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四麵楚歌

字數:3629   加入書籤

A+A-


    在楚漢爭霸的風雲年代,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碾過鮮血與榮耀,留下了無數可歌可泣的故事。而“四麵楚歌”這一成語,便是從那血與火交織的垓下之戰中誕生,它如同一首悲壯的挽歌,訴說著西楚霸王項羽的英雄末路。
    那一年,劉邦在張良、韓信等謀士猛將的輔佐下,勢力如日中天。而項羽,雖勇冠三軍,卻因剛愎自用,逐漸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韓信率三十萬大軍伐魏、破趙、降齊,如颶風般席卷北方,兵鋒直指楚國側翼。彭越亦在梁地舉義旗,頻繁襲擾楚軍糧道。劉邦趁機聯絡諸侯,共謀天下。
    項羽得報,雙目噴火,手中霸王槍直刺案幾:“劉邦小兒,竟敢如此猖狂!待寡人親提三萬精兵,踏平其營,教他知曉西楚霸王的威風!”他身後,亞父範增苦勸:“大王,漢軍勢大,且多路來襲,僅憑三萬兵馬,恐難扭轉乾坤。不若堅守彭城,廣發兵役,再做良圖。”然而項羽怎聽?他一生驕傲,憑四十萬大軍與巨鹿一戰成名,又何懼劉邦小兒?範增無奈,隻得暗歎:“大王性情剛愎,楚國氣數恐難長久。”
    項羽領三萬精兵出彭城,一路風馳電掣直奔梁地。兵至睢水,正遇韓信率軍來戰。韓信深知項羽勇猛,不敢輕敵,命大軍列下十麵埋伏。楚軍雖勇,怎奈漢軍勢大,隻聽四下鼓聲震天,喊殺聲四起,楚軍被重重圍困。項羽手持霸王槍,有萬夫不當之勇,率軍左衝右突,所向披靡。他槍挑敵將五十餘人,血染戰袍,卻難改楚軍被圍困的局勢。苦戰半日,項羽方率殘兵殺出重圍,退至垓下。
    垓下,乃四戰之地,無險可守。項羽命士卒紮營立寨,心中盤算:“待休整數日,再尋機突圍。”殊不知,劉邦早調集諸侯大軍將垓下層層圍困。夜裏,項羽巡營,見士卒疲憊,軍心已浮動。他回帳中,見虞姬在燈下縫補戰袍,滿心愧疚。虞姬抬眼,強顏歡笑:“大王莫憂,有君在,楚國必勝。”項羽握住她手,沉默良久。
    這一夜,冷月高懸。楚營內外一片死寂,忽聞四麵皆響起楚歌。起初是嗚咽之聲,如遠山之巔的嗚咽,似山林間飄蕩的悲吟。那熟悉的鄉音,似有魔力,直擊楚軍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士卒們紛紛停下手頭的事務,抬起頭,循聲望去,臉上寫滿驚愕與迷茫。有士兵猛然起身,衝出營帳,聲嘶力竭地呼喊著故鄉的名字,聲音裏滿是哽咽。有人開始收拾行囊,有人則抱頭痛哭。項羽聞聲,霍然起身,虞姬也被這突兀的歌聲嚇得臉色煞白。項羽大步跨出營帳,迎著寒風,四麵楚歌如洶湧波濤將他淹沒。他的瞳孔驟然收縮,眉宇間湧起驚濤駭浪,卻又在瞬間被無盡的痛苦填滿。他不可置信地搖頭,那張剛毅的臉因震驚而扭曲。難道楚地已盡入劉邦之手?不然,怎會有楚歌從四麵八方飄來?他感覺有把鈍刀,在他心髒處緩慢而殘忍地攪動。
    虞姬拖著沉重的步伐來到項羽身後,她看著項羽,這個曾經在戰場上無所畏懼的西楚霸王,此刻眼中滿是痛楚與迷茫。她輕撫項羽的背,卻不知該如何安慰。項羽深吸一口氣,試圖用平日的威嚴驅散心中的不安,他對著營帳中的將士們高聲咆哮:“諸將士,莫要慌亂!這不過是劉邦的伎倆,楚地仍在!”但他的聲音在楚歌的浪潮中顯得如此微弱,甚至有些顫抖,像是狂風中搖曳的殘燭。項羽退回帳中,一言不發地看著案幾上的沙盤。那裏,他用棋子精心布置了突圍路線。可現在,那些路線在他眼中變得模糊而荒謬。他努力回想出征前彭城的景象,王宮的巍峨、百姓的呼聲、士兵們堅毅的麵龐……可現在,一切都被這楚歌撼動。他端起酒樽,一飲而盡,那酒如此苦澀,像是要將他的五髒六腑都灼燒殆盡。他想起與虞姬在彭城的初見,想起巨鹿之戰的輝煌,想起那些在戰鬥中倒下的兄弟……淚水,不受控製地滑落,滴落在沙盤上,暈開一片潮濕。
    虞姬望著項羽,她的心被那楚歌和項羽的淚水擰得生疼。她知道,項羽的心正在崩塌。她走上前,輕輕擦拭他臉上的淚水。項羽抬頭,看著虞姬,她的臉在燈光下如此蒼白,卻又透著前所未有的堅毅。項羽握住她的手,聲音沙啞:“虞姬,寡人無能,讓你受苦了。”虞姬搖頭,眼中淚光閃爍:“大王,莫要這樣說。我願隨你生死與共。”項羽心中湧起一陣暖意,可在那楚歌的映襯下,這份暖意也顯得那麽無力。
