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0章 明年五月,出兵伐周

字數:4590   加入書籤

A+A-


    半個月後,許昌城的宮闕在冬陽下泛著冷光,漢白玉台階上積雪未消。北周皇宮的朝堂之上,一場風暴正在醞釀。
    陳元康整了整衣冠,手持節杖緩步踏入大殿。北周群臣分列兩側,目光如刀似箭,他卻視若無睹,唇角甚至還含著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這位北齊第一辯士今日他身著深紫色魏國官服,頭戴進賢冠,腰係玉帶,麵對周國滿朝文武,神色自若,不卑不亢。
    "外臣陳元康,奉大齊皇帝、太子之命,特來向周主討還叛將侯景。"他的聲音清朗如磬,在寂靜的大殿中格外清晰,每個字都擲地有聲。
    禦座上的宇文泰微微前傾身子,指尖輕敲龍椅扶手。這位北周開國皇帝才不過三十二歲,鬢角已染霜華,顯然是長期為國事憂慮。"侯景如今是我大周鎮南將軍,賜爵河南公,齊使此話未免可笑。"
    "周主此言差矣。"陳元康不卑不亢地躬身施禮,"侯景乃我大齊叛臣,去年在山東四州作亂,屠戮百姓無數,致使千裏無雞鳴。周主收留此等不忠不義之徒,豈不令天下英雄寒心?"
    武將隊列中突然衝出一人,虯髯怒張"放肆!大殿之上豈容你信口雌黃!"正是柱國大將軍趙貴,他手按劍柄,虎目圓睜,仿佛隨時要拔劍相向。
    陳元康卻輕笑一聲,轉而看向宇文泰"這位將軍何必動怒?莫非大周朝堂,竟無人敢論是非公道?"他頓了頓,聲音陡然提高"外臣臨行前,太子殿下有言"若周主執意包庇叛將,我大齊鐵騎不日將至許昌城下"。"
    "狂妄!"文臣隊列中走出一位清瘦老臣,正是尚書楊侃,"齊使可知此處是何地?豈容你威脅恐嚇!"
    陳元康目光掃過楊侃,忽然笑道"久聞楊相精通律法,敢問按照《周禮》,收留他國叛臣該當何罪?"他不等回答,突然提高聲量"更何況侯景此獠反複無常,今日能叛齊,明日就不能叛周嗎?"
    這句話像一把刀子插進北周群臣心裏。眾人皆知侯景品行,此人先叛爾朱氏,再叛北齊,如今投靠北周,確實難保不會再次反叛。朝堂上頓時響起一片竊竊私語。
    宇文泰麵色陰沉,他當然知道侯景不可輕信,但如今用人之際,不得不收留這員悍將。他冷冷開口"齊使今日是來索要叛將,還是來離間我君臣?"
    "外臣不敢。"陳元康躬身,語氣卻越發犀利,"隻是為周主憂心。據我方探報,侯景如今在淮北招兵買馬,所圖非小。周主若養虎為患,他日反噬,恐悔之晚矣。"
    中軍統領尉遲炯忍不住按劍大喝"休要胡言!侯將軍對陛下忠心耿耿!"
    "好個忠心耿耿!"陳元康突然從袖中抽出一卷絹帛,"這是侯景舊部供詞,記載他昨日還在私下抱怨周主賞罰不公,說"宇文泰待我如犬馬"。需要外臣當眾宣讀嗎?"
    大殿頓時死寂。宇文泰眼中閃過殺意,卻又強壓下去。他知道這是陳元康的離間計,但若當真追究,反而顯得自己心虛。
    此時,一直沉默的太常卿周惠達突然開口"齊使口口聲聲說侯景不忠,可曾想過他為何叛齊?若非你主高歡猜忌功臣,侯景何至於此?"
    陳元康轉向周惠達,不慌不忙"周太常此言差矣。我主待侯景恩重如山,封他做鎮南大將軍,督四州軍事,他卻以怨報德。如此忘恩負義之徒,太常還要為他辯護嗎?"
    他環視四周,聲音鏗鏘"外臣今日所言,非為私利,實為公義。周主若執意庇護此等反複小人,隻怕寒了天下忠臣之心,更讓四方豪傑恥笑!"
    "你!"尉遲炯怒不可遏,竟真的拔劍出鞘半寸。殿中侍衛見狀,也紛紛按住刀柄。
    陳元康卻麵不改色,反而向前一步"尉遲將軍是要在此殿之上斬殺來使嗎?如此,天下人將如何看待大周?"
    宇文泰終於暴怒,一掌拍在龍椅上"夠了!"
    他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情緒"侯景既歸大周,便是大周之臣。齊使請回吧。"
    陳元康故意長歎一聲,聲音中帶著幾分惋惜"周主執意如此,外臣隻好如實回稟。"他忽然壓低聲音,隻有禦前幾人能聽見"隻是來日戰場相見,望周主莫要後悔今日決定。"
    "滾出去!"宇文泰再也按捺不住,"三日之內離開大周境內,否則格殺勿論!"
