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見到這種散漫的人就厭煩

字數:8436   加入書籤

A+A-


    看著胡大老爺臉上似有不滿的表情,朱元璋感到十分迷茫。
    自己什麽時候變得如此卑微?為何要低聲下氣地求人?
    這一切都要怪那個該死的李善長。
    若不是他,自己何必非要依賴胡大老爺一人?朝堂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一團糟。
    如果還有其他可用之人,何必要勉強胡大老爺出馬?
    剛從謹身殿離開的胡大老爺心情同樣不好。
    娘的!一時大意又被老朱算計了。
    什麽朝中無人可用,什麽朱標分身乏術,全是借口罷了。
    說到底就是讓自己去背黑鍋。
    雖然朱標確實忙碌,但官場調整這麽大,完全可以由禮部負責,朱標隻需掛名即可。
    每隔天,朱元璋都會聽聽匯報,然後該表揚的表揚幾句,該批評的直接罵個痛快。
    這些事情加在一起,恐怕連半個時辰都不到。
    難道朱標連這點時間都擠不出來嗎?
    哼!
    別否認這種方式不行!
    至少胡大人就是這樣處理事務的。
    就連上次的科舉,他也這麽做了,也沒出什麽大事,為什麽到了朱標這裏就不行了?
    說到底,還不是老朱在算計自己!
    這個畢登就看不得自己閑著!
    真是晦氣!
    朱元璋好不容易安撫了胡大人,自然要立刻放出風聲。
    他可沒忘記初衷,就是要借此事壓製廢除丞相製度引發的爭議。
    不到第二天,宮中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應天府。
    “無需參加科舉,隻要通過朝廷的考核選拔,就能成為官員!”
    這消息一出,立即成了全城熱議的話題。
    不必科舉?
    這太好了!
    無數人開始千方百計地打聽具體細節。
    畢竟,科舉考不上的大有人在,競爭不過那些才子也很正常。
    但如果隻是場考試,為什麽不試試呢?
    隨著越來越多的信息傳出,特別是禮部官員發布的聖旨內容,更是掀起了熱潮。
    招聘人數眾多!
    職位覆蓋六部及各衙門!
    應天府衙以及其他地方都有空缺!
    具體的考試內容未知,但不少官職已對外公布。
    人們互通消息後,總算了解了這次招考的概況。
    李善長案牽連甚廣,懲處嚴厲,致使現今基層官員嚴重短缺。
    因此,此次招考才開放如此多職位。
    以往科舉即便上榜,若運氣不佳還需在吏部等待空缺。
    隻有少數能即刻進入翰林院,再過幾年才有望調至六部任職。
    如今不僅無需與科舉精英競爭,且錄取名額眾多,這無疑是天大的喜訊。
    並非人人都具備堅持科舉的決心與實力,對許多人而言,哪怕是個九品小官或不入流的吏員都是難得的機會。
    相較於朱元璋廢除丞相製,這一政策對大多數官員更為重要,畢竟他們中幾乎無人有機會成為丞相,也鮮有人能與之攀親帶故。
    然而,這次招考為他們的門生故舊了嚐試的機會,這麽多崗位總能找到適合的。
    尤其那些不受待見的子侄,終於不用再為他們的前途擔憂。
    能正經考取,未來之路也會順暢許多,雖不及科舉出身的官員,但對於沒有能力的子弟來說,這是更好的選擇。
    消息靈通者或有一定人脈的人,都開始關注此事。
    隨著禮部正式公告發布,學子、家長及官員們既欣喜又無奈。
    好消息傳來,朝廷這次招考不僅真實可信,而且名額眾多,多到讓人應接不暇。
    這意味著這次考試的機會相當大!
    然而壞消息是,據正式公告顯示,這次考試的主考官竟然是胡大人。
    這可真是令人頭疼!
    稍微消息靈通的人都知道,上一屆的科舉考試中,胡大人是如何折磨那些考生的。
    直到現在,許多考生隻要提到胡大人的名字就緊張得頭皮發麻。
    如今,一場麵向清白家庭的基層官員選拔考試,竟然由胡大人擔任主考官。
    難道朝廷不怕最後沒多少人能通過嗎?
    得知消息後躍躍欲試的考生們此刻都開始猶豫了。
    這考試,還要不要參加呢?
    胡大人再次來到皇宮。
    盡管他的臉色不太好,幾乎寫滿了不情願,但他還是來了。
    沒辦法,有些事情隻有朱元璋能決定,如果自己提前安排好一切,到時候這個老畢站出來反對,那豈不是白忙活了?
    所以,不管胡大人多麽不願意,他必須來。
    走進熟悉的皇宮,看到那些低眉順眼、小心翼翼的宮女和太監,以及宮中的嚴肅氛圍,胡大人毫不在意。
    畢竟太熟悉了。
    這就像在後世的世界五百強公司工作十幾年做到高管一樣,他會因為去別人眼中的“莊嚴、肅穆”的公司總部而感到緊張?
    開什麽玩笑!
    他不過是個打工的罷了,這裏也隻是一些房子,沒必要太緊張!
    胡大老爺隻是一名領薪辦事之人,哪會有這麽多心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於是,他一臉坦然地走向謹身殿,看到早已得到消息、站在殿外等候的宋利,便懶散地揮了揮手。
    “老宋,陛下有空嗎?”
    “有些事要和他商議。
    ”
    即便宋利已多次見到胡大老爺將宮中視作自家般自在,仍難以完全適應。
    看著胡大老爺晃悠著走進來,毫無其他官員的謹慎之態,大搖大擺地上台階來到自己身邊,宋利苦笑著拱了拱手。
    “胡爺,在您麵前我雖是宦官,無須拘禮,但您在陛下麵前為何不能恭敬些?”
