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罷了,權當加加班吧!
字數:8768 加入書籤
“
朱標說到這裏,自己笑了笑,笑意中透著狡黠“目前中低層官員有不少空缺,何不借此機會大力提拔新人?”
這樣一來,眾人忙於應對新職位,誰還會惦記丞相之位?”
“終究,九成九的官員一輩子和丞相之位無緣,不是嗎?”
()
朱標此舉並不算新奇。
無非是用官員最關切之事轉移注意力罷了。
然而,偏偏這事確實引人關注。
誰沒有門生故舊或親朋好友呢?
往常雖也有錄用官員,不過是按常規從科舉中選拔罷了。
可這次不同了!
朱元璋父子借李善長案之名大肆清理,六部不少司署幾乎被清空。
如今六部多數人需身兼數職勉強支撐。
如此大規模的空缺,必然要大規模補充人手。
此時自然不能再按常規流程來。
僅靠科舉那點名額遠遠不夠填補。
於是,其他人的機會來了!
朱元璋越想越覺得此法可行,他毫無隱瞞地笑著拍了拍朱標肩膀說道
“標兒,此法甚妙,哈哈,一箭雙雕啊!”
之所以稱一箭雙雕,因朱元璋本就需要補員。
大明仍需一批官吏管理運作。
即便朱標不說,待朝局稍穩後,朱元璋也會大規模招人。
但經朱標提醒,朱元璋覺得此時發布消息轉移視線最為合適。
不過他也有所顧慮。
“你覺得這件事由誰來主持比較合適?”
“實不相瞞,這次要招攬的人數不少,但我們絕不能再出現像李善長那樣的情況了。
”
“要是來一個心機深沉的人,趁著這個機會稍作謀劃,恐怕將來整個朝廷都會變成他的勢力範圍了!”
朱標聽後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這件事確實非同小可。
官場上的人雖然為了利益會互相爭鬥,但在表麵上大家還是會遵守一定的規矩。
事實上,這些人本身也是這些規矩的守護者。
畢竟,隻有大家都遵循規則,偶爾才能鑽空子。
所以,這次的“招聘”工作尤為重要。
正如父皇所說,如果負責此事的人心思過於複雜,那麽借著這次機會安插自己的人手或結好人脈,幾乎是瞬間就可以在整個明朝編織出一張巨大的關係網!
這可不是小事!
按照官場的規矩,這樣的招人和提拔之事,是非常大的恩情,足以讓人銘記終生。
不過朱標畢竟是個聰明人,他眼睛一轉,笑了。
“父皇,您覺得讓胡公來負責這件事如何?”
朱元璋聞言先是一怔,隨後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標兒,你還別說,要是交給惟庸來處理,我們真的可以放心了!”
“而且,這件事還很巧合!”
“選拔基層官員本來就是禮部的職責,而惟庸現在正是禮部的官員!”
“更巧的是,前次科舉考試他也擔任主考官!”
“看來這件事由他來辦,再合適不過了!”
“就這麽定了!”
朱元璋顯得很高興,而朱標提出建議後卻冷靜下來,他看著朱元璋,猶豫片刻後低聲說道。
“父皇,這事有些棘手。
”
“胡公可能不太願意繼續任職。
”
“您也知道他的脾氣。
”
朱元璋的笑容瞬間凝固,隨後陷入沉思,捋了捋胡須。
“嗯,惟庸確實未必會接手這差事。
”
“當初他在工部侍郎的位置上幹得不錯,我們正打算過段時間就升他為工部尚書。
”
“可倒好,那家夥躲在家裏裝死都不肯出來,現在竟然跑去禮部管教坊司了。
”
“聽毛驤說,他在教坊司過得逍遙自在,簡直樂此不疲。
”
想到胡大老爺在教坊司的表現,朱元璋心中怒火中燒。
這還有天理嗎?還有王法嗎?
憑什麽一個臣子享受如此安逸的生活,而朕這個皇帝卻要辛苦勞作?
“不行,管他願意不願意!”
“這事兒就交給他了!”
“標兒你別擔心,我去跟惟庸說,他肯定得接!”
說完立刻讓宋利去傳話。
宋利到教坊司時,胡大老爺正玩得盡興,麻將桌上笑聲不斷。
今天的手氣太好了,連贏幾局。
見到宋利前來,他絲毫沒有慌張之意,反而隨意問道
“怎麽了,老宋,有事?”
宋利和胡大老爺熟識已久,對此毫不在意。
這位在宮裏能跟皇帝談笑風生,對下屬自然不用拘禮。
“胡大人,陛下召見。
”
胡大老爺一臉不悅地咂咂嘴,勉強站起身。
旁邊方孝孺看得眼饞,口水都要流下來了。
這才是真正的頂級人物啊。
不僅陛下對你客氣有加,派貼身內侍來請,就連陛下身邊的貼身內侍你也敢這麽隨意對待!
這可是隻有真正的頂尖人物才能做到的派頭吧?
可眼前這位被稱作大佬的胡大老爺,卻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連衣服都不願換,直接穿著常服隨宋利進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一路上他還試圖從宋利口中套取些消息,但宋利能長期在朱元璋身邊任職,又怎會輕易開口。
當胡大老爺熟門熟路地進入謹身殿,向朱元璋行禮並聽聞安排後,整個人都愣住了。
不是吧,老朱你這是要整我?
上次當主考官才多久?
怎麽隔了幾個月又要讓我再來一次?
更關鍵的是,這次是要招賢納士直接授予官職!
這麽重要的事情,涉及麵廣、責任重大,你怎麽就直接交給我了?
這不是害人嗎?
老朱這小子,良心是壞透了!
