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吳幣如刀:刀幣的來源
字數:4558 加入書籤
吳國的新國君,是老吳侯的長子,名叫諸夷。
早在做世子時,諸夷就覺得,自己國家既然有鄭國賜予的鑄幣權,那就應該源源不斷的鑄造貨幣。
那樣就可以將鄭國生產的東西,源源不斷地搬運到自己的國家裏來。
為此,他還專門去找父親商議,希望廢除一年十萬金的限額,開足馬力造錢。
誰料老吳侯卻說,鄭公能讓自己每年造十萬金的錢就已經很不錯了,我們做人不能太貪心。
況且,鄭公待自己不薄,他可不能占鄭國太多的便宜。
這件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了。
但在諸夷眼裏,這是老吳侯的軟弱,是一個國家在另一個國家霸權麵前的卑躬屈膝,自慚形穢的主動低頭。
為此,他甚為不齒。
發誓等到自己當上了國君,一定要改變這一現象。
終於,在熬死了老吳侯後,他便開始了自己的獲利之路。
他將國家一年的十萬限額取消,讓百姓紛紛跟隨官府上山開銅鑄幣。
很快,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整個吳國形成了產業鏈,將吳國的貨幣,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然後隨著商人擴展到整個鄭境。
但因為鄭國體量龐大,所以他的前一兩年,並沒有發生任何異常。
因這件事,他讓整個吳國賺的盆滿缽滿,一躍成為整個吳國史上,功績最大的國君。
他甚至覺得,自己將會超過上古堯舜禹那樣的賢君,被後人敬仰。
然而好景不長,由於他們生產的錢幣過多,裏麵又有些低層次的錢幣,故被鄭國當地的百姓和商人嫌棄,他們不願意用吳國產的貨幣。
但這難不倒他,畢竟他們國家可是有鄭國給予的鑄幣權的,那貨幣的模板,自然也在他們國家有。
於是他連夜組織人手改善貨幣樣式,並派人嚴格把關。
終於,他們將吳幣造的與鄭幣無二,足已以假亂真。
很快,他們的貨幣就給他們換來了源源不斷的糧食,布匹,良馬,精鐵。
正當他洋洋得意之時,又一個問題接踵而至。
什麽問題呢?原來是錢造的太多,造成了吳國境內的市場錢比貨物多,所有錢幣開始貶值了。
一開始,他還是很憤怒的。
心想這可是鄭國承認的錢呀,咋會十金連一斤糧食都買不下呢。
其實他不知道的是,因為他無節製的造錢,導致吳國境內的貨幣通脹嚴重,所以物價也就飛漲起來了。
但他並沒有想到那,眼見自己獲得的利沒有之前大了,他便十分擔心。
好在最後,他想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那就是給市場來一個量大管飽,多多的造錢就是了。
貶值就貶值了,他也不管了,隻要利潤還是比付出大,他就會一直這樣做。
一瞬間,吳國能賺錢的消息,就傳到了鄭國的各地。
鄭國的商人紛至遝來,拿著從家鄉買來的便宜物品,用來換製作精良的吳幣。
這樣做的商人,也都賺到了錢。隻要去一次,基本上這一輩子花的錢就賺夠了。
一傳十十傳百,就有更多的人前來吳國做這個貿易。
而吳侯諸夷呢,也樂見其成,雙方就這樣默契地達成了這種協議。
漸漸地,鄭國市場上的錢幣便開始多了起來,商品的價格也就隨之也漲了起來。
這才被鄭國的官員,以及國家的決策層看到。
這邊,吳侯還不知道自己即將倒黴,還在做著收割天下財富的美夢。
而另一邊,一騎飛馳,已將鄭國的國書給他帶了過來。
等吳國接到國書,已經是其發出的二十天以後了。
這也能看出,吳國到新鄭的距離的確是遠,道路也確實難走。
吳國負責接待的官吏連忙將來人請著歇息,一邊又派人去請國君。
可令他奇怪的是,來人並不急著歇息,而是要等吳侯來了,親自給吳侯宣讀詔書。
那官員無奈,隻好親自去請吳侯。
等見到吳侯,他正在自己的礦上,看著自己的傑作呢。
隻見隨著隸民將礦銅鑿下,運抵冶煉的熔爐後,便有銅水順著爐底的開口流下來。
緊接著,工匠將那些銅水倒入模具,用水冷卻後倒出。
一批又一批嶄新的銅幣,就出現在大家的眼前。
這就是他們的成品,因長相酷似小刀,故被稱為“吳刀”。
吳刀也是鄭國使用的錢幣,它的刀柄處有一個小圓孔,可以用繩子穿起來,方便攜帶。
鄭國作為最先崛起的國家,並沒有繼承他們先祖的錢幣——布幣,而是選擇了齊國的刀幣。
當初,這還是姬忽帶著人改革的。
他覺得,一個國家銳意進取的意誌,應該從各方麵展現出來,所以他力排眾議,將錢幣改成了這樣。
為此,他還在老丈人那刷了一波好感度,齊侯當時甚為滿意。
而莊公呢,他不是那種迂腐的人,當姬忽將新錢幣的寓意闡明後,他便果斷同意了。
這便是鄭國刀幣的由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隻是沒想到,這寓意滿滿的刀幣,竟然被吳國如此濫造。當真是將這小小的,人人都喜愛的東西,變成了可以宰割這天下的刀刃。
隻不過,最終宰割的是由姬忽代表的鄭國,還是吳侯為首的吳國,就不得而知了。
現在這天下,將會因為這同種貨幣的來源,而發生一場眾人始料未及的大亂。
吳侯還在看呢,忽聽官員來報,說是鄭使到了,要來見他。
他沒好氣地道
“安排在館驛,我明天去見他,現在我忙著呢。”
他本想就此打發那人走,可沒想到,那人卻遲遲不見離開。
反而急切地又向前走了兩步道
“國君,鄭使說了,他一定要見到你,當麵宣讀詔書。”
“見我?他一個小小的使者也配?
還有,他的詔書,該不會是新鄭的姬忽發的吧?
他鄭國也太過分了,我吳國與他同為諸侯國,他竟然不遵天子,私自下發詔書,真當我姬家無人?”
說著,就勢要趕那官員離開。
隻是那官員是個明白人,知道鄭國的使者不能怠慢,於是繼續苦口婆心道
“國君,您可千萬不能這樣說,現在整個天下,都在鄭國的掌握中,天子隻不過是個傀儡而已。
況且先君昔年遭難,也是鄭公幫忙守住的吳國江山,更是給了我們整個天下的鑄幣權,恩賞不可謂不高呀。
今日鄭使來此,必然是有要事報於您聽,您就屈尊前去看看吧。不然,說不定會發生不可預料的壞事。”
“有何壞事?”
吳侯一聽,立馬暴跳如雷。
喜歡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