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山河為證
字數:5633 加入書籤
春風拂過秦嶺的山穀,新抽芽的柳枝在風中輕舞,溪水潺潺流淌,映著岸邊忙碌的身影。陸尋站在青石板鋪就的山道上,望著不遠處正在練習風水陣的少年們,掌心的共生紋泛起溫和的暖意。十年光陰彈指而過,當年的少年守脈人已能獨當一麵,而更年輕的一代正在茁壯成長“小石,注意陣眼的角度,龍脈氣脈是活的,不能死搬圖譜。” 他揚聲提醒,聲音裏帶著笑意。
被稱為小石的少年連忙調整桃木劍的角度,劍梢劃過地麵的痕跡微微偏轉,原本滯澀的氣脈瞬間流暢起來,周圍的草葉都舒展了幾分。少年黝黑的臉上露出靦腆的笑容,撓了撓頭“陸先生,這‘七星定脈陣’總在氣脈轉彎處卡殼,是不是我力氣太小了?” 他身旁的少女遞過水壺,辮子上係著的紅繩隨著動作輕輕晃動。
林婉兒走過來,將一塊打磨光滑的鵝卵石放在陣眼處,聽石符在她掌心閃著柔和的藍光“不是力氣的問題,是沒找到氣脈的韻律。” 她指尖輕點鵝卵石,石麵浮現出細微的波紋,“你看,龍脈氣脈在轉彎處會形成回流,就像河水的旋渦,順著漩渦的方向引氣才順暢。” 少女眼睛一亮,立刻學著調整手勢,陣中的氣脈果然變得更加活躍。
王胖子扛著一捆新製的桃木樁從山道走來,軍大衣早已換成輕便的短褂,離火珠在他腰間的布袋裏微微發燙“奶奶的這幫小兔崽子,練個真比胖爺當年劈柴還費勁!” 他把木樁往地上一放,隨手拿起一根拋給小石,“給,新伐的桃木,陽氣足,定脈更穩當。” 木樁上還帶著新鮮的樹汁,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山穀深處傳來鍾聲,那是守脈人驛站的召集信號。陸尋抬頭望去,驛站的炊煙在晨霧中嫋嫋升起,與山間的雲氣交織成朦朧的紗幔“該回去吃早飯了,吃完帶你們去看‘龍穴生春’。” 他笑著往驛站走,“昨天巡查時發現老龍穴冒出了新泉,正好給你們講講龍脈複蘇的征兆。” 共生紋感應到地下的氣脈如活水般流動,帶著新生的活力。
驛站的院子裏早已擺好了早飯,粗糧饅頭冒著熱氣,陶罐裏的野菜粥散發著清香。守脈人們圍坐在一起,年長的在給年輕的講著當年對抗域外煞氣的故事,少年們聽得眼睛發亮,手裏的饅頭都忘了啃。老哈的兒子小巴特已經長成壯實的青年,正給大家分送新烤的饢餅,臉上的笑容和他父親如出一轍。
“陸先生,您說當年真的用鴻蒙紫氣堵住了天地縫隙?” 小石咬著饅頭問,眼睛裏滿是向往,“那紫氣是不是像彩虹一樣好看?” 旁邊的少女輕輕碰了他一下,示意他不要打擾長輩吃飯,自己卻也豎起了耳朵。
陸尋喝了口粥,指尖摩挲著碗沿的龍紋“紫氣比彩虹更柔和,卻比烈火更有力量。” 他望著院外抽出新枝的老槐樹,“但最厲害的不是紫氣,是當年所有人的信念。” 他往少年們的碗裏夾了些野菜,“就像這野菜,單獨一棵很柔弱,聚在一起就能鋪滿山穀,守護龍脈也是一樣。”
王胖子往嘴裏塞了個饢餅,含糊不清地說“當年胖爺一把離火珠燒得煞氣哭爹喊娘!” 他拍了拍小巴特的肩膀,“小子你爹當年用駱駝隊運龍息草,比誰都跑得快,煞氣見了都得繞著走!” 小巴特不好意思地撓撓頭,給王胖子添了碗粥。
飯後前往老龍穴的路上,林婉兒的聽石符突然亮起,符麵映出龍穴周圍的氣脈圖 —— 新泉周圍的土黃色氣脈與溪水的藍色氣脈交織,形成一個天然的 “陰陽魚” 圖案“尋哥你看,這是天然的太極陣!” 她驚喜地指著泉眼,“血珠說這樣的龍穴百年難遇,能自行調節周圍的氣脈,比人工布的陣法還管用。” 泉眼冒出的水泡在水麵連成細小的圓圈,不斷向外擴散。
小石蹲在泉邊,伸手去接泉水,指尖剛接觸水麵,就被一股溫和的氣脈輕輕彈開“哇!泉水會推人!” 他好奇地又試了一次,這次氣脈順著指尖往上爬,在他手臂上形成淡淡的龍紋,“這是…… 龍脈在跟我打招呼?” 少年的眼睛瞪得溜圓,滿臉的不可思議。
