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伐周的時機

字數:5683   加入書籤

A+A-


    鄴城,太子東宮。
    當澄清閣將侯景的消息傳回時…
    "砰"的一聲,一隻精美的青瓷茶盞被狠狠摔在地上,碎片四濺。太子高澄麵色鐵青,胸口劇烈起伏,手中的密報已被揉成一團。
    "侯景!"他幾乎是咬著牙擠出這幾個字,"段韶和彭樂是幹什麽吃的?三萬鐵騎圍堵,還讓他逃到許昌,搖身一變成了偽周的淮州刺史,鎮南將軍?宇文泰那個狗賊,竟敢收留我大齊的叛將!"
    殿內侍從個個噤若寒蟬,低頭不敢言語。他們深知太子的脾氣,此刻稍有不慎就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高澄猛地站起身,在殿內來回踱步,像一頭被困的猛獸。"這個狗賊禍亂我山東四州,連屠數城,竟然還能跑到偽周去出任高官?"他突然停下腳步,眼中閃過駭人的凶光,"傳令!將侯景留在鄴城的家人全部逮捕,五馬分屍!臉皮全部割下來,掛在城門口示眾!"
    "殿下三思!"保守的崔暹忍不住出聲勸阻,"禍不及家人,此舉恐遭非議"
    "非議?"高澄冷笑一聲,走到崔暹麵前,"侯景叛我時,可曾想過會遭非議?我就是要讓天下人看看,背叛我大齊的下場!"
    他揮手下令"即刻執行!誰敢再勸,同罪論處!"
    命令像淬毒的箭矢射向鄴城各處。當夜,侯府哭喊震天,十七口人被鐵鏈拖出府門。次日清晨,當那些血淋淋的人皮掛在城門上時,圍觀百姓嚇得麵無人色。有個老漢低聲嘟囔"造孽",立刻被衛兵一鞭子抽翻在地。
    "都看清楚了!"監刑官踩著血水獰笑,"這就是當叛徒的下場!"
    高澄站在城樓上俯視這一切,蟒袍被風吹得獵獵作響。可他仍然覺得胸中憋悶——那些顫抖的皮肉根本平息不了他的怒火。侯景此刻正在許昌享受著高官厚祿,這簡直是對整個大齊的羞辱。
    就在高澄餘怒未消之時,吏部尚書祖珽求見。這位以狡黠著稱的幸臣深知太子的脾氣,特意選在這個時機覲見。
    "殿下還在為侯景之事煩惱?"祖珽躬身行禮,語氣恭敬中帶著一絲試探。
    高澄冷哼一聲"這個跛奴,我就是將他千刀萬剮也不解恨!"
    祖珽微微一笑"殿下,臣有一計,或許可化壞事為好事。"
    "哦?"高澄挑眉,"說來聽聽。"
    祖珽近前幾步,壓低聲音"我大齊立國之後,河北各地仍然不穩定,胡漢矛盾時有發生。眼下可以借用侯景叛齊降周這個事情做文章,整合內部,一致對外。"
    高澄聞言,眼中閃過感興趣的神色"繼續說。"
    "侯景叛逃,不僅是殿下的恥辱,也是整個大齊的恥辱。"祖珽侃侃而談,"我們可以借此激發將士們的同仇敵愾之心,暫時平息內部矛盾。同時,以索要叛將為名向偽周派出使者,宇文泰必然不會答應,這樣我們就有了南下的借口。"
    高澄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他知道父親高歡一直渴望南下中原,滅掉宿敵宇文泰,但又擔心漢王劉璟在關西虎視眈眈,遲遲不敢動作。侯景這個事情確實是一個很好的借口。
    "而且,"祖珽補充道,"將這場國戰轉化成私人恩怨,就不給漢國插手的借口。劉璟雖然與宇文泰結盟,但若是以索要叛將為由,他也不好公然幹預。"
    高澄終於露出笑容"好!好一個一石二鳥之計!不僅找到了南下的借口,還能整合內部矛盾。孝征,你不愧是我的智囊!"
    祖珽躬身道"殿下過獎。此乃臣分內之事。"
    高澄立刻進宮,向皇帝高歡稟報祖珽的建議。高歡正在批閱奏章,聽到兒子的匯報,放下手中的朱筆。
    "祖珽真是這麽說的?"高歡眼中精光一閃。
    "正是。"高澄恭敬地回答,"兒臣認為此計甚妙。既可以整合內部,又能找到南下的借口。"
    高歡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遠處的宮殿群。良久,他才緩緩開口"宇文泰收留侯景,確實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借口。但是澄兒,你要記住,戰爭不是兒戲。"
    他轉身看著兒子"南下中原是我畢生的心願,但必須做好萬全準備。宇文泰不是易與之輩,他在中原經營多年,根深蒂固。"
    高澄點頭"兒臣明白。所以兒臣提議讓陳元康出使許昌,與偽周交涉。元康執掌澄清閣,對偽周情況了如指掌,必能完成使命。"
    高歡滿意地點頭"陳元康確實是個合適的人選。此事就交給你全權處理,有了結果之後告訴我。"他頓了頓,"我要去看看百保鮮卑的訓練情況。"
    高澄心中一凜。百保鮮卑是北齊最精銳的特種部隊,由高歡親自組建和訓練。皇帝此時視察這支部隊,意味著他已經決定禦駕親征。
    "父皇要親征?"高澄忍不住問道。
    高歡眼中閃過銳利的光芒"宇文泰既然敢收留我的叛將,就要付出代價。這一戰,我要一舉奪取中原!"
