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怡峰、寇洛、司馬子如
字數:5682 加入書籤
沙苑大營,深夜時分。
漢王劉璟的帥帳內燭火通明,映照著他年輕卻已顯威嚴的麵容。帳外秋風蕭瑟,帳內卻暖意融融。兩位風塵仆仆的魏軍將領——怡峰和寇洛,正跪在劉璟麵前,鎧甲上還沾著戰場的塵土。
\"末將怡峰、寇洛,拜見漢王!\"二人聲音洪亮,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他們曾是賀拔嶽的部將,泰山大戰時為保全主帥和將士家眷被迫降高歡,如今終於找到機會棄暗投明。
劉璟目光如炬,仔細打量著二人。怡峰麵容堅毅,眼神中透著智慧;寇洛則更加粗獷,虯髯如戟,一看便是勇猛之將。他心中暗喜:此二人皆是將才,若能真心歸附,必成大助。
\"二位將軍請起。\"劉璟快步上前,親自扶起二人,\"你們能棄暗投明,是漢國之幸,是孤之幸啊!\"
怡峰和寇洛受寵若驚,沒想到漢王如此年輕卻這般禮賢下士。寇洛更是激動得聲音發顫:\"漢王明鑒!我等當年降高實屬無奈,心中無日不念重歸漢營!每每想起泰山之戰,末將都...\"
劉璟朗聲笑道,打斷了他的自責:\"孤豈會不知?賀拔元帥早已向孤說明原委。你們為保全同袍家眷而忍辱負重,實乃忠義之士!這等苦心,孤感同身受。\"
這話說得二人熱淚盈眶。怡峰拱手道,聲音哽咽:\"漢王明察秋毫,末將願效犬馬之勞,以報知遇之恩!\"
劉璟滿意地點點頭,當即下令:\"傳孤旨意,封怡峰為正五品領翊將軍,寇洛為正五品蕩寇將軍!各賜金百兩,錦緞五十匹!\"
帳內眾將聞言皆驚。按照漢軍規矩,降將最多封校尉,需從低做起。漢王此舉,可謂破格提拔。
記室參軍庾信忍不住提醒:\"大王,這...似乎不合規矩?降將初附即授五品,恐將士們不服啊。\"
劉璟擺手道,目光掃過帳中眾將:\"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怡峰、寇洛二位將軍本就是自己人,如今不過是歸隊而已,何來破格之說?況且沙苑新勝,正需廣納賢才,諸位難道不願見漢國日益強盛?\"
這話說得巧妙,既給了二人麵子,又堵住了眾人之口。怡峰和寇洛感激涕零,再次跪拜:\"末將誓死效忠漢王!\"
起身後,怡峰立即稟報重要軍情:\"大王,沙苑大戰後,斛律金、斛律光、可朱渾元、庫狄回洛與司空司馬子如率領百餘人向北逃竄,想必是要回晉陽。\"
寇洛憤憤接話,拳頭緊握:\"末將曾勸可朱渾元一同來投大王,誰知那反骨小人竟說什麽"高王待我不薄,不可做三姓家奴"!真是愚不可及!枉費我與他多年交情!\"
劉璟聽罷卻不以為意,淡然一笑:\"人各有誌,不可強求。孤能得二位將軍效忠,已是幸事。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必掛懷。\"他輕拍寇洛肩膀,\"將軍重情重義,孤心甚慰。但既入漢營,就當向前看。\"
這番胸襟讓二人敬佩不已。怡峰心中暗歎:漢王年紀輕輕,卻有如此容人之量,難怪能成大事。
他進一步建議道:\"大王,被俘的封隆之乃是河北漢人士族領袖,若大王能予以優待,必能收河北士族之心。韓軌既是高歡連襟,又是河北漢將領袖,也可厚待。如此可離間河北胡漢關係,將來取河北時事半而功倍。\"
劉璟眼中精光一閃,欣然應允:\"將軍此言大善!孤這就安排。\"他立即喚來書記官,\"傳令:封隆之、韓軌二人,遷往暖帳居住,飲食與我將校同等。\"
