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救災物資全部到位

字數:6382   加入書籤

A+A-


    俞貫丁的這些信息量有點大,將俞蓮兒的母親李桂蘭驚得目瞪口呆的,他們家蓮兒啥時候這麽有能耐了,啥時候還能當丞相了,女人不是不能當官的嗎?這一切都把她驚呆了。
    俞貫丁接著道“老妻不用想那麽多了,你也想不明白,我們都整不明白的事,你就更整不明白了,隻要蓮兒給咱們東西,咱們就收著,咱們也不多貪,也不多占,不惹事生非,做好咱們的生意就可以了。”
    在俞蓮兒走出縣衙之後,縣令大人郝運來立馬召集縣衙中的衙役們,到縣衙集合,給衙役們分配了任務。
    就是讓衙役們到各個村莊去,一個人承包一個村莊,一是通知各村的人讓各個村莊的人來領食鹽,及大米等。二是負責監督各個村莊的建房事宜。三是要負責監督災民們把石灰均勻的撒在水中及村莊之內。
    縣令郝運來,把每個人負責每個村莊的人的名字登記造冊,責任落實到每個人身上,每個人都會認真的負責,以免出現紕漏。誰出事誰負責任。
    縣衙裏的衙役們,有的身騎高頭大馬,威風凜凜;有的則隻能靠雙腳步行,雖然辛苦,但也毫無怨言。他們分散開來,奔赴各個村莊,將領取食鹽和大米的消息傳遞給每一個村民。
    當這些村莊的人們得知這個好消息後,都興奮不已。他們迅速行動起來,相互轉告,不一會兒,整個村莊都沸騰了。大家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匆匆忙忙地朝著縣衙的方向趕去。
    一路上,人們歡聲笑語,心中充滿了期待。有的老人拄著拐杖,步伐雖然有些蹣跚,但臉上洋溢著喜悅;有的孩子像小鳥一樣歡快地奔跑著,嘴裏還不停地喊著“去縣衙領鹽和米啦!”
    大人們則有趕馬車的,有牽馬匹的,有提籃子的、有背著布袋,準備把領到的物資帶回家。
    他們有麻袋的就拿著麻袋,沒有麻袋的就用舊褲子把下麵的兩個褲腿一紮就成了一個臨時麻袋,有的人家把自家的被子拆了縫成了麻袋。
    實在沒有麻袋的村民就拿兩個用竹子編的籮筐放在馬背上,讓馬把這些稻米馱回來。
    總之村民們的創造力是無限的,他們一定會想辦法把這些糧食,食鹽,鐵鍋等全部都給領回來的。這些可是他們救命的糧食與食鹽呀!
    實際上,這些村民們不知道俞蓮兒是把這些大米成麻袋放在縣衙糧庫內的,如果他們知道的話,他們就不會想方設法的找麻袋了。
    現在水落下去的地方,都是離縣城很近的地方,離縣城遠的地方的水還是比較深的,還得停一段時間才能落下去
    就在俞蓮兒走後,俞蓮兒的母親所在這個村莊原來是叫桃花村,現在他們的村子的人還是叫他們村子桃花村。實際上這個村子裏麵現在連一棵桃樹也沒有了。
    有一個叫李平心的衙役來到了這個村莊,找到村長道“請你們的村中的人到縣衙去領大米和食鹽及鐵鍋,麵粉去。”
    去村長一聽不可置信的道“真的嗎?”
    李衙役道“難道我還騙你們不成?”
    村長心中想到剛才神仙婆婆才給他們送來了磚瓦及木料,門窗等,還有一些日用品及大米,他們就感激的不得了了,現在縣衙裏又給他們發大米,及食鹽還有麵粉及鐵鍋,這些可都是他們可望而不可及的急需品。
    他們就感激的跪在地上不住的向空中禱告說“謝謝老天爺,是您不讓我們村裏人滅亡啊,給我們送來了這麽多的好東西呀,謝謝您了!”
    李衙役道“行了,你們別再跪在這個地方禱告了,是我們國家的丞相大人帶著神仙婆婆送給我們的救濟糧,麵粉以及食鹽,還有鐵鍋,你們要好生的領回來,我領著老人和孩子在家給你們看家。”
    村長聽到李衙役說,他領著人在家看家,心想這個衙役怎麽這麽好,莫不是騙子,把我們年輕力壯的給哄走,想搶我們的大米吧!