陸尋笑著點頭,將掌心貼在泉眼旁的岩石上,共生紋與龍穴氣脈產生共鳴“龍脈記得每個守護它的人。” 他往泉水中滴入一滴用鴻蒙紫氣凝練的水珠,泉水瞬間泛起金紅色的漣漪,“你們每天來這裏打坐半個時辰,氣脈會慢慢與龍脈相通,以後就能像感知朋友一樣感知它的狀態。” 漣漪擴散到岸邊,接觸到的草木都輕輕搖曳,像是在回應。
王胖子往泉眼旁埋了塊青銅殘片,離火珠往上麵一點,青藍色的火焰圍著殘片轉了圈,殘片表麵浮現出 “鎮” 字符文“胖爺給這泉眼加道鎖,免得不長眼的畜生往裏亂扔東西。” 他往少年們擠擠眼,“當年胖爺在昆侖就是這麽幹的,保證萬無一失!” 離火珠的光芒與泉水的漣漪相映,在地麵投下跳動的光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正說著,山腳下傳來呼救聲。眾人連忙往山下趕,隻見一群村民圍著一棵傾斜的老槐樹焦急萬分,樹幹上的裂縫滲出黑褐色的汁液,樹下的菜地都泛著不正常的灰綠“陸先生快來看看!這樹昨天還好好的,今天一早就這樣了!” 村民組長急得直跺腳,“菜地裏的苗也蔫了,是不是又有煞氣了?”
林婉兒的聽石符立刻升空,符麵映出樹根下的景象 —— 並非域外煞氣,而是一股鬱結的地脈濁氣,像是人體氣血不暢形成的瘀堵“不是煞氣,是龍脈的‘氣結’。” 她鬆了口氣,往樹根處撒了把龍息草籽,“血珠說老槐樹吸收了太多地脈濁氣,一時排不出去,疏通一下就好了。” 草籽落地生根,根係順著裂縫往樹心鑽,黑褐色汁液漸漸變淡。
小石按照陸尋教的方法,用桃木劍在樹周圍畫出簡易的 “通氣陣”,少年雖然動作還有些生疏,但引氣的手勢已經有了章法。隨著陣法啟動,老槐樹的枝葉輕輕晃動,裂縫中的濁氣化作白煙緩緩消散,菜地裏的幼苗也漸漸挺直了腰杆“成了!” 少年興奮地喊道,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村民們紛紛鼓掌,給少年遞上毛巾和水“小石真厲害!跟陸先生一樣有本事!” 組長往陸尋手裏塞了袋新摘的野菜,“這都是沾了龍脈的光,有先生和孩子們在,我們心裏踏實。” 陽光透過槐樹葉灑在地上,形成斑駁的光影,溫暖而祥和。
回到驛站時,發現幾位來自茅山和少林的訪客正在等候。茅山的清風道長已是兩鬢斑白,身邊跟著幾個年輕道士;少林的慧能大師帶著武僧,袈裟上的補丁記錄著歲月的痕跡。見到陸尋,兩位老者連忙迎上來,臉上滿是欣慰“陸施主果然把守護之責傳承得這麽好。” 慧能大師雙手合十,“這便是天地歸一的真諦啊。”
清風道長取出一本泛黃的冊子,上麵記錄著各地龍脈的最新狀況“這是近十年的龍脈紀要,孩子們把各地的氣脈變化都記錄得清清楚楚。” 他往冊子上的紅圈處指,“這些是需要重點關注的節點,有勞陸施主多費心。” 冊子的紙頁邊緣已經磨損,上麵的字跡出自不同人之手,顯然經過了代代相傳。
陸尋接過冊子,指尖撫過那些認真的字跡,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 他將冊子遞給小石,“以後這記錄的責任就交給你們了,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對待龍脈,它的每一點變化都值得用心記住。” 少年鄭重地接過冊子,雙手都在微微顫抖。
傍晚的山穀被夕陽染成金紅色,守脈人們在空地上燃起篝火,年輕的在演練陣法,年長的圍坐在一起交流心得。王胖子和慧能大師比起了掌法,雖然動作不如當年迅猛,卻多了幾分沉穩;林婉兒和清風道長看著孩子們練習符咒,時不時指點幾句;陸尋則在篝火旁給少年們講述當年的經曆,從昆侖守護到封堵天地縫隙,每一個細節都講得認真而生動。
