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石灰運到村中,職工的婚房建成
字數:6398 加入書籤
村長在縣令給梁世才見禮之後,也要給縣令大人見禮!縣令大人一見,製止村長道:“村長大人,現在不是見禮的時候,我們趕快把石灰裝上船運走吧,這關乎到我們阻止疫情的速度問題,等以後我們再好生見禮!”
在大司農麵前,縣令哪敢讓村長給他施禮呀,甚至他還想給村長見禮呢,隻怕有哪一點做的不對,讓大司農不高興了。
實際上,縣令不知道的是,俞蓮兒的一家人都是非常和藹,非常低調,非常淡定的人,不會計較這麽多的。
剛才村長去喊梁世才的時候,就把縣令大人的來意給梁世才介紹過了,並讓梁世才看了俞蓮兒寫的字條!
村長聽到縣令大人講,要趕快把石灰拉走,就看了看梁世才,梁世才點了點頭。
縣令大人又向梁世才,村長介紹縣丞道:“村長大人,大司農這是我們縣的縣丞,我們一塊來了78個人。”
縣丞及眾人一起向梁世才問安見禮!
梁世才淡定的道:“免禮!”
村長大人道:“見過縣丞大人!”
縣丞道:“村長大人,一會兒我和縣令分別帶領船隻運石灰,還望村長大人多多幫忙!”
縣令大人也道:“你們可否讓村中的青壯勞力幫我們一塊裝船!”
村長聽俞蓮兒講過,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這些石灰就是為了阻止疫情的發生而燒製的,趕忙對縣令道:“縣令大人,你們稍等,我去喊人!
縣令大人著急得道:“你快去快回!”
村長去喊了十幾個年輕的人過來幫著一塊裝石灰,並帶來了大的條筐,鐵鍬等工具,大司農梁世才,村長也一起參加了裝石灰的工作,很快就裝了四大船石灰。
每裝好一船就運走一船。
縣令,縣丞帶著衙役們就把這些石灰挨個村莊卸,每到一個村莊,每個村莊的人都積極的幫忙卸石灰。
待石灰卸完後,縣令會告訴村民們,讓他們把石灰粉灑進水中及村莊中。
村民們為難的道:“這麽大的石灰塊,怎麽撒呀?”
縣令告訴村民們道:“現在卸下的是生石灰,一會你們在上麵灑水以後生石灰就變成了熟石灰,就成石灰粉了,再撒進村莊中和水中,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這樣才能有效的阻止疫情的發生。”
縣令大人一邊說著一邊從水中舀了一盆水,潑在了生石灰上,生石灰頓時就冒起了白色的煙霧,並發出了生石灰特有的味道,這些生石灰呲呲呲的響著,很快的不斷膨大就變成了石灰粉。
縣令大人道:“看到沒有,生石灰一遇水就變成了熟石灰粉,就可以殺菌消毒了。把地上的細菌及病毒殺掉以後我們就不會生病了,疫情就不會再發生了。”
災民們都明白了,這些石灰是用來殺菌消毒的,細菌及病毒殺掉以後,他們就不會得病了。
村民們不明白什麽叫細菌和病毒,但他們聽明白了這些細菌和病毒能讓他們生病,他們經過了這一場大的洪水出去逃難,九死一生,不想再因生病把他們的小命奪去了,就想積極的配合把生石灰變成熟石灰,撒在村中的每一個角落裏,還有水中。
縣令最後反複強調,“這些石灰是用來殺菌消毒的,不準私自留下來。如果你們蓋房子想用石灰,我們可以再去拉。你們絕對不能把這些石灰私自留下來用作蓋房。如果我發現你們哪個村私自留下石灰的話,我會重罰你們的!”
安排了這些話以後,縣令大人還是有點不放心,他又把村長及駐村的衙役喊過來,特別囑咐道:“你們一定要監督著災民們把這些石灰全部變成熟石灰粉,撒進村莊的每一個角落及土地上,還有水中,不夠的話可以再去拉。丞相大人專業燒製了很多很多的石灰,專一用來殺菌消毒及建房用的,你們都不用擔心沒有石灰用。”
在駐村衙役及村長們反複保證以後,縣令大人才放心的離開,並且在以後的日子裏,村長大人每天都下到每個村莊去監督查看,唯恐防疫不到位,出現了疫情,那他這個七品芝麻官,丟官事小,丟人事大,就是說他丟不起那個人!
