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杜、周反梁
字數:5418 加入書籤
交州,大梁最南端的疆土,濕熱瘴癘之地,曆來是貶謫罪臣的所在。
杜僧明和周文育站在校場上,望著眼前操練的交州兵士,心中五味雜陳。想當年,他們都曾先後跟隨\"白袍將軍\"陳慶之北伐中原,橫掃北方,何等威風!如今卻因主帥兵敗自盡,被貶到這蠻荒之地,擔任交州督護盧子雄的部將。
\"周大哥,聽說你見過洛陽城的梅花?”杜僧明忽然問道,聲音裏帶著一絲期待。
周文育苦笑一聲,擦拭著手中的長槍:\"怎會不記得。那年冬末,陳將軍帶我們入洛陽,滿城梅花盛開,百姓夾道歡迎,仿佛我們真是天兵天將。\"他的眼神黯淡下來,\"可惜...終究是鏡花水月。\"
兩人沉默不語,心中都湧起對舊主陳慶之的懷念。那位看似文弱實則用兵如神的將軍,最終在江北兵敗自盡,令所有白袍軍舊部痛心疾首。
\"杜將軍!周將軍!\"一個清朗的聲音傳來。盧子雄快步走來,這位交州督護雖年不過二十,卻已顯露出不凡的氣度。他身著輕甲,腰佩長劍,眉宇間既有書生的儒雅,又有武將的英氣。
\"督護大人。\"兩人連忙行禮。
盧子雄擺手笑道:\"不必多禮。俚人又在鬱林郡作亂,刺史大人命我等即刻率軍平叛。\"他看向二人,\"二位將軍曾是陳慶之將軍麾下猛將,此戰還要多多倚重。\"
杜僧明和周文育對視一眼,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來到交州後,盧子雄從未因他們是貶謫之將而輕視,反而處處以禮相待,委以重任。
\"督護放心!\"周文育抱拳道,\"末將必效死力!\"
三個月後,叛亂平定。杜僧明和周文育屢立奇功,尤其在一次夜襲中,周文育單槍匹馬衝入敵陣,生擒俚人首領;杜僧明則率一支奇兵繞到敵後,斷其糧道。盧子雄親自為二人請功,並在慶功宴上舉杯道:\"有二位將軍相助,實乃子雄之幸,交州之幸!\"
宴後,盧子雄單獨留下二人,誠懇地說:\"我知道二位將軍心有不甘。交州偏遠,確非英雄用武之地。但請相信,隻要心存壯誌,何處不能建功立業?\"
這番話深深打動了杜僧明和周文育。從此,他們真心實意地輔佐盧子雄,三人成了莫逆之交。
——————
交州刺史府內,蕭諮麵色陰沉地看著戰報。作為梁武帝蕭衍的侄子,他本以為自己來交州任職不過是走個過場,鍍層金就能回建康高升。沒想到風頭全被盧子雄搶走了。
\"又是盧子雄!\"蕭諮將戰報摔在案上,\"這些蠻夷也是沒用,三萬多人竟打不過五千官兵!\"
幕僚低聲勸道:\"刺史大人息怒。盧督護確實善於用兵,加上有杜僧明、周文育這等猛將相助...\"
\"猛將?\"蕭諮冷笑,\"不過是兩個貶謫的罪將罷了!我看盧子雄刻意籠絡他們,必有所圖!\"
蕭諮越想越覺得不安。盧子雄在軍中的威望越來越高,士兵們甚至稱他為\"交州守護神\"。長此以往,自己這個刺史豈不成了擺設?
\"拿紙筆來!\"蕭諮眼中閃過陰狠之色,\"我要上書陛下,盧子雄擁兵自重,恐生異心!\"
幕僚大驚:\"大人,此事非同小可,若無實證...\"
\"實證?\"蕭諮冷笑,\"他在軍中威望過高,就是最大的罪證!更何況他重用罪將,結交蠻首,哪一條不夠治罪?\"
於是,一封封構陷盧子雄的密信從交州送往建康。信中極盡誇張之能事,將盧子雄描繪成一個擁兵自重、意圖不軌的奸臣。
——————
建康城內,同泰寺深處。梁武帝蕭衍正在佛堂誦經,香燭繚繞中,這位年邁的皇帝閉目撚珠,全然不理窗外事。
\"陛下,\"太監小心翼翼地上前,\"交州刺史蕭諮有密奏呈上。\"
蕭衍眼皮都未抬:\"交給太子處理吧。\"
東宮中,太子蕭綱正在與文人雅士吟詩作對。接到密奏,他隻是掃了一眼,便吩咐道:\"送去給朱侍中處理。\"
侍中朱異接到密奏時,正在把玩蕭諮送來的南海珍珠。打開密奏,他的嘴角揚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好個蕭諮,倒是會來事。\"朱異對心腹道,\"盧子雄擁兵自重?這話也就騙騙三歲孩童。不過...\"他掂了掂手中的珍珠,\"既然蕭刺史這麽懂事,本官也該幫幫他。\"他當即入寺求見蕭衍。
\"陛下,\"朱異一副憂國憂民的表情,\"交州督護盧子雄確有異動。他重用罪將,結交蠻首,恐生不軌啊!\"
蕭衍皺眉:\"盧卿家世代忠良,豈會如此?\"
