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雖不奢侈無度,卻夜夜笙歌
字數:8902 加入書籤
到了朱元璋、胡大老爺這樣的層次,官場上的委婉手段已不再需要。
無需含蓄暗示。
事情重大,若玩含糊其辭,一旦出錯,後果不堪設想。
溝通不暢導致誤解或背道而馳,無疑是日常中最令人頭疼的事。
小事或許一句誤會或道歉就能解決。
此事關乎皇位更迭及胡府這一看似式微實則影響力巨大的家族未來,何人願意含糊其辭?
直言不諱便是。
怎的?
不想活了嗎?
對於胡大老爺這等人物,早已與這帝國命運緊密相連。
大明昌盛,胡家自然興旺;大明若傾頹,胡家豈能獨善?
因此,朱元璋並不憂慮胡大老爺家族,唯獨顧慮他們利用胡大老爺的影響力扶持朱允炆。
一旦朱允炆在胡大老爺的支持下崛起,必將天下大亂。
故而,不如早早把話說開,以免日後煩惱。
說清楚,一切便迎刃而解。
至於顏麵?
這還不足夠尊重嗎?
敢於直言進諫,不畏龍顏大怒!
至少,朱元璋心滿意足了。
他對胡大老爺的回答極為滿意,以至於平日裏節製飲酒的他,此番也多喝了幾杯。
若非胡大老爺一再堅持離去,朱元璋怕是要拉著他再飲一輪。
遺憾的是,胡大老爺對陪皇帝飲酒的“殊榮”毫無興趣。
前世,他陪酒無數,光是回憶便覺胃部不適。
彼時,為生活奔波,老板待遇尚可,便也認了。
而今,他別無所求,隻願找點樂子,混混係統獎勵。
還陪酒?
豈不是白來這一趟?
於是,胡大老爺毅然離去。
臨行之際,老朱悄聲對女兒安慶吩咐道:
“安慶,有件事得交代你。”
“若有空閑,不妨常來宮中探望你大嫂。”
“這樣,我和你母親也能多見見你,不是嗎?”
“記住了!”
安慶公主聞此,並未推辭。
對她而言,公主府的生活自由無拘。
探望大嫂亦非難事。
一來可順道看望父皇、母後。
二來,她自己也即將臨盆。
此時多學些經驗,或許到時能輕鬆許多。
哪怕能稍減痛苦亦好。
然而,安慶次日剛到,見胡馨月精神不振,頓覺異樣。
“皇嫂,你這是怎麽了?”
“莫非身體不適?”
胡馨月勉強抬頭,見是安慶公主,勉強一笑:
“安慶,我並無大礙。”
“隻是不想吃東西,沒胃口。”
安慶一聽,眉頭緊鎖,公主的氣勢油然而生。
她掃視四周,對侍立的宮女喝道:“本宮的大哥何在?”
“我皇嫂為他生育子嗣,他竟不知前來關懷?”
“此乃大明東宮太子妃,你們若敢怠慢,小心你們的皮!”
在安慶看來,沒胃口不過是托詞。
定是因大嫂產後不便活動,下人伺候不周,加之大哥又不陪伴左右,心中不暢罷了。
正因如此,胡馨月感到憤怒。
這不僅是她的大嫂,還是她的小姑子,雙重親戚關係讓未來相處的時間漫長。
尤其安慶公主此刻還懷著孕,胡馨月怎能不感同身受。
安慶公主如小老虎般怒氣衝衝,胡馨月心中難以平靜。
她握住安慶公主的手,輕聲安慰:“安慶,你大哥對我很好。宮裏人伺候得也算盡心。想想我的身份,東宮太子妃,還有胡家撐腰,哪個宮女、內侍敢輕易得罪我?
“至於你大哥,我們的感情雖不至如膠如漆,但也算舉案齊眉。”
“我生氣不是因為別人,隻是不知為何沒了胃口!”
