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唐皇的猶豫:該派誰出征?
字數:3944 加入書籤
太極殿內,時間仿佛凝固了一般,隻有那青銅漏壺發出的滴答聲,在寂靜的宮殿裏回蕩。
當漏壺的水滴到第三根時,燭台上的蟠龍紋已經融化了七根紅燭,燭火搖曳,光影在唐皇李淵明的臉上跳動。
李淵明靜靜地坐在龍椅上,他的目光緊緊地盯著案頭堆積如山的軍報,這些軍報仿佛是一座座沉重的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他的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虎符上的凹痕,那是他權力的象征,也是他心頭的一塊巨石。
潼關失守的消息,就像一把鈍刀,正在緩慢而無情地割裂著這個曾經不可一世的帝王。
他的眼角新添了三道皺紋,在搖曳的燭光下,這些皺紋如同刀刻一般,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臉上。
他的臉色蒼白,沒有一絲血色,仿佛生命的活力正在從他身上一點一點地流逝。
"陛下,該進藥了。"
老太監高力士捧著鎏金藥盞的手在發抖。
碗中漆黑的湯汁倒映著殿外風雪,也映出突然闖入的玄甲身影。
唐龍卸了佩劍跪在丹墀下,鐵甲上未化的雪粒簌簌掉落,在波斯地毯上洇出深色痕跡。
"兒臣請父皇收回成命!"
藥盞被重重擱在案上。
唐皇看著這個最像自己年輕時的兒子,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自己率三百死士奇襲突厥的舊事。可如今唐龍鎧甲鋥亮,眼裏卻藏著不該有的閃爍。
"五千對三十萬..."
唐龍喉結滾動,"太子這是要葬送我大唐精銳!"
殿角的青銅仙鶴香爐突然爆出火星。唐皇望向窗外——那裏本該能看到玄武門外的點將台,此刻卻被雪幕遮得嚴實。
恍惚間,他仿佛又看見那個在文鬥場上鋒芒畢露的太子,少年人執筆如執劍的模樣與記憶裏某個身影重疊...
"報——!"
渾身是血的驛卒被羽林衛架進來時,懷裏還緊抱著半截殘旗。
那麵繡著"王"字的帥旗隻剩三分之一,邊緣焦黑的破洞像是被雷火所焚。
"陰山關...全軍覆沒..."驛卒咳著血沫,"楚軍用...會噴火的鐵筒..."
唐皇猛地站起,案上藥盞翻倒,湯汁在《山河輿圖》上漫出猙獰的黑色疆域。
他忽然明白太子竹簡上畫的究竟是什麽了。
"傳徐世澤。"
紫宸殿偏閣的炭盆燒得太旺。
丞相徐世澤進門時,正看見皇帝用匕首挑開一封火漆密信。
信紙上的字跡他認得——那是太子六歲時臨摹《蘭亭序》的筆法,如今卻寫著"驪山鐵礦可煉霹靂火"這樣的殺伐之策。
"愛卿以為..."唐皇的聲音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太子真能創造奇跡?"
徐世澤袖中的手捏緊了鹽引拍賣的賬冊。
三天前寧婉兒秘密送來的賬簿上,赫然記著隴西李氏購入了足以裝備三萬大軍的精鐵。而此刻太極殿外,李家家主正和三皇子把臂密談...
"老臣隻知,太子殿下半年前在文鬥場用的"絕對"..."
老丞相故意頓了頓,"是前朝失傳的《鬼穀對韻》。"
炭盆裏爆出劈啪聲響。唐皇的眼神突然變得銳利——鬼穀子傳人最後一次現世,正是百年前助太祖皇帝開國之時。
"報!太子前鋒已至驪山!"
羽林衛統領渾身是血地衝進來,"但...但軍械監拒發兵器!"
唐皇手中的密信瞬間捏皺。軍械監是唐龍的人...
"陛下!"
高力士慌慌張張捧來銅盤,"太子差人送來的..."
銅盤裏躺著三枚烏黑圓球,表麵布滿細密紋路。
徐世澤下意識後退半步——作為經曆過前朝戰亂的老臣,他認得這是傳說中的"震天雷",但尺寸比古籍記載小了十倍不止。
"傳旨。"
唐皇突然抓起案頭虎符,"即日起,驪山行宮劃為軍器重地,擅入者——"
殿外突然傳來嘈雜。
唐龍帶著十幾位將領硬闖宮門,甲胄碰撞聲驚飛了簷下的寒鴉。
"父皇!兒臣剛截獲太子密信!"
唐龍高舉的絹帛上,"借楚人之手除兄弟"八字觸目驚心。
唐皇的指尖在虎符上掐出白痕。他認得這不是太子筆跡,但更清楚此刻若收回兵權,明日早朝跪在殿外的就會是...
"報!八百裏加急!"
又一個驛卒滾進殿來,"楚軍前鋒距長安隻剩二百裏!"
風雪突然撞開雕花窗欞,吹滅了所有蠟燭。
黑暗中,唐皇聽見自己說:"讓太子...放手一搏。"
驪山鐵礦的夜空被爐火映成血色。
唐羽望著剛剛澆築成型的三十尊鐵筒,硝煙味刺痛了他的鼻腔。這些粗糙的原始火炮,將改寫這個時代的戰爭規則。
"殿下..."
親衛欲言又止地呈上密信,"三皇子的人截了我們的糧隊..."
羊皮紙上畫著長安到驪山的路線圖,其中五處糧倉被朱砂圈出。
唐羽突然冷笑——這正是他今早讓寧婉兒故意泄露的假情報。
"告訴婉兒,可以收網了。"
山腳下突然傳來馬蹄聲。唐羽轉身時,看見監軍唐龍帶著三百親兵圍住了火藥作坊,雪地裏密密麻麻的火把像一群嗜血的狼眼。
"太子私造妖器,意圖謀反!"
唐龍的劍鋒映著爐火,"奉陛下口諭——"
"口諭?"
唐羽慢條斯理地戴上鹿皮手套,"大哥不妨回頭看看。"
唐龍猛地轉身。
山道盡頭,五百玄甲軍正沉默地展開陣型,每人腰間都掛著三枚烏黑圓球。更遠處,三皇子唐書恒的馬車正被徐世澤的家丁團團圍住...
雪,下得更急了。
喜歡鐵血盛唐:從廢太子到萬國至尊請大家收藏:()鐵血盛唐:從廢太子到萬國至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