    陳元康躬身行禮,轉身時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笑意。他注意到幾個北周大臣交換著擔憂的眼神——種子已經種下,隻待開花結果。
    歸途的馬車上,副使王則心有餘悸地擦拭著額頭的冷汗"大人今日太過冒險,若宇文泰當真翻臉,我等恐怕"
    "他不會。"陳元康悠閑地翻開書卷,"宇文泰最重顏麵,殺使者這種事,他還做不出來。"他透過車窗望向漸行漸遠的許昌城樓"更何況,我若不激怒他,如何讓我大齊師出有名?"
    王則若有所思"大人故意激怒宇文泰,是為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正是。"陳元康合上書卷,眼中精光閃動,"陛下早有伐周之意,隻是缺少一個合適的借口。如今宇文泰當庭威脅要殺齊國使臣,這豈不是最好的出兵理由?"
    馬車顛簸著行駛在官道上,陳元康繼續低聲道"更重要的是,一路走來,我已觀察到北周的軍隊的虛實,這正是我軍用兵的大好時機。"
    二十天後,鄴城東宮。
    高澄聽著陳元康的稟報,忍不住撫掌大笑"好!好個陳元康!竟把宇文泰氣得當殿失態!"他親自斟酒遞給心腹"說說,偽周虛實如何?"
    陳元康從袖中取出一卷密圖"臣觀察到偽周的軍隊大多都集中在許昌,中原各州空虛,隻有洛陽有少量兵力,府兵連年征戰,氣勢已衰,各州刺史多是宇文泰的心腹,中下將官難以升遷。更重要的是——"他壓低聲音,"侯景確實在淮北私自募兵,宇文泰似乎並未嚴加約束。"
    "天助我也!"高澄猛地站起,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你這就去見父皇!這次定要一舉蕩平偽周!"
    皇宮深處,高歡正在觀摩沙盤演練。聽到陳元康的匯報,他沉默良久,突然將代表北周的小旗擲於地上。
    "傳旨。"皇帝的聲音如金石鏗鏘,"起兵二十萬,明年五月伐周。以斛律金為前鋒,韓軌統領中軍,婁昭督運糧草。"
    他轉身看向陳元康"你此行立功不小,升任中書侍郎,參讚軍機。"
    "謝陛下!"陳元康伏地謝恩,眼中精光閃爍。他知道,這場大戰將改變整個北方的格局。
    消息傳到吏部衙門時,祖珽正在批閱公文。這位以智謀著稱的官員聽到皇帝決意伐周,得意地撚須輕笑,隨即揮退左右,從暗格中取出一支細小的竹管。
    "齊國五月伐周,中原空虛。"他寫下這行小字,喚來心腹"即刻送往長安,務必親手交到漢王手中。"
    繡衣衛密探趁著夜色出城,快馬加鞭向西疾馳。祖珽站在窗前,望著遠去的信使,喃喃自語"漢王,我的錢快花完了啊。"
    十日後,密報已擺在漢王劉璟的案頭。
    劉璟看完密信,擊節讚歎“祖珽真奇士也!一計亂二國啊!”他對軍師劉亮笑道“這個祖孝征又說沒錢了,讓我再給他送一萬金,你說我是給是不給?”
    正說話間,侍從來報“周國使節宇文護求見。”
    劉璟與劉亮相視一笑“看,魚上鉤了。”
    宇文護進殿時略顯局促。他記得十二年前替叔父接待劉璟時,劉璟還隻是六鎮的一個小幢主。如今眼前之人玄衣纁裳,不怒自威,已是雄踞關中的漢王。
    “漢王殿下,”宇文護恭敬行禮,“叔父特命外臣前來,請殿下念在往日情誼,出兵相助。若敗高歡,願以河南百裏相贈。”
    劉璟走下王座,親手扶起宇文護“賢侄何須多禮!高歡若吞並大周,下一個就是我大漢,唇亡齒寒,豈能坐視不管?”他召來賀若敦"傳令隴西大營,即日起整軍備戰!"
    宇文護大喜過望"有漢王此言,叔父可高枕無憂矣!"
    送走宇文護後,劉亮低聲問"大哥真要與宇文泰聯手?"
    劉璟大笑"讓他們狗咬狗便是。待兩敗俱傷之時"他手指猛地收緊,捏碎掌中核桃"才是我們取中原之日!"
    他轉身看向地圖,手指點在許昌位置上"傳令下去,命高昂、李虎加緊訓練騎兵,來日出關作戰,少不了他們的用武之地。"
    喜歡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北魏謀國這個玄德太強了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