    陳元康接到詔令時,正在澄清閣分析來自北周的情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太子召見?"陳元康放下手中的卷宗,若有所思,"想必是為了侯景之事。"
    他整理衣冠,隨即前往東宮。一路上,他都在思考如何應對北周可能的各種反應。作為澄清閣的主事,他比任何人都了解宇文泰的性格和北周的內部情況。
    到達東宮時,高澄正在與幾名將領商議軍事。見陳元康到來,高澄立刻屏退左右。
    "元康,想必你已經知道侯景叛逃偽周之事。"高澄開門見山。
    陳元康躬身道"臣已知曉。侯景投靠宇文泰,被任命為淮州刺史、鎮南將軍。"
    高澄冷哼一聲"宇文泰這是公然挑釁!我欲派你出使偽周,索要侯景。你意下如何?"
    陳元康略一思索"殿下,以宇文泰的性格,必然不會答應交出侯景。此次出使,恐怕難以達成目的。"
    "本宮當然知道!"高澄眼中閃過狡黠的光芒,"我要的就是他不答應。這樣我們就有借口南下征伐。"
    陳元康恍然大悟"殿下英明。既然如此,臣必不辱使命。"
    高澄拍拍陳元康的肩膀"你是我的心腹,此事關係重大,務必辦妥。出使期間,你也可以趁機探查北周的虛實,特別是洛陽一帶的布防情況。"
    "臣明白。"陳元康鄭重答應,"不知殿下對出使可有什麽特別指示?"
    高澄沉吟片刻"態度要強硬,但不可過於挑釁。我們要站在道義的製高點上,讓天下人知道是偽周先背信棄義,收留我朝叛將。"
    "臣遵旨。"陳元康躬身領命。
    與此同時,鄴城西郊的軍營中,高歡正在視察百保鮮卑的訓練情況。
    這支特種部隊由高歡親自組建,成員都是從鮮卑貴族中精選的勇士,每人都是百裏挑一的好手。他們身著黑色鐵甲,頭戴狼頭盔,手持長矛和彎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
    "陛下!"見高歡到來,訓練中的將士們齊齊跪拜,聲震四野。
    高歡揮手示意他們繼續訓練。他走到點將台上,觀看將士們的操練。隻見數百名百保鮮卑士兵分成兩隊,進行實戰對抗。他們的動作迅猛有力,配合默契,顯然經過長期嚴格訓練。
    "好!好!"高歡連連點頭,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有這樣的精銳之師,何愁天下不定!"
    統領百保鮮卑的將軍斛律光上前稟報"陛下,將士們日夜操練,不敢有絲毫懈怠。隻等陛下一聲令下,必為陛下掃平天下!"
    高歡拍拍斛律光的肩膀"明月啊,有你統領百保鮮卑,朕很放心。"他頓了頓,聲音低沉下來,"或許很快,就要用到你們了。"
    斛律光眼中閃過興奮的光芒"臣等隨時待命!"
    高歡望向遠方,目光似乎穿透了千山萬水,落在了許昌城上。"宇文泰,你收留侯景,是你最大的錯誤。"
    他轉身對斛律光說"加強訓練,特別是攻城和山地作戰。中原之地,不同於河北平原,要做好萬全準備。"
    "遵旨!"斛律光躬身領命。
    高歡在軍營中巡視良久,與將士們交談,了解他們的訓練和生活情況。這位一代雄主深知,要想贏得戰爭,不僅要有出色的戰略,還要有忠誠善戰的將士。
    當夕陽西下時,高歡才離開軍營。回宮的路上,他一直在思考南下的戰略。侯景之事雖然令人憤怒,但也確實了一個難得的機遇。
    "亂世之中,危機與機遇並存。"高歡望著天邊的晚霞,心中已有決斷,"這一戰,將決定天下的歸屬。"
    陳元康府邸,燈火通明。明日就要出使北周,他正在做最後的準備。
    "大人,此行凶險,還請多加小心。"老管家擔憂地說。
    陳元康微微一笑"放心,我自有分寸。宇文泰雖然狡猾,但不會輕易殺害使者。況且,這次出使本就是做戲給天下人看。"
    他仔細檢查帶來的國書和禮物。國書言辭強硬,要求偽周立即交出叛將侯景;禮物卻十分豐厚,包括珍貴的珠寶和絲綢。這種矛盾的做法正是高澄的授意——既要表現出強硬態度,又要給偽周留下一定的回旋餘地。
    "大人,"一名澄清閣的探子悄無聲息地出現,"這是中原最新的布防圖。"
    陳元康接過圖紙,仔細查看。圖中詳細標注了中原各州的兵力部署和防禦工事。"好,很好。"他滿意地點點頭,"還有其他情報嗎?"
    探子低聲道"侯景到達淮北後,確實不太安分。他正在招兵買馬,似乎有自立的打算。"
    陳元康眼中閃過精光"果然不出所料。侯景這種人,怎麽可能甘居人下?"他沉吟片刻,"這個消息很重要,或許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利用一下。"
    夜深人靜時,陳元康獨自站在窗前,望著滿天星鬥。他深知此次出使關係重大,不僅關係到大齊南下的大計,也關係到自己的前途命運。
    "中原,必是我大齊囊中之物。"他輕聲自語,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喜歡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