    第二天,楚營內外的楚歌依舊此起彼伏,似浪潮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士卒們無心戀戰,滿心隻想逃離這無盡的鄉愁。項羽站在營帳前,望著那些神情恍惚的士兵,心中悲憤交加。他明白,軍心已散,這垓下營寨,已成絕地。他傳令下去,命所有士兵飽餐一頓,準備突圍。士兵們默默進食,很多人吃著吃著就哭了起來,他們知道,這一別,或許就是永訣。
    天色漸暗,項羽命人將八百騎兵集結完畢。虞姬早已備好戰袍,她將戰袍披在項羽身上,動作輕柔而又堅定。項羽握住她的手,下達了最後的命令:“虞姬,你留在營中,尋機突圍,莫要隨我。”虞姬眼眶通紅,卻倔強地搖頭:“大王,我誓與你同生共死。”項羽心中一顫,他深知虞姬的性情,她一旦決定,九頭牛也拉不回。他深吸一口氣,將虞姬擁入懷中,任淚水在她發間肆意橫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項羽翻身上馬,烏騅馬仰天長嘶,似也在為這離別悲鳴。八百騎兵緊隨其後,衝出營帳。漢軍察覺,立即點起火把,漫山遍野的火光將黑夜照得如同白晝。楚軍騎兵在火海中狂奔,項羽高舉霸王槍,槍尖所指之處,漢軍紛紛閃避。他一路衝殺,勢如破竹,直奔東南方向。虞姬則帶著幾名侍女,向著西北方向狂奔。她奔跑中,不斷回頭,望著項羽高大的背影漸漸遠去,淚水模糊了雙眼。項羽也在突圍過程中,多次回頭張望,他望著虞姬離去的方向,心中滿是牽掛與不舍。可他明白,隻有讓虞姬活下去,楚國才有一線生機。
    然而,在突圍途中,項羽卻不幸被一塊亂石絆倒,從馬上摔了下來。他掙紮著想要爬起來,但身體卻像是被抽去了所有力氣。項羽躺在地上,看著黑暗的夜空,那些閃爍的星星仿佛在嘲笑他的失敗。他回想起自己曾經的輝煌與榮耀,如今卻淪為這四麵楚歌中的困獸。他心中悲憤,淚水再次奪眶而出。但他沒有放棄,他用盡全身力氣,重新站了起來。他深知,隻要還有一口氣,他就不能倒下,他要為楚國,為虞姬,為自己,拚出一條生路。
    最終,項羽在烏江畔,麵對著滔滔江水,他撫摸著陪伴自己多年的烏騅馬,那馬似是感受到了主人的訣別之意,發出了一聲哀鳴。項羽抽出寶劍,劍鋒在月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寒芒。他望著遠方,那裏有他曾經的國度,有他深愛的虞姬,有他一生的榮耀與屈辱。項羽深吸一口氣,將寶劍刺向自己的胸膛。鮮血如紅梅般綻放,他緩緩倒下,身體在江邊染出一片鮮紅。一代梟雄,就此落幕。
    而虞姬在西北方向狂奔,她躲過了漢軍的追捕,卻始終無法擺脫心中的悲痛。她時常在夢中驚醒,夢中全是項羽的音容笑貌。她在荒野中流浪,靠采摘野果和狩獵為生。可無論她走多遠,那楚歌的旋律始終在她耳邊回蕩,提醒著她項羽的離去和楚國的覆滅。她的心,在無盡的思念與痛苦中,逐漸枯萎。
    然而,虞姬並未放棄生存的希望。她在荒野中遇到了其他同樣流離失所的楚國百姓和士兵。她組織起這些人,為大家療傷,教他們如何在荒野中求生。她用自己的堅強和智慧,帶領著這群人在亂世中尋找一線生機。她相信,隻要他們還活著,楚國的精神就不會消亡。
    “四麵楚歌”這一成語,如同曆史長河中的一顆璀璨明珠,見證了項羽的英雄末路,也映照出亂世中無數英雄的悲劇命運。它提醒著我們,在紛繁複雜的世界裏,孤立無援是何等的危險。它告誡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困境,都應保持清醒的頭腦和堅韌的意誌,切勿盲目自大。成者為王敗者寇,是曆史的無情法則;但即便身處絕境,也要拚盡全力,為自己爭取一線生機。項羽的失敗,不僅是軍事上的失利,更是戰略眼光與政治謀略的不足所致。它更啟示我們,真正的強者,不僅要能在順境中傲視群雄,更要能在逆境中絕地反擊。哪怕希望渺茫,也要如那在黑暗中掙紮的飛蛾,向著光明,奮勇前行。
    喜歡成語故事科普請大家收藏:()成語故事科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