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米國編劇工會

字數:8069   加入書籤

A+A-


    “我們是米國編劇工會的人。”
    來人聲音沉穩,西裝革履之間透著一股體製內的從容。
    2004年 初夏的洛杉磯,陽光透過百葉窗斜斜地切進會議室,塵埃在光柱中緩緩浮動。
    好萊塢工業機器的齒輪正無聲運轉,而他們中的每一個人,自詡為這機器中最不可或缺的一顆螺絲。
    “那你們是東部的還是西部的?”
    李琦沒有起身,隻是微微向後靠向椅背。
    他的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種不經意的試探。
    對方顯然沒預料到這個問題,一個來自東方的導演,竟對大洋彼岸的工會結構如此熟悉。
    來人怔了一下,隨後迅速調整表情,嘴角揚起職業性的微笑:“我們自然是西部的,r. i 對我們米國工會很了解嘛。我們是西部工會的,我的名字叫大衛?楊。”
    大衛?楊。
    這個名字從2004年起就掛在了米國編劇工會riters guid of aerica, ga)西部分會組織總監的職位上。
    曆史上…或者說,在不久的將來,他將在明年升任執行董事。
    而2007年那場震動全球影視產業的大罷工,正是由他一手領導。
    米國編劇工會,簡稱 ga,分為東部與西部兩大分支。西部工會紮根好萊塢,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賦予它更重的話語權、更廣的影響力,也使它成為全美編劇群體中最具代表性的力量。
    坐鎮於此的人,往往掌握著行業規則的解釋權與執行權。
    大衛?楊梳著一頭精心打理過的頭發,每一根發絲都妥帖得仿佛剛剛走出沙龍。
    他的雙眼閃爍著精明而略帶進攻性的光芒,那是常年周旋於製片人、律師與創作者之間所磨礪出的神態。
        李琦微微點頭,語氣仍舊平穩:“沒錯,之前我與他們有不少的合作。”
    大衛-楊聞言笑了。
    “按照我們工會與製片人聯盟的合同,他們的電影不能用非編劇工會的人員。”
    “可電影我也出資了,而且我不是米國人。”李琦注視對方,聲音裏聽不出情緒。
    都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那股子拽拽的神情,
        大衛?楊身體前傾,指尖輕輕點在桌麵上,“但有一點我必須告訴你:米國影視行業超過95的文字崗位, 尤其是那些大編劇,更是由我們編劇工會的成員所掌控,我今天來的目的,就是想邀請你加入編劇工會。”
    他說這話的時候,還不經意地翹起了二郎腿。這是一個權力感十足的動作,仿佛他代表的不是一份邀請,而是一紙通知。
    “加入工會對我來說,有什麽好處?”
    “好處那可多了…”大衛?楊語調揚起,如數家珍,“加入之後,我們可以代表你和製片人聯盟談判,爭取更高的稿酬、分紅比例、署名權……甚至後續的衍生收益。”
    這可把李琦給氣笑了,“實際上,我投資人的身份占比要超過編劇。你說,我為什麽不加入製片人聯盟,而加入你們呢?”
    他稍作停頓,目光如刀,“再說了,我是華夏人,不是你們米國人,你剛剛也說了——你們米國公會嘛!”
    “你…”大衛?楊不禁臉色大變,怒意爬上臉龐。他顯然沒料到對方竟如此直接地拒絕,甚至帶有一絲嘲弄。
        他試圖讓語氣緩和,卻掩不住其中的強硬,“況且這兩年以來,我們調查到你在米國停留的次數和時間都在攀升,你需要一個更‘合適’的身份。如果可以,我可以做主讓你成為工會的一名理事。”
    李琦擺手,“還是算了,我實在沒有時間,也不喜歡被人約束。”
    他是真的沒有時間,也不想被這些架構性的力量捆綁。
    更何況,他內地的身份與背景也決定了他不可能真正融入對方的體係。
    大衛?楊注視著他,臉色逐漸鐵青。
    最終他收起資料,站起身,狠狠地瞪了李琦一眼,拿起公文包轉身離開。
    李琦望著對方離去的背影,表情有些古怪。
    是他的背後有人指使?還是編劇工會自己的主意?畢竟自己獲得奧斯卡已有一段時間,為何偏偏此時前來?他們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麽?
