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企鵝上市

字數:4198   加入書籤

A+A-


    2004年4月16日,星期五。
    香江中環金融街8號,聯交所交易大廳內氣氛凝練而克製。
    馬畫藤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並不習慣的西裝領帶。
    他望向身旁的張嘯龍,兩人交換了一個複雜的眼神。
    那其中既有期待,也有難以完全掩飾的忐忑。
    這一天,本該是企鵝公司創始團隊齊聚的時刻。
    然而李琦仍遠在大洋彼岸處理要務,唯有越洋電話中那句“放心上市,一切有我”回蕩在馬畫藤耳邊。
    事實上,若非李琦半年來的多方推動與戰略重構,這家起源於鵬城、主打qq即時通訊的互聯網公司,恐怕難以在此時就走上上市之路。
    春季的香江金融市場確實顯現出一定的活躍態勢,資金麵對新股的接納度較往年同期有所提升。
    但即便如此,市場對科技類企業仍然心存警惕——互聯網泡沫破裂的陰霾尚未完全散去,投資者們對尚未盈利的科技公司始終抱持審慎態度。
    企鵝團隊的籌備工作已持續多月。
    從招股書的反複修改,到路演行程的精心安排,馬畫藤事必躬親。在最終定版的招股文件中,他們甚至直言不諱地寫道:“我們無法保證未來能夠盈利。”
    這種罕見的坦誠,既反映了團隊務實的態度,也折射出當時市場環境的嚴峻。
    發行價最終定在7.3港元。
    這個數字,相比前世馬畫藤最初預期的3.7港元,幾乎翻了一倍。
    而融資規模達到60億港幣,更是原先設想的四倍有餘。
    當然以2004年的標準來看,這一規模也隻能算是中上水平,遠未達到後來科技巨頭上市的盛況。
    “應該沒有問題吧?”張嘯龍在敲鍾前低聲問道。
    馬畫藤目光掃過交易大廳,聲音平靜:“李總說了,不會有問題。”
    “那就敲鍾吧!”
    …
    當日的香江股市平靜如常。
    許多投資者早晨翻閱財經版時,對這家內地互聯網公司的上市並未給予過多關注。
    “內地的公司在香江上市?”在中環一家證券營業部裏,老股民陳先生推了推老花鏡,“還是互聯網公司?主營業務是…qq?啥玩意啊?”
    這種反應在當時頗具代表性。
    畢竟,2004年的香江股市仍以金融、地產等傳統行業為主導,科技板塊體量有限,且大多表現平平。
    然而,在另一個圈層——香江娛樂圈中,卻悄然湧動著不同的暗流。
    …
    “範醬,你能不能再借我一些錢?”鍾甄濤握著電話的手有些出汗。
    電話那頭的範醬語氣猶豫:“還要借錢炒股啊?我們好不容易快把外債還完了。”
    “我知道,你不相信我,難道還不相信師父嗎?他啥時候做過賠錢的生意?”
    範醬沉默良久,終於咬牙道:“實在不行,我把店也給押上,貸一些錢出來。”
    “我還有一些首飾,賣出去也能湊幾百萬。”
    鍾甄濤激動地抱住身旁的友人,差點跳起來:“我就知道你還有辦法!”
    “要不是看在大師的麵子上,我決計不會拿錢出來的。”範醬歎氣道,“這可是我最後的家底了。”
    “放心,絕對不會讓你虧掉的。”
    …
    與此同時,在香江另一端的半山豪宅區,李連捷正在與妻子莉智進行類似的對話。
    “那我們拿出來多少錢來買這隻股票?”莉智忍不住問道,“要不然把《投名狀》這次的收益拿出來?”
    《投名狀》中李連捷采取的是片酬加分紅的打包方式,即便在2004年,他的收益也超過了1億港幣。在莉智看來,這已經是一筆巨款。
    但李連捷搖了搖頭:“不夠,遠遠不夠。增加兩倍,不,五倍。”
    莉智眼睛瞪得溜圓:“不是,你瘋了?你之前不是說股市風險太大……”
    李連捷截斷她的話:“對於別人來說,風險是大。但對於李琦來說,就不一樣。而且即便我們在股市上虧了,之後隻要和李琦合作,這筆錢遲早還能賺回來。”
    莉智看著他,滿臉的不情願,但也知道自己攔不住。
    這麽多年,她太了解李連捷了,一旦認定,很難更改,但她還是換了一個方向問到:“那壹基金怎麽辦?”
    李連捷沉默了一下,“暫時推後吧!”
    …
    在張國榮的住所,又是另一番景象。
    “哥哥,你說咱們買多少合適?”梅豔祊笑著問。
    張國榮攤了攤手:“反正我要錢也沒有太大的意義,不如全都買了。”
    “全部?”
    梅豔祊笑的花枝亂顫:“我也是這樣想的。與其讓我老媽惦記,不如全都買成股票,到時候就算我死了,她拿去換錢,也沒那麽容易。”
    劉德華也在場,聞言臉色大變:“我就不該來問你們兩個。”
    他本是來想聽聽這兩位好友的意見,結果人家直接準備全倉買入,壓根沒有參考價值。
    “我還是去問問梁超偉他們兩公婆吧!”
    “哈哈~”張國戎和梅豔妨兩人不約而同地笑了,“那兩公婆比你雞賊,他們能告訴你實情?”
    本來已經走到門口的華仔腳步一頓,頓時泄氣,因為兩人說的是實情。
    這倆公婆怎麽可能和他說實話?
    …
    這些娛樂圈人士的異常熱情並非空穴來風。
    他們中許多人通過各自渠道了解到李琦在企鵝公司的投資占比,更知曉他在商業領域的獨到眼光。
    於是,在正式上市前,一股暗流已經在特定圈子中湧動。
    鍾甄濤、李連捷、城龍、星爺以及多家電影公司的高層,都悄悄吩咐經紀人密切關注這隻新股。
    然而,與娛樂圈的熱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企鵝團隊自身對上市預期卻保持低調,甚至可以說是平淡。
    馬畫藤在敲鍾之前還在心裏暗暗給自己打氣:“當前環境如此,要做好破發的心理準備。”
    畢竟,那是一個納斯達克指數尚未完全從互聯網泡沫中恢複的時代。
    即便在香江,科技股也並非市場寵兒。
    許多分析師在企鵝上市前發布的研報中都保持了謹慎態度,建議投資者“觀望為主”。
    因此,當企鵝首日開盤價定格在8.375港元,較發行價上漲近15時,交易大廳內出現了短暫的寂靜。
    隨後是難以抑製的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