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平川城的計劃

字數:3114   加入書籤

A+A-


    “不過呢,這次,咱們請柬中說也說的清清楚楚,經過多年籌備,城主打算借這次鴻都門學宮大典的機會,多培植幾個肯為平川效力的四國大商戶。”
    “這因為以後,平川城不但要加大鐵精粉與續血墨玉膏的供應量,”曹大人頓了一頓,看了看胡先生與方後來,
    “還將這出售鐵精粉與續血墨玉膏的一應事務,從李一山大人手裏拿出來,交由這些商戶來辦理。各國皇商若想要,也別去暗地裏求李一山大人,找這幾個商戶便是。”
    方後來點了點頭:“四國大商戶,雖然不是皇商,但在在國內,也是盤根錯節,頗有勢力,皇室若想黑吃黑,殺的也是自己人,未必真能動得了手。”
    “袁小友還是小看了朝堂之爭,此話說對了一半。別說大商戶,即便是殺個皇商,也不過是一句話的事,何來動不動的了手一說。”
    “咱們吳國到如今還有人念著吳皇的好,那便是因為,吳皇雖然平庸了些,但是比之前幾代吳皇都要仁慈的得多,在位三十年,幾乎沒有殺過吳國人。”
    “這一點,可比其餘四國皇室更得人心。”曹大人嗤笑了一聲,“而四國一向自詡勤政愛民,他們怕的是,真要為這事殺起人來,手腳難以幹淨,也難以服眾而已。”
    “胡先生,你說是也不是?”他看了看胡先生,“當年我們在燕都求學,那位李姓學長酒後狂言朝弊,被上一代燕皇,派人當眾在國子監門口將他擊殺,還要株連九族。此事,我還記得清清楚楚。”
    “咱們上千學子,一同在朝門絕食三日,前為其鳴冤。這事鬧得全城罷市,九州十幾國使臣紛紛看笑話。這才逼得燕皇狼狽不堪,赦免了李家其餘上下幾百口人命。”胡先生瞠目了一會,低聲答道。
    曹大人繼續道,“城主扶持他國巨賈,而不直接從平川選人,便是要他們自己左右為難,互相牽製,誰要敢下黑手,咱們平川城便斷了與這國的生意,將這份額送給別國。這偷雞不成蝕把米,兩頭不討好的事,他們還是會掂量掂量的。”
    “這請柬在三日前,便由快馬暗地送往四國了。對這些巨商而言,這買賣隻要吃下去,轉手自然賺得盆滿缽滿。商人自然是逐利之事大過天。因此,接了請柬的九州巨商,當然會來分一杯羹。”
    “我雖然不太懂這些,卻也聽說,這鐵精粉每年產出有限,”方後來沉吟了一下,撓著頭,“靠這個,打通商路,必不可長久。”
    胡先生歎了一口氣:“袁小友,這次,平川城可是下了血本,你可知道,這請柬上,還另外寫明了,無論是否持有請柬,四國大小商賈,凡是十一月底之前,入駐平川做生意,可十年不課稅。”
    “什麽?這城主魄力當真不凡!”方後來張大嘴巴,很是吃驚。在大燕珩山當夥計,滕姑娘的酒肆需要繳納的賦稅其實不算輕的,他自是知道。
    曹大人又笑眯眯了:“這到底幾年不課稅,其實,城主是問過我的。”
    “我答城主話,這一年不課稅,還是十年,並不在於稅金多寡,而是重點在於,承諾了十年稅負為零。這就給了一些大商賈,比如袁小友相熟的祁家,很大的自由轉圜空間。
    一來,不至於因為突然加稅,導致生意周轉不靈。二來,給了他們一劑定心丸,意味著,平川城地界,可保四國商人十年安全。”
    方後來捏了杯酒在手,接了他的話頭:“祁東家說過,平川位於四國中間,是個天然的貨物周轉地。可一些大商賈懼怕平川城報複當年四國圍城,並非個個如皇商那般膽子大,敢過來平川做生意。”
    “至於加稅的事,我遊曆大燕,便曾聽人說過,隻有咱們大燕很少加稅,其餘的三國,編個理由突然加稅的事,可沒少幹。
    “這十年不課稅,哪個皇帝能舍得?”方後來有些高看這城主一眼了。
    胡先生看著方後來,“小友啊,經過這事,我原先對這城主頗有些看不順,如今芥蒂雖然還在,但已經大為改觀了。”
    “你也不妨放下些偏見。去見一見城主。”他與方後來飲了一杯,“這鴻都門學宮的慶典,還另有門道。我來說與你聽,你便如我這般,更加信服了。”
    “正月間的慶典,還將舉辦各種詩詞歌賦賞鑒大會,戲曲雜戲大賽。平川太醫院開放一個月的義診,無論是否平川人士,各類疑難雜症都可免費診斷。
    而且,這天下四國名流雅士、各業翹楚、不論高低貴賤,哪怕是曲藝頭牌,一個月內來平川報名參與典禮的,都可入住學宮講學一年,隻要課程講的好,每月課酬一百兩銀至一百兩金不等。”
    “這學宮打算收多少學費,才能撐得起這麽些老師的花銷?”方後來有些吃驚了,“這最低的一年收入也得一千二百兩銀子,普通人家,十年都賺不到這許多。”
    胡先生馬上將話接過去,“這便是我對城主大大改觀的地方。”
    “這學宮的學費是由平川城供給,而且,十一月之前,來學宮入學的四國學子,不論年紀,不論出身,隻要入學測試通過,便可免費包吃包住一年,那即便是入學測試不通過,若能在平川尋得一份工,那還可以半價入學試讀。”
    “這......平川城是要倒貼錢嗎?”方後來聽著,很有些不解。
    “何止貼錢,還得貼官。須知道,所有學宮學子在平川完成課業後,不以科舉文章論高下,隻以學業水平考核結果,便可授予平川官職。”胡先生說得激動,“我寫這些請柬,寫得我自己都覺著不可思議。”
    方後來歪頭想了想:“這一來,四國蜂擁而至平川的,少說也得有好幾萬人吧?”
    胡先生撚著胡須,搖搖頭:“幾萬人?光經過我們手寫,送出去的請柬便有兩萬餘了。
    雖然不會都來,但請的先生中,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皆有,隻怕到時候,前來平川不說為做官,隻為求學深造的,尋醫問藥,甚至是看個熱鬧的,少說也得十多萬有餘了。”
    喜歡錦衣夜行九萬裏請大家收藏:()錦衣夜行九萬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