待書記官離去,劉璟嘴角泛起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至於高歸彥、段榮等人...就讓賀若敦去"照顧"吧。那張嘴,不用來磨磨這些人的銳氣,實在是浪費了。\"
次日清晨,漢軍拔營回長安。旌旗招展,隊伍綿延數裏,得勝之師士氣高昂。
劉璟特意命人將封隆之和韓軌的囚車安排在自己的王駕附近,撤去囚籠,隻派輕兵\"護送\"。行軍途中,他時常喚二人前來問話。
\"封先生昨夜睡得可好?\"劉璟關切地問,親自將一件貂皮大氅披在封隆之肩上,\"秋寒料峭,先生年事已高,需多加保暖。若是凍壞了身子,可是漢國的損失啊。\"
封隆之受寵若驚,連聲道謝:\"勞大王掛心,罪臣愧不敢當。大王如此厚待,讓罪臣無地自容。\"
劉璟笑道:\"先生何出此言?先生乃河北名士,博古通今,孤日後還要多多請教呢。\"他轉頭對侍從道,\"給封先生備車,老人家騎馬太辛苦。\"
另一邊,韓軌也得到了特殊待遇。劉璟不僅歸還了他的佩劍,還邀他共進午餐。
\"韓將軍嚐這羊肉,\"劉璟親自為他布菜,\"乃是我軍特地從河套帶來的羔羊,鮮嫩無比。配上這西域來的葡萄酒,最是解膩。\"
韓軌神情複雜地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王者。他本是高歡連襟,理應誓死不屈,但劉璟的禮遇讓他心中的堅冰漸漸融化。
\"大王厚恩,韓某...感激不盡。\"他艱難地開口,聲音有些沙啞,\"隻是韓某與高王...\"
劉璟抬手製止:\"將軍不必多言。孤敬重的是將軍的為人和才能,與其他無關。將軍若能助兄長安撫河北,便是百姓之福。\"
與二人的優厚待遇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歸彥、段榮等鮮卑將領仍然被關在囚車中,由\"漢軍第一嘴賤\"賀若敦\"特別關照\"。
\"段將軍昨夜睡得可好?\"賀若敦騎著馬跟在囚車旁,聲音洪亮得整個行軍隊伍都能聽見,\"聽說您夢中還在喊"高王救我"?可惜啊,您的高王現在怕是自身難保咯!沙苑一戰,嚇得他連晉陽都不敢回,直奔鄴城去了!\"
段榮麵色鐵青,咬牙切齒:\"賀若敦!你休要猖狂!待高王重整旗鼓,必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我猖狂?\"賀若敦哈哈大笑,\"總比某些人尿褲子強!高將軍,您說是不是?聽說您昨晚褲襠下嘀嘀嗒嗒,和小溪一樣…要不要我給您找條開襠褲,方便您隨時解決?\"
周圍的漢軍士兵忍俊不禁,就連一些魏軍降卒也偷偷掩口。賀若敦的嘴確實不是一般的賤,但他句句戳人痛處,讓人無力反駁。
\"夠了!\"高歸彥怒吼一聲,猛地撞向囚車柵欄,\"士可殺不可辱!有本事就給老子一個痛快!\"
賀若敦嘖嘖搖頭,故作驚訝:\"高將軍何必動怒?我這不是陪您解悶嘛!要不咱們聊聊您當年是怎麽被河北叛軍打得屁滾尿流的?聽說您當時躲進雞窩裏,弄得滿頭雞毛,是不是真的?\"
高歸彥氣得渾身發抖,卻說不出話來。因為這確有其事,是他一生最大的恥辱。
賀若敦越說越起勁,轉向其他囚犯:\"還有你們!別以為低著頭我就看不見。慕容儼,聽說您最愛納妾,家裏十七房小妾,夜夜笙歌,難怪打仗時腿軟!元天穆,您這災星...\"
\"賀若敦!\"劉璟在遠處喚了一聲,聲音中帶著警告,但眼中卻有讚許之色。
