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你糊塗了不成?”
字數:9761 加入書籤
好!
你等著!
到時候讓你明白什麽叫“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老子倒要看看,月兒能帶回多少東西。
就算是私房錢又怎樣?
反正最後都是咱好大孫允炆的,不還是老朱家的?
你們老胡家,哼,乖乖替咱老朱家賣力就得了!
想到這兒,朱元璋心裏豁然開朗。
對啊!
這麽一看,占便宜的不還是咱家?那跟惟庸較什麽勁?
念頭一轉,朱元璋那張陰沉的老臉忽地堆起諂笑,一把摟住胡大老爺的肩膀,眯著眼問道——
“這事兒啊,讓小輩們自己商量去,咱不管。”
“惟庸,咱問你,想過續弦沒?”
胡大老爺剛鬆口氣,以為老朱消停了,冷不丁聽見這話,臉色一僵。
娘的,重生一回,孫子都有了,還得被催婚?
“陛下,您琢磨啥呢!”
“老胡家的主母早逝,沒必要再添人了。”
“咱家跟您不一樣,太子將來要繼承大統,確實需要個皇後執掌六宮。”
“可我家呢?”
“府裏就那麽幾個下人,那點產業,我娶續弦幹嘛?”
“現在我自己管著,胡義也能幫手。”
“將來交給安慶便是,關我什麽事?”
“您說說,續弦對我有啥好處?”
朱元璋被噎住了。
也是……
胡府又不是皇宮。
他當初給朱標立續弦太子妃,無非是東宮需要個主事人。
沒這個人,妃嬪不安分,將來標兒登基,後宮也得亂套。
可胡府?
下人本分幹活就夠了。
那些女子不過是些姬妾罷了,身份地位遠不及胡府的少爺胡仁彬與少夫人安慶。
若真要續弦呢?
事情便棘手了。
續弦所生的孩子同樣是嫡出,家產分割便成了繞不開的問題。
更何況,一旦續弦進門,府中必生波瀾——安慶與這位年歲未必大、卻輩分極高的新任主母之間,少不得一番明爭暗鬥。
如此一來,豈不是既苦了胡大老爺,又委屈了安慶?
想到這一層,朱元璋頓覺方才的提議荒唐至極。
他幹脆利落地擺手致歉。
\"惟庸,是咱錯了!\"
\"方才一時糊塗,光想著你府上缺個主母恐生亂子。\"
\"都怪咱,你就當咱沒說過這話。\"
胡大老爺訝異地望向朱元璋。
喲!
稀奇了!
你朱重八竟也會低頭認錯?
可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不嘴硬了?
要知道,這老朱向來最是死鴨子嘴硬的主兒。
未料他這番稍縱即逝的詫異神色,反倒激得朱元璋跳腳。
\"怎的?你這表情什麽意思?\"
\"覺得咱蠻不講理?\"
\"覺著咱絕不會服軟認錯?\"
\"你誹謗咱!\"
\"你這是在誹謗咱啊!\"
瞧著那廂撒潑耍橫、高聲喊冤的朱元璋,胡大老爺實在無言以對。
他怎會看不透,這分明是朱元璋當年的無賴把戲。
鬥智時,他慣以蠻力破局;
較力時,他偏要玩弄心計;
講信義時,他幹脆不要麵皮;
耍無賴時,他反倒顯得赤誠。
說白了,這渾球若非當了皇帝,照樣是號梟雄人物。
橫豎有利可圖便罷,其餘統統無所謂,偏生諸般手段運用得爐火純青。
真真是將\"論行不論心\"踐行到了極點。
朱元璋鬧騰半晌見無人接茬,自覺沒趣。
驀然間,卻又生出幾分寂寥。
\"惟庸啊,回想當年,咱們這群老兄弟並肩打拚,何等痛快。\"
\"可如今四下望去,就剩你一個老夥計了。\"
\"其餘人老的老,亡的亡,更有不少生了異心的。\"
\"說句掏心窩子的話,如今敢這般與咱嬉笑怒罵的,唯獨你一人了!\"
