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考題這麽簡單的嗎?
字數:8446 加入書籤
但實際上,他們能如此冷靜,是因為經曆了多次考試,即便做了充分準備,也總在考場中遇到挫折。
這讓他們明白,無論準備多麽周全,結果可能依然不盡如人意。
既然如此,不如順其自然,隨遇而安。
會試不過是這樣,無論怎樣準備都會受挫,倒不如聽天由命。
至少這次,他們算是盡興了。
抱著這種態度,考生們坦然等待試卷。
然而,當試卷發放下來,他們慢慢翻開一看,全都愣住了。
許多人不敢相信,又仔細核對了一遍題目,確認無誤。
隨後,不少人都直接翻到試卷的最後一題。
老考生們知道,這最後一題總是令人意外的“驚喜”。
但當大家看到這道題時,再次懷疑自己的眼睛。
題目是:以《聖乍無疆》為題,作一首詩詞。
咦?
這不會寫錯了吧?
這樣的題目,怎麽會出現在最後?
這難道也是胡大老爺設計的題目?
難道胡大老爺這次改變了套路?
否則怎麽會出這種題目?
或許在童子試中,這樣的題目還有一定難度。
但對於能參加會試、一路過關斬將的考生來說,這種題目簡直不值一提。
說到底,他們即使喝醉了也能輕鬆解答。
雖然未必能達到青史留名的程度,但成績肯定不會差。
可為什麽,這樣的題目會出現在最後麵?
難道……胡大老爺這次換了一種方式?
考生們既興奮又忐忑地看向前麵的考題。
一看之下,大家不由自主地皺起眉頭。
似乎,這次的題目並不難。
眾考生疑惑不已。
這麽簡單的嗎?
這簡直是天上掉餡餅啊。
縣試那樣的小考,把他們折磨得死去活來,到了會試卻隻考這個?
不過,考生們並沒有完全放鬆。
畢竟之前多次被胡大老爺設下的陷阱坑慘。
可以說,他們能走到今天的會試,學問確實不錯。
但大家心裏明白,很多學識更好的同窗之所以落榜,隻是因為少了點運氣。
那一點點運氣,就在於他們是否能在規定時間內找到最正確的解題方向。
找到了就能一路順利,找不到的話,隻能遺憾退出。
這就像後世尖子班的考試,基礎題並不能拉開學生間的差距。
因為能進入尖子班的學生,對這些題都不會有問題。
真正決定分數高低的,還得看附加題。
那些奇特的附加題,才是衡量學生實力的關鍵。
胡大老爺看似隨意的行為,無意間發揮了這種作用。
然而,一路過關斬將的考生們,看到這看似簡單的考題時,頓時慌了神。
這樣設置,是不是意味著這段時間的放縱顯得有些愚蠢?
仔細觀察前麵的內容,好吧,全是四書五經裏的東西,這倒也罷了。
更關鍵的是,一眼就能看出,這些題目的難度其實不大。
不過,這裏有個問題。
這些考題的數量,是不是有點多了?一道接一道,有默寫、有填空、還有需要分析的……
可以說,平時課堂上老師用來考核的題目,這裏全都有。
難不難?
一點也不難!
都是最基礎的題目,平日被老師用戒尺反複督促,早已牢記於心。
也就是說,隻要讀書讀得好,即便是死記硬背,這次也能輕鬆通過考試。
雖然題量大了些,但隻要記憶力好、速度快,不僅可以通過考試,對那些認真學習的學生來說,這次甚至有望成為會元!
可明白這一點後,考生們卻想哭。
為什麽他們在考前不好好複習呢?
)
考生們此刻真是愁眉苦臉。
這些題的答案,他們全都知曉,也都學過。
問題是,盡管他們早就學習過這些內容。
先前他們都在縱情享樂,哪裏顧得上複習。
擺爛就該徹底,哪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於是,所有考生這段時間根本沒碰過書。
可問題是,這些日子的放縱已讓他們忘掉不少知識,而他們甚至在考試前一天晚上仍在玩樂。
這樣的狀態下,還能記得多少?要知道,基礎知識總是最無聊也最難記住的,必須下苦功才行。
偏偏這些內容因枯燥反而最容易被遺忘,畢竟平時用不到。
因此,考生們都很迷茫,看似簡單卻做不出來,隻因忘記了。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焦慮,比如貢院裏的解縉,看完試卷幾遍後,既懵又慶幸。
他本就沒想過這次能考上,所以徹底擺爛。
但這些題目對別人或許是難題,對他而言卻是送分題,之前的擺爛現在看來就像挖坑自埋。
禮部和那位胡大人到底什麽意思?
童子試和鄉試時,總有人刁難考生,怎麽到了會試反而變得寬鬆了?解縉看著眼前的題目,覺得自己這次肯定沒問題。
他天生記憶力極佳,過目不忘,隻要讀過的書就不會忘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即便最近沒看書,他也相信能輕鬆答對。
這種輕而易舉的感覺卻讓他不安,畢竟他一路艱難走到會試。
他懷疑這是不是太容易了。
算了,不想了,先答題吧。
反正題目這麽簡單,大家應該都能應付。
然而,他突然意識到自己的想法有問題。
其他人並不像他一樣過目不忘。
那些考生之前學的東西,如果不複習,忘掉一大半是常事,玩得太過分甚至可能忘掉七八成。
普通人能力和記憶本就有限,想想後世的學生就知道,高考前拚命學習,考完放鬆幾天,知識就忘得差不多了。
大學之後更是忘得更多。
既然後世人如此,為什麽這個時代的人能記住那麽多經史子集?難道那時的人比現在聰明嗎?想到這裏,解縉不禁冒冷汗。
此時此刻,貢院內所有考生都焦急萬分。
這些題目明明都很熟悉,隻要稍微回憶一下就能想起來,可偏偏就是想不起來,那種大腦空白的痛苦讓人難以忍受。
若不是因為大家最近都沉浸在擺爛的狀態中,溫習功課的事情完全被拋諸腦後,也不會陷入這樣的困境。
解縉心裏清楚得很,自己的行為已經引起了軒然。
他曾在眾人麵前信誓旦旦地說出那些話,現在想抵賴都難。
既然如此,不如先把眼前的試題做完,考完再說其他。
考生們一個個急得直跺腳,恨不得立刻揪出那個帶頭擺爛的人好好教訓一頓。
若非如此,心中之憤難以平息!
