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陳霸先奉詔討賊
字數:4479 加入書籤
                    廣州·高要郡
    今年的春天來得特別早,西江兩岸的木棉花已經綻出血紅的花朵,如同燎原的火焰點燃了整個河穀。陳霸先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外繁忙的碼頭,江風拂過他剛毅的麵龐,帶來陣陣春日的暖意。
    船隻往來如織,漢人商人用鹽鐵換取俚僚的山貨皮毛,雙方用手勢和生硬的語言討價還價,雖然溝通不暢,卻都麵帶笑容。幾個月前,這裏還是劍拔弩張的對峙局麵,如今已是一派和諧景象。
    \"主公,今年的春耕已經安排妥當。\"部將陳法念走上城樓,臉上帶著欣慰的笑意,\"百姓們都說,自從您來了之後,賦稅輕了,糾紛少了,日子有奔頭了。幾個村的老人非要給您立長生牌位,被我好說歹說勸住了。\"
    陳霸先微微點頭,目光仍停留在江麵上那些交易的船隻上:\"兄長言重了,治理地方就像調理身子,急不得。漢人與俚僚世代為仇,要化解恩怨,需要時間和誠意。\"
    四個月前,陳霸先輔佐蕭映收複廣州後,被任命為高要郡太守、西江督護。他一到任就減免賦稅,鼓勵農耕,又讓陳法念專門負責與俚僚各部聯絡。
    \"昨日俚人酋長送來三頭水牛,說是感謝主公開通互市。\"陳法念笑道,\"他們用山貨換鹽鐵,再也不必冒險去搶了。有個老酋長還說,活了六十歲,第一次不用刀箭就能換來過冬的鹽巴。\"
    陳霸先終於轉過身來,剛毅的臉上露出一絲真切的笑意:\"好事。告訴俚人,下個月我要在郡府設宴,請各族酋長都來。漢俚一家,才能保西江太平。\"
    正說著,一匹快馬疾馳入城,馬上騎士風塵仆仆,高喊:\"急報!廣州刺史急令!\"
    陳霸先眉頭微皺,心中升起不祥預感。他快步走下城樓,接過信使手中的文書,那熟悉的火漆印章讓他心頭一沉。
    展開一看,果然是蕭映的筆跡:\"交州叛亂,朝廷命我平定。叛軍勢大,已連克四州,霸先速來番禺議事。\"
    陳霸先長歎一聲,對陳法念道:\"太平日子到頭了。傳令各部,整軍備戰。\"他望向江麵上那些忙碌的商船,眼神中流露出不舍,\"告訴各族酋長,宴席推遲。待我平定叛亂,再與諸位把酒言歡。\"
    與此同時,交州龍編城內卻是另一番景象。
    義軍擁戴盧子雄之弟盧子略為主後,聲勢大振。當地百姓痛恨梁朝官吏貪暴,紛紛投效義軍。有錢捐錢,有糧輸糧,短短數月,一,軍就膨脹到五萬人。
    \"大哥在天之靈,定會欣慰。\"盧子略站在城樓上,望著下麵操練的軍隊。但他心裏明白,這些士兵大多是為杜僧明和周文育而來——兩位猛將的威名早已傳遍嶺南。
    從去年十月到今年二月,短短四個月時間,杜僧明和周文育果然不負眾望,義軍北上勢如破竹,連克黃州、安州、越州、羅州。每到一處,周文育衝鋒在前,杜僧明調度在後,配合得天衣無縫。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接連獲勝,義軍迅速擴張到了十萬,新招募的五萬人馬,大多良莠不齊,軍紀渙散。更讓盧子略不安的是,杜僧明和周文育各掌四萬五千人,而他這個主帥隻有一萬親兵。
    \"主公,周將軍又擅自處決了投降的梁朝官吏。\"心腹盧安低聲道,\"這已經是這個月第三起了。杜將軍也不勸阻,反倒說殺得好。\"
    盧子略眉頭緊鎖。他想起哥哥盧子雄生前常說的話:\"欲得天下,先得民心。\"周文育這般濫殺,遲早會失去人心。
    \"備馬,我去見周將軍。\"盧子略決定親自走一趟。
    軍營中,周文育正在擦拭他的長刀。見盧子略來了,隻是微微抬頭:\"主公有何吩咐?\"語氣中缺乏應有的敬意。
    \"周將軍,聽說你又殺了一批降官?\"盧子略盡量讓語氣平和,\"我們現在地盤擴大,需要官吏治理,是不是...\"
    周文育猛地站起,身高八尺的漢子像座鐵塔:\"那些狗官欺壓百姓時,可曾手下留情?主公若是怕了,就在交州待著,某自去取廣州!\"