“先生,您說以後還會有域外煞氣嗎?” 小石抱著膝蓋問,眼神裏帶著一絲擔憂。旁邊的少女也湊了過來,辮子上的紅繩在火光中格外顯眼。
陸尋望著跳躍的火焰,火焰中仿佛映出當年的烽火歲月“或許會有,但我們不怕。” 他往篝火裏添了根柴,“就像這火焰,隻要有人添柴,就永遠不會熄滅。守護龍脈的信念也是一樣,隻要代代相傳,再強的煞氣也能抵擋。” 共生紋在掌心微微發燙,與遠處的龍脈氣脈遙相呼應。
林婉兒走過來,將一件連夜縫製的護身符遞給小石,符袋裏裝著龍息草和黃龍玉佩碎片“這個給你,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就對著它用心念‘山河與共’,龍脈會聽到你的呼喚。” 她又給少女遞了塊聽石符碎片,“這個能幫你感知氣脈,要好好保管。” 孩子們小心翼翼地接過禮物,緊緊握在手裏。
夜深人靜時,陸尋站在驛站的屋頂眺望星空。客星早已消失不見,夜空清澈如洗,北鬥七星的光芒格外明亮,與地上的龍脈氣脈遙相呼應。掌心的天珠、地珠、人珠紫氣碎片輕輕旋轉,散發出溫暖的光芒“玄虛子道長,清虛道長,還有所有逝去的守脈人,你們看到了嗎?” 他輕聲說,聲音被晚風帶走,“守護的信念已經傳承下去,龍脈與人族的共生之約,會永遠延續。”
身後傳來腳步聲,林婉兒和王胖子也登上了屋頂。三人並肩而立,望著沉睡的山穀和遠處的萬家燈火,久久沒有說話。月光灑在他們身上,仿佛為這三位守護了半生的老人披上了銀紗,他們的身影與山河融為一體,成為了龍脈的一部分。
“明天該去下一個驛站了。” 王胖子打破沉默,往嘴裏灌了口酒,“聽說東海的漁民新修了‘望龍台’,咱們去看看他們的風水陣布得怎麽樣。” 離火珠在他掌心閃了閃,像是在表示讚同。
林婉兒往東方指,那裏的天際已經泛起魚肚白“血珠說東海的龍脈最近很活躍,漁民們的‘護脈漁歌’越唱越響,氣脈都跟著變得歡快了。” 她笑著說,“正好帶孩子們去看看,讓他們知道守護不隻是山林裏的事,海邊也有守護的風景。”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陸尋點點頭,將紫氣碎片收好“走吧,天快亮了。” 他往樓梯口走去,腳步雖不如當年穩健,卻每一步都踏得堅定,“還有很多地方要去,很多故事要講,很多信念要傳承。”
當第一縷陽光灑向山穀時,驛站的大門緩緩打開。陸尋三人帶著小石等年輕守脈人踏上了新的旅程,他們的身影在晨光中被拉得很長,與山間的龍脈氣脈交織在一起。身後的秦嶺在陽光下蘇醒,溪水潺潺,草木青翠,仿佛在為他們送行,也在見證這場跨越時代的守護傳承。
路上,小石突然問“陸先生,什麽時候才能像您一樣,讓掌心的紋絡和龍脈說話?” 少年的眼睛裏充滿了期待。
陸尋笑著停下腳步,指著路邊一株迎著陽光生長的小草“當你把每棵草、每滴水、每塊石頭都當成朋友,當你願意為它們付出真心,龍脈自然會跟你說話。” 他拍了拍少年的肩膀,“守護不是靠力量,是靠真心,這才是天地歸一的真正秘密。”
少年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握緊了手中的桃木劍和護身符。陽光灑在他的臉上,也灑在這條蜿蜒的守護之路上,照亮了前方的風景,也照亮了傳承的希望。山河為證,歲月為憑,龍脈與人族的共生之約,將在一代又一代守脈人的守護中,永遠延續,直到時間的盡頭,直到天地真正歸一,永享安寧。
風拂過山穀,帶來遠處的歌聲,那是村民們在田間勞作時哼唱的歌謠,也是守護與共生的讚歌,在山河間久久回蕩,從未停歇。
喜歡華夏龍脈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華夏龍脈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