殺一個!\"
    \"遵命!\"婁睿鄭重領命,手心卻已經出汗。他知道叔父這個決定要麽大獲全勝,要麽滿盤皆輸。
    第二天黎明,高歡率領二十萬大軍悄然東進,隊伍偃旗息鼓,行動迅捷如風,很快就消失在了晨霧之中。
    ——————
    洛陽皇宮內,宇文泰麵色陰沉如水,手中的軍報被他捏得吱吱作響。
    \"李弼真的稱病不出?\"他的聲音冷得像冰,讓殿內的侍從不禁打了個寒顫。
    侍從戰戰兢兢地回答:\"是...大將軍說舊傷複發,無法領兵...已經請了太醫署的醫師診治...\"
    宇文泰猛地將手中的茶杯摔在地上,碎片四濺:\"好個舊傷複發!他弟弟李檦在漢軍為將,他就給朕來這一出!\"
    一旁的謀士盧辯小心翼翼地上前:\"陛下息怒。李將軍或許真是舊疾複發,他這些年南征北戰,身上舊傷不少...\"
    \"閉嘴!\"宇文泰怒喝道,額角青筋暴起,\"朕對他李家可曾薄待?李檦投敵,朕依舊重用李弼,讓他出任大將軍,他還想怎樣!\"
    盧辯不敢再言,隻能低頭退到一旁。宇文泰平息怒火後,走到巨大的地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金墉城的位置:\"金墉城還能守多久?\"
    \"竇將軍勇武,糧草充足,至少能守一個月。\"盧辯回答,\"但漢軍日夜轟擊,軍心恐生變。特別是投石機不停騷擾,守軍已經多日未能安眠。\"
    宇文泰沉默片刻,手指在地圖上移動。這些天他又征召了五萬府兵,加上原有兵力,洛陽周邊已有十五萬大軍。但他遲遲不動,就是在等高歡的消息。
    \"高歡到哪了?\"他突然問。
    \"最新軍報,高歡大軍仍在黎陽砍樹造橋。\"盧辯道,\"據說黃河水勢湍急,架橋進展緩慢。\"
    宇文泰冷笑一聲,手指敲著地圖:\"砍樹造橋?高歡什麽時候這麽按部就班了?繼續探!我要知道他的真實動向!\"
    就在這時,一騎快馬飛奔入宮,馬蹄聲在寂靜的宮殿中格外刺耳:\"急報!高歡大軍突然東進,往河內方向去了!\"
    宇文泰眼中精光一閃,嘴角露出意味深長的笑容:\"終於來了!傳令:王雄即刻率滎陽五萬兵馬出擊,朕親率十萬大軍從洛陽出發,合圍漢軍!\"
    他等待的時機,終於到了。劉璟啊劉璟,這次看你往哪逃!
    ——————
    是夜,金墉城內,竇泰正在巡視城防。連日的轟擊讓城牆多處破損,守軍們忙著修補缺口,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疲憊。
    \"將軍,漢軍又開始轟擊了!\"副將指著城外喊道。
    竇泰抬頭,隻見數十顆火石劃破夜空,如同流星般重重砸在城牆上。守軍們慌忙躲避,但投石機的攻擊並不密集,似乎意在騷擾而非強攻。
    \"這是第幾次了?\"竇泰問,聲音中帶著難以掩飾的疲憊。
    \"今日第四次了。\"副將回答,眼睛布滿血絲,\"漢軍每隔兩個時辰轟擊一次,弟兄們都無法休息。好多人都站著就能睡著。\"
    竇泰握緊劍柄,指節發白:\"劉璟這是要耗死我們啊。\"他望向城外連綿的漢軍營火,心中升起一股無力感。\"援軍還沒有消息嗎?\"
    副將搖頭:\"城外五十裏都是漢軍斥候,我們的探馬根本出不去。最後一批信使已經是三天前的事了。\"
    竇泰長歎一聲,靠在城垛上。他深知宇文泰的為人,不會輕易放棄金墉城,但也不會貿然來援。陛下一定在等待最佳時機,等待漢軍露出破綻,或者等待高歡的動向明朗。
    \"告訴弟兄們,再堅持幾天。\"竇泰堅定地說,仿佛在給自己打氣,\"援軍一定會來。陛下不會放棄我們的。\"
    就在這時,一顆流石擊中不遠處的箭樓,木屑飛濺,引起一陣驚呼。竇泰握緊佩劍,目光堅定地望著遠方。
    ——————
    漢軍大營,劉璟正在帥帳內研究地圖,油燈的光芒在他臉上跳動。
    \"大王,周軍還是沒動靜。\"李檦匯報道,聲音中帶著困惑,\"我們的斥候已經深入到洛陽周邊,確實沒有大軍調動的跡象。\"
    劉璟手指敲著桌麵,眉頭緊鎖:\"高歡那邊呢?\"
    \"最新消息,高歡二十萬大軍已經離開黎陽,向東往河內方向去了。\"李檦道,\"探馬確認了帥旗和軍隊規模,確是高歡主力。\"
    陸法和突然開口,語氣凝重:\"大王,此事蹊蹺。高歡若真要分兵渡河,為何二十萬大軍都要走河內?分兵十萬即可。而且河內方向水勢更急,並非渡河良選。\"
    劉璟眼中閃過銳光,猛地站起身:\"除非...他根本不想渡河。\"這個想法讓他心中一凜。如果高歡不想渡河,那他的二十萬大軍東進意欲何為?難道真的要背棄盟約?
    帳內一時寂靜,隻有油燈燃燒的劈啪聲。三位謀士都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若是高歡另有圖謀,漢軍很可能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
    \"報!\"突然,斥候衝進大帳,聲音急促,\"滎陽王雄率五萬大軍出城,正向金墉方向開來!同時洛陽方向發現大量周軍,估計有十萬人!看旗號…是宇文泰的禦駕親征!\"
    劉璟猛地站起,眼中閃過戰意:\"終於來了!傳令各軍,準備迎戰!\"
    他看向陸法和,兩人眼中都有同樣的疑慮:高歡在這個節骨眼上東進,到底想做什麽?這場中原大戰,又要起變化了。
    夜色中,漢軍大營開始忙碌起來,士兵們披甲執銳,戰馬嘶鳴,一場大戰即將爆發。而遠在東方,高歡的大軍正在夜色中快速行進,朝著一個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