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兩界情夢 一百九十六

字數:5553   加入書籤

A+A-


    \蘇秦平
    就在我深陷這種濃霧般迷茫的思緒中時,周圍的一切仿佛都被這迷茫所籠罩,寂靜得隻剩下自己的呼吸聲。
    突然,一陣輕微的敲門聲打破了寂靜,那聲音很輕,輕得就像是一片羽毛輕輕飄落觸碰到門扉一般。我心中不禁一驚,這個地方來的人很少,平日裏根本沒有有人涉足,那麽會是誰在敲門?
    我緩緩地起身,仿佛身體也被這迷茫的思緒拖累著。帶著滿心的疑惑,我走向門口,腳下的步伐略顯沉重,每一步都伴隨著內心的猜測與不安。我伸手握住門把手,輕輕打開門時,映入眼簾的是一個陌生的少年。
    他身著一襲素色衣衫,隨著微風輕輕飄動,衣角偶爾輕輕晃動幾下。他的眼神很是清澈,如山間清澈見底的溪流,那堅定的目光又仿佛是穿透迷霧的暖陽。他看著我,嘴角帶著淡淡的微笑,隨後微微欠身行禮,他的動作優雅而謙遜,一舉一動都透著一種良好的教養。然後他緩緩開口說道:“前輩,晚輩冒昧前來,是聽聞此處有一位深陷困惑之人,晚輩或許能略盡綿薄之力。”
    我看著他,目光中滿是疑惑與探究,心中雖然依舊有著諸多的疑慮,但在這疑慮之中,卻也不由自主地湧起一絲希望,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我側身讓他進屋,眼睛緊緊地盯著他的背影,心裏不停地揣測著,想聽聽他到底有何高見。或許他就是那轉機的開始,能將我從這渾渾噩噩如同泥沼一般的狀態中拉出來,又或許他隻是一個偶然路過此地的過客,隻是出於好奇或者一時的熱心才前來,但無論如何,他的出現已經如同平靜湖麵上刮起的一陣微風,打破了我原有的平靜。
    少年看我滿是疑惑,輕鬆說道“我乃雲庭仙尊書童,仙尊感應到您一直呼喚他,因為前天晚上您看見的不是雲庭仙尊本人,是他一替身。”
    我聽聞此言,心中滿是詫異。“那為何會有替身在此?仙尊又在何處?”我急切地問道。少年微微一笑,耐心解釋:“仙尊正在閉關修煉,這替身是他為了防止外界幹擾而設。您呼喚仙尊之事,尊特命我前來,若您有何難處,我可先為您解答一二。”我不禁有些失望,本以為能見到雲庭仙尊本人,卻不想是這樣的結果。
    但既然仙尊有所安排,我便將自己心中的疑惑緩緩道出,希望這書童真能給我一些有用的答複。我說道:“我現在從古宅來到齊壽峰,每天若無其事,荒無度日,也經常遇見鬼魔侵擾,不知何日出頭。
    少年看我焦躁不安的樣子說道“您所幹之事我不便分解,我隻能幫助您生活瑣事,因為有些事不可泄露,不多時日您就能見分曉。古宅破舊環境也是我給您改善的,還有一些奇異怪事您不必追究,所遇皆是所劫,危難之時必有幫助。”
    我皺著眉頭,心中雖有諸多疑惑,卻也知道再追問下去也不會有結果。“那好吧,少年,既然你這麽說,我也隻能聽你的了。隻是這齊壽峰中總是透著一股神秘的氣息,讓我難以心安。”少年微微一笑,那笑容仿佛有著安撫人心的力量,“您且放寬心,隻要您遵循本心行事,自會順遂無憂。”
    我無奈地歎了口氣,“希望如此吧,隻是我在這裏總是感覺自己像是在一團迷霧之中,不知前路何方。”少年抬頭望向屋頂,目光深邃,“迷霧終會散去,您隻需耐心等待。在此期間,我會一直守護在您身邊,不會讓您受到傷害。”我看著少年堅定的神情,心中莫名地多了一絲信任,“那我便信你一回,隻是希望這謎底早日揭曉。”
    少年消失後,我穩定了一下情緒,想想走過的那些不能再訴說的艱辛,也真不知道又有什麽詭異之事等著我。
    這半人半仙半魔的日子確實磨練我的定力。
    萬俟道長來造訪,協商大法祭壇選址的事,“蘇老師,大法祭壇的事再不能拖了,要在三個月之內修建好,關鍵每年一次的冬至祭祀活動,上次規模辦的太大,現在隻能順應上次規模了,中醫院下去規模隻能大不能小,也算是道教一大盛事。”
    我想了想,心中雖有顧慮但也不好當麵拒絕,“萬俟道長,這祭壇的選址可不容易,要考慮的因素眾多。,想要在那附近修建,審批流程恐怕也很複雜。不過既然是道教盛事,我們自然也想盡力促成。隻是三個月時間實在緊張,還需要您多費心協調各方關係,我這邊也會盡快安排人手去處理相關事務。”萬俟道長微微點頭,“蘇老師,此事確實棘手,但我相信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定能如期完成。我這邊也會去和相關部門溝通,爭取得到支持。”蘇老師歎了口氣,“那便如此吧,希望一切順利。”