\"可即便你,如今也當祖父了!\"
\"咱們啊,都老嘍!\"
朱元璋的慨歎,終究還是說出口了。
胡大老爺敏銳地察覺到朱元璋話語中流露出的複雜情緒,那歎息中分明夾雜著悔恨與追憶。
麵對這樣的感慨,他實在不知該如何接話。
畢竟,以他的立場,說什麽都不合適。
說到底,他不過是條與世無爭的老鹹魚罷了。
\"行了,別在那兒傷春悲秋了。\"
\"我先聲明,你一口一個老字掛在嘴邊,我可不同意。\"
\"瞧瞧我這精神頭,難不成你真覺得咱倆是同輩人?\"
\"我可比你顯年輕多了!\"
胡大老爺果斷將話題從方才的危險轉移開來。
那個話題實在太敏感了——當年朱元璋的鐵腕手段,雖說多數是依法辦事,處決之人也確是罪有應得。
但有些案子,他們二人都心知肚明,其中確有冤屈。
那些人不過是觸犯了帝王多疑的忌諱,朱元璋寧可錯殺也不願冒險,說到底都是為了朱家江山的穩固。
這些心照不宣的往事,胡大老爺自然不便評說。
最諷刺的是,按常理他這個前朝丞相早該命喪黃泉,卻偏偏活到了現在。
這既得益於他穿越後深諳明哲保身之道,更因為當年他本就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那些血雨腥風他都參與其中。
見胡大老爺機敏地避開雷區,朱元璋先是一愣,隨即默契地配合著轉換了話題。
\"你不老?\"
\"明明隻比咱年輕十歲。\"
\"如今都當祖父的人了,還好意思說自己年輕?\"
聽著朱元璋酸溜溜的話語,胡大老爺非但不以為意,反而驕傲地挺直腰板。
\"您自己瞧瞧?\"
\"就咱們倆往這一站,說您隻比我年長十歲?\"
\"說二十歲都是給您麵子呢!\"
朱元璋聞言當真仔細端詳起胡大老爺來。
不得不承認,這位前朝丞相在養生之道上確實下足了功夫。
特別是在獲得係統加持後,更是將延年益壽當作頭等大事。
雖然沒有過分講究膳食,也不搞那些極端的養生方式,但在科學鍛煉和營養均衡方麵,胡大老爺的超前理念確實讓他受益匪淺。
胡大老爺不僅飲食講究、鍛煉有方,更重要的是作息規律。
正因如此,他與朱元璋站在一起時,最明顯的差別便是二人的眼神。
胡大老爺目光清亮有神,而朱元璋的雙目雖威嚴淩厲,卻隱約透出一絲渾濁。
這一點,朱元璋自己也有所察覺。
其次是身形。
胡大老爺既然打算帶著兩個女兒開美容院,自然有所準備。
他長期堅持練習瑜伽和八段錦,前者舒展筋骨、放鬆心神,後者強健體魄、調養精氣。
朱元璋則不同。
早年征戰四方,活動量極大,可登基之後,即便雄心未減,繁重的政務卻讓他無暇習武。
運動減少,加上飲食隨意、睡眠不佳……
這習慣,與後世那些熬夜刷手機、吃垃圾食品還懶得動彈的宅男有何區別?
朱元璋如今能維持這般體態,已算底子不錯,隻是略微駝背,外微發福的小腹。
平日或許還能顯出幾分威嚴,但與身姿挺拔、體格健碩的胡大老爺一比,頓時顯得蒼老頹唐。
這讓朱元璋頗為不甘。
明明隻年長十歲,差別怎會如此之大?
男人對於強健體魄的追求是天生的,或許有人懶散,但沒人不心動。
朱元璋急了,一把拽住胡大老爺。
“惟庸,你到底吃了什麽靈丹妙藥?”
“還是練了什麽仙家秘術?”
“咱們可是老兄弟,你可不能藏著掖著!”
見朱元璋慌不擇言,胡大老爺無奈搖頭。
“陛下,您這話從何說起?”
“仙丹?仙術?”
“要真有那東西,我還會在應天城閑逛?”
“早躲進深山修煉去了!”
“我不過是吃得好、睡得香,少操心罷了!”
“您耗費那麽多心血,殫精竭慮,身體豈能不受影響?”
“這都是累出來的!”
