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外出回歸

字數:8631   加入書籤

A+A-


    但這一點都不影響她們在姐妹麵前誇誇其談!
    \"快瞧瞧,這可是老爺帶我們在蘇州買的點心!\"
    \"看好了,當當當!蘇州老師傅的手藝,雖說比不上宮裏禦廚,卻別有一番風味呢!\"
    \"還有這把折扇,是老爺親自挑的!\"
    \"哈哈,你們是不知道,蘇州那邊啊......\"
    \"......\"
    果然!
    娜娜和秋月眉飛色舞地展示著戰利品,繪聲繪色地講述蘇州之行的精彩經曆,惹得胡大老爺開懷大笑。
    原因很簡單——
    這些丫頭不過是過過嘴癮罷了。
    真要她們再出門,怕是借個膽子也不敢。
    就連胡大老爺自己也不想遠行了。
    既勞累又危險,最重要的是,比想象中枯燥得多。
    或許在娜娜她們看來,這次出遠門長了見識。
    但對胡大老爺而言——
    他前世就去過蘇州。
    比起後世繁華便利的景象,如今的蘇州實在遜色不少。
    胡大老爺本就是個俗人。
    什麽文化底蘊,與他何幹?
    至於園林古建......
    咳,其實胡府本就是遠超尋常人家的古建築精品。
    畢竟這裏原是丞相府邸。
    無論如何,娜娜她們平安歸來,總算讓胡大老爺了卻一樁心事。
    若這些丫頭真出了意外,還不知胡大老爺會急成什麽樣。
    相處日久,自然生出情分。
    見姑娘們聊得興起,胡大老爺悄悄轉身離開後院。
    還有幾位客人需要應付。
    \"喲,李福祿,這是惦記著本老爺的賞銀了?\"
    看到廳內坐著的一排熟悉身影,胡大老爺直接打趣道。
    李福祿聞言騰地站起,恭敬行禮:
    \"卑職錦衣衛百戶李福祿,拜見胡太師!\"
    胡大老爺笑眯眯點頭,朝胡義揮了揮手:
    \"百戶賞二百兩,其餘人各一百兩!\"
    \"快去準備,總不能讓人白跑一趟。\"
    胡義領命退下,李福祿等人卻激動得麵紅耳赤,連連道謝。
    胡大老爺不以為然地擺手:
    \"謝我作甚?\"
    \"這點小錢算什麽?\"
    \"你們又不是不知道,本老爺何時在乎過這些?\"
    “況且你們一路辛苦,如今回程還護住了我胡府家眷,這份情誼自不必多說。”
    “原想多賞些銀錢,又擔心你們拿多了,回頭毛驤給你們使絆子。”
    “所以二百兩、一百兩,不算多也不算少,恰到好處。”
    “你們可別暗地裏埋怨我吝嗇!”
    李福祿等人連連擺手道不敢,心裏卻暗自鬆了口氣。
    他們確實擔心胡大老爺賞賜太重。
    若是賞銀太多,他們不敢推辭,可收下後回錦衣衛就難以交代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事若壞了規矩反倒麻煩。
    眼下這樣正好!
    胡大老爺,果然通透!
    “福祿,既然你已平安歸來,可否詳細說說此事?”
    “說來慚愧,我至今想不明白,李善長的外甥為何視我為仇敵?”
    “更蹊蹺的是,他哪來的膽量與人手來找我的麻煩?”
    胡大老爺發完賞銀,顧不上看李福祿等人歡喜的模樣,當即問出心中疑惑。
    有些事,必須親自詢問當事人才行。
    此前毛驤告知胡大老爺的消息,本就是李福祿沿途審訊水匪所得。
    轉述難免有所疏漏,胡大老爺要聽的,是最原始、最完整的版本。
    李福祿聞言神色一肅,正色答道:
    “胡爺,您方才所問,有些事卑職也難以作答。”
    “卑職是奉命護送貴府家眷返程時遭遇水匪襲擊。”
    “說來慚愧,當時情況確實凶險。”
    “胡爺知曉,卑職素來膽小惜命。”
    “因此夜宿時,不僅設了前後兩道明哨,還多加了一道暗哨!”
