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吳幣如刀:濫放的鑄幣權
字數:4275 加入書籤
就在姬忽處理了糧食價格危機後,市場上的各種東西的價格也慢慢趨於穩定。
果然,將跟人民關係最密切的糧食給抓牢後,就不怕其他商品的價格波動了。
但是才好了兩年,之前的危機好像又開始了。
先是鄭國的一個小吏發現,隨後匯報給上級。
然後上級官員也發現了問題,直接越級上報給了姬忽。
這裏的越級上報,是姬忽同意了的。為什麽呢?就是怕言路阻塞,掌權者被下邊的官吏蒙蔽。
當然了,他是不用擔心的,因為他在官吏們心中的聲望已達到曆史頂峰,沒有官員會那樣對他。
但他擔心的是自己的後繼者可能會碰到這種事,所以提前做了安排。
接到這個消息後,姬忽便派人去民間查了一下,結果令他大吃一驚。
因為他發現,基本上所有的物品都漲價了。
而在之前,是隻有糧食這一種暴漲,其他的有漲的也有降的。
這種事,在之前可是從沒發生的事,故他召集了群臣商議。
好在這次的漲價並不像先前那麽倉促,他們還能提前想想對策。
大家很快就聚集起來,姬忽隨後也向眾臣說明了情況。
“據南中一官員匯報,他們那裏發生了物價大幅度上漲的情況,那官員以為是前年席卷全國的糧食炒作問題,故詢問寡人該如何處理。
寡人也派人查過了,連新鄭的物價,也上漲了一倍,證明這種情況的確存在。
寡人想請大家來探討一下是怎麽一回事。”
聞言,臣子們便開始互相探討,不一會兒,一位官員便說話了,
“國君,我們猜測是有人故意囤積貨物,企圖將物價提升後再賣出這些貨物賺錢。”
“隻是囤積貨物的話,那得多大個倉庫才能做到?照目前來看,全國各地都有物價上漲的情況,這絕不是部分人囤積造成的。”
作為姬忽的首席智囊團的元老,百裏奚看著手中姬忽不知道從哪裏搞來的各郡情況信息,反駁了剛才那名官員。
“對呀,不可能有人有這麽大的能力呀!”
聞言官員們紛紛讚同。
但是大家都不知道,問題到底出現在哪裏。
此時姬忽呢,卻已經猜測到原因了。
他對眾臣道“寡人有一個猜測,但不太成熟,故派了管卿前去查看。
算算時間,他也應該快回來了,等他回來後,或許可以查清這件事情的真相。”
眾人這才發現,原先姬忽在經濟領域一直仰仗的管仲,今天竟然沒在。
他們還以為其生病了呢,現在看來,原來是被姬忽派出去調查事情去了。
眾人還沒有看多久,隻聽門外侍衛報
“管大人到!”
隨即大家的目光全都聚焦到門口。
隻見管仲風塵仆仆地走來,一進門,便對著姬忽跪拜。
姬忽趕忙扶起,詢問這次出行探查到的情況。
管仲對姬忽行完禮,隨後對眾同僚也行了平級的禮,開口道
“前番國君接到下臣匯報,便找吾來商議,並命吾前去查看。
吾行經南郡,果然發現那裏的物價比其他地方高出許多。
而且越往一個地方走,物價也就越高。”
眾臣連忙問道“哪個地方?”
此時管仲已經接過宮女遞來的茶水,喝了一口道
“吳國!”
“吳國?”眾臣大驚。
“這事該不會跟吳國有關吧?”
還沒等大家疑惑多久,姬忽便開口道
“看來,一切正如寡人所言,問題的症結就出現在這個吳國上。”
眾臣不解“國君,他一個小小的吳國,哪能影響到整個大鄭的物價,這也太不可思議了吧?”
“起初我也覺得不可思議,但當國君告訴我一查便知時,我才稍稍想到了原因。”
此時,喝完了茶水的管仲繼續開口,
“一開始,國君問我時,我也不知道怎麽回事。
畢竟這方麵平時是歸我管的,我監測到今年的糧食產量沒有減少,各種物品的生產基本上都是超過往年的。
這突然間漲價,屬實奇怪。
當國君提起了吳國時,我這才想起來,在數年前國君南征時,為了彰顯我大鄭之德,曾給了吳國的君主,一個恩典。”
“你是說鑄幣權?”
蹇叔率先反應過來。
“對,就是鑄幣權,這件事還是請國君來告訴大家原理吧。”
姬忽略顯尷尬地笑笑,隨即說
“寡人當初掃除了東南的小國,然後將他們盡數納入到鄭土時,偶然發現吳國境內有很多礦銅。
當我大鄭攻打那些國家時,吳國曾出過力,寡人便準備賞賜他點什麽。
土地分出去隻會讓當地出現威脅我大鄭的勢力,於是寡人便決定,交給吳國一個可以鑄造貨幣的權利。
並規定,他們每年可以鑄錢十萬金,可以持續到二十年後。
吳侯當時比得了土地還開心,寡人也因此偷樂,但沒想到,問題就出現在這裏。”
隨後姬忽向大家解釋了原因。
原本的吳國地處東南,並不適合農耕,而有了這個鑄幣權後,他們就可以用自己國家的錢幣,換取鄭國的很多東西。
一開始,吳國還很老實,畢竟老吳侯是個實在人,他沒什麽壞心眼的。
但奈何老吳侯前兩年病逝,他的兒子作為新的吳侯上位。
而國內的物價上升,也是自新吳國上位後開始的。
這時大家也都明白了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
原來是新吳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私自撕毀協議,將原來十萬金的上限,給默默調高了。
這件事從他上位就開始了,隻不過鄭國的體量大,吳國的貨幣投入市場,暫時還沒有來得及掀起波瀾。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衝進市場上的貨幣,便使得物價開始上升了起來。
說到底,這件事發生的原因,就是因吳侯的貪欲而起。
找到了原因,眾臣聯名請姬忽下旨責備吳侯,讓他立即停止私自鑄錢,並親自來到新鄭負荊請罪。
對此,姬忽接受了他們的建議,立馬以周王室的名義,下了一份詔書。
喜歡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