“您看看那些衣食無憂、清閑度日的勳貴,哪個不比您精神?”
朱元璋一愣,總覺得胡大老爺話裏有話。
“當真如此?”
見他仍半信半疑,胡大老爺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
“不然呢?”
“我還能偷吃仙丹不成?”
“吃了能成仙還是能長生不老?”
“你腦子裏裝的什麽?”
“與其惦記虛無縹緲的仙丹,不如想想怎麽讓你和皇後過得更自在!”
“少操些閑心比什麽都強!”
“你倆再這麽折騰下去,身子骨真要垮了!”
胡大老爺這一嗓子,驚得滿院子人愣在原地。
這倆人今天怎麽又杠上了?
倒是有趣。
他倆是不是一天不吵就渾身難受?
哪來這麽多事?
下人們倒不擔心他們爭執會惹出亂子,隻是嫌聒噪。
屋裏還躺著剛生產完的少夫人呢。
不過這位少夫人此刻也不消停,正拉著母親興致勃勃商量日後經營生意的事。
外頭的吵鬧聲傳到耳中,母女倆隻當沒聽見。
哼,兩個老頭子嚷嚷什麽?
能爭出個結果才怪!
還不如多盤算盤算美容院的買賣。
朱元璋這會兒也顧不得女兒了,拽著胡大老爺大步流星衝到隔壁書房,厲聲喝道:
“宋利,帶人守在外頭,你進來侍奉!”
“其餘人滾遠些!”
吼完這話,朱元璋徑直踏入書房。
出人意料的是,他竟沒去坐主位,反而挑了張客椅坐下,衝胡大老爺抬抬下巴:
“坐!”
“咱有正事跟你談!”
胡大老爺被朱元璋這反客為主的做派氣笑了。
他瞪了老朱一眼,大剌剌坐到茶台主位上。
這茶台是胡仁彬仿照父親書房布置的——前世胡大老爺沒少在茶台邊聽各路老板高談闊論,早養成了喝茶的習慣。
如今既有條件,自然要置辦周全。
沒有現代淨水設備,但有最上等的清冽井水;
沒有電熱水壺,可用帶著淡香的頂級炭火烹茶;
至於茶葉更不必說,胡惟庸門生故舊遍天下。
不圖權勢不貪銀錢,托人尋些珍稀好茶,誰敢不盡心?
胡惟庸三個字,便是金字招牌。
眼見胡大老爺嫻熟地煮水、溫杯、洗茶……
朱元璋識趣地閉了嘴。
銅爐上的小壺嘶嘶冒著白煙,胡大老爺朝朱元璋努了努嘴。
\"過來坐,咱哥倆嘮嘮。\"
\"主位給你留著呢,喝茶!\"
朱元璋竟真不推辭,直接坐到了胡大老爺對麵。
站在門邊的宋利搓著手,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這不該是他的差事麽?
胡大老爺掃了眼宋利,拍拍身邊的位置。
\"宋利,坐這兒。\"
\"端茶遞水是主人家的事,你隻管收拾零碎。\"
\"過來喝茶。\"
宋利杵著沒動,直到聽見老朱發話才挨著凳子邊坐下。
胡大老爺心裏門兒清。
這才是正經規矩。
若宋利真聽他的招呼,老朱就該起殺心了。
皇家奴才隻能認一個主子。
宋利這般作態,才是正經包衣奴才的本分。
實在是老朱平日管教太嚴,養成了這謹小慎微的性子。
熱茶入喉,朱元璋終於按捺不住。
\"惟庸,你白日那番話,可是在點咱?\"
\"你是要讓咱放權給標兒,自個兒歇著?\"
胡大老爺慢條斯理啜著茶,忽的話鋒一轉。
\"重八,這皇位除卻太子,你可曾想過旁人?\"
朱元璋聞言瞪眼,到底壓下火氣。
\"自然沒有!\"
\"標兒是嫡長子,這些年悉心栽培,不就等著這天?\"
\"你問這作甚?\"
胡大老爺點點頭。
\"那你打算如何將這江山,交到太子手上?\"
朱元璋猛地拍案而起,眼中寒光迸射。
\"胡惟庸!你莫非想插手儲君之事?\"
“你糊塗了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