從早上天亮到日落西山,每隻船一共跑了七趟,4隻船拉了28船的生石灰,把每個村莊都卸了一大船的生石灰,剩下的兩船卸到了縣城附近。
縣城中不斷的有災民經過或者去買賣東西,或者是去討飯,縣令大人還害怕有疫情發生在縣城之中。他準備用這兩船生石灰把縣城的每個角落都灑一遍,確保萬無一失。
連裝帶卸的跑了七趟。當這些活結束的時候,太陽已經落山了,所有的人都累的精疲力盡的。
縣令大人看著眼前這些人,一個個都疲憊不堪,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憐憫之情。他暗自思忖著,這些人如此辛苦,如果不給他們一點補償的話,實在是讓人過意不去啊!
於是,他當機立斷,決定自作主張,將俞蓮兒留下的大米和鍋具分發給每一個人。他想,這些東西對於這些勞累的人們來說,無疑是一份實實在在的慰藉。
這些衙役們和村民們,他們的生活本就不易,家中糧食短缺,連一口鍋都難以擁有。他們整日辛勤勞作,卻常常麵臨著饑餓和生活的壓力。
而今天,他們辛苦了一整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理應得到一些回報。給他們發點東西,不僅可以緩解他們的生活困境,更能讓他們感受到一絲溫暖和關懷。
縣令大人覺得,這樣做並不會有什麽損失,反而能讓這些人感受到官府的關心,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畢竟,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和關愛,才是社會和諧的基石。
俞蓮兒把寶玉州集貿市場東邊的紅薯全部挖掉之後,辣椒也全部摘完,把辣椒棵子全部拔掉以後放入了空間之中,因為上麵還有好多的青辣椒。
之後,俞蓮兒就開始在商場上定製四間兩層的樓房,還有東西廂房,原準備在陸地上的通商口岸建好以後開始給員工們建婚房的。
但是,俞蓮兒想:隻說給員工們建婚房而不建,當有人給這些大齡男女介紹對象的時候,還是沒有底氣,既然說建了,不如現在就開始建了吧。
俞蓮兒猶如一位高明的畫家,將 200 畝地當作自己的畫布,精心地進行了重新規劃。每半畝地為一處宅院,而每兩個宅院又緊密地靠在一起,前後左右都是路,道路四通八達,恰似京都那座梁府家屬院的翻版。
說幹就幹!俞蓮兒仿佛一位指揮若定的將軍,讓丁丁在光天化日之下,將這 200 畝地平整得猶如鏡麵一般,平坦而又光滑,壓得結結實實。隨後,她便迫不及待地從商城上下單,開啟了建房的偉大征程。
令人驚歎的一幕展現在眾人眼前,丁丁再次以神仙婆婆的形象出現在半空中!她手持一把潔白如雪的拂塵,仿佛從天而降的仙子一般。
隻見丁丁輕舞拂塵,那拂塵如同擁有了生命一般,在空中急速飛舞。伴隨著嗖嗖嗖的聲響,奇跡發生了——一座座宏偉的宅子在眨眼間拔地而起!
占地足足有 200 畝之廣的梁府家屬院,每處宅子有半畝地之大,丁丁竟然一口氣建了 340 處!每一處宅子都精致無比,美輪美奐,讓人歎為觀止。
不但如此,俞蓮兒還將家屬院內每一條路的兩邊栽上了果子樹,這些果子樹結的果子成熟了以後,人們可以摘著吃,並且還裝上了太陽能路燈,到晚上的時候,路燈會自動打開,照的整個家屬院像白晝一樣,再也沒有黑暗。
因為裝的有光伏發電設備,每個家屬院內屋內都裝上了電燈,電棒等。這可比點跟蠟亮的多。
許多路過此地的人,被這神奇的景象吸引,紛紛駐足觀看。他們瞪大了眼睛,滿臉驚愕,仿佛看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議的事情。人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對丁丁的神奇能力讚歎不已。
從此以後,人們在茶餘飯後,街頭巷尾又多了一項對神仙婆婆活靈活現表演的談資。
這些宅子全部建好以後,已經是到傍晚時分了。
俞蓮兒又拐到寶玉州的家中見了梁世蘭和梁世欣,還有童尋,問了他們商貿城和萬果園的生意情況,他們幾個匯報道:“生意一切運行良好,請大嫂不要掛念!”