    萬俟道長,這位在道門中頗有威望的人物,表麵上說是要和我協商一些事情。但實際上呢,不過就是來給我通個氣罷了。他那所謂的協商,根本就沒有多少誠意在裏麵,更像是一種告知。他在具體的操作安排方麵,其實早已經有了自己的打算。他心中的那些計劃,猶如一盤精心布局的棋局,每一步似乎都經過了深思熟慮。然而,對於我而言,他的這些安排就像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壓得我有些喘不過氣來。可對於萬俟道長來說,這卻無疑是一個能夠名垂千古的偉大功績,是他在追求自身榮耀與地位道路上的重要一步。我雖然不滿他這種獨斷專行的做法,卻也不好直接與他起衝突。畢竟他在道門中的人脈和影響力不容小覷,我若公然反抗,怕是會被眾人視為大不敬。可若就這樣默默接受,我又實在心有不甘。我開始暗中調查他計劃中的漏洞,希望能找到轉機。在這個過程中,我結識了一位神秘的小道士。
    他似乎對萬俟道長的計劃也有所不滿,悄悄給我透露了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原來萬俟道長的計劃背後,還牽扯到一些江湖門派間的利益紛爭。這讓我意識到,這件事遠沒有表麵那麽簡單,我必須更加謹慎地應對。
    但就我而言,我的主要任務是配合蒙羽。至於大法祭壇的事情,我覺得自己還是回避比較好。
    畢竟,蒙羽那邊一旦出現狀況,那必定是震驚世界的大事件。蒙羽所負責之事的影響力極大,可能涉及到眾多複雜的因素和廣泛的影響範圍。
    如果我參與大法祭壇的事,很可能會分心,無法全身心地配合蒙羽。而蒙羽的事情不容有失,一旦出現任何差池,產生的連鎖反應可能會在世界範圍內引發軒然大波,這種震動或許會涉及政治、經濟、社會等多個層麵,所以我必須專注於配合蒙羽,不能被其他事情幹擾。
    還是嘴上應付萬俟道長,我就在這裏潛心修行,等到蒙羽那邊消息,貫通西漢河s彎到驪山通道才是我的主題。隻是這修行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山中雖清幽,但各種妖邪偶爾也會出沒。我每日除了自身的修煉,還得提防著這些不速之客。萬俟道長似乎對我也有所懷疑,偶爾會派人前來查看我的情況。我隻能小心應對,不能讓他發現我的真實目的。
    關於貫通西漢河那蜿蜒曲折如同s彎一般的河道到驪山的通道這件事,其中麵臨的困難可謂是重重疊疊。西漢河的s彎河道地勢複雜多變,沿岸的地質狀況不穩定,有鬆軟的泥沙層,也有堅硬的岩石層,這給工程規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而且,從西漢河到驪山之間,還橫亙著各種各樣的地理障礙,有高低起伏的丘陵,還有縱橫交錯的溝壑。同時,這一區域的生態環境也十分脆弱,任何大規模的建設活動都需要小心翼翼,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生態破壞。
    但是,隻要蒙羽那邊的研究能夠得出成果,那麽穿越八百裏秦川將會是一件輕而易舉、分分鍾就能做到的事情。
    在這個時代,意念穿越已經成為修行人之中的主流現象。這些修行人通過特殊的修行法門,嚐試著用自己的意念突破空間的限製,到達自己想要去的地方。這種意念穿越的方式充滿了神秘的色彩,不少修行人聲稱自己在修煉的過程中已經感受到了空間的扭曲和變化,他們相信隻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修行境界,就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意念穿越。
    在人世間摸爬滾打許久,我早已習慣了那無處不在的爾虞我詐。人與人之間的算計、欺騙,如同陰霾一般籠罩著世間的每一個角落,讓人心生疲憊。本以為逃離了那世俗的紛擾,踏入修行界便能尋得一片淨土,卻未曾料到,這裏的明爭暗鬥比起人世間竟有過之而無不及。各個門派之間為了資源、地盤、聲譽,勾心鬥角,手段層出不窮。
