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別業裏·歲月靜好
字數:2546 加入書籤
                    寒梧別業的春風,總帶著梨花與機關油的混香。崔秀寧的素裙掃過私塾的青石板,裙擺上的“璿璣”紋蹭過廊下的“共榮”木牌,牌麵的凹痕裏,還嵌著血月教之亂時濺上的泥點。她指尖輕拂,《千字文》的吟誦聲裏,忽然混入鮮卑語的注音,嚇得窗邊偷聽的小狼崽“嗷嗚”一聲,撞翻了蘇綰的機關油壺。
    “又調皮。”崔秀寧的琴音,化作溫柔的斥責,琴弦震顫間,竟讓狼崽的尾巴,乖乖翹起。
    東跨院的機巧坊裏,蘇綰的紅衣罩著防油的鮫人綃圍裙,正給“護民”機關獸調試尾翼。這頭曾在血月殿衝鋒的鐵狼,此刻乖順地趴著,裝甲板的縫隙裏,還卡著胡氏餘黨的“鳳紋”碎片。她的指尖,點著狼眼的“海天”光珠,機關獸忽然發出低沉的嗚咽,竟與馮妙晴的狼嚎,形成微妙共振。
    “知道疼了?”蘇綰的輕笑,混著齒輪轉動聲,“下次,”“再擋我的,”“機關匣,”“就把你,”“拆成,”“零件。”
    南書房的窗欞,被王若雪的算籌敲得噠噠響。她正校勘《胡漢通婚誌》,算珠停在“北魏太和七年”的節點,書頁邊緣的批注,是宇文淵用破虜戟尖刻的“共榮”二字。忽然,算籌在掌心排成“趣”字,她望向窗外——馮妙晴正騎在新得的汗血馬上,羊皮襖的毛領掃過梨樹枝,驚落的花瓣,竟在馬鞍的“狼首”紋上,堆成微型的“共榮壇”。
    “妙晴姐,”王若雪的聲音,如梨落無聲,“馬鐙,”“高了,”“三寸。”
    回應她的,是馮妙晴震耳的狼嚎般的笑聲,汗血馬忽然人立而起,馬蹄下的春泥,被踏出“胡漢共耕”的圖案。狼首刀的刀柄,磕在馬鞍的“護民”釘上,發出清越的共鳴,驚得屋脊的寒鴉,翅膀上都沾著梨花碎屑。
    最熱鬧的要數西跨院的兵器棚。陸靈珊的青衫下擺,纏著半根刻刀,正手把手教小弟子刻宇文淵的木雕。木像的臉被鑿得歪歪扭扭,護心鏡成了狼首形狀,破虜戟則像根燒火棍,氣得旁邊的拓跋烈,狼首骨哨都吹走了調。
    “師父!”小弟子哭喪著臉,“這……這哪像將軍?”
    陸靈珊的劍穗,忽然纏住刻刀,穗尾的“淵”字,與木像的歪嘴,發出滑稽的共振:“胡說!”“你看這,”“護心鏡,”“多威風!”“這把戟,”“比柔然的,”“金狼旗,”“還霸氣!”
    “明明像,”蘇綰的機關匣,不知何時探進棚子,藍光掃過木像,“被狼啃過的,”“胡麻餅。”
    馮妙晴的狼首刀,“哢嗒”磕在木像的“狼首護心鏡”上:“老子看,”“挺像!”“將軍當年,”“在歸狼原,”“被老子追著跑時,”“就這,”“熊樣!”
    崔秀寧的琴音,忽然轉入《醉翁操》,弦上的露珠,恰好落在木像的“狼眼”上,竟讓歪扭的木雕,顯出幾分憨態可掬。王若雪的算籌,輕輕敲擊木像的底座,算珠與宇文淵某次醉酒後刻的“護民”印,發出共振。
    “都別笑了,”陸靈珊的劍穗,卷著木像藏到身後,“這才是,”“你們閣主,”“最威風的,”“樣子!”
    是日,別業的每個角落,都流淌著戰後的安寧。崔秀寧的私塾裏,胡漢孩童共誦《詩經》;蘇綰的機巧坊,機關獸學會了用齒輪“唱”牧歌;王若雪的南書房,算籌聲與典籍翻動聲,合成“共榮”的節拍;馮妙晴的馬廄,汗血馬的嘶鳴,混著草原的呼麥;陸靈珊的兵器棚,歪扭的木雕旁,新添了七秀弟子們刻的“寒梧”葉。
    暮色漫過別業時,宇文淵的身影出現在月洞門,護心鏡上還沾著教孩童們射箭時的草屑。他看著崔秀寧為他整理衣襟,蘇綰擦去他護心鏡的油跡,王若雪遞來熱好的胡麻茶,馮妙晴捶他肩膀,陸靈珊把歪扭的木雕塞進他掌心,忽然輕笑,聲如歸鳥振翅。
    “江湖上,”他的指尖,撫過木雕的“狼首護心鏡”,“又在傳,”“寒梧七秀的,”“傳奇了?”
    陸靈珊的劍穗,忽然纏住他的手腕,穗尖的金鈴,與木雕的“戟”,發出清脆的共鳴:“管他們傳什麽!”“我們啊,”“就守著,”“這別業,”“教著弟子,”“把日子,”“過成,”“木雕裏的,”“傻樣子!”
    崔秀寧的琴音,忽然轉入《清平樂》,琴弦的震顫,讓別業的每片寒梧葉,都泛著溫柔的光。蘇綰的機關匣,彈出七盞“歲月靜好”燈,燈影裏,是七秀弟子們嬉鬧的模樣;王若雪的算籌,算出了下一季的春耕時辰;馮妙晴的狼首刀,擱在石桌上,刀刃映著天上的滿月。
    宇文淵望著掌心的歪扭木雕,忽然覺得,這世間最動人的護民圖騰,不是金鑾殿上的威嚴,也不是江湖傳說的輝煌,而是眼前這幕——五女在別業的煙火裏,用最平凡的溫柔,將護民的信念,刻進歲月的肌理,傳給後輩,融入人間。
    晨霧漫過寒梧別業時,陸靈珊的木雕被鄭重地供在書房。木像的歪嘴上,不知何時多了粒蘇綰粘的鮫人淚,在晨光中,竟像一滴笑出的眼淚。而在木像背後,有人用狼毫寫下:“傳奇終會褪色,唯這別業的煙火,與護民的真心,可抵歲月漫長。”那是王若雪的字跡,混著墨香與晨露,訴說著護民者最樸素,也最永恒的,歲月靜好。
    喜歡寒戟照塵寰請大家收藏:()寒戟照塵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