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假癡不癲

字數:1343   加入書籤

A+A-


    三國時期,司馬懿運用“假癡不癲”之計的精彩故事
    在三國時期,魏國的權力鬥爭波譎雲詭。曹爽在魏明帝曹叡駕崩後,逐漸專權,獨攬朝政大權,把司馬懿父子排斥出中央政府,明升暗降,讓司馬懿擔任沒有實權的太傅職位,司馬懿隻好隱忍,等待時機。
    曹爽一夥專權後,飛揚跋扈,曹爽的黨羽李勝被任命為荊州刺史。李勝前往拜訪司馬懿,表麵上是敘舊,實際上是想試探司馬懿是否有東山再起的意圖和能力。司馬懿知道這是一個關鍵的時刻,曹爽一夥必定會密切關注他的反應,稍有不慎,就會被曹爽視為威脅而遭到鏟除。
    於是,司馬懿決定運用“假癡不癲”之計。當李勝來訪時,司馬懿先是裝出一副老態龍鍾、病弱不堪的樣子,衣著邋遢,頭發蓬亂,坐在一張破舊的椅子上。李勝進入房間後,司馬懿艱難地起身,用顫抖的聲音歡迎李勝,然後又故意咳嗽了幾聲,顯得氣喘籲籲。
    接著,司馬懿裝作沒有聽清李勝的來意,讓李勝不得不大聲重複自己被任命為荊州刺史的消息。司馬懿聽後,故意裝出一副驚訝的樣子,說道:“並州刺史啊,那地方可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需要好好防備啊!”李勝連忙糾正說是荊州刺史,司馬懿這才恍然大悟,連聲道歉,說自己老糊塗了,耳朵也不好使了。然後又大口喝水,結果水從口中噴出,衣服都濕了,還一個勁兒地感謝李勝來看望自己。
    李勝離開後,司馬懿的兒子司馬師擔心父親這樣會被識破,司馬懿卻信心滿滿地說李勝肯定相信了他的表演。事實證明司馬懿的計劃成功了,李勝果然向曹爽報告說司馬懿已經老邁昏聵,不足為患。曹爽一聽,心中的戒備之心大減,認為司馬懿已經是一個沒有威脅的老人了,從此對司馬懿放鬆了警惕。
    其實,司馬懿在表演的時候,內心十分清楚自己在做什麽,他隻是刻意地偽裝出癡呆的樣子,隱藏自己的真實意圖和能力,讓對手低估自己,從而為日後的行動創造有利條件。他在裝作耳聾、老態龍鍾時,心裏卻在仔細觀察李勝的反應,判斷曹爽對自己的態度,以便進一步調整自己的策略。
    司馬懿通過“假癡不癲”之計,成功地迷惑了曹爽一夥,使他們對自己放鬆了警惕。之後,司馬懿一直隱忍等待時機,直到嘉平元年,曹爽陪魏帝曹芳去高平陵掃墓,司馬懿趁機發動政變,迅速控製了朝廷,奪取了兵權,一舉消滅了曹爽集團,為司馬氏後來建立西晉奠定了基礎。
    “假癡不癲”這個成語表麵意思是假裝癡呆,不露鋒芒,內心卻十分清醒。在《三十六計》中,“假癡不癲”一計的核心思想就是通過偽裝來掩蓋自己的真實意圖和實力,讓對手放鬆警惕,從而為自己創造有利的戰機,達到後發製人的目的。
    喜歡成語故事科普請大家收藏:()成語故事科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