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回航日·萬民相送

字數:2234   加入書籤

A+A-


    南海的晨曦,將天機舟的五合艦染成流動的琉璃。崔秀寧的素裙拂過甲板的“共榮”紋,裙擺上的“璿璣”紋與遠處巨鯨陣的“海天”圖騰共振,竟讓海麵泛起五色漣漪。三百頭背生珊瑚的巨鯨,正排列成太武帝破虜戟的形狀,鯨背上的鮫人,手持珍珠淚燈,燈串在晨霧中織成“海天共護”的光帶。
    “蘇綰姑娘,”為首的鮫人使者,魚尾拍擊水麵,濺起的水珠在甲板上凝成“平安”二字,“此去,”“萬裏,”“多珍重。”
    蘇綰的紅衣在中央艦的操控台前翻飛,機關匣彈出的“歸航”羅盤,指針同時指向洛陽與寒梧別業。她的指尖,點著羅盤中心的護心鏡碎片,竟讓天機舟的帆,自動揚起鮫人敬獻的“共榮綃”——那是用宇文血與鮫人淚合織的帆布,風吹過時,會發出五女護民紋的共鳴。
    “妙晴姐,”陸靈珊的驚鴻劍穗,指向巨鯨陣的“狼首”位,“鮫人竟把,”“你的,”“蒼狼騎陣形,”“搬到海裏了!”
    馮妙晴的羊皮襖,不知何時換上了鮫人送的“狼魚”戰甲,狼首刀的刀柄,纏著鮫人的珍珠鏈。她爆發出狼嚎般的笑聲,震得巨鯨們的尾鰭,齊齊拍出“護民”字形的浪花:“老子的,”“狼奔陣,”“果然,”“天下第一!”
    王若雪的算籌,在掌心排出“水天需”卦象,算珠與巨鯨陣的“潮汐”律動,共同在海麵上,投出最佳回航時辰。她的指尖,撫過算籌盤邊緣的“共榮”浮標,盤心的水紋,忽然顯形出太武帝與海月公主的微笑虛影。
    崔秀寧的琴音,忽然轉入《送別》的古調,琴弦震顫間,巨鯨陣的珍珠淚燈,竟隨著琴韻明滅,在海麵上勾勒出五女與宇文淵的身影。她的指尖,撫過琴弦的“初遇”位,記憶忽然穿透十年光陰,回到那個洛陽街頭的午後。
    【回憶·洛陽初見】
    十四歲的崔秀寧,抱著琴譜穿過平樂觀,發間的“寒梧”簪不慎墜落。蹲身去撿時,卻見隻骨節分明的手先她一步拾起,指尖還沾著未幹的墨跡。少年宇文淵穿著洗得發白的胡服,護心鏡的碎片在陽光下閃著微光,他將簪子遞還,聲音混著市井喧囂:“姑娘的簪子。”那時的他,還不是叱吒風雲的將軍,隻是個在太學旁聽的寒門學子,而她,也隻是個夢想以琴化民的少女,怎麽也想不到,這枚簪子,會成為開啟“胡漢共榮”的鑰匙,這個少年,會帶她看遍草原的雪、江南的月、海上的星。
    “在想什麽?”宇文淵的聲音,忽然從身後傳來,護心鏡的光,溫柔地包裹住她的肩。
    崔秀寧回頭,見他腕間戴著鮫人送的“共榮”珠串,每顆珠子,都刻著五女的護民紋。鏡中的“民”字,與遠處巨鯨陣的光帶,共同顯形出“初心不改”的圖騰。她忽然輕笑,聲如晨露墜荷:“在想,”“將軍當年,”“撿我簪子時,”“可曾想過,”“會有今日?”
    宇文淵的指尖,撫過她發間的“寒梧”簪,那是他親手複刻的太武帝時期樣式:“孤隻想,”他的聲音,混著海風的溫潤,“這簪子的主人,”“該有,”“護民的,”“天地。”
    忽然,所有巨鯨同時發出共鳴般的長鳴,鯨歌與崔秀寧的琴音、蘇綰的機關聲、王若雪的算珠聲、馮妙晴的笑鬧聲、陸靈珊的劍鳴,合成護民者的《回航曲》。水晶宮的方向,升起萬千“鮫人孔明燈”,燈身繪著五女的護民紋,在晨霧中,如流螢般追隨天機舟。
    “快看!”蘇綰的機關匣,射出全息影像,“鮫人王在,”“水晶宮頂,”“為我們,”“奏樂!”
    影像裏,鮫人王的尾鰭拍擊著“共榮泉”,泉水竟化作巨大的琴弦,奏出太武帝時期的《護民頌》。崔秀寧的琴音與之呼應,琴弦上的露珠,墜落在甲板,長成微型的“共榮珊瑚”。
    是日,南海的浪濤,見證了護民者的凱旋。天機舟的五合艦,在巨鯨陣的護送下,破開晨曦,駛向遼闊的海麵。崔秀寧立在船頭,素裙被海風吹成帆的形狀,她望著漸漸遠去的水晶宮,又看看身邊宇文淵與四女的笑靨,忽然明白,所謂傳奇,從來不是一人一戟的孤勇,而是當五顆護民之心與一顆真心相遇時,自然而然掀起的,改變時代的,溫柔巨浪。
    晨霧漫過甲板時,崔秀寧的琴音,化作“安心”的符咒,融入海風。她的指尖,輕輕按在宇文淵的護心鏡上,那裏映著她的倒影,也映著十年前那個撿簪少年的影子——原來時光從不是洪流,而是一麵鏡子,照見初心,也照見,護民者用真心鋪就的,萬裏歸途。而在他們身後,南海的“共榮”光帶,正為所有心懷光明的人,永遠點亮著,海天之間的,希望之路。
    喜歡寒戟照塵寰請大家收藏:()寒戟照塵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