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我們要做的是製造矛盾,毀掉聲譽

字數:8296   加入書籤

A+A-


    讀書?
    讀書毫無用處!
    難道他方孝儒這些年書都白讀了嗎?
    辛苦習得的知識竟全無用處,這令人難以置信。
    麵對胡大老爺設下的難題,一切努力皆成泡影,毫無價值可言。
    這樣的局麵,使得不少士人轉而尋求享樂,放棄了進取之心。
    畢竟,即便努力讀書,也未必能有所收獲。
    )
    春耕秋收是大明百姓生活的根基,關乎國計民生。
    而科舉製度,則是士人們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
    科舉不僅是個人和家庭的希望,也是國家選拔人才的關鍵機製。
    因此,當會試臨近,若應天府的學子們不專注於備考,反而流連於煙花之地,這不僅讓師長擔憂,也讓朝廷上下為之側目。
    從士林中的長輩到朝中官員,甚至那些平時不問政事的勳貴,此刻都在注視著這一現象。
    為何一夜之間,眾多考生竟放棄了努力?
    難道所有人都已對這次科舉失去了信心?這顯然不合常理,畢竟科舉依然是絕大多數人的唯一出路。
    朝廷官員和大儒名士們弄清事情原委後,全都啞口無言。
    這太匪夷所思了!
    即便是修養極好的大儒,此刻也被自家小孫子的行為氣得破口大罵。
    首當其衝被責罵的自然是解縉。
    如果不是他提出了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論為自己辯解並廣為傳播,後麵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經此一事,解縉的名字被許多人牢牢記住。
    這是一個潛在的煩,必須記住他的名字,說不定哪天他會使個小手段進行報複。
    否則豈不是顯得我們怕了他?那多丟臉啊!
    另一個怨恨的來源是胡大老爺。
    解縉的歪理能夠說服這麽多士子,歸根到底是因為胡大老爺通過多次成功的出題表現,展現了他對大儒、名士和學子們的掌控力。
    這種事他已經做過四次了,如今已聲名遠揚。
    正因為胡大老爺威名在外,解縉的話才讓人深信不疑。
    大家覺得所有的準備都毫無意義。
    這不是應該讓這些學子背後的師長們反思一下嗎?
    與此同時,人們一邊咒罵,一邊心生恐懼。
    眼看著會試就要開始了,這是決定命運的關鍵時刻。
    這次胡大老爺又會出什麽樣的題目?到時候難道真的要讓自家孩子臨陣退縮嗎?真是令人頭疼!
    消息傳播得極快,很快便傳入胡大老爺耳中。
    聽了解縉帶來的消息後,胡大老爺眼中閃過一絲亮光。
    不錯,不錯!有膽識!
    解縉這小子,真是個能陪我一起玩樂的好夥伴。
    不用我們提醒,他就主動帶著考生偏離正軌了。
    這種舍己為人的精神實在難得!
    不過,也不知事後會不會有人拿著刀找解縉算賬。
    但胡大老爺思索片刻後,仍覺得不太妥當。
    不行,這些學子如此輕率,若真的糊弄過去,豈不是顯得我們無能?
    我們坐這位置,可不是為了收攏門生。
    我們要做的是製造矛盾,毀掉聲譽。
    這事絕不能出差錯。
    一旦出錯,朱元璋的屠刀可不會手下留情。
    嗯,必須采取行動。
    想到這裏,胡大老爺急忙趕往禮部。
    到達職房小院後,他立刻派人召集參與此次科考的禮部官員。
    眾人到齊後,胡大老爺嚴肅地說道:
    “各位應該都聽說了,本屆考生認為我的題目太難,索性放棄了備考。
    ”
    “這樣的懶散態度,簡直是懈怠至極!”
    “我們怎能容忍此事發生?這不是辜負了皇上的信任嗎?”
    胡大老爺話音剛落,眾官員的臉色變得十分複雜。
    大哥,你是不是忘了自己說了什麽?
    這話誰說都可以!
    你這樣說,不覺得羞愧嗎?
    這種狀況到底是誰引起的?難道你就沒一點覺悟?
    到了這個地步,你是不是又想耍什麽花招?
    看到眾人複雜的眼神,胡大老爺心中暗喜。
    對,就是這樣,多少得對我們有些不滿才行啊。
    如果你們沒有異議,那我們豈不是成了團夥?
    好,幹脆攤牌吧。
    “各位,既然那些學生不求上進、敷衍了事,那我們就反其道而行。
    ”
    “本官決定,這次會試的題目,全以四書五經的基礎內容為主。
    ”
    “題目無需深奧複雜,重點在於死記硬背。
    ”
    “簡單來說,平時讀書認真、記憶牢固的考生就能通過。
    ”
    “至於那些平時懶散、臨陣磨槍的人,就讓他們自食其果吧。
    ”
    所有官員愣愣地看著胡大老爺,有人甚至張著嘴說不出話來。
    天啊,胡大人真是豁出去了,專挑難題刁難考生。
    如果考生知道今年會試的題目如此簡單,恐怕要氣得吐血吧?
    但胡大老爺畢竟是主考官,既然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且在規則範圍內,大家也隻能接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接著,胡大老爺出了道題目,眾人一看,確實是個簡單的問題。
    )
    經曆了多次胡大老爺突發奇想出題之後,禮部的官員們早已習以為常。