    李衙役看村長有點懷疑,就對村長道“我是縣令大人派來的,讓我監督你們建房以及撒石灰的。丞相大人還燒了好多的石灰,讓我們灑進水中及村莊中,防止大災之後有大疫的發生,你們一定要聽話,先把糧食領回來,然後我們再把石灰撒進水中。”
    聽了李衙役的話,村長還是不放心,除了讓所有的老人及孩子在家之外,還留下了兩個年輕的男人,防止意外的發生。
    縣令大人坐在寬敞明亮的糧庫大棚裏,案幾上擺放著一摞摞厚厚的賬本,他仔細地核對著每個村莊報上來的人數,確保每一個數字都準確無誤。
    經過一番認真的核對後,縣令大人滿意地點點頭,然後開始按照每個村莊的人數分配大米、麵粉、食鹽和鐵鍋等物資。他親自監督著衙役們將這些物資一一稱重、打包,確保每個村莊都能得到公平合理的分配。
    當災民們領到這些物資時,他們原本幹瘦的臉龐上立刻綻放出了喜悅的笑容。這些物資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災民們牽著馬匹,這些馬匹是是俞蓮兒專門為了方便災民們恢複生產而發放給每家每戶的。災民們小心翼翼地將成包的大米、麵粉等物資放在馬背上,然後牽著馬匹,步履輕盈地往家走去。
    一路上,災民們歡聲笑語,彼此交流著對縣令大人和俞蓮兒的感激之情。他們知道,如果沒有這些物資的援助,他們恐怕很難度過這個艱難的時期。而現在,他們不僅有了足夠的食物,還有了新的鐵鍋,可以煮出熱騰騰的飯菜,這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隨著災民的來來去去,縣令大人發現各個村莊都來領過大米,麵粉與食鹽,鐵鍋了。
    縣令大人又核對了一遍每個村莊的領取情況,確定每個村莊都來領過了,他才放心了。
    這次救災物資的發放情況,縣令大人是以村為單位發放的,每個村莊將物資領回去以後,由村長再給每家逐家發放。所以發放的比較快。
    如果以戶為單位發放的話,就會麻煩許多,也會占用很長的時間。
    在各村將救濟物資都領走以後,縣令大人一盤庫存,發現糧庫中的大米,麵粉和食鹽還剩了很大一部分,還有101novel.com00多口鐵鍋。
    縣令大人想剩下的這些物資,他除了要給這些衙役們每家發一些外,剩下的就留給後來陸續回來的災民們吧。
    這些衙役們很辛苦,每天都在為災民們奔波忙碌,顧不上照顧家人們。給他們發一些大米,麵粉,食鹽,每家一張鐵鍋,讓他們好生安頓家人們。
    在他們這個朝代鐵鍋很少的,大部分人家都用的是陶瓷鍋,陶瓷鍋很容易爛的,但是很便宜,鐵鍋不容易爛,但是很貴,一般人家是買不起的,所以說大部分人家都選擇用陶瓷鍋。
    這一次,丞相大人給他們縣留下了3000口鐵鍋,這3000口鐵鍋發到每家每戶後,益起縣的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一個檔次。
    縣令大人在心中不足的盤算著災民們領了這些物資以後,這一段時間的饑荒問題是解決了。然後建房的時候,丞相大人又卸下了有大米抵災民們的工錢,隻要參加建房,每天都有3斤大米的工錢。
    如果災民們能夠上山上或者是地裏摘一些青菜,混合著這些粥煮菜粥的話,災民們就能夠順利的度過一冬了,甚至春天也不會愁吃食的,能夠接下來新的糧食。
    縣衙中的衙役總共有56人,除了到26個村莊,每個村莊去一個人以外,還剩下30人。
    縣令大人派兩個人在縣衙大門口值班,以免有什麽事情好通知自己,派12個人在家守著剩下的大米等物質。每班四個人,三班倒,日夜不停的守著這些物資。
    縣令大人嚴肅的對這12個看守物資的人道“你們12個人分成三班倒,日夜不停的守著這些物資,你們不要以為這個活輕鬆,如果出現物資缺失的情況的話,我會嚴懲你們的。”
    這12個人也深感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到這些救災物資一旦缺失,那可不是鬧著玩的,他們鄭重的對縣令大人保證道“請縣令大人放心,我們一定會嚴守以待,看守好這些物資的!”