    說到此處,李福祿麵上浮現幾分自得。
    “巧的是,正是這道暗哨立了大功!”
    “前後兩道明哨被人用刀架住脖子,連聲都不敢出。”
    “若非暗哨及時示警,隻怕我們一船人都要遭殃!”
    “情急之下,弟兄們下手難免重了些。”
    “說來慚愧,登船的七人混戰中被我們當場砍死四個。”
    “幸好剩下三人命硬,否則連這點口供都問不出來!”
    言及此,李福祿仍心有餘悸。
    錦衣衛本職並非護衛。
    他們雖可臨時充任護衛,但更擅長的還是情報探查。
    因此當時眼看活口所剩無幾,李福祿確實慌了神。
    胡大老爺同樣好奇這批水匪的來曆。
    不僅是為了審訊後的功勞,更重要的是,他們要確認是否還會有後續的刺殺。
    對於胡大老爺而言,此刻心中也不免慶幸。
    當初選擇李福祿,並非看重他的辦事能力。
    純粹是因為此人懂得逢迎,是個能解悶逗趣的伴兒。
    畢竟那時的李福祿在錦衣衛裏出了名的膽小怕事,隻想混日子。
    誰能想到,正是因為他的貪生怕死,反倒給了所有人一個意外之喜。
    說起來簡直離奇!
    胡大老爺明明不在船上,隻有幾名姬妾家眷隨行,李福祿居然還安排了明暗雙哨!
    那些摸上船的水匪,恐怕也被嚇了一跳——
    區區一艘客船,竟還藏著暗哨!
    光是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
    提起這事,李福祿至今心有餘悸。
    \"胡爺,您是知道的,卑職平時最多對付幾個會些拳腳的護院。\"
    \"突然撞上這麽一幫悍匪,差點沒把卑職嚇死!\"
    \"所以審問時,我們是真下了狠功夫的!\"
    說到這兒,李福祿挺直腰杆,神色鄭重道:
    \"經查,幕後主使是周廷恩,此人年僅十九,久居蘇州。\"
    \"其母乃李善長堂妹,因與李善長關係親近,私下對這外甥多有照拂。\"
    \"隻不過,周廷恩是李善長最小的外甥,自幼養在周氏老家,李善長案發時才僥幸漏網。\"
    \"但這人記仇得很,借著周氏在蘇州的勢力和錢財,不僅結交江湖人士,還拉攏了衛所千戶。\"
    \"通過那千戶牽線,他暗中收羅了一批元末陳友諒舊部。\"
    \"這幫人上過戰場,沾過血,除了打仗殺人,找不到正經活路,最終跟周廷恩混到了一處。\"
    \"這次襲殺,其實已是周廷恩第二次動手。\"
    \"早前為試這幫人的能耐,他指使他們在當地滅了一戶與周氏有仇的豪商滿門。\"
    \"因那次滅門案未能查到他頭上,他便以為錦衣衛不過如此,愈發肆無忌憚。\"
    李福祿說到此處,冷笑幾聲。
    顯然,周廷恩對錦衣衛的輕視,讓他至今耿耿於懷。
    要知道,錦衣衛的職位可是世襲的——
    這碗飯,他李家世世代代都能端。
    看不起錦衣衛,不就是看不起他李福祿?
    別看在錦衣衛衙門裏他像條鹹魚,還頂著膽小怕死的名頭,但這可不代表他沒本事。
    “哎,偏偏趕上周廷恩正在蘇州鬧騰,您胡大人卻剛好去了那兒!”
    “要命的是您雖然沒大張旗鼓,可也沒刻意隱藏行蹤啊!”
    “結果就讓周廷恩盯上了!”
    “這廝一直在暗中謀劃要取您性命!”
    “幸好當時錦衣衛千戶所的人還有我們都守在您身邊,您又常與知府衙門來往。”
    “周廷恩隻能按兵不動。”
    “直到我們返程時,他才找到下手機會!”