“陛下,懇請您收回命令,臣年邁體弱、疾病纏身,實在無法勝任如此重任!”
胡大老爺立刻想到的就是推脫和甩鍋。
傻瓜才會去幹這種事。
上次擔任科舉主考官的經曆,胡大老爺至今記憶猶新。
他費盡心思,才避免了自己的名聲毀於一旦!
若當時沒為難那些考生,這次李善長案曝光時,自己恐怕也會受到牽連。
他對朱元璋的多疑性格毫無信心。
這個老朱最容不下任何可能威脅皇權的存在。
即便隻是極小的一部分,也絕不能接受。
這下麻煩了,好不容易熬過了科舉的事情,現在竟然又要重新進行?
關鍵是,這次是要直接選拔官員啊。
考試結束就能直接任職的那種!
這影響得有多大啊!
不行!
堅決不行!
朱元璋聽到胡大老爺的話,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
他料到胡大老爺會拒絕,但沒想到他會拒絕到這種程度。
他真想告訴胡大老爺,聞聞自己身上的酒氣和脂粉味吧。
還有你那唇紅齒白、挺直的腰杆,看起來跟年輕人一樣,你還好意思說自己年老體衰?
朱元璋無語地搖搖頭。
“唯庸啊,我們知道你想偷懶,但你也太……”
朱元璋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詞形容胡大老爺。
但胡大老爺卻說,什麽偷懶不偷懶的,我們這是為了大明考慮。
不能讓一個敗類壞了整體氛圍。
像我這種年老體衰又無才無德的人,應該趕緊回家,出來做事都是對大明風氣的破壞。
看著胡大老爺越說越誇張,把自己貶低得好像立刻就要被砍頭才能正風氣了,朱元璋趕緊打斷了他。
胡大老爺意猶未盡地看著朱元璋“陛下,我真的不適合這份工作啊!”
“這樣,我給您推薦幾個更適合的人選如何?”
朱元璋根本沒聽,直接搖頭說道“這件事我就交給你了!”
“除了你,其他人我都不放心!”
朱元璋也很無奈。
這件事看似簡單,隨便找個人都能完成。
但實際上,沒有足夠的威望和名聲,根本無法勝任這個職位。
原本按照慣例,遇到這樣的場合,自然是自家的兒子出麵更為合適。
然而此刻朱標正忙著處理李善長的案件。
此次朱標交給胡惟庸的任務隻是基層官員的選拔與吸納,而他所負責的卻是整個中層官員的調整工作。
俗話說得好,牽一發而動全身。
一個人的升遷,必定意味著有人要接替他的位置。
這次空缺的職位不僅限於基層,高層同樣需要補充,而這必然導致中層和基層人員的調動。
這其中涉及諸多考量與決策,朱標近來每天都得為此事絞盡腦汁。
他實在無暇顧及基層官員的選拔事宜。
這不過是組織一場考試並進行評選罷了,有胡惟庸在就足夠了。
眼見朱元璋態度強硬,胡惟庸深感壓力巨大。
他並非覺得任務本身繁重,而是擔憂後續可能帶來的風險。
朱元璋的想法變幻莫測,誰知道哪天一個不留神就觸犯了他的忌諱!
到時候恐怕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
胡惟庸如今已對仕途失去興趣,隻是因為朱元璋不允許他離職,才勉強維持這份閑職。
否則,即便去教坊司也未嚐不可。
難道不在禮部任職,不管理教坊司,他的待遇還會更差嗎?
難道他胡惟庸的名聲是徒有虛名嗎?
因此,盡管朱元璋不斷示好,甚至動用了情感攻勢,胡惟庸依舊堅持拒絕。
朱元璋麵對這位固執的臣子,感到十分無奈。
胡惟庸是他最為賞識的人選,這一點毋庸置疑。
若有人膽敢像胡大老爺這般行事,哪怕隻達到他一半的程度,此刻朱元璋恐怕早已雷霆震怒,質問對方是生是死!
但胡大老爺與眾不同!
他有著獨特的地位。
一方麵,如今兩人已是兒女親家,這使得胡大老爺的地位非同一般。
另一方麵,胡大老爺的能力毋庸置疑。
無論交給他的任務是被迫接受的,還是別人試圖糊弄過去的,隻要他接手,事情必然妥當。
這樣的助手,朱元璋放手才是奇怪。
但這並非關鍵,最關鍵的是,在李善長死後,即便胡大老爺不願承認,但他已成為淮西派係中的領軍人物。
在當年的同僚中,頂尖文臣且出身淮西的,如今隻剩他一人。
如果連他這樣的“鹹魚”都沒有好結果,朝廷必定會有麻煩。
因此,麵對胡大老爺的推諉和無理取鬧,朱元璋選擇了寬容。
最終,朱元璋被胡大老爺的厚臉皮逼得毫無辦法。
於是,他違背了自己的初衷,做出承諾。
這次基層官員選拔考試,仍然交給胡大老爺負責。
不過,胡大老爺並非長期固定於此,隻是暫時兼職,辦完差事即可。
考試結束後,胡大老爺仍可回去管理教坊司,照舊過他的悠閑生活。
聽至此處,胡大老爺已無法拒絕。
罷了,權當加加班吧!
他也明白,朱元璋已到極限,再糾纏下去,恐怕會當場翻臉。
那豈不是連安穩日子都過不成?
唉,又要暫且做牛做馬了!
胡大老爺終於鬆口答應了,朱元璋差點激動得熱淚盈眶。
以往這種事根本不用費這麽大力氣,一道聖旨或者口諭就足夠了,絕不會有半點波瀾。
如今卻為了說服胡大老爺,他幾乎把好話都說盡了。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