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吳幣如刀:革了誰的命?
字數:4541 加入書籤
士兵們還沒有將城牆上的新窟窿堵上,鄭軍那邊已經幾架投石車一起發力了。
就看到數發石彈,像流星雨一樣朝著城牆傾瀉下來。
來不及躲閃的士兵,被這一擊直接砸成了肉泥,並連同腳下的城牆一起坍塌。
慘狀已經不能看了。
高傾直接下令讓騎兵用事先準備好的,填充了泥土的布袋,開始沿城牆倒塌的地方填護城河了。
他們的速度很快,不多時就填到一半了。
這時候,吳軍那邊還沒有反應,他們被方才的奇跡給震撼了,此刻還沒有從剛才的眩暈中緩過神來。
吳侯見此,連忙大喊“快放箭,放箭呀,你們聾了!”
吳國的弓箭手這才想起來,發現敵人已經到了弓箭的射程範圍內,連忙拔箭就射。
可無奈,吳國的箭就像是棉花做的一樣,絲毫射不進身披優良甲胄的鄭騎兵身體。
看著自己最後的努力都變成了徒勞,吳侯那個氣呀,恨不得立馬帶領人跳下去,劃船到其身邊與其決一死戰。
但很顯然,鄭國的軍隊會給他們這個機會的,因為就這一會兒,他們已經用裝滿土的布袋,接到了城牆跟前。
隨著最後一個布袋的落下,鄭軍沿著投石車砸開的縫隙,衝上了吳城。
吳軍有弓箭,他們也有,隨即便打開弓弩,將吳軍像兔子射。
吳軍很多人還沒有反應過來,就死於鄭軍的弓弩之下。
吳侯這才看到了兩支軍隊的實力差距,他現在真後悔,當初為何要帶頭反抗鄭國?
可現在他已經是騎虎難下了,投不投降都是死路一條,於是他站在城頭上下著令,帶領還忠於自己的士兵,抵擋的更瘋狂了。
吳國的士兵本以為這是一場你死我活的攻防戰,所以都不要命地與鄭軍拚了起來。
直到鄭軍陣營開始傳出話來,“隻誅諸夷一人,其餘不論。”
又看到很多投降過去的吳軍也夾雜在其中,瘋了似得對著他們衝擊。
他們這才發現自己替別人當了替死鬼了。
想著不能一錯再錯,吳國的士兵此刻,紛紛放下了手中的武器,束手就擒。
鄭軍沒理會他們,隻是去追逃跑的吳軍去。
而投降過來的吳軍,自然接受了他們的投降。
吳侯諸夷看到這一幕,心頭大驚,“完了,衝著寡人來了!”
他趕忙騎上坐騎,在衛兵的護送下跑開了。
戰爭從早晨打到了正午,太陽當空,鄭軍已經開始埋鍋做飯。
果然實現了鄭軍將領對底下士兵的承諾——午飯在姑蘇城裏吃!
吳國投降的士兵也有份,他們被鄭軍赦免了罪過,直接一躍而成為大鄭的軍隊,跟著享受大鄭軍隊的權利,今天特別香濃的魚湯,他們也有份。
鄭軍讓他們掩埋戰死者的屍首,隨後給他們獎勵了一頓飯。
他們感恩戴德,誓要與鄭軍一起,將叛亂的吳侯給抓住。
等到兩方人馬還沒有來得及吃飯,吳侯就被人抓住送到鄭營了。
鄭軍皆大喜,隨後與城中諸人一同慶祝。
鄭軍這邊是打了勝仗,所以這麽興奮的。
而吳軍那邊,不知道為何,也很興奮。
甚至連城中剩下的吳民,也都簞食壺漿來迎接鄭國的大軍。
雖說是抬著吃的東西來了,但鄭軍將領一看,發現都是些野菜糊糊,甚至草根樹皮也有,清湯寡水的,一看就沒有胃口。
但這已經是吳民,能拿出的最好的東西。他們這些天,都在吃這個。
看他們這麽苦,鄭軍士兵也都快看不下去了。
於是鄭軍放開管製將食物和布匹,按之前的價格賣給了吳民。這也是吳刀最後一次在諸國使用。
吳民仿佛是看到了再生父母一樣,對著鄭軍叩拜。
最後,鄭軍的慶功宴裏麵,還加入了一些衣不蔽體的百姓。
那些都是因為吳侯的不自量力,而被坑害的吳國百姓。
在這之前,吳侯的支持度還是很高的,因為他讓整個吳國都變得富足,百姓沒有後顧之憂。
但他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國家的富足,究竟來自哪裏。
是吳侯的勵精圖治嗎?非也,吳侯懶得每天日曬三竿才起床。
但那是什麽呢?
其實就是姬忽給他們吳國的鑄幣權,結合鄭國強大的國力,當鑄幣權給吳國的那一刻,就注定吳國將會崛起,會達到天下人都羨慕的富裕程度。
然而,這一切,都需要吳國緊跟鄭國的步伐,忠實地站在鄭國後麵。
可吳侯諸夷呢,他竟然為了一己之私,公然反對鄭國,做出這樣舍本逐末的事,敗亡已經是在所難免了。
新鄭的姬忽,隻是遙遙施了幾計,就將一個原先舉國愛戴的人,變成了如今人人喊打的階下囚。
這世界有些人直接比起來,當真是差得不是一個檔次呀。
其實吳國是有機會翻盤的,一旦他不顧一切,派軍隊直接侵入鄭境,將鄭國的大片國土拿下的話,估計還能與鄭國相較量。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但可惜的是,他們二十萬竟然連人家五千人馬都打不過,這隻能說他們是驢糞蛋子表麵光。
自己不頂用,還能怪誰呢?
鄭與吳同出一脈,且都是華夏之民,於是姬忽便沒有命手下將士多麽嚴厲地處置吳國。
反而在很多時候,處處給他們機會。
但作為吳國話事人的吳侯,每次都沒有掌握住。
反而是作為被統治的數量龐大的人民,在這時候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一開始就進攻,鄭國的確可以打敗吳國。
但那隻會讓鄭國與吳民結怨,鄭兵一走,他們又會複國。
但他們等著就不一樣了。
畢竟這是一個以貨幣出口換取物資的國家,他們最缺的東西,其實是鄭國最多的。
要是別的東西,那可能還能克服,但對於每個人活下去的糧食,他們可就克服不了一點兒。
吳國的刀,最後沒有替吳國割裂鄭國的統治。
相反,它還被鄭國人利用,拿來革了吳國自己的命。
吳人出賣了自己的國家嗎?
不是的,自一開始,作為無本之木的吳國經濟,就已經將這個國家架在了火上。
國家的決策者盲目,沒有看到潛在的威脅,才造成了自己被人拿住命脈,最終落到國破家亡的地步。
國家都讓民眾活不下去了,那還能期望民眾替它賣命嗎?
做夢去吧,人性是自私的,他不可能為了別人,將自己的命視如草芥。
如果有,那他恐怕就隻活一世了。
姬忽清楚這一點,但吳侯不知,吳侯不知而妄圖作亂之,是使天下之人笑之者也!
至此,吳亂已平。
喜歡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穿越春秋,吾為最強昭公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