“你也懷孕了,該明白懷孕時心情的起伏,有時突然想吃什麽,有時又突然對某樣東西反胃。”
“沒來由,但偏偏就是這樣。”
安慶公主聽後,勉強點頭,雖未全信,但也覺得胡馨月說得有理。
這時,宮女們快步走來,提著食盒:“娘娘,這是陛下和皇後特地吩咐禦廚為您準備的飯菜,請用些吧!”
胡馨月打開食盒,看見平時最愛的飯菜,此刻卻毫無食欲。
她擺手示意:“先放著吧,這些都是我喜歡的,但此刻嘴裏無味,不想吃。”
安慶公主聞言,心念一動。
曾記得公爹所種的辣椒,極能開胃。
何不前往胡府取些,給大嫂嚐嚐?
大嫂剛誕下孩子,不思飲食,如何能承受?
念及此,安慶公主匆匆告別,直奔胡府。
未經胡大老爺同意,她便吩咐廚房烹製了兩道含辣椒的菜肴。
隨後,她帶著這些菜肴與米飯,返回東宮。
原本無甚興趣的胡馨月,本想勉強品嚐以謝安慶公主苦心。
然而,當她打開食盒一嗅,頓覺異樣。
這香氣何其誘人!
且辣味之下,飯菜竟如此可口!
美味至極!
朱標今日甚忙。
此忙碌,乃其日常常態。
近來,他能抽空探望妻兒,已是難得。
自朱元璋采納胡大老爺之策設立內閣後,生活愈發愜意。
人皆有惰性,能安逸,何必勞碌?
更何況,他安逸之時,大明亦運轉如常。
於是,老朱愈發享受安逸,而朱標則愈發辛勞。
換作他朝他君,或許會忌憚太子權勢過大。
但朱元璋不同。
他早早為朱標鋪路、組建團隊,並賦予監國之權。
真乃稱職之父皇。
朱權行事果敢,無所畏懼!
正因如此,朱元璋此刻一旦放鬆,重擔自然而然地落在了朱標肩上。
即便內閣在旁輔佐,最終仍需有人定奪。
故而,朱標肩上擔子極重。
平日裏,就連與妻兒共餐,也得擠出時間。
他忙碌時,常與東宮屬官及朝中大臣在正殿簡單用餐。
但這幾日不同。
東宮女主人胡馨月剛誕下貴子,若不稍加關懷,似有失體統。
於是,他騰出時間,陪愛妻用餐。
加之近日太子妃食欲不振,他更是焦急。
不料,剛踏入房門,便見妹妹安慶公主與妻子正捧著碗大口吃飯。
二人全然不顧皇家禮儀,吃得暢快淋漓。
隻是那偶爾發出的“斯哈斯哈”聲,令人困惑。
“月兒、安慶,你們這是……”朱標問道。
直至朱標開口,胡馨月與安慶公主才發現他已站在門口。
三人關係親密,她們並不覺得剛才的模樣有何不妥。
但多少還是有些羞澀。
胡馨月臉頰微紅,不知是辣椒太辣還是羞澀所致,她問道:“太子,你什麽時候來的?”
朱標望著二人及桌上已半空的菜肴,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剛來!看來,安慶倒是幫了大忙。”
他略一思索,便斷定此物絕非宮中所有。
八成是安慶所為。
安慶未加否認,隻對朱標招了招手。
“大哥,別光站著。”
“快來嚐嚐,一試便知。”
“這可是我從公公那裏得來的寶貝,如今胡府獨一份!”
“雖算不得多麽珍貴,但絕對罕見,而且極為開胃下飯!”
朱標聞言,興趣大增。
他之所以體型如此,雖有諸多緣由,但貪吃無疑是主因。
見剛生完孩子的妻子食欲大開,他怎能不好奇?
加之這是胡大老爺私下裏的新奇之物,他怎能不感興趣?
隨後,朱標震驚了!
