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可選

字數:3304   加入書籤

A+A-


    安陵容張張嘴,想說女子出嫁後本就艱難,不如在家中放肆幾年,可話到嘴邊還是咽了下去。
    想到弘承說過隻想要一位福晉,若倒是真的選了幾位側福晉,弘承又不願成親,隻怕於那幾位女子名聲不好。
    強笑著將茶盞續滿,“成親一事終歸要看孩子們的心意,弘晟將來要繼承大統,自是該選一位身份高貴品德上佳的福晉,可弘承這孩子跳脫慣了,您也知道他的脾氣,怕是....”
    宜修也覺得有理,“罷了,待他年紀大些再說,弘承的婚事不急,可弘熙的婚事卻得早些定下,雖說皇上現在不會讓她和親,可將來的事情誰也說不清。”
    這事兒安陵容倒是樂意,“臣妾早打聽過了,南姐姐母家侄子作的《河清頌》,皇上都批了‘文思敏捷’四字,還有臣妾娘家表哥家的幼子,年方十三便中了秀才....”
    宜修點點頭,“到底是你思慮周全,隻是你舅舅家終究是白身,配弘熙終究是差了些,不過此事也不急在一時,總要細細考察才好。
    弘晟弘承的幾位哈哈珠子,家事品性都不差,本宮倒是覺得可以在其中擇一,比如鈕祜祿·明遠,倒是個不錯的苗子。”
    安陵容並不著急,“罷了罷了,孩子們的事兒,總歸要慢慢盤算....”
    在景仁宮商議許久,安陵容才樂嗬嗬的回了永和宮,直奔東偏殿去找南希。
    南希正倚著太妃椅上逗弄新得的狸奴,見她神色飛揚的模樣,不由得挑眉,“瞧這滿麵春風的,可是在景仁宮得了皇後娘娘什麽賞賜?”
    安陵容上前兩步和她靠在一起,輕笑道“皇後娘娘有意為弘熙擇駙馬,我思來想去,最妥當的便是我娘家表哥家的嫡子。”
    南希喂狸貓的動作驟然僵住,加重了語氣,“此事萬萬不可,近親成婚,後患無窮。”
    安陵容一臉驚愕,“這算哪門子近親?我原想著,橫豎弘熙貴為公主,下嫁誰家都是恩典,倒不如選個知根知底的親戚,將來在婆家也有個照應。”
    南希起身拿起團扇敲打安陵容掌心,“糊塗!你可知在《黃帝內經》裏,早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之說?三代以內血親結親,誕下的孩子...不是癡傻便是早夭。”
    安陵容仍舊疑惑道“可從古至今,表兄妹成親的例子數不勝數,姑舅親、姨表親,不都說親上加親?”
    “雲初的醫術沒得說,不信你去一封信問問她,此事是萬萬不可的。”
    安陵容也不再糾結,挽過她的手,“罷了罷了,聽你的,左右弘熙才十二歲,咱們慢慢挑便是。”
    南希卻不認為非要選一個,“為何非要急著將她推出去?她如今還能在禦花園放風箏、在禦書房偷筆墨,成了親....即便不成親又何妨,以咱倆的銀錢難不成還養不起她?”
    “我的好姐姐,公主的命數,從來不由自己,能在京中尋個好駙馬,總好過被指去漠北和親.....咱們做母親的,不過是想為孩子謀個周全。”
    南希輕歎一聲,這是她無法改變的事實。
    沒幾日,宜修就擬好了一些京城極其附近的適齡女子名冊,去往養心殿。
    蘇培盛遠遠的看見宜修的儀仗,小跑上前躬腰行禮,“奴才給皇後娘娘請安,皇後娘娘萬安!皇上今早還念叨著要傳您來用膳呢。”
    宜修望著養心殿緊閉的槅扇,剪秋撐開金線繡著丹鳳朝陽的油紙傘,將雨絲隔絕在半臂之外。
    蘇培盛輕聲道“娘娘,皇上這幾日批閱奏折到醜時三刻...”
    殿內彌漫著濃重的墨香與藥味,胤禛端坐龍椅上,案頭堆著尺餘高的奏折,朱批到一半的狼毫在宣紙上洇出團狀墨漬。
    聽得環佩聲響,他抬眼時眼尾細紋裏都浸著倦意,“皇後來了。”
    宜修輕搖團扇驅散殿內濁氣,接過剪秋手裏的食盒,揭開層層屜格時,老鴨湯的鮮香混著人參清苦漫開。
    她親自舀起一匙羹湯,“皇上可還記得,您說臣妾燉的湯最能解乏。”
    淺褐色湯汁入口醇厚,燉煮半日的鴨皮入口即化,他喉結微動咽下,眉間褶皺卻未舒展,“禦膳房的廚子總說缺山珍海味。”
    宜修用帕子拭去他唇邊湯汁,“臣妾特意吩咐,用的是蘇州進貢的綠頭鴨,皇上且瞧這湯色,文火慢煨了三個時辰才得這般琥珀色。”
    她望著案頭堆積如山的奏折,忽然握住他握筆的手,“便是為了江山社稷,也該保重龍體,您瞧這眼下烏青...臣妾實在心疼”
    胤禛沉默片刻,才沉聲道“這兩年有孕的嬪妃都未能保住,原本甄氏的胎像已然過了兩個月,朕以為這孩子定能平安落地,不成想...”
    宜修握著胤禛的手,勸慰道“是甄氏沒有這個福氣,皇上不必多思。”
    說著將早已準備好的名冊遞給胤禛,輕聲道“皇上總說要節儉,可上次選秀至今已有五載,這些姑娘皆是八旗貴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說不定能為皇家開枝散葉。”
    胤禛接過冊子漫不經心地翻看,“皇後賢惠,宮中卻是久未有新人了。”
    宜修輕笑道“皇上瞧瞧,若是定下,臣妾便差人準備選秀事宜,宮中也久未曾大選了。”
    胤禛眉間愁容消散兩分,“皇後選的自然是極好的。”
    可翻到第二本時,他忽然頓住,指尖捏著張畫像皺眉,“這完顏氏才十歲?”
    畫中女童梳著雙丫髻,眉眼尚未長開,倒像是年畫裏的娃娃。
    宜修掩唇輕笑,“臣妾想著,弘晟明年便要束發,京中貴女就那麽些,若是被大臣們搶先定下....”
    話未說完,胤禛便明白她的意思,拍了拍她的手,“難為皇後想得長遠,朕這做阿瑪的倒疏忽了。”
    “為皇上分憂,本就是臣妾的分內事。”
    胤禛輕笑一聲,“弘承和弘晟一般大,不如給弘承也選上幾位,皇後可不好厚此薄彼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