    “若被他人瞧見您的這般模樣,不知會如何議論。
    ”
    胡大老爺聽後驚訝地瞪大雙眼。
    “老宋,這是何意?”
    “我哪裏不恭敬了?”
    “自入宮以來,我一路規矩,既沒喧嘩,也沒涉足不該去之地。
    ”
    “再說,我在陛下麵前還不夠恭敬?”
    “您難道不了解我的性子?”
    “我剛接了個新差事,還不算恭敬?”
    宋利一聽對方反駁諸多,頓時慌了,連忙擺手說道
    “是我錯了,您恭敬便是,快請進吧,陛下早說過,您來了無需通報直接進去。
    ”
    胡大老爺滿意地點點頭。
    這才合適。
    為老朱家效勞時,若連基本的禮遇都沒有,豈不太令人寒心。
    對宋利隨意拱了拱手後,胡大老爺提起衣擺大步邁向殿內。
    謹身殿中,老朱依舊坐在禦案後批閱奏折。
    “臣胡惟庸拜見陛下!”
    “嗯,進來吧,賜座,宋利,泡茶!”
    朱元璋對胡大人毫不拘束,連頭也沒抬,直接吩咐起來。
    胡大人更是一點都不客氣,別人賜座時都是小心翼翼地坐著,而他卻毫無顧忌,一屁股坐下,還順代宋利,讓他泡濃些茶。
    等胡大人喝了兩杯茶後,朱元璋手頭的事才告一段落。
    他看著胡大人自顧自讓宋利送上點心,忍不住皺眉。
    “惟庸,今日特意來找朕,可是有何要事?”
    胡大人點點頭“確有一事需陛下決斷。
    ”
    “這次考試定在何時合適?畢竟天下之大,各地考生進京也需要時間,但若間隔太久,又會影響朝廷運作。
    ”
    此事重大,臣不敢擅專,請陛下定奪。
    ”
    朱元璋聽後恍然大悟,難怪胡大人來找他,這事確實不便由旁人決定,最終還是要靠他的聖旨昭告天下。
    他沉思片刻,猶豫地說“惟庸,不如定在三個月後如何?”
    “以八百裏加急傳旨,給學子們一些準備時間,三個月應當夠了。
    ”
    胡惟庸微微拱手。
    “既然如此,請陛下盡早下旨。
    ”
    “禮部那邊熟悉流程,學子們的確需要時間準備。
    ”
    顯然,胡惟庸對考試的具體安排並無太多想法。
    老朱說何時便何時,我無所謂。
    朱元璋看著胡大老爺滿不在乎的模樣,無奈地擺手示意他離開。
    見到這種散漫的人就厭煩。
    雖然辦事順利,茶點也享用過了,但胡大老爺確實不想久留宮中。
    隨意拱手告退後,他頭也不回地走了。
    看到胡大老爺那副如在自家般張揚的背影,朱元璋先是一怔,隨即輕笑幾聲,繼續埋頭工作。
    次日,朱元璋下達的聖旨正式公布,朝廷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基層官員。
    各地人士聞訊紛紛趕往應天府。
    教坊司內,方孝孺笑著問胡大老爺“胡相公,我雖已入職但無品無級,能參加此次選拔嗎?”
    胡大老爺一聽就明白方孝孺的想法了。
    顯然對方認為教坊司職位低微,不是正經官職。
    胡大老爺意味深長地盯著方孝孺,讓對方感到不安。
    其實他在思考,方孝孺一向是正統儒家,為何現在也想繞過科舉直接做官?
    對於方孝孺想參加選拔考試的想法,胡大老爺並未阻止。
    他將方孝孺帶到報社,又安排到教坊司,不過是念及從前同遊青樓的情誼。
    當然,也有一點為家族長遠考慮的意思。
    然而,以胡大老爺現在的身份地位,怎麽可能阻止方孝孺追求仕途?這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且,胡大老爺突然有了一個有趣的念頭。
    方孝孺如今為了做官竟願意放棄科舉之路,這是否意味著在他心裏,做官比學問更重要?這消息實在令人振奮。
    胡大老爺仔細打量方孝孺後說道“想考就抓緊準備。
    這次考試對你們來說是個好機會,隻要通過,很快就能任職。
    畢竟誰都明白如今大明多麽缺人才。
    你的能力不錯,這是個難得的機會,好好把握吧。
    ”
    聽到這話,方孝孺激動地連連點頭。
    他之所以參加選拔考試,正是看中了能繞過科舉,這至少能節省三年時間。
    若是運氣好,或許改變一生。
    胡大老爺不知道的是,原來的方孝孺絕不會做這樣的選擇。
    憑他原本自負、固執的性格,絕不會接受這種所謂的“捷徑”。
    東華門外唱名才是真男兒!
    不過現在嘛?
    為了官職,竟然打算直接走捷徑了!
    很好!
    真的很好!
    胡大老爺素來愛看熱鬧,見此情景豈會無動於衷。
    他對方孝儒若沒了那份古板勁兒後會有什麽表現也頗為好奇。
    快點開始吧,他可等著看戲呢!
    不隻是方孝儒,隨著朱元璋的聖旨頒布,無數學子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他們或在書屋裏埋頭苦讀,或因科舉失利在家休整。
    曆史上那種死板的讀書人畢竟少見,多數學子並不真心喜歡四書五經。
    誰能真的覺得死記硬背是件有趣的事?不過是為了做官罷了。
    現在好了,一次考試就能直接成為正式官員,繞過繁瑣的科舉流程,這誰能不心動?
    這次放出的職位很多,連六部衙門裏的低級吏員都爭搶不已。
    如今放出的可是正式官員,能不動心才怪。
    喜歡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明我在洪武當鹹魚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