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中原之路

字數:3049   加入書籤

A+A-


    又過了整整二十天,洛陽城的熱浪依舊灼人。馬清懷揣著司馬乂親授的東平太守印綬和調兵文書,帶著一種沉甸甸的使命感,辭別了母親馬袁氏。他又特意去了祖府,向祖徽辭行。
    祖徽的反應卻出乎意料的冷淡。她端坐在廳堂主位,板著一張俏臉,仿佛凝結了一層寒霜。
    她隻是用眼角餘光瞥了馬清一眼,鼻子裏發出一聲幾不可聞的輕哼,嘴裏不鹹不淡地飄出幾句夾槍帶棒的話,諸如“馬太守如今是封疆大吏了,自然是想去哪就去哪,何須知會我這等小女子?”“東平那等險地,馬太守自是要去建功立業,我們婦道人家豈敢置喙?”字字句句,都透著一股濃得化不開的怨氣,仿佛馬清欠了她天大的債。
    馬清心知肚明,她這是在氣自己去東平如此重大的決定,竟沒有事先和她商量通氣。他也懶得與她計較。
    倒是祖約顯得熱情許多,不僅言語懇切地祝福馬清一路平安,還特意整理了不少祖逖冬季的厚實衣物,用油布仔細包好,塞給馬清,連聲道“豫州冬日濕冷,兄長在那邊辛苦,阿清你帶上,替我們多照看他。”
    一切準備妥當,馬清率領著補充完整、裝備精良的兩千騎兵和四千步兵,還有糧草輜重,從洛陽宣陽門浩蕩而出。
    陽光熾烈,照在鋥亮的鎧甲和兵器上,反射出刺目的寒光。隊伍沿著寬闊筆直的銅駝大街南行,馬蹄踏在平整的石板路上,發出沉悶而富有節奏的轟響,卷起陣陣煙塵。
    出城後,隊伍轉向東南,經偃師渡過波濤粼粼、水色渾黃的洛水。寬闊的河麵上,渡船穿梭,水汽蒸騰,帶著河泥特有的土腥味撲麵而來。
    渡過洛水,便踏上了一路富饒的潁水穀地。平坦的原野一望無際,夏末的田野呈現出豐饒的深綠與金黃交織的景象。然而,這份寧靜很快被打破。進入滎陽地界不久,地勢陡然險峻起來。前方,赫然聳立著那座名震天下的雄關——虎牢關!
    雖明知“三英戰呂布”隻是後世演繹的傳奇故事,但站在這座扼守中原咽喉、見證過無數金戈鐵馬的關隘前,一股曆史的滄桑與豪情仍不由自主地在馬清胸中激蕩。
    此地距離那個群雄並起、波瀾壯闊的東漢末年,不過一百一十餘年。關城的地形地貌、主體建築,雖經歲月剝蝕,依舊雄渾不改,無聲地訴說著當年的崢嶸。
    關城雄踞於兩山夾峙的深穀之中,關牆高達四丈以上,主體由厚重的夯土築成,外層塗抹著防火的泥漿層,曆經風雨,呈現出斑駁的灰褐色。關樓簷角懸掛著巨大的青銅警鈴,勁風吹過,銅鈴發出淒厲悠長的嗚咽之聲,如同戰死沙場的亡魂在風中悲鳴,令人聞之心悸。
    此地南倚嵩嶽餘脈,山勢連綿如臥龍;北扼廣武山,峭壁陡立如斧劈。兩山之間,一道深穀逶迤如蛇,形成天然的險要隘口。兩側崖壁高聳入雲,陡峭如削,猿猴難攀。唯一可供通行的道路,寬僅百步,如同被巨斧劈開的一道縫隙。
    馬清勒馬駐足,仰望著這雄偉而蒼涼的關城,心中感慨萬千“時勢造英雄,亦困英雄。這巍巍雄關,不知困住了多少豪傑的壯誌,又成就了多少梟雄的霸業?”
    穿過虎牢關,隊伍沿古老的鴻溝水道向東南行進。這一帶屬於漕運與陸路並行的繁忙區域,是溝通中原與東南的重要商道。
    沿途城鎮漸多,人煙漸稠。官道上車馬絡繹不絕,駝鈴聲聲。不時可見高鼻深目、藍眼金發的西域胡商,牽著馱滿香料和寶石的駱駝隊;也能遇見來自遼東、麵龐扁平、單眼皮、高顴骨的鮮卑或烏桓商人,馬背上馱著毛皮和藥材。
    各種口音的叫賣聲、討價還價聲混雜在一起,形成一幅充滿異域風情的市井畫卷。
    由滎陽郡再向南,便進入了潁川郡地界。這裏不愧是天下聞名的農桑富庶之地,素有“中原糧倉”的美譽。視野豁然開朗,極目所至,皆是鬱鬱蔥蔥、生機勃勃的原野。
    此時正值夏末秋初,廣袤的稻田裏,沉甸甸的稻穗已開始泛出淡淡的金黃,碧綠的稻葉在風中起伏,形成一波波壯闊的綠色海洋,一直延伸到天際線。
    田壟間,瓜果蔬菜長勢驚人黃瓜翠綠粗壯,頂花帶刺;絲瓜藤蔓纏繞,垂下條條修長的果實;西葫蘆又肥又大,表皮光滑飽滿;成片的莧菜更是鬱鬱蔥蔥,葉片肥厚油亮,綠得仿佛能滴下水來。
    腳下的土層異常深厚肥沃,呈現出一種近乎油亮的深褐色,散發著泥土特有的、混合著腐殖質和禾苗清香的濃鬱氣息,仿佛隨手撒下一把種子,便能收獲滿倉的糧食。
    沿途經過的城鎮,店鋪林立,幡旗招展。街道上行人摩肩接踵,穿著雖不算奢華,但大多整潔體麵,麵色紅潤,神情安泰。
    店鋪裏貨物琳琅滿目,從日常的米麵布匹,到精美的漆器陶器,應有盡有,一派物阜民豐、欣欣向榮的景象。
    作為豫州州治所在的陳縣,更是將這份富庶繁華展現到了極致。陳縣地處黃淮平原腹地核心,是潁水、鴻溝(汴水)等水係的交匯樞紐,也是陸上連接中原腹地與廣袤江淮地區的戰略要衝。其位置至關重要往東,可控扼整個豫東平原;往東南,則能輻射影響廣大的江淮地區,堪稱中原鎖鑰。
    馬清一行抵達陳縣城外時,已是黃昏。夕陽的金輝灑在巍峨的城牆上,給這座富庶之城披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城郭輪廓清晰,護城河水流平緩。令馬清印象尤為深刻的是城內街道的整潔有序。
    主街寬闊,青石板鋪就的路麵幹淨得幾乎不見雜物。兩側店鋪鱗次櫛比,幌子高懸,貨物擺放井井有條。行人衣著各異,有穿短褐的農夫,有著長衫的士子,也有錦袍的商賈,但大多麵色紅潤,步履從容。
    他們相遇時,或點頭致意,或拱手為禮,顯得彬彬有禮,透著一股安居樂業的祥和之氣。空氣中彌漫著食物、香料和市井生活特有的複合氣息,繁華而不喧囂,有序而不死寂。
    然而,與這座城市的富庶祥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城外連營數裏的軍帳和城內隨處可見的戎裝軍人。
    喜歡晉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晉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