    難道是……罷工?
    不對啊,按理說事情還有一段時間才是。
    ……
    大衛?楊從李琦的工作室出來,徑直走向停車場。一上車,他就撥通了工會西部主席克裏斯托弗?凱澤的電話。
    “怎麽樣,談得如何?”電話那頭傳來低沉而平穩的男聲。
    “我態度已經很好了,但對方就是不想加入我們。”
    “你說讓他進來擔任理事了嗎?”
    “說了…”大衛?楊語氣中壓抑著不滿。在他看來,自己在工會摸爬滾打多年才坐上理事之位,而這華夏人剛來就有資格獲此待遇——對方居然還不領情?
    電話那頭沉默良久,才傳來克裏斯托弗?凱澤聽不出情緒的聲音:“全米國99的精英編劇都與我們站在一起。正是他們,鑄造了好萊塢的城牆,主導著影視界的規則。以往即便有其他國家的編劇獲得最佳編劇獎,也鳳毛麟角,並且很快都會加入我們。想不到一個華夏人,竟然這麽跳脫?”
    “要不然,我們再找他一次?”
    “行。你再去找他一次,告訴他如果不加入,後續的麻煩會很多。”
    “我明白了…”
    “你不明白。”凱澤打斷他,“我說的不僅僅是編劇工會——而是上麵有人點名,希望他加入工會,無論是製片人聯盟,還是我們。”
    有些人以為隻有東方才講“統戰”,其實西方同樣如此,對於主流文化的吸納與規訓,他們自有一套成熟體係。
    一個華夏人闖進來,深諳這套遊戲的規則,卻不願遵守它的約束——這是他們絕不能容忍的。
    ……
    於是,在接下來的二十四小時內,李琦連續兩次收到來自“製片人聯盟”和“編劇工會”的“邀請”。
    而他依然以“沒有時間”為由,一律回絕。
    大衛?楊再次上報。
    “算了,反正我們已經盡心了。他想吃點苦頭,就讓他後悔。”克裏斯托弗?凱澤深吸一口氣,說道,“我們現在先處理眼前的。找個人留意他的動向,然後向我匯報就行。”
    “好,我明白了。”
    在他們看來,每一個編劇都應該被納入他們的管理範疇。
    請注意:是“管理”,而不僅僅是“謀福利”。
    工會的誕生,從來都不是純粹的理想主義結晶;其背後有利可圖,否則誰會上趕著請你入會?
    米國編劇工會。
    華夏人對它最直觀的印象,應該來自於2007、08年,以及後來2023年那幾次大規模罷工。
    尤其是2007年底開始的那一場,讓全球真正見識到——當編劇放下筆,好萊塢的燈光是如何一盞接一盞熄滅的。
    罷工期間,米國編劇工會ga)成員被禁止從事任何編劇工作,這對高度依賴劇本實時修改與開發的好萊塢來說,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
    許多正在拍攝或籌備中的項目,因無法調整劇本而陷入癱瘓。
    其中受影響最顯著的包括:
    《奪寶奇兵4:水晶頭骨王國》:拍攝中斷,劇本修改全麵停滯。
    大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為聲援編劇,甚至拒絕修改劇本。盡管主體拍攝已完成,但關鍵對話和場景無法調整,最終成片被批評台詞粗糙、情節倉促。
    《變形金剛2:卷土重來》:堪稱罷工的“著名受害者”。
    罷工開始時,編劇隻交出了一份大綱式的劇本。
    結果電影開機就撞上罷工潮。
    結束後因製作周期緊迫,導演邁克爾?貝隻能硬著頭皮用這個未打磨的劇本拍攝,導致劇情混亂、角色塑造單薄,廣遭批評。
    《天使與魔鬼》:作為《達芬奇密碼》的續集,本片的劇本修改因罷工完全停止。上映日期不得不從2008年推遲至2009年。
    《007:大破量子危機》:同樣受罷工影響艱難推進。即便完成,敘事也被評為支離破碎,成為丹尼爾?克雷格版邦德電影中最弱的一部。