賀若敦立即收斂,笑嘻嘻地行禮:\"大王有何吩咐?末將正在與諸位將軍"談心"呢!\"
劉璟忍俊不禁:\"適可而止。諸位將軍也是體麵人,不可太過分了。\"
\"遵命!\"賀若敦大聲應道,轉頭卻對囚犯們擠擠眼,\"大王仁慈,今日就到此為止。明日咱們再繼續"談心"啊!\"
劉璟在遠處看著這一幕,嘴角微揚。賀若敦雖然嘴賤,但用在此處正好——既羞辱了高氏死忠,又讓受優待的封隆之、韓軌心生比較,可謂一石二鳥。
與此同時,在通往北方的官道上,四騎快馬正在疾馳。
斛律金一馬當先,麵色凝重。身後跟著兒子斛律光和可朱渾元、庫狄回洛。四人皆衣衫襤褸,形容憔悴,馬匹也顯疲態。
\"父親,司馬先生真的跟不上嗎?\"斛律光回頭望了望空蕩蕩的官道,有些擔憂,\"他年事已高,若是落在漢軍手中...\"
斛律金冷哼一聲,他的長須在風中抖動:\"什麽跟不上!那老狐狸分明是見高王戰敗,另尋出路去了!說什麽肚子疼要方便,一轉眼人就沒了蹤影!\"
可朱渾元皺眉道:\"司馬先生與高王相交莫逆,應當不會...\"
\"不會什麽?\"斛律金打斷他,語氣激烈,\"司馬子如那個老滑頭,最擅長的就是見風使舵。自己說要跟我們回河北,半路又借故脫離,其心可誅!\"
庫狄回洛歎道,聲音中充滿疲憊:\"如今高王新敗,人心惶惶,各有打算也是常情。隻是...我們這般回去,如何麵對河北父老?沙苑一戰,二十萬大軍灰飛煙滅...\"
四人沉默不語,隻是催馬更快地向北奔去,仿佛要將失敗的恥辱遠遠拋在身後。
而他們口中的\"老狐狸\"司馬子如,此刻正躲在一戶農家小院裏,悠閑地品著粗茶,完全不像個落難之人。
\"老丈,您這茶倒是別有風味。\"司馬子如對農家老者笑道,神態自若,\"不知是什麽茶?入口微澀,回甘卻長。\"
老者憨厚一笑,露出缺了門牙的嘴:\"山野粗茶,讓先生見笑了。就是後山采的野茶,自家炒製的。我們莊稼人喝不起好茶,就靠這個解渴。\"
司馬子如點點頭,心中暗驚。他一路行來,見漢國境內百姓安居,田畝整齊,與內亂頻繁的大魏形成鮮明對比。更讓他驚訝的是,劉璟推行\"均田製\",將無主荒地分給百姓耕種,深得民心。
\"老丈家中分得多少田地?\"他故作隨意地問,輕啜一口粗茶。
老者頓時眉開眼笑,皺紋都舒展開來:\"托漢王的福,我家五口人,分得永業田百畝,露田二百畝!今年麥子收成好,交完賦稅還剩不少呢!足夠吃到明年秋收!\"
司馬子如心中震動。均田製推行的如此徹底...這劉璟果然不是尋常武夫,而是有治國之能的雄主。他想起高歡治下的河北,雖然也推行均田,但豪強兼並依然嚴重,均田製形同虛設,百姓苦不堪言。
夜幕降臨,司馬子如躺在簡陋的土炕上,輾轉難眠。他想起高歡沙苑大敗時的慘狀,想起漢軍如潮的攻勢,想起劉璟那雙洞察一切的眼睛。
\"高氏...怕是氣數將盡了。\"他喃喃自語,黑暗中目光閃爍,\"司馬家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鄴城那個兒子...怕是靠不住了。\"
他決定暫時留在漢國,好好觀察這個漢人的政權。無論將來是劉氏還是高氏得天下,他都要為司馬家謀一條後路。或許...該讓次子司馬纂來長安看看?
窗外月光如水,灑在這位老謀深算的政客臉上,映出一絲狡黠的微笑。亂世之中,生存才是第一要務,忠誠...那是年輕人的奢侈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