酸、辣、鮮、鹹交織在一起,這道菜,著實美味。
並非食材珍稀,而是令人回味無窮。
不自覺地,一口米飯已下肚。
越嚼越香,欲罷不能。
此刻,朱標終於明白妹妹和妻子先前的模樣。
這道菜,讓人根本停不下來!
太過癮了!
許久,吃得滿頭大汗的三人同時放下碗筷,摸著肚子,滿意地笑了。
望著空空如也的菜碗,朱標咂了咂嘴,終於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安慶,這究竟是什麽?”
“其他諸如肉、酸筍我都嚐過,唯獨那道特別開胃的辣物,究竟是何物?”
“那東西雖辣,卻讓人欲罷不能!”
安慶公主一笑:“味道不錯吧!”
“這可是公公在後院親手種的新品種!”
“大嫂最近胃口不好,我便去向公公討了些辣椒,吩咐了廚房。”
“他們都是府裏的老人,一聽說是大嫂要的,立刻就懂了該怎麽做。”
“現在看來,效果真不錯!”
胡馨月笑眯眯地捂著肚子,滿臉滿足。
“府上的廚師雖有幾個進了宮,但大家都知道,鄭老頭是不會離開胡府的。”
“他樂意在胡府掌勺,連兒子都帶進來了。”
“他在伯父那裏也學到了不少新菜式。”
“我可是胡府的大小姐,他們還能不了解我的口味?”
餓了數日的胡馨月,此刻吃到娘家的飯菜,胃口大開,心中滿是自豪。
朱標看著桌上的菜肴,咂了咂嘴,轉頭看向安慶。
“安慶,你公公那兒,這辣椒還多不多?”
“總不能隻吃這一頓就沒了吧?”
安慶公主一愣,有些不好意思地看了看兄嫂,低聲說:
“我隻是兒媳,公公辛苦種的東西,我怎能全拿走?”
“大哥,你想想辦法吧?”
朱標聞言點頭,隨即轉身去找朱元璋。
朱元璋原本聽說兒媳能吃飯了,還挺高興。
不料,隨即所聞令他大吃一驚。
此番能順利進食,竟是得益於胡大老爺培育的新調料?
朱元璋險些將口中茶水噴出。
胡惟庸府上,何以總能培育出新奇之物?
“標兒,你確定那是胡惟庸親手所種,且為大明前所未有之調料?”
朱元璋心存疑慮,拉著朱標追問。
朱標神態自若,攤手道:“不然呢?”
“爹,胡公府上培育出的新奇之物還少嗎?”
“那番薯、土豆,皆為救命之糧,不也是出自他手?”
“他再嚐試些奇異種子,有何不妥?”
“這遠比那些朝中大臣們整日勾心鬥角、奢侈無度要強得多!”
朱元璋無語地望向自家胖兒子。
一句欲言又止的話,終究沒忍心說出口。
朱標因未掌管錦衣衛,對朝臣情況不甚了解。
而他,一直密切監視著眾臣,對他們的私生活心知肚明。
尤其是胡大老爺,更是重點監視對象。
正因如此,朱元璋覺得朱標之言實在離譜。
‘別人勾心鬥角、奢侈無度?’
‘那你可知胡惟庸在家是如何享樂的?’
‘他雖不奢侈無度,卻夜夜笙歌!’
然而,這些話,即便心知肚明,說出口也顯得不雅。
畢竟,朱標尚未登基為帝。
胡惟庸不僅是臣子,亦是長輩身份。
若泄露了胡大老爺的底細,恐怕會導致君臣關係失衡,這絕非好事。
因此,聽完朱標的感慨後,朱元璋隻能沉默不語。待朱標離去,他隨即召來毛驤。
“惟庸在家常種地嗎?”
毛驤身為錦衣衛指揮使,對核心情報了如指掌,立即回應道:
“陛下,前陣子胡大人確實在府中後院種了些作物。因他對此極為重視,不許府中任何人插手,所以探子們也不清楚種的是什麽。”
朱元璋聞言,點頭表示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