    杜僧明聞訊趕來,打圓場道:\"周將軍息怒。主公也是為大局著想。\"但他轉向盧子略時,眼神卻帶著幾分輕視,\"不過那些降官確實該殺,不殺不足以平民憤。\"
    盧子略心中冰涼。他明白,在這兩個猛將眼中,自己不過是個傀儡。他們敬重的是他死去的哥哥,而不是他這個人。
    回到府邸,盧子略獨自飲酒到深夜。盧安在一旁伺候,忍不住道:\"主公,杜、周二人日漸驕橫,恐生二心啊。\"
    盧子略苦笑:\"我又何嚐不知?但軍心都在他們那裏,我能如何?\"
    \"不如暗中培養心腹,逐步收回兵權?\"盧安低聲道,\"軍中也有不少老將軍舊部,對杜、周的不滿與日俱增。\"
    盧子略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但很快又暗淡下去:\"此事需從長計議。眼下還要靠他們打仗。\"
    叛軍繼續北上,但問題越來越嚴重。
    新附的士兵軍紀極差,搶劫百姓的事時有發生。杜僧明雖然治軍嚴厲,但畢竟兵力分散,顧此失彼。
    \"再這樣下去,我們和那些貪官有什麽區別?\"杜僧明終於忍不住對周文育抱怨,\"昨天又有一隊士兵搶了農家,還把人家女兒糟蹋了。這事要是傳開,我們還怎麽號稱"義軍"?\"
    周文育臉色鐵青:\"抓到了嗎?\"
    \"抓到了,但他們是你的親兵...\"杜僧明欲言又止。
    周文育勃然大怒,一拳砸在案幾上:\"我的親兵更該殺!帶上來!\"
    當眾斬了十餘名違紀士兵後,軍紀稍有好轉。但裂痕已經在義軍內部產生。
    周文育的部下覺得主帥太過嚴苛,杜僧明的部下則認為周部軍紀太差。而盧子略的一萬人馬則冷眼旁觀,暗中積蓄不滿。
    \"這樣下去不行。\"杜僧明深夜拜訪周文育,\"主公似乎對我們有所忌憚,不如交出一部分兵權?以示誠意。\"
    周文育冷笑:\"交給他?一個連刀都拿不穩的書生?文育,打天下靠的是我們這樣的武人。等拿下廣州,自然要有個說法。\"
    杜僧明心中一驚,聽出周文育話中有話。他開始懷疑,這場起義最終會走向何方。
    廣州刺史府內,蕭映焦急地踱步。見陳霸先來了,急忙迎上去:\"霸先,你可算來了。\"
    陳霸先行禮後問道:\"使君,交州情況如何?\"
    \"糟透了。\"蕭映將戰報推給他,\"叛軍已有十萬之眾,連克四州。杜僧明、周文育都是萬人敵,如今朝廷要我們平定叛亂,簡直是以卵擊石。\"
    陳霸先仔細閱讀戰報,眉頭越皺越緊:\"使君,叛軍雖眾,但必有內患。盧子略才能不及其兄,如何駕馭杜、周這等猛將?十萬大軍糧草何來?軍紀如何維持?\"
    蕭映眼睛一亮:\"你是說...\"
    \"叛軍外表強大,內部必定矛盾重重。\"陳霸先指向地圖,\"我軍雖少,但可分化瓦解。請使君給我一支精兵,我願為前鋒。\"
    蕭映大喜:\"好!我就命你為先鋒,率一萬精兵先行。我隨後率大軍接應。\"
    陳霸先卻搖頭:\"一萬太多。兵貴精不貴多。我隻要三千人,但必須是能征善戰之輩。\"
    \"三千人?\"蕭映愕然,\"叛軍有十萬之眾啊!霸先,這不是兒戲!\"
    陳霸先自信地笑了:\"用兵之道,在於攻心。叛軍內部不穩,隻需找準要害,一擊便可潰其十萬大軍。人多反而行動不便,三千精兵足矣。\"
    蕭映看著陳霸先堅毅的眼神,終於點頭:\"好!就依你。需要什麽,盡管開口。\"
    陳霸先走到地圖前,手指點在廣州西南的一處險地:\"我要先在這裏站穩腳跟,觀叛軍動向。請使君盡快調集糧草,這一戰,恐怕不會太快結束。\"
    窗外木棉花飄落,如同滴血。嶺南大戰,一觸即發。
    陳霸先走出刺史府,望著北方天空,心中默念:杜僧明、周文育,都是當世豪傑,若能為我所用...想到這裏,他搖了搖頭,眼下最重要的是平定叛亂,其他的,日後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