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猜測
字數:4958 加入書籤
四皇子的宴會層出不窮,薛寶珠忙得腳後跟打著後腦勺。
她打扮得像一隻驕傲的孔雀,在京城算是出了名。
從此,都隻知道薛家出了一個二小姐,鮮少有人提到大小姐,也沒人說起哪個世子爺了。
薛甄珠倒是被林秀玉催著去拿回那個燈籠。
可她連人家的麵都見不到。
她和母親對坐,默默幫著母親給祖母喂藥。
她們常常什麽都不說。
可薛甄珠眼看著祖母嘴角溢出來的湯藥越來越多。
一碗湯藥如今能順利喂下去小半碗已經能讓母親笑一笑了。
祖母這棵大樹,搖搖欲折。
以前在千裏之外時常寫信寄物問候祖母的孝子,薛甄珠的大伯父周旋於各種酒局詩會,無暇來看顧。
薛甄珠跟大姐姐悄悄吐槽,說像是一群小人提前慶祝卑鄙的勝利。
大姐姐沒有責怪她這麽說自己家人,也沒有支持,隻是摸著她的腦袋:“小珍珠有一雙好眼睛。”
薛寶珠和蕭夫人越來越忙,無暇顧及府上的事。
大姐姐和母親反而得到了些鬆快的日子。
薛甄珠剝著蓮蓬,看著大姐姐重新劈裏啪啦撥弄著算盤。
她猶豫了許久還是問,如果二姐姐真的就要成為皇子妃或許未來成為王妃,她們是不是應該改變一些態度,畢竟是自家人。
“你的意思是說,如果你二姐姐不是皇子妃,你對她的態度不會改變。是嗎?”
薛明玉問的問題驚出薛甄珠一身冷汗。
犀利的問題正中她的眉心。
她原來竟然是這麽會權衡利弊的小人心態嗎?
“我是想,母親和你的處境會好一點。如果硬扛不過的話。”
薛甄珠越說越覺得自己在拙劣地開脫。
薛明玉停下手中的筆,眼睛並不看著薛甄珠。轉而盯著外麵搖曳的樹影。
“人們都是這麽想的。等著為她慶祝,等著來看我們的笑話。可她們認為的好前程就是好的嗎?她們認為觸手可得的未來就這麽好拿嗎?”
薛甄珠知道辯證法,可現在說這些好像是自我安慰,是精神勝利法。
“還沒有到最後,誰都說不定。”薛明玉說。
“什麽才叫最後呢?”薛甄珠想說識時務者為俊傑。
“其中一方窮途末路。”薛明玉的臉一半被陰影遮住了,淡淡地說著。
窮途末路?恐怕她為了照顧自己還說得輕了,大概是想說至死方休吧。
薛甄珠沒有看到薛寶珠和蕭夫人毀滅的可能,倒是眼看著母親的精神在逐漸崩潰。
“可是母親……”
“沒事的。”
薛甄珠想去探究大姐姐臉上的表情,發現她低垂著臉檢視賬本,專心致誌心無旁騖。
日子過得好像開始尋常了,隻是每一個人都不開心的尋常。
薛甄珠回首過去的日子,像春風漏過指尖,隻記得那輕靈歡暢,回神無處可覓。
那些人那些事都找不到了。
她路過下過大雨的街角,天氣讓潮濕的那一點曖昧和留戀曬得幾近幹枯。
那個成衣鋪子搬走了,換成了一家糧店。
“見過三小姐。”
忽然有人打招呼,薛甄珠轉過頭去,卻發現在店裏忙碌的掌櫃正是自己家的劉掌櫃。
“劉掌櫃怎麽在這裏?”
劉掌櫃把薛甄珠和連翹請進店裏,吩咐夥計上茶和糕點。
薛甄珠這才知道,大姐姐最近已經在京城新開了好幾家糧店了。
可她分明聽江佩索說過,今年的天氣和蟲災都讓糧食注定減產。
囤積居奇賣高價?
為了擺脫目前的困局,大姐姐也要發一把國難財?
薛甄珠不敢相信也不敢去問。
萬一是真的呢?
可是她更怕,自己萬一這麽猜測大姐姐,是假的呢?
她們之間的信任崩塌,姐妹之間如何自處?
無論如何,這個問題,都不能都不能說出口。
“大姐姐,我今日在街上遇見劉掌櫃了。他說咱們又開了好幾家店。”
“嗯。”
“可是,你不是說這店不賺錢嗎?為什麽還要花這麽大本錢開這麽多?”
“成本和收益的賬總是很複雜。有的時候表麵上看著是一筆虧本的買賣,實際上很有可能是一筆大賺的好買賣。”
不賺錢的買賣怎麽賺錢?
薛甄珠沒有學過經濟學也沒有學過商貿,不理解。
但大姐姐說是虧錢的,那就不打算高價賣糧。
隻要不是賺黑心錢,大姐姐要賺的是什麽資本,薛甄珠也就不在意了。
薛甄珠注意到劉掌櫃很快就在城裏掛出了超低的糧食價格。
一時之間門庭若市。
京城的茶館酒樓裏也多見劉掌櫃的身影。
他的身邊必然跟著不少人。看熱鬧的有,更多的是看笑話的。
有的商家甚至在他後麵收購他拋售的糧食。
劉掌櫃也不惱,開開心心地把糧食賣出去,招待買家如座上賓。
在茶館酒樓和朋友說自己就怕把這些糧食砸手裏。
引得人好奇紛紛打探究竟是為什麽。
“別看今年部分地方遭了災,好像是囤貨居奇的好機會。其實南邊的大澤水幹了,多了好多無主的土地。開荒又不算賦稅。等他們的糧食一賣出來,市場上的貨都得跌價。”
他說得神神秘秘。
起初沒有什麽人相信。
但是耐不住他不斷地說,市麵上好幾家鋪子也跟著拋售。
薛甄珠越看越想笑,他們哪裏知道,這些店鋪都是大姐姐手裏的。
城裏糧商們雖然大部分還在觀望,但已經有一部分跟進了。
“劉掌櫃,你說的那些究竟是不是真的?咱們這麽做了,來年要是虧了東家,我可不好交代。”
劉掌櫃認真地說:“我你還信不過?給東家看鋪子管賬,是看你今年賺大錢,接下來虧錢的嗎?圖的就是個長久安穩,能一直盈利,薄利多銷能撐過這世道。”
“道理我都懂。但眼前賺錢才是要緊。你沒看見街上的那些劉敏和西邊的人嗎?”
“嘖。說到這兒我就給你說件奇怪的事。”
“什麽事?”
“東家交給我兩間鋪子,那時候缺人手。我就到街上問他們願不願意來當夥計,管飯管住還有工錢。”
“你還真是心善。也不怕人家有個什麽案底。”
“這倒不怕,就是看著人可憐。有份工做著,不比風餐露宿乞討為生的好?”
“那倒是。”
“結果你猜怎麽著?”
“怎麽?”
“人家不肯來。寧願每天都在街上。”
“這……人各有誌吧。”
劉掌櫃搖著扇子:“一個兩個人的還能這麽說。你改天自己去試試就知道了。”
“有蹊蹺?”
“南邊,南邊那麽遠。災情到底什麽樣兒,一天兩天咱們不知道。過段時間總能知道真相。”劉掌櫃壓低了聲音,“城裏的人,多了誰?”
消息越隱秘,傳播的速度就越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