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發行破紀錄

字數:3801   加入書籤

A+A-


    2004年4月16日,上午9點30分,香江聯合交易所。
    當電子屏上企鵝公司的首日開盤價赫然定格在8.375港元時,整個交易大廳陷入了一刹那近乎凝滯的寂靜——緊接著,歡呼與掌聲如山呼海嘯般爆發出來。
    較發行價7.3港元躍升近15,這樣一個開局遠超幾乎所有市場分析師的預測,也打破了科技股在當年普遍低迷的預期。
    “這隻內地股票……潛力驚人!”
    一位站在後排的交易員忍不住脫口而出,語氣中滿是不可置信。
    馬畫藤就站在人群中央,一身西裝仍掩不住他的書卷氣。
    他微微仰頭,注視著屏幕上那不斷跳動的綠色數字,輕輕舒出一口氣。他拿出手機,迅速而克製地給遠在美國的李琦發去一條短信:“開盤良好,一切順利。”
    這一刻,他尚未意識到,這家起步於即時通訊、業務模式在許多人眼中仍顯得模糊不清的互聯網公司,即將掀起怎樣的資本風暴。
    它很快就不再隻是一支股票,而將成為香江股市的“寵兒”,華夏互聯網史上不可繞過的一頁傳奇——甚至是一個經濟時代的符號。
    市場的響應來得迅猛而熾烈。
    買盤如潮水般持續湧入,幾乎不見回落。“還在漲,還在往上衝!”人群中不時傳來這樣的低呼與驚歎。股價一路高歌猛進,兩小時不到,已輕鬆突破10港元大關,較發行價飆升17.5。
    由於港股沒有日內漲跌幅限製,曆史上也曾出現單日暴漲超300的個案,因此理論上企鵝的上漲空間仍然巨大。
    <)——當價格偏離5分鍾前成交價±10時,會進入5分鍾的“冷靜期”,限製交易價格區間——但這也未能阻擋市場的熱情。
    很快,“企鵝”這個名字響徹全港。
    “這是什麽神仙股?”
    “我中了!”
    “我沒買……虧大了!”
    “那還等什麽,買啊!”
    “......”
    這樣的聲音不絕於耳。
    沸騰的不隻是交易大廳,還有營業部、咖啡館、寫字樓,甚至家家戶戶的客廳。
    但這絕非一場純粹的投機狂歡。
    其背後,是企鵝公司清晰而強勁的業務基本麵和增長邏輯:qq注冊用戶數持續飆漲,移動增值業務迅猛推進,而遊戲板塊的布局更是精準卡位。
    自主研發的《穿越火線》、代理的《魔獸世界》,以及投資【光線特效】等文創內容類企業,都逐步展現出超群的生態控製力和變現能力。
    財務數字是最好的注腳:2003年,企鵝全年總營收11.4億元,淨利潤4.5億元。
    而僅僅到2004年第一季度,營收就衝上5億元,淨利潤高達2.82億元。
    按此推算,年複合增長率穩穩站在50以上。
    這不僅是華夏互聯網企業的奇跡,即便放在全球科技賽道中也屬頂尖水準。
    更重要的是,企鵝並不孤立。
    其生態中早已嵌入【璀璨娛樂】、【光輝娛樂】等戰略協同板塊,彼此引流、互相賦能,逐漸構築起一個橫跨社交、文娛、科技的複合型生態體係。
    它不再隻是一家“做qq的公司”,而成為一個難以複製、更難超越的數字經濟共同體。
    敏銳的機構投資者很快挖出更多“背景”:原來李琦是企鵝的重要股東;原來企鵝也投了【光線特效】;原來它的業務已蔓延至影視、音樂等多個高增長賽道……
    “這不是短線題材,是可長期持有的價值股!”
    越來越多分析報告開始調整預期,建議“積極配置”。
    參與到了這場搶購之中。
    對投資者而言,企鵝展現的是超乎想象的回報潛力;
    對行業來說,它重新定義了互聯網核心賽道的競爭玩法;
    而對整個社會,它正悄然重塑數以億計用戶的溝通與娛樂方式。
    盡管麵臨互聯網泡沫餘波、同行圍剿和政策不確定等挑戰,企鵝仍殺出重圍,展現出驚人的逆周期生命力。它不僅是華夏互聯網的標誌,更成為商業世界中“生態賦能”的經典案例。
    而更大的時代背景,是華夏正處於人口紅利最豐厚、移動互聯網普及速度最快的黃金二十年起點。
    企鵝的崛起,恰逢其時。
    誰能引領流量,誰就能占據製高點。
    何況是這家公司的背後還有一尊邪神,想想【璀璨娛樂】、【光輝娛樂】,如果那幾家公司再上市......
    想想這場麵,機構們的加注的心情越加即激奮。
    股價也一再被推高。
    突然,交易大廳之內,突然有人驚呼。
    “300了!”
    “打破單日暴漲的紀錄了!”
    “同時也打破了首日發行暴漲的記錄!”
    “......”
    一片嘩然與鼓掌之聲。
    ……
    美國,西海岸天剛微亮。
    李琦頂著兩個黑眼圈在打哈欠,他沒有睡好,一個晚上已經接到了馬畫藤不下二十通越洋電話。
    最後一通,是十幾分鍾之前,也就是在香江收盤之後。
    “收盤價鎖定在26.14港幣……”電話那頭,馬畫藤的聲音因激動而微微發抖,“李總,你聽到了嗎?”
    此刻的李琦正在飛快的心算。
    26,14?
    也就是較發行價上漲約312,那就意味著......市值突破200億港幣。
    即便早有心理準備,這一刻他也不禁心潮澎湃。
    資金,從此將不再是製約他們奔跑的枷鎖。
    他雖然未能親臨現場,卻已是這段傳奇中不可或缺的注腳——既是時代的參與者,也是這個宏大故事的見證人與書寫者。
    他轉頭打電話給給王建霖,“告訴米高梅的那邊的人,隨時可以簽約,咱們有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