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鮫人舞·胡漢同輝
字數:2044 加入書籤
                    水晶宮前的珊瑚廣場,在鮫人淚燈的照耀下如碎鑽鋪地。宇文淵的護心鏡映著廣場中央的“共榮泉”,泉水正隨著潮汐,顯形出太武帝與海月公主的交握之手。忽然,三百名鮫人舞女從珊瑚叢中湧現,她們的魚尾鱗片嵌著胡漢的“狼頭”與“鳳凰”圖騰,珍珠冠上的流蘇,竟是用鮮卑藍緞與漢家紅綢編織。
    “這是……”崔秀寧的指尖,停在琴弦的“胡”位,素裙上的“璿璣”紋與舞女們的腕間玉鐲,發出清越共振。
    領舞的鮫人女,尾鰭拍擊水麵,濺起的水珠在燈影中凝成“謝恩”二字。她的鮫綃舞衣,左袖繡著太武帝的破虜戟,右袖織著海月公主的魚尾,旋轉時,衣袂竟同時劃出草原狼嚎與深海歌謠的軌跡。王若雪的算籌,在掌心排出“澤山鹹”卦象,算珠與舞女們的舞步,共同在泉麵投出“胡旋鮫人舞”的古譜。
    “看妙晴姐!”陸靈珊的驚鴻劍穗,指向衝入舞陣的紅影。
    馮妙晴的羊皮襖不知何時換成了漢家金箔裙,裙擺的“烈”紋戰甲碎片,與鮫人舞女的珍珠鱗甲碰撞出奇妙的光。她的狼首刀穗子,勾住了領舞女的珍珠紗巾,兩人一個草原旋身,一個魚尾擺浪,竟在水光中,織成“狼魚共舞”的圖騰。刀穗上的狼首骨哨,被海風一吹,竟發出鮮卑牧歌的調子,與鮫人舞女的海底吟唱,合成和諧的交響。
    “好個,”王若雪的算籌,敲擊泉邊的“共榮石”,“胡漢鮫人,”“共旋!”
    她的算珠忽然彈出,落入“共榮泉”,泉水立刻奏出《滄海一聲笑》的變調——這是她用太武帝時期的“胡漢八音盒”曲譜改編的。崔秀寧的琴音適時切入,琴弦震顫間,珊瑚柱竟滲出五色光,將馮妙晴的金箔裙染成彩虹色,舞女們的魚尾,也隨之變幻出胡漢的“五行”護民紋。
    陸靈珊的天狼嘯,忽然從劍穗中響起——那是她用宇文淵親授的“破虜戟法”韻律,混合了鮫人“引鳥哨”的技巧。嘯聲穿雲裂帛,竟引來萬千海鳥盤旋,它們的翅膀,時而排成鮮卑的“狼奔”陣,時而列成漢家的“雁行”陣,最後合成鮫人的“海天”圖騰。
    宇文淵的護心鏡,此刻映著舞陣中央的馮妙晴——她的金箔裙沾滿海水,狼首刀卻溫柔地挑起舞女的紗巾,刀尖的光與魚尾的鱗,共同在夜空中,劃出“共”字的軌跡。他忽然想起太武帝墓壁的刻字:“胡漢鮫人,皆為蒼生血肉。”
    “將軍你看,”蘇綰的機關匣,彈出“共舞”全息影像,“舞陣的,”“軌跡,”“是‘天下大同’!”
    影像裏,馮妙晴的舞步與鮫人舞女的魚尾擺動,精確地契合著王若雪算籌排出的“大同”卦象。崔秀寧的琴音,化作光帶纏繞在舞者腰間,陸靈珊的嘯聲,凝成星辰點綴在舞衣之上,而蘇綰的機關匣,正將這一切轉化為“文化共榮”的數據模型。
    鮫人王忽然起身,尾鰭拍擊“共榮泉”,泉水顯形出太武帝的虛影。老皇帝撫掌而笑,破虜戟尖挑起的鮫人淚,竟在半空寫成:“朕設血誓,非為束縛,乃盼後世見——胡漢鮫人,可同輝於天地。”
    宇文淵的護心鏡,忽然爆發出溫潤的光,鏡中的“民”字,與舞陣的“大同”軌跡,共同在海麵上,織成“自由綻放”的永恒圖騰。他終於明白,所謂“共主”,從不是高高在上的統治者,而是像這珊瑚廣場的基石,讓鮮卑的狼、漢家的鳳、鮫人的魚,都能在同一片海天之下,自由地舞動,綻放屬於自己的光芒。
    是日,水晶宮的“胡漢鮫人共舞”,成了南海新的傳奇。馮妙晴的金箔裙,被供在珊瑚博物館,裙擺上的狼首紋與鮫人鱗,在燈光下訴說著文化融合的奇跡。王若雪改編的《滄海一聲笑》,成了鮫人學堂的必修曲,崔秀寧的擊節節奏,被刻在“共舞碑”上,陸靈珊的天狼嘯譜,則化作海鳥遷徙的導航信號。
    晨霧漫過珊瑚廣場時,“共榮泉”的水麵,倒映著五女與宇文淵相攜離去的身影。他們的腳印,在珊瑚石上刻下“同輝”的紋路,與太武帝、海月公主的足跡,共同在南海的晨光中,點亮了護民者的,新的認知——原來這天下最壯麗的護民圖景,從來不是強行的統一,而是讓每個族群都能驕傲地揚起自己的旗幟,卻又在護民的星空中,彼此照耀,交相輝映。
    喜歡寒戟照塵寰請大家收藏:()寒戟照塵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