    此外,還有大量項目被迫暫停或推遲,如《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速度與激情4》等十幾部電影。
    不過罷工也間接促生了某些轉變:由於沒有劇本,許多綜藝節目為求生存,轉向更依賴即興發揮的無劇本項目,這也導致真人秀大行其道。
    因此,如果你覺得20082009年間某些好萊塢大片的劇情特別“爛”或“難以理解”,它們很可能就是那場百年大罷工的受害者。
    這也是好萊塢模式的一大缺陷,每個人都是齒輪,嚴絲合縫,少了一塊,就徹底停擺。
    …
    不過此時才剛剛 2004 年,這一切尚未發生。
    編劇工會當前最緊迫的議題,是與dvd及藍光發行方的利益分成談判。
    一切都是為了分蛋糕。
    在米國,編劇工會每三年會與製片人聯盟及各大影業重簽一次合同。
    今年已經到期了。
    但雙方還在談…
    市場在變化,流媒體正在崛起,傳統分成模式受到挑戰——工會必須及時調整合同,才能保障成員利益。
    而每次續約前,雙方都竭盡全力爭奪籌碼。都想分得更多。如果談不攏,隻剩最後一條路:
    罷工。
    編劇在好萊塢的地位其實並不高——當然,仍比同時期的華夏內地要高。因為好萊塢深知:故事是一切的起點。
    在米國,從電影、電視劇到綜藝、脫口秀、訪談,隻要涉及文字創作,就都歸編劇工會覆蓋。一旦罷工,全美的文娛生產可能真的會暫停。
    但現在,出現了一個不安定因素:
    李琦。
    一個華夏人,遊離於體係之外,卻在好萊塢接連推出好幾部爆款項目。這讓編劇工會極其不滿。
    這怎麽行?
    一旦罷工開始,所有會員編劇必須停工。
    但非會員不受約束。
    而非會員+非米國人?
    那就更難以管控了。
    因此,李琦成為編劇工會的“眼中釘”,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
    不得不說,李琦還真猜對了一部分。
    次日清晨,外麵汽車引擎的聲音將他吵醒,原來是小雷石匆匆乘車趕來。
    “你怎麽來了?”李琦揉著惺忪的睡眼。
        “這事兒你都知道了?”李琦忍不住笑道。
        李琦注視著他,目光漸漸收斂,意識到自己在好萊塢已經遭人紅眼。
    “你這幾天最好不要單獨外出,即便出去,也一定要帶保鏢,否則很危險。”
    小雷石壓低聲音解釋,“編劇工會的人最恨的就是‘工賊’。”
    所謂“工賊”,是指在罷工期間仍背棄工會、偷偷接活唱反調的人。
    以往這種人以前不是被槍殺,就是“失蹤”。
    在工會看來,他們比資本家更可恨——因為是從內部瓦解團結。
    而李琦的拒絕,無疑被視作一種潛在的“工賊”行為。
    盡管他尚未開工,卻已犯了“不肯站隊”的原罪。
    小雷石額頭上的細汗已經足以展現他的擔憂,要知道當初他搞牌照都沒有當回事,但現在這種“小事兒”反而有些慌了手腳。
    “呼——”
    李琦長長籲出一口氣,“我明白了,你放心,我會認真考慮的。”
    如果對方好好邀請,或許他還會考慮。
    但若來硬的?
    對不起,我最喜歡的就是你們來硬的。
    莫名的,李琦身上的血竟然有些沸騰…
    …
    …
    ps:感謝“愛吃八大餷的蒼鹿童子”、“用戶名”等書友的打賞,書的完讀還在繼續上升。
    感覺還不錯的書友不妨給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