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萬國來朝
字數:3490 加入書籤
長安城的朱雀大街鋪滿了波斯進貢的猩紅地毯,來自三百餘國的使節團在禁軍引導下緩緩前行。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食使團駕馭的純白駱駝,駝背上金籠裏關著隻通體碧綠的異獸,形如麒麟卻生著孔雀尾羽,每走一步便有點點熒光從蹄間灑落。
"扶桑國進獻深海珊瑚樹一株!"
"吐蕃讚普獻雪山金雕一對!"
"天竺國呈佛骨舍利十二顆!"
鴻臚寺官員的唱鳴聲中,各國奇珍在太極殿前堆積成山。
但高居龍椅的唐治目光卻始終停留在那個空著的席位——屬於東海郡的坐席前,擺著個未開啟的鎏金匣子,匣縫中滲出淡淡的鹹腥氣息。
渤海國使臣匍匐在地,額頭緊貼宮磚:"小國願永世為大唐東藩,歲歲納貢。"
他獻上的貂皮大氅內側,用金線繡著完整的東北疆域圖,連未歸附的黑水靺鞨部落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唐治指尖輕叩扶手,身旁的起居注官立刻記錄:
"開元五年冬,渤海獻圖歸順。"
沒人注意到,皇帝袖中滑落的玉珠正巧砸在那幅繡圖上,珠子裂開露出裏麵的磁石粉末——它們自動沿著地圖上的山脈走向排列,與兵部密藏的軍防圖分毫不差。
"宣新羅公主獻舞!"
隨著禮官高唱,一隊著霓裳羽衣的舞姬翩然而入。
領舞的女子麵覆輕紗,但那雙與楚凝玉極為相似的眼眸,讓唐治手中的琉璃盞突然出現裂痕。
當旋轉到禦階前時,舞姬的袖箭突然射向那個鎏金匣子!
箭矢在距離匣子三尺處突然自燃,化為灰燼飄落在波斯使臣的酒杯中。
那胡商剛驚呼出聲,酒液就凝固成冰,冰裏封著隻不斷掙紮的藍色海馬——正是東海郡特有的毒物。
"東海郡使者到!"
殿外傳來的通稟讓百官變色。
來人並非慣常的郡守府長史,而是個披著鯊魚皮鬥篷的獨眼老者。他行走時帶著濃重的海腥氣,捧著的鎏金匣子發出令人牙酸的抓撓聲。
"郡守染疾,特遣老朽獻上活禮。"
老者獨眼中閃過詭光,突然掀開匣蓋!
殿中頓時驚呼四起。
匣中竟是尊精巧的龍形珊瑚,龍睛由兩顆夜明珠鑲嵌,正隨著殿內燭光強弱明滅變化。
但唐治看到的卻是更可怕的東西——珊瑚龍鱗片的排列方式,與驪山出土的白虎星圖完全吻合。
"好一件巧奪天工的寶物。"
唐治示意內侍接過,珊瑚龍卻在接觸禦案的瞬間滲出海水,在案麵勾勒出東海諸島的形狀。某個未標注的小島上,赫然刻著"蓬萊"二字。
夜宴進行到子時,各國使節已醉態可掬。
吐蕃使者圍著篝火跳起鍋莊,高麗使團表演的劍舞削落了波斯美人的珠釵,就連最拘謹的扶桑遣唐使都開始用筷子敲擊酒盞。
唐治借著更衣離席,在偏殿召見鴻臚寺暗探。
"查清了?"
"是。新羅舞姬袖箭淬了黑水靺鞨的狼毒,波斯人酒中混有南海迷魂藻,至於那珊瑚龍..."
暗探遞上密報,"今晨東海郡有漁夫撈起石碑,上書"青龍出海,白虎歸山"。"
最驚人的是來自嶺南的密奏:
南詔國境內突然出現巨型青銅柱,柱上浮雕描繪的正是萬國來朝場景,但太極殿的龍椅上坐著的卻是藍衣少年!
"繼續盯著東海郡的動靜。"
唐治碾碎密報,紙屑卻自動拚成航海圖,"尤其是...蓬萊島。"
翌日清晨,執金吾在朱雀門角樓發現昏迷的東海郡使者。
老者獨眼被挖,手中緊攥著份濕漉漉的國書。
羊皮紙上的墨跡已被海水泡化,唯有用某種熒光水母汁液寫的幾行小字還依稀可辨:
【四象缺一,蓬萊門開】
【歲在甲子,青龍歸來】
【陛下若不信,可問太子心口鱗】
當值太醫查驗時,老者屍體突然坐起,腹腔中傳出孩童般的笑聲:
"嘻嘻...父皇怎麽不認得治兒了?"
話音未落,屍身爆裂成無數海星,每隻腕足末端都長著酷似唐治的小臉。
大朝會上,唐治當著萬國使節的麵,命人拾起那尊珊瑚龍。
當陽光透過殿頂琉璃瓦照射龍睛時,夜明珠投射出的光影竟在殿中央組成立體海圖,清晰標注出七處從未見於任何典籍的島嶼。
"朕的回禮。"
唐治擊掌,禁軍抬上三百口檀木箱,"每位使節各領一箱。"
箱中裝的不是金銀珠寶,而是精心燒製的瓷器。
新羅得到繪有遼東地形圖的青瓷瓶,吐蕃獲贈標記著絲綢之路西段的唐三彩,就連最弱小的室韋部落都分到刻著牧草分布的白瓷盤。
使節們不知道的是,這些瓷器用特殊陶土燒製,遇水即顯隱藏信息。
而當所有瓷器拚合時,釉下彩會組成完整的《四夷賓服圖》——圖中大唐疆域之外,還有片用隱形顏料繪製的神秘大陸。
"願萬世太平。"
唐治舉杯時,袖中滑落的藥粉使酒液泛起奇異的藍光,正好映照出東海郡席位上的水漬——那裏不知何時浮現出條用鹽粒組成的青龍,龍爪下按著個"叛"字。
喜歡鐵血盛唐:從廢太子到萬國至尊請大家收藏:()鐵血盛唐:從廢太子到萬國至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