    可我不願被這股歪風邪氣所沾染,隻想靜守自己的初心。我深知這修行界的環境得來不易,相較於那充滿陰森氣息的古宅,這裏簡直就是天上人間。古宅裏彌漫著腐朽的氣息,黑暗中仿佛隱藏著無數未知的恐懼,而修行界卻處處透著生機與希望。
    於是,我每日都會來到修行界中一處極為幽靜的地方。那裏被蔥鬱的樹木環繞,陽光透過樹葉的縫隙灑下,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我靜靜地坐在這片寧靜之地,開始靜坐冥想。周圍的靈氣如同涓涓細流,緩緩地流動著,它們輕輕拂過我的肌膚,帶來絲絲涼意,讓我沉浸在一種空靈的狀態之中。
    這裏還生長著許多奇花異草。那些花朵嬌豔欲滴,花瓣上散發著淡淡的光暈,宛如夜空中閃爍的星辰,又像是這片天地的守護者。它們的顏色絢麗多彩,紅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若雪,每一朵都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訴說著這片土地的神奇。
    然而,這樣平靜而美好的日子並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有一天,我像往常一樣在修行界中漫步。不經意間,我發現了一處神秘的山洞。山洞的洞口被一層若有若無的禁製籠罩著,那禁製如同透明的薄紗,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微弱的光芒。我的好奇心瞬間被勾了起來,內心陷入了掙紮。一方麵,我知道貿然進入可能會遭遇危險,但另一方麵,那股神秘的氣息又如同磁石一般吸引著我。猶豫再三之後,我還是決定聽從內心的聲音,進去一探究竟。
    我小心翼翼地穿過那層禁製,進入了山洞。山洞裏彌漫著一股古老而神秘的氣息,那氣息仿佛來自遠古時代,帶著歲月的滄桑。山洞的牆壁上刻滿了各種奇異的符文,那些符文閃爍著幽藍色的光芒,形狀奇特,有的像蜿蜒的巨龍,有的像展翅的鳳凰,還有的像神秘的巨獸。我正仔細端詳著這些符文,試圖解讀其中的奧秘之時,突然聽到一陣輕微的腳步聲。那腳步聲很輕,卻在這寂靜的山洞裏顯得格外清晰,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來,緊張得怦怦直跳,不知道即將麵對的是敵是友。
    這座山洞肯定是詭異的存在,隻是我不了解罷了,我突然想到萬俟道長,我感覺這神神秘秘的存在,絕對在萬俟道長的掌控之中,從發生的有些事情來看,萬俟道長是不簡單的存在。
    就是我知道了有些事情,都需要守口如瓶,特別是那個對萬俟道長不滿的小道士,他說不定就是萬俟道長故意放出去的一隻鷹,專啄我的眼睛,想想後背發涼,這裏太複雜了。我決定要更加謹慎行事,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在這道觀裏,看似平靜的表象下暗流湧動。我不能再輕易相信任何人,哪怕是平日裏對我笑臉相迎的師兄師弟們。我得暗中觀察,找出背後的真相。
    可是這談何容易,萬俟道長在這裏德高望重,勢力盤根錯節。我不過是一個初來乍到的小道士,人微言輕。但我也不能坐以待斃,如果真的被那小道士算計,我的下場恐怕會很慘。
    我開始留意每個人的一舉一動,包括他們的眼神交流,說話的語氣。在做日常功課的時候,我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專注,心思全放在周圍人的身上。我知道這樣很危險,一旦被發現,我可能會被冠以不敬的罪名。但為了自保,我也隻能如此了。
    夜晚來臨的時候,我更是不敢放鬆警惕,總是豎著耳朵聽著外麵的動靜,生怕有什麽不測。我在這壓抑的氛圍裏,獨自尋找著破局的方法。待續)
    有詩雲:
    平湖乍起碧波瀾,
    各揣機心未肯閑。
    山風暗卷陰霾起,
    誰為真仙誰道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