正當所有考生咬牙切齒之時,真正的幕後操縱者、罪魁禍首——胡府的胡大老爺,此刻正笑得像隻狡猾的老狐狸。
他怎能不高興!
畢竟從縣試到府試、院試、鄉試,一路設下難題。
讓大家誤以為題目越來越難,甚至成為一種習慣。
到了會試卻反其道而行之,正是胡大老爺想讓考生摸不清他的心思,隻有這樣,才能持續考驗這些考生。
否則,他在士林間的名聲豈不是太過完美了?
幾天時間轉瞬即逝。
考生們匆匆交卷,滿心悔恨地離開了考場。
一旦走出考場,眾人滿腹怨言,悔恨不已。
貢院門前,等候考生的依然是書童、家人和師長。
對於貢院開門後的狀況,他們早已有所預感。
畢竟縣試和童子試時,大門一開,學生們不是痛哭就是咒罵,已成常態。
簡而言之,這場科舉若不難倒一些考生,外界反而會覺得奇怪。
說到底,這種考試就是為了篩選人才。
誰沒有對手呢,對吧?
所以,門外等待的各路人馬早已料到會有這樣的結果。
然而,世事無絕對,預料之外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考生們走出貢院雖在抱怨,但神情中似乎並不十分激動,反而帶著幾分心虛。
這情況似乎有些問題。
不管是剛走出考場的考生,還是在外麵等待的人群,此時此刻都不願過多糾結其中的是非。
畢竟,無論考試結果如何,事情已經結束。
就算你現在後悔或怎樣,又能有什麽改變呢?難道你現在埋怨幾句就能扭轉局麵或是提升成績嗎?
當考生們逐漸靠近時,人們終於聽清了他們的抱怨,頓時愣住了。
這不對勁啊!
為什麽感覺他們在指責自己?
仔細一聽……
“該死的,我真是頭豬!怎麽會相信他們的鬼話?真是讀書不用心!虧大了!”
“基礎題啊!我居然連基礎題都做不好!我真是太不應該了!”
“騙子!朋友的騙子!居心不良、害人不淺、至極……”
“完了,完了,完了……”
……
聽著這些人的絮絮叨叨和自責之詞,不僅是他們的親友,就連旁觀者也驚呆了。
這是怎麽回事?胡大老爺又搞出了什麽新花樣?
為何這些人不再抱怨胡大老爺,反而開始自責?
難道這次考試還能淨化心靈,讓人反省自身?
而且,這種現象是不是範圍太大了?
感覺所有走出來的人似乎都在自責。
難道他們都出了什麽問題?
還沒等大家搞清楚狀況。
畢竟這些人現在的狀態很詭異,誰也不敢輕易接近。
所以之前他們隻是觀望,一句話都不敢說。
接著,一位考生可能因情緒崩潰,直接跪在一個精神矍鑠的老者麵前痛哭流涕。
“老師,我錯了!我真的錯了!”
“我真是後悔死了,為什麽當初不好好複習,為什麽不聽你的話呢!”
“現在一切都完了,我真的好後悔!”
那位被他護住的老者,顯然不是什麽赫赫有名的大儒。
否則的話,其他的考生應該都能認出他來。
不過即便如此,此刻他們看到對麵師徒倆湊在一起滿臉哀傷的模樣,心裏也不禁一陣酸楚。
因為他們也在後悔!
有個考生覺得光罵幾句不解氣,索性左右開弓狠狠抽了自己幾巴掌。
一邊打還一邊不停地咒罵:“該打!真的該打!簡直該死!我怎麽這麽笨!”
眼見那邊已經動手了,或許給了旁邊的人一個提醒。
之前眼睛通紅、不斷抱怨的某考生突然轉向身旁的另一位考生,憤怒地大喊:
“張承德,你為什麽要害我?”
“我在家老老實實讀書,你卻一次次上門拉我去玩,你是不是盼著我落榜心裏才痛快?”
“現在我栽了,但我告訴你,咱們從此恩斷義絕!”
至於你我兩家的關係,以後有的是機會跟你清算!”
被指責的張承德本就心情不佳,此刻聽到這話更是火冒三丈。
“恩斷義絕?清算?”
“我們兩家三代的情誼,還有你我十幾年的交情,你就要這樣斷掉?”
“好!斷就斷,我就當這些年白眼瞎了!”
“但我要告訴你,我有沒坑過你?”
“我是不是也沒好好複習?我自己不想上榜,不想考中嗎?”
“我也被人騙了啊!”
“啊啊啊,我們劉家世代耕讀,就這樣被坑了啊!”
兩位平日裏嚷嚷著要絕交的學生,此刻說到動情之處,竟相擁痛哭。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請大家收藏:()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