朱異早有準備:\"陛下有所不知,盧子雄在軍中威望過高,士兵隻知有督護,不知有刺史,更不知有陛下啊!此乃取亂之道!\"
蕭衍沉吟片刻,他雖沉迷佛法,但帝王心術仍在:\"既如此,愛卿以為該如何處置?\"
朱異故作沉思狀:\"不如...賜死盧子雄,以絕後患?\"
蕭衍長歎一聲:\"也罷。就依愛卿所言。可惜了一位將才。\"說完又閉上眼睛,繼續誦經,仿佛剛才隻是決定了一隻螞蟻的生死。
——————
賜死的聖旨傳到交州時,盧子雄正在校場練兵。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交州督護盧子雄,擁兵自重,結交罪將,意圖不軌,實乃國之大奸。特賜鴆酒一壺,即刻飲鴆自盡。欽此——\"
宣旨太監尖利的聲音在校場上空回蕩,所有將士都驚呆了。
盧子雄跪接聖旨,麵色蒼白如紙:\"臣...領旨謝恩。\"
他緩緩起身,看向身旁的杜僧明和周文育,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二位將軍,看來我等緣分已盡。\"
\"督護!\"杜僧明猛地站起,\"這是誣陷!我們即刻上書辯白!\"
\"沒用的。\"盧子雄搖頭,\"陛下既下此旨,已是聽信讒言。抗旨不遵,隻會連累更多無辜。\"
他接過太監遞來的鴆酒,手微微顫抖:\"隻恨不能再與二位將軍並肩作戰,保交州安寧。\"
周文育目眥欲裂:\"督護!不能飲啊!我們這就殺去建康,麵聖辯白!\"
盧子雄卻平靜下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隻盼我死後,陛下能明察秋毫,還我清白。\"他舉起酒杯,\"二位將軍,保重!\"
說罷,一飲而盡。
毒酒穿腸,盧子雄緩緩倒地,嘴角流出黑血,雙目卻始終望著北方——那是建康的方向。
\"督護!\"杜僧明和周文育撲上前去,痛哭失聲。
全軍將士無不落淚,整個校場籠罩在悲憤之中。
當夜,杜僧明和周文育守在盧子雄靈前,相對無言。
\"僧明,”周文育忽然開口,聲音沙啞,\"你還記得督護生前對我們說的話嗎?"隻要心存壯誌,何處不能建功立業"。\"
杜僧明握緊拳頭:\"記得。可如今...朝廷昏庸,奸臣當道,忠良慘死,還有什麽壯誌可言!\"
周文育眼中閃過決然之色:\"正因為如此,我們更不能讓督護白死!蕭諮構陷忠良,朱異受賄欺君,陛下昏庸不明...這個朝廷,已經爛透了!\"
杜僧明猛地抬頭:\"你的意思是...\"
\"反了!\"周文育斬釘截鐵,\"我們擁立盧子略將軍為主,舉兵起義,殺蕭諮為督護報仇!\"
杜僧明熱血上湧,但仍有顧慮:\"可是...這豈不是坐實了督護"擁兵自重"的罪名?\"
周文育冷笑:\"橫豎都是死,不如死得痛快!更何況,這樣的朝廷,值得效忠嗎?\"
二人當即秘密聯係盧子雄的弟弟盧子略。盧子略聽聞兄長冤死,悲憤交加,當即同意起事。
三日後,交州龍編城城外。杜僧明和周文育率領舊部,高舉\"清君側,報冤仇\"的大旗。士兵們群情激憤,他們都曾受盧子雄恩惠,如今主帥蒙冤,個個義憤填膺。
周文育跨上戰馬,對將士們高聲喊道:\"兄弟們!盧督護忠君愛國,卻遭奸人陷害!今日我們舉起義旗,不是要反叛朝廷,而是要清君側,誅奸臣!\"
\"清君側!誅奸臣!\"士兵們齊聲呐喊,聲震四野。
杜僧明拔出長刀,指向交州城:\"目標交州刺史府!活捉蕭諮,祭奠督護在天之靈!\"
起義軍如潮水般湧向龍編城。城守軍多是盧子雄舊部,見義旗高舉,紛紛倒戈。蕭諮聞訊大驚失色,慌忙帶著家眷從後門逃走。
\"報告將軍!蕭諮那狗賊逃了!\"士兵來報。
杜僧明冷笑:\"逃?他能逃到哪裏去?傳令下去,封鎖所有道路,就是挖地三尺,也要把他揪出來!\"
周文育望著建康方向,眼中閃過一絲憂色:\"僧明,我們這一反,恐怕就再沒有回頭路了。\"
杜僧明握緊刀柄,目光堅定:\"從督護蒙冤的那天起,我們就已經無路可退了。與其苟且偷生,不如轟轟烈烈地戰死!\"
二人相視一笑,那是同生共死的默契。他們知道,這場起義隻是開始,更大的風暴還在後麵...
兩個月後,遠在建康的朱異接到急報,輕蔑地笑道:\"區區兩個武夫,也敢造反?傳令下去,讓廣州刺史蕭映派兵鎮壓便是。\"
他全然不知,這場\"小小的叛亂\",將會成為動搖南梁江山的第一塊落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