    “可笑這周廷恩自以為足智多謀、手下能人輩出,卻連您的情報都弄錯了。”
    “您被緊急召回京城的事他全然不知,還以為卑職護送回京的船上坐的是您呢!”
    聽到這裏,胡大老爺眉頭微蹙。
    他深吸一口氣,環顧四周,目光最終落在李福祿身上。
    “福祿,這趟辛苦你了!”
    “不過眼下還有件差事想聽聽你的意思。”
    “你可願意帶人再跑一趟蘇州?”
    “啊?”
    李福祿聞言頓時愣住了。
    再去蘇州?
    李福祿萬萬沒想到,胡大老爺聽完稟報後竟會提出這樣的要求。
    這實在出乎他的意料。
    胡大老爺不慌不忙,攤手解釋道:
    “福祿,實話告訴你。”
    “我昨日已與毛驤商議妥當,周廷恩必須死。”
    “他既然對欽差護衛下手,便是罪證確鑿。”
    “明麵上由錦衣衛處置,暗地裏我已讓胡義帶著銀兩去徐達府上要了一批亡命之徒,付足了安家費。”
    “屆時他們會配合錦衣衛行動,務必斬草除根!”
    胡大老爺麵色陰沉,冷笑道:
    “嗬,周廷恩既然敢對本官下手,本官自當加倍奉還!”
    “當年李善長在世時,我與他尚無仇怨,如今他外甥反倒視我為仇敵,當真可笑。”
    “但事已至此,就必須徹底解決。”
    “我的意思是,明麵上由你率錦衣衛前往。”
    “動手時讓徐達的人一起上!”
    “你隻需查清他的藏身之處。”
    “這次務必永絕後患!”
    見李福祿仍在猶豫,胡大老爺幽幽補了一句。
    “福祿,你把人家的得力手下殺了這麽多,不會天真到以為對方會善罷甘休吧?”
    “與其坐等他們來尋仇,不如跟著本官安排的人馬,先下手為強!”
    胡大老爺果然深諳人心。
    這話一出,李福祿立刻把心一橫。
    “好!胡爺如此抬舉,卑職豈敢不識好歹!”
    “大不了再走一遭!”
    “說來也巧,上回隨胡爺在蘇州認得幾個朋友,找他們幫襯一二,應該不成問題。”
    胡大老爺何等精明,一聽這話便心領神會地笑了。
    他用手指點了點李福祿,笑罵道:“跟本官還繞什麽彎子?”
    “對付仇家,本官向來主張雷霆手段!”
    “即便你不提,本官也會讓你帶上兩封手書。”
    “屆時蘇州知府、衛所千戶和錦衣衛千戶都會鼎力相助!”
    李福祿聞言,圓臉上頓時堆滿笑容。
    這番安排聽著就讓人安心。
    不過他心裏也暗暗驚歎:按錦衣衛的情報,蘇州府與胡大老爺素無往來,如今僅憑一封信就能調動當地文武官員,這就是大人物的威勢嗎?
    事情既已談妥,餘下的無非是跑腿的差事。
    說來有趣,這次差事比先前更辛苦,胡大老爺卻未賞銀兩。
    他笑吟吟道:“這回先不給你賞銀。”
    “等你辦完差回來,本官送你件禮物。”
    “保準讓你滿意!”
    李福祿聽罷非但不失望,反而喜不自勝,連忙作揖:“多謝胡爺栽培!”
    “你是個明白人,該怎麽做心裏有數。”
    胡大老爺忽然正色道:“對了,本官比你更惜命,所以——記得處理幹淨。”
    這話讓李福祿心頭一凜。
    但他明白,胡大老爺當眾直言不諱,既顯其手腕,也表明此事必須斬草除根。
    李福祿告退後,胡大老爺閉目端坐,眉頭緊鎖。
    ‘周廷恩這廝,莫非還藏著什麽蹊蹺?’
    ‘怎麽越琢磨越覺得此人透著古怪......’
    一個毫無功名的平民,在失去靠山後,竟能集結一幫亡命之徒為其效力,實在令人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