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大漢“薅羊毛”戰術

字數:4988   加入書籤

A+A-


    就在高澄正讓祖珽毆打元俊之際,遠在長安的漢王宮內———
    劉璟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地圖前,眉頭緊鎖。地圖上標注著漢國各郡縣的物產分布,他的手指在關中幾個紡織重鎮上來回移動。
    \"明月機的產量如何?\"他突然問道,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蕩,驚起了簷下棲息的夜鳥。
    侍立一旁的尚書令長孫儉立即上前,袍袖輕拂:\"回大王,新式織布機已在關中各地推廣,織布速度比傳統織機快了八倍不止。但是...\"他頓了頓,麵露難色,\"各地紛紛上報,原料供應跟不上織機速度,特別是冬季將至,布衣禦寒有限,獸皮獲取也不方便。\"
    劉璟轉過身,眼中閃爍著思索的光芒:\"慶明,你可記得那年冬天,我軍在河西作戰時,當地牧民是如何禦寒的?\"
    長孫儉略一思索,記憶被拉回到那個風雪交加的冬天:\"河西苦寒,牧民多穿羊皮襖。但羊皮腥膻,製作繁瑣,恐怕難以推廣全國。\"他記得當時許多士兵寧願挨凍也不願穿那些味道刺鼻的皮襖。
    \"不,我不是說羊皮。\"劉璟走到案前,拿起一支毛筆在紙上畫著什麽,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我是說羊毛。有人告訴我其實是劉璟自己的想法),羊毛保暖勝過布衣,若能妥善利用...\"
    這時,司農寺卿賈思勰匆匆趕來,身上還帶著夜露的濕氣:\"大王召見,不知有何要事?\"這位農學大家才剛剛下值返家,但聽到漢王召見,還是連夜趕進宮來。
    劉璟示意他近前:\"思勰,我且問你,我國境內主要養殖哪些羊種?\"
    賈思勰雖不解其意,但仍恭敬回答:\"回大王,隴西牧場主要養殖小尾寒羊。此羊生長快,繁殖能力強,肉質鮮美,深受牧民喜愛。\"他如數家珍般繼續說道,\"每隻成年羊可產肉四十斤,皮毛也可製革,可謂全身是寶。\"
    \"還有別的品種嗎?\"劉璟追問道,眼中閃著期待的光芒。
    賈思勰想了想:\"去年突厥進貢了一種白絨山羊,肉質尚可,但產肉太少,絨毛又多又密,處理起來十分麻煩。司農寺正打算逐步淘汰這種羊...\"
    \"不可!\"劉璟突然提高聲音,嚇了兩人一跳,\"此羊我有大用!\"
    長孫儉和賈思勰麵麵相覷,不明所以。長孫儉謹慎地問道:\"大王,此羊有何特殊之處?\"
    劉璟眼中閃著興奮的光芒,拿起剛才畫的草圖:\"你們想想,眼下明月織機效率大增,但布匹禦寒有限,獸皮獲取不易。而羊毛,\"他指著草圖上的設計,\"正是最好的禦寒材料!\"
    賈思勰皺起眉頭,他是個務實的人,從不相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可是大王,羊毛腥膻難聞,而且雜亂無章,如何能製作衣物?臣曾見過牧民嚐試用羊毛製衣,但成品粗糙刺癢,根本無人願意穿戴。\"
    劉璟微微一笑,將手中的草圖展開。上麵畫著兩種創新設計:一種是將布衣製成雙層,中間填充羊毛;另一種是將羊毛紡成線再織成衣物。
    \"你看,\"他指著草圖解釋,\"我們可以像製作鎧甲一樣,製作夾毛的冬衣。或者將羊毛洗滌晾曬,去其腥膻,再用明月機紡成毛線,織成毛衣。\"
    長孫儉眼睛一亮,立即明白了其中的巨大價值:\"大王英明!如此一來,不僅解決禦寒問題,還能充分利用這種白絨山羊!\"他立即轉向賈思勰,\"思勰,我國境內這種羊有多少?\"
    賈思勰苦笑道:\"不過百頭。去年突厥進貢後,各地牧民都不願飼養這種產肉少的羊,如今隻剩隴西牧場還有少量存欄。\"
    長孫儉頓時失望:\"百頭?這如何夠全國百姓之用?\"他仿佛已經看到這個偉大設想因為原料不足而夭折。
    殿內一時沉默。劉璟踱步到地圖前,目光投向北方廣袤的草原:\"突厥這種羊多嗎?\"
    賈思勰眼睛一亮,似乎抓住了什麽:\"臣曾詢問過突厥使者,去年他們擊潰鐵勒部落時,俘獲了數百萬頭這種白絨山羊。突厥人也不喜歡這種羊,認為它們產肉少,絨毛多,正準備大規模宰殺...\"
    \"太好了!”劉璟突然大喝一聲,嚇了兩人一跳。他轉身時眼中閃著銳利的光芒,\"慶明,我有一個一石二鳥之計。\"
    長孫儉躬身道:\"臣恭聽大王高見。\"
    劉璟手指地圖上的北方邊境:\"這幾年我們重心一直對內戰爭,突厥崛起的勢頭強勁。我一直思考如何遏製其發展,但出兵遠征代價太大。如今...\"他嘴角揚起一抹笑意,\"我們可以在邊境開設互市,高價收購羊毛。\"
    賈思勰不解:\"大王,我們要那麽多羊毛做什麽?\"
