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理由

字數:4538   加入書籤

A+A-


    “陛下息怒!”
    鬧得最凶的大臣率先跪了下去。
    其餘人目光四處飄,見封清歌和封於明都直挺挺站著,便安心在原地當木頭。
    “朕並未生氣。”
    封於禁說這句話的時候,臉上還帶著笑容,似乎真的不生氣。
    但把這句話當真的人,多半腦子有毛病。
    在場自然沒有智力如此低下之人。
    “臣等反對,也是為國考慮。”
    “那你們倒是說說,除了年齡之外,景瀾那孩子又有何處不合適。”
    “論身份論功勳,景世子確實有繼承國公之位的資本,但如今景國公身強體壯。若是讓景世子承襲爵位,天下人會如何想?”
    其中一人俯跪下去,意有所指。
    “說不得會覺得朝廷卸磨殺驢。”
    “陳芝麻爛穀子的破事也拿出來說。”忍了半天的封於明總算是抓住機會,“父子一體,對景小子的恩寵,就是對景家的恩寵,當然也是對景兄的恩典。”
    “還是你們覺得景家割裂才好?”
    “我本無此意,襄陽王莫要過度解讀。”
    “到底是本王多想,還是你們不願承認自己一把老骨頭比不上年輕人?”
    封於明語氣嘲諷。
    他自然知道這些人反對並不是因景瀾的年紀,而是和榮慶走得太近。
    如今各方明朗,繼任者幾乎已經擺在明麵上。
    他們不願卻也沒辦法。
    可妥協不代表臣服,更何況新舊交替之時最容易得利,若新帝掌控權力太大,追隨者眾多,這些家夥可就不好從渾水中摸魚。
    封於明眯了眯眼睛。
    景家能夠掌控二十萬大軍的兵符雖很少動用,但每次都是史書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他們不願讓這部分軍備力量落在榮慶手中,倒也正常。
    可惜皇兄如今是吃了秤砣,不要說是他們,就算左右二丞反對,最後結果都不會有區別。
    “江山人才輩出,我等自然是喜聞樂見,可此事卻非年齡之故。”
    他們也算是看出來,光憑借年輕這一點,還真站不住腳。
    “這倒是奇了,剛才一口一個年紀尚輕的是你們,如今倒是要打自己的臉。”
    封於明像是看二傻子一樣看著跪倒在地的眾人。
    “老五。”
    封於禁眼神溫和,但聲音低了一些。
    “嘖,行,我不說了。”
    見封於明閉嘴退回去,封於禁才將目光轉向反對之人。
    “諸位覺得不合適,總要給朕一個理由。”
    理由?
    他們不想讓那位殿下手上勢力更大算理由嗎?
    除非出門時腦袋被擠了,之後又被馬蹄子踩了兩腳,才會將這個想法擺在明麵上。
    “東南水域之戰,景世子曾下令焚幾千敵軍,性格實屬殘暴。”
    此話一出,封於明忍不住嗤笑了一聲。
    封清歌看了他一眼,鳳眸中隻有兩個字。
    “安靜。”
    “小死板。”
    封於明嘟囔了一聲,並未再出聲。
    因為他知道絕對會有其他人站出來。
    “宋金文,你奶奶的是不是學四書五經學傻了!那他奶奶的是敵人!別說是焚燒幾千,就是殺了一萬也是戰功!”
    “石卿,此處是朝堂。”
    皇帝開口,剛才還擼起袖子準備上去打人的武將虎著臉,板直腰回道:“臣失態,但宋金文他乃……是熟讀史書的人,應該清楚戰場上不容所謂良善!”
    “可臣聽聞,那些人都是已經投降的俘虜,此舉還是不妥。”
    “冷大人都說了是‘聽聞’,既無實際證據還是莫要開口。”封清歌淡淡道,“不然便是汙蔑朝廷命官。”
    “戰報上並未有這些人的記載,便是證據。”
    瞥了一眼出聲之人,封清歌微微蹙眉。
    景國公請辭之事,應該隻有父皇,封於明和他知曉。
    戰報雖在朝堂上念過,但為了節約時間,許多內容省略,隻念了最後的功過。
    此人卻如此篤定戰報上未曾記載那一戰,看著就像是早有準備。
    似乎是察覺到了封清歌的視線,那人抬頭看過來,眼神無比空洞。
    封清歌心中一凜,不等她仔細探究,那人便又低下了頭。
    就在她眉心褶皺加深之際,皇帝再次發話。
    “看來卿家今日是有備而來。”
    話中有話。
    “臣也是今日才知曉此事,隻是戰報來京多日,曾去兵部查閱過去,才會記起。”
    朝臣低著頭回道。
    封於禁淡笑著道:“原來如此。”
    至於他心中到底信與否,其餘人皆不得而知。
    “你們所說之戰,朕倒是有些印象。”
    眾人微微抬起頭,看著皇帝微微上揚的唇角,身體忍不住打顫。
    “未曾上報不過是因為當日值夜將領玩忽職守,沒有及時發現寇島偷襲。景瀾雖反應極快,水軍卻也損失了一條戰船。”
    “卿家必定是後隻看了戰報上的勝利,而未曾看到吃虧。”
    “不可能,他的戰報中並無此項。”
    “確實沒有。”封清歌打量著氣息有些不穩的男人,道,“因景瀾不想刀口舔血的將士成為他的墊腳石,主動要求放棄此項功績。”
    過要一筆筆記錄清楚,功卻並非如此。
    隻要本人願意,少記錄幾條很正常。
    “當時殿下還隻是聽政而已,插手功過賞罰是越俎代庖。”
    “榮慶不曾插手。”封於明眼神帶著淡淡嘲弄,“隻是東南水域軍費有三分之一都來自善堂。身為善堂主人,榮慶有資格知道東南水域戰況。”
    本來被當做殺手鐧的信息,被皇帝三人寥寥幾語帶過,他們甚至無法反駁。
    “東南水域之事還有蹊蹺,懇請陛下徹查。”
    “戰報由我父親和東南水域將領一同署名認定,你等今日之舉,難道是對東南水軍將領不滿?”
    蔣家斌出列彎腰。
    “陛下,家父雖年事已高,但絕不會做出這等欺上瞞下之事,還請陛下明察!”
    不說景瀾對蔣家有恩,就說這些人今日言語,字字句句都在懷疑戰報有假。
    那可是他父親和其他將領共同編寫的奏折,懷疑戰報真實性就是懷疑他們的忠誠。
    “朕相信你父親。”
    封於禁做了個抬手動作,蔣家斌稍稍站直了一些,但仍舊站在遠處。
    喜歡榮慶長公主請大家收藏:()榮慶長公主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