俞蓮兒表揚了梁世蘭,童尋,郭慶懷幾個人認真,勤懇,負責任的精神,提出到年底的時候要給他們多分一點紅。
幾個人都認真的表示:“不用的,大嫂,做自己家的生意,一切付出都是應該的!”
俞蓮兒微笑著看了幾個人一眼,也沒有再說什麽,她想:說的好,不如幹的好,到分紅的時候再說吧!
然後,俞蓮兒又來到梁世欣麵前,給梁世欣檢查身體。
俞蓮兒一邊用自己的手拿起梁世欣的右手放在桌麵上,裝著診脈的樣子,一邊用透視眼看到梁世欣的胎兒發育的非常正常,就放心的對梁世欣道:“世欣,你腹中的胎兒發育的很好,我會時不時的回來給你檢查的,到你生產的時候我會親自給你接生的!”
梁世欣聽了大嫂的話,很是感動,連忙說:“謝謝大嫂,辛苦你了,咱家的事全部都由你操心,還讓你操我的心。”
俞蓮兒笑著說:“大妹說的什麽傻話,這不是我應該做的嗎?你是妹妹,我是嫂子,我又懂得醫術,所以說我做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我們自己一家人不用說客氣話。”
俞蓮兒在看到家中,沒有任何特殊的情況的情況下就偷偷的告訴童尋道:“孩子們,在府城考試以後,全部都去了京都,你們不要掛念他們,他們都很乖的,學習積極性也很高,等考試的結果下來以後我一定會派人回來通知你們的,他們一定會給你們帶來好消息,讓你們高興的。”
童尋拉著俞蓮兒的手道:“謝謝大嫂,這一切都是你操心,讓你太費心了,我們不知道說什麽好,我們隻有好好的把寶玉州的生意做的更好,才會感到心中無愧於你。”
俞蓮兒笑著道:“這就對了嘛,我們妯娌們不分你我,孩子也不分你家,我家的,他們都是我們家的,就不要那麽客氣了,一切都順其自然吧!”
俞蓮兒又問童尋道:“醫學院的情況怎麽樣?”
梁世蘭對俞蓮兒回報道:“大嫂,醫學院的情況很好,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很高,每天還堅持練武,他們下午輪流著去藥材市場參加藥材市場的勞動,捎帶著認識這些藥材,還有一部分人輪流著到藥館中去給病人診斷病以及幫忙。讓他們多參加實踐活動,他們都進步的很快,我看將來這些孩子都是人中龍鳳。”
俞蓮兒聽了梁世蘭的回報,感覺這些孩子們都還可以,讓人很省心。
梁世蘭又給俞蓮兒匯報了大酒店,火鍋城,金銀首飾店以及家具城還有藥材市場,藥館,還有文房四寶店及印刷廠的情況,這一切都運行的非常的正常,讓俞蓮兒放心的幹她的大事去吧!
聽了幾個人的回報之後,俞蓮兒就放心了,對梁世蘭幾個人道:“你們在家多操心,我接下來的任務非常的繁重,可能會回來的少一點。另外,孩子們在京都的事不要對任何人說。”
梁世蘭道:“大嫂你請放心了,我們一定會守口如瓶的!”
實際上,俞蓮兒每天晚上都會回來的,不過她回來把該上的貨上上,該收的東西收走之後就走了,沒有和梁世蘭他們幾個打照麵而已。
特別是平頂山上俞蓮兒是每天都得回去,一是收東西,二是要給梁世才他們兩口送吃的。
俞蓮兒這一次回來,她給梁世才他們兩口放下了許多的水果蔬菜,足夠他們吃十多天的。
俞蓮兒還告訴梁世才他們兩口:“接下來鄉親們采摘的蘑菇不收鮮的了,讓他們曬幹以後再收。價格會高一點,一斤幹蘑菇可以換一斤半大米。”
這樣的話,同樣也告訴了西山上的災民們,讓他們也把蘑菇都曬成幹的,到時候自己和神仙婆婆一起來收走。
俞蓮兒想著:到了冬天,飯店裏沒有新鮮的蘑菇了,這些幹蘑菇用水一發一泡,照樣能炒蘑菇菜吃。
俞蓮兒還告訴梁世才兩人道:“接下來的藥材,你們可以洗淨曬幹,分好類放在倉庫內等我有時間了和神仙婆婆一塊回來取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