    長孫儉卻已經明白過來,接口道:\"思勰,你想想,若突厥牧民見羊毛有利可圖,必然會大肆飼養白絨山羊。而牧民精力有限,他們就必須減少肉羊的飼養...\"
    \"如此一來,\"劉璟接過話頭,手指輕敲地圖,\"長此以往,突厥的食物必會逐漸短缺,更加依賴與我國的貿易。等他們反應過來,已經晚了。\"
    賈思勰恍然大悟,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大王英明!此法不僅解決我國羊毛來源,還能潛移默化地破壞突厥的經濟基礎,實乃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妙計!\"
    長孫儉立刻躬身說:\"大王,如此妙計,可有名字?\"
    劉璟沉吟片刻,眼中閃過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就叫它"薅羊毛"吧。\"他仿佛已經看到未來突厥人在不知不覺中被\"薅羊毛\"的場景。
    然後他擺擺手,對賈思勰說:\"思勰,你立即組織人手,研究羊毛處理技術,務必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去腥和紡線的問題。慶明,你負責與突厥談判互市事宜,記住,初期價格可以給高些,要讓突厥人覺得養羊比養馬更劃算。\"
    \"臣領旨!\"兩人齊聲應道,聲音中充滿激動。
    長孫儉猶豫了一下:\"大王,若突厥察覺我們的意圖...\"
    劉璟微微一笑:\"所以我們要雙管齊下。一方麵收購羊毛,另一方麵繼續與突厥進行正常的馬匹和皮革貿易,讓他們摸不清我們的真實目的。\"
    他走到殿門前,望著北方星空:\"我要讓突厥人在不知不覺中,從馬背上的戰士變成草原上的牧羊人。\"
    接下來的日子裏,大明宮偏殿變成了一個奇特的工作坊。各種羊毛樣品、紡織工具和設計圖紙隨處可見,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淡淡的羊膻味。
    \"大王,這是經過蒸煮去腥的羊毛,\"賈思勰捧著一團潔白的羊毛,臉上帶著疲憊但興奮的神情,\"腥味已除,但纖維仍然粗糙,紡線時容易斷裂。\"
    劉璟接過羊毛,仔細查看纖維結構:\"試試用梳麻的方法,將羊毛梳理順直。或許可以製作一種專門的梳毛工具。\"
    幾天後,賈思勰興奮地跑來,手裏拿著一個木製工具:\"大王,按照您的建議,我們製作了這種梳毛器,梳理後的羊毛柔軟多了!\"
    劉璟仔細檢查梳毛器,提出改進意見:\"齒距可以再密一些,這樣能梳理得更細致。\"
    又經過多次試驗,第一匹毛呢終於問世。長孫儉摸著厚實柔軟的料子,驚歎不已:\"這比最厚的布衣還要暖和!而且質地緊密,防風效果極佳。\"
    更令人驚喜的是,工匠們按照劉璟的指導,用特製的長針將毛線編織成了第一件\"毛衣\"。雖然樣式簡陋,但保暖效果出奇得好。
    賈思勰激動得聲音發顫:\"大王真乃神人也!誰能想到,昔日無人問津的羊毛,竟能變成如此寶物!\"
    劉璟看著這件粗糙但溫暖的毛衣,心中升起一股成就感:\"思勰,立即在隴西牧場擴大白絨山羊養殖,同時派人到各大工坊推廣羊毛處理技術。\"
    他轉向身邊的太監:\"王德,讓宮內尚衣局先製作一批毛衣,分發給守城將士試用。告訴他們,有任何不適都要立即上報。\"
    邊境互市很快建立起來。起初,突厥人對漢國高價收購羊毛的行為大惑不解。
    \"漢人是不是瘋了?\"突厥可汗阿史那土門看著第一批換回來的茶葉和鐵器,難以置信地問道,\"用這些寶貝換沒用的羊毛?\"
    但他的大臣們卻認為這是天賜良機:\"可汗,漢人願意用鐵器換羊毛,我們何樂而不為?讓牧民多養些毛羊就是了。\"
    利益的驅使很快讓突厥牧民紛紛轉向飼養白絨山羊。草原上,傳統的肉羊牧場逐漸被毛用羊群取代。突厥人甚至開始宰殺肉羊,騰出草地飼養更\"值錢\"的毛羊。
    \"大王,互市一個月來,我們已經收購了百十萬斤羊毛。\"長孫儉匯報進展時麵帶喜色,\"突厥人正在大量宰殺肉羊,改養毛用羊。根據探子回報,突厥各部落的肉羊存欄量已經減少了三成。\"
    劉璟點頭,目光深邃:\"注意控製節奏,不要讓價格漲得太快。同時,繼續從南梁進口糧食,預防將來可能發生的糧荒。\"
    他走到地圖前,手指輕輕劃過北方草原:\"十年後,當突厥人發現自己的戰馬減少,糧食不能自給時...\"他的眼中閃過睿智的光芒,\"就到了我們征服草原的時候了。\"
    殿外,秋風漸起。但今年的漢國百姓,將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溫暖冬天。而這一切,都源於那個站在地圖前深思的君王,和他那改變曆史的\"薅羊毛\"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