    縣令大人又在縣城中組織了60人,加上剩下的18個衙役共計78人,由自己和縣丞帶著來到深水邊,劃著神仙婆婆留到這兒的船隻,到連妍村去拉石灰去了。
    經過一路的奔波,終於抵達了連妍村。此時,太陽已經高高升起,將整個村莊照得亮堂堂的。
    他們遠遠望去,隻見連妍村的村民們居住在一座石頭山上,那座山高聳入雲,氣勢磅礴。令人驚訝的是,這些村民們的房屋並非普通的農舍,而是一棟棟兩層高的新樓,他們整齊劃一,幹淨整潔,雕龍畫棟,引人入勝,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繁華的都市之中。
    不僅如此,每個房屋都配備了一個大大的院子,院子裏種滿了各種花草樹木,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據估算,這些院子的麵積大約有 100 畝地那麽大,簡直就是一個個小型的花園。
    在三排整齊劃一的房子前麵還建了一個大大的廣場,廣場上不但有健身器材,樹木,還有一個瀑布,瀑布下麵是一個清澈見底的水池,水池下麵是一個小溪,水流在日夜不停的向南緩緩流去這樣的景象,真是蔚為壯觀,見聞所未聞。
    這樣的景象,完全不像是一個受災的村莊,反而更像是一個富裕、繁榮的社區。
    他們所擁有的可不僅僅隻有一個院子哦!在東邊的山上,還有一個規模稍小一些的院子。這個院子裏的建築風格與其他地方大不相同,這裏全都是雕龍畫棟的古式建築。這些樓房飛簷鬥拱,巍峨壯觀,讓人不禁感歎其宏偉與壯麗。
    麵對如此巨大的洪水,人們不禁心生疑惑這些房子究竟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呢?在如此惡劣的自然環境下,要蓋起這麽多的房子,無疑是一項極其艱巨的任務。然而,盡管心中充滿了疑問,但這些都已經不再重要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此時此刻,拉石灰才是最為關鍵的事情,它成為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畢竟,隻有先解決了這個問題,其他的事情才能得以順利進行。
    他們首先來到西邊這個院子的大門前,使勁的敲大門,因為大門是石頭的,敲出來的聲音不大,今天看大門的正好輪到村長,村長聽到以後沒有立馬給縣令他們開門。
    村長爬上圍牆上麵,看到門外站了一大片的青壯男勞力,就嚇了一大跳,以為是有人來搶他們的村莊的,不然這麽大的水,為什麽來了這麽多的人?他們是要幹什麽呢?
    村長問縣令他們道“你們是幹什麽的,為什麽敲門呢?”
    縣令大人急急忙忙的笑著和村長道“我是益起縣的縣令。”
    縣令郝運來一邊笑著和村長說話,一邊將俞蓮兒給他寫的條子拿給村長看。
    村長雖然現在認得幾個字,但是那麽高的距離,他也看不清啊。村長想原來的縣令他還見過兩次,新縣令他一次也沒有見過,不能輕易相信生人的話。
    村長對縣令道“我看不清楚,你從門縫下麵送進來吧!”
    縣令讓一個衙役將紙條從門縫下遞給了村長道“村長大人,這是丞相大人給我寫的條子,你看一下!”
    村長爬下圍牆,一見俞蓮兒寫給自己的條子就知道這真的是縣令大人來了,他帶著人是來拉石灰的。
    村長大人不敢怠慢,對縣令大人道“縣令大人,你稍等,我去喊一下大司農!”
    石灰是俞蓮兒讓燒的,俞蓮兒不在家,要把石灰運出去,必須得給大司農稟報一下!
    不多一時,梁世才就和村長一塊來到了村莊的大門口。
    村長立馬開了大門,對縣令笑臉相迎道“縣令大人,這位是丞相大人的弟弟梁世才,梁大師農!”
    縣令大人不敢怠慢,趕快與大司農梁世才見禮道“下官益起縣縣令郝運來見過梁大司農,祝大司農,萬順金安!”
    梁世才沉穩的道“免禮!
    喜歡特種兵夫妻同穿越帶著村民奔小康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特種兵夫妻同穿越帶著村民奔小康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