    不過就是換個新題目為難考生罷了。
    第一次做時忐忑不安,第二次已震撼到天崩地裂。
    第三次、第四次雖仍感畏懼,但逐漸變得平靜。
    畢竟已經駕輕就熟,雖有波瀾但也泰然處之。
    無論如何,結果不會因意見分歧而改變,不如順其自然地完成任務。
    當然,最重要的是胡大老爺從不推卸責任。
    他既發起,便定會堅持到底。
    這對官員們而言,無疑是一種解脫。
    如今官場上背黑鍋成風,難得遇到講原則的人。
    即便胡大老爺愛惹事,官員們依舊樂意跟隨。
    而且,他提出的建議雖依舊苛刻,但眾人反而十分歡迎。
    答應!
    必須答應!
    不過是一些基礎題罷了!
    這種題目一旦發布,便無可挑剔。
    這不是為難學生,而是測試他們的基本功。
    若連基礎都不過關,還談何學習?
    更何況,這也讓浮躁的學生冷靜下來。
    你們不是自視甚高、覺得無所謂嗎?
    那就試試你們的實力!
    有能力者可盡情展現才華。
    但若無真才實學,還想輕鬆過關取得佳績?
    哼,那豈不是暴露了自己的無能?
    禮部的官員們經過深思熟慮,帶著一絲咬牙切齒的態度投入到新試題的編製工作中。
    畢竟,他們當初也是通過科舉一步步走來的,怎能容忍這些後來者輕鬆過關?不讓他們明白前輩曾經付出的努力和艱辛,他們恐怕永遠不會懂得科舉的真正意義。
    於是,隨著考生們越來越放縱,四處遊玩嬉戲,禮部的官員們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這次考試更具挑戰性。
    他們要加碼!不把這些人考得心服口服,豈不是白白浪費了自己的經曆?
    等到這批考生走出考場,他們就會明白科舉究竟意味著什麽。
    這些事僅限於禮部內部流傳,因為泄露會試題目哪怕是一丁點信息,都會帶來抄家滅族的嚴重後果。
    盡管士子們消息靈通,但他們對具體是誰出題、出什麽樣的題、采用怎樣的方式全然不知。
    對他們來說,現在的重點仍是盡情享受生活。
    因為他們已經是舉人,可以說是準官員,即便職位不高,身份卻已大不相同。
    正因如此,他們的行為舉止與以往相比多少有些變化,畢竟有了退路,便少了顧慮。
    若會試落榜,那些本該獻上的土地,依舊會有他人願意獻出。
    那些注定為官的人,即便會試失利,也依然能找到途徑入仕。
    既然有退路,還有什麽好畏懼的?會試?愛怎樣便怎樣!全然無所謂!抱著這種心態,解縉與其他考生一路輕鬆抵達會試考場。
    對所有考生而言,這段時間過得十分暢快。
    仿佛多年寒窗苦讀後的釋放,竟讓人沉溺其中,忘卻歸途。
    以至於臨近會試,仍有不少人直接從煙花之地趕往考場。
    貢院門前,會試開考前,考生們互看一眼,少了平日的緊張。
    嬉笑打鬧間,甚至有人直接詢問昨夜的去向與感受。
    “慎行兄,你的表字果然名副其實,果然謹慎。
    昨晚怎不多留一會兒?”
    “哈哈,弘毅兄,我哪能像你們那樣,醉風樓雖好,花費卻不菲。
    我家境普通,偶爾一次還能承受,頻繁如此可吃不消。
    ”
    “慎行兄這話怎麽說?莫非若你留下,我還真會讓你埋單不成?難道以為我的銀子是假的?”
    “再者,慎行兄與嫣然姑娘情深意濃,怎舍得輕易放棄?”
    “依我看,不是銀錢問題,而是慎行兄身體吃不消了吧!”
    哎!
    男子間的玩笑,最終往往離不開這類話題。
    而這些略顯粗俗的調侃,卻總能最有效地活躍氣氛。
    旁邊熟悉的學生見狀,高聲喝彩起來。
    看著門前學子對會試毫不在意,擺出隨緣的態度,仿佛來這裏隻是隨意為之。
    貢院內,考官們個個皺眉瞪眼,心中暗自惱火。
    行吧,隨你們便。
    這次要是不能讓你們累得夠嗆,咱們之前出的那些題目就算白費了。
    正好,也讓這些考生體驗一下當年胡大老爺刁難人的滋味。
    不知到時候,看到滿是密密麻麻基礎試題的試卷,他們會是什麽表情。
    想想都覺得有趣。
    盡管氣氛詭異,會試仍按時開始。
    考生依次接受檢查後進入考場。
    會試雖是科舉的倒數第二關,實則是整個科舉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環。
    通過者,至少能獲得同進士出身。
    相比舉人,這無疑高出一檔。
    而進士,在大明朝更是最高榮譽之一。
    正因為如此,會試的考核極為嚴謹。
    從進場搜查便可看出,童子試時還能自帶文具,到會試則完全不需要。
    朝廷擔心有人夾帶作弊。
    所以,與其帶自己的,不如直接提供齊全的用品,考生隻需空身進入即可。
    當然,檢查更為嚴格。
    脫衣驗身,無所不用其極。
    麵對此情形,考生早已無動於衷,心態極穩。
    折騰去吧,我連考試都不怕,還在乎這些?
    一番忙碌之後,考生們各自進入號房。
    坐在那簡陋又散發著異味的空間裏,他們靜靜等候考卷的到來。
    不久,隨著梆子聲響,考官帶著兵丁逐個分發試卷。
    考生們平靜地看著眼前的一切,仿佛看透世事般泰然自若。
    若不知情的人見此,或許會覺得他們是飽學之士或超凡脫俗之人。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