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讓陝地生態休養生息

字數:5122   加入書籤

A+A-


    “把楊嗣昌一並叫來!”
    “遵旨!”
    “陛下......”
    天子心情不佳,李若鏈走後範景文小聲說道。
    他清楚隻要是利國利民之事,天子都聽得進去。
    大年三十,也不想皇帝太過低沉,他得開導一二。
    “陛下,大明剿賊可以十省聯動,民生之事同樣行得通,可讓孫傳庭與洪承疇立即招募願離開家鄉之民,由軍隊送出陝西。
    到河南後交給盧象升接管,轉道湖廣入水路進鬆江,江南都督府船隻兩百餘艘。
    若運力不夠可征調長江沿線船隻輔助,將移民暫行安置於鬆江陸續出海。”
    緩了緩又道:
    “台灣之地幅員遼闊,放一百萬人都輕而易舉,隻是看似容易,運作起來牽一發動全身!
    四川一地其實最合適,隻是入冬翻越秦嶺甚是艱難,兩種選擇都難做,臣......”
    崇禎沒有開口,這些方略他方才也想過。
    台灣需要人,但路途遙遠,陝西人湖泊都難得見上一個,何況汪洋大海。
    四川離得近,秦嶺卻又是最大障礙。
    “臣拜見陛下!”
    老溫第一個來,這兒是海關司衙門後院,可是他的地盤。
    “平身!”
    “謝陛下!”
    “不知陛下召臣來,有何吩咐?”
    “你自己看吧!”
    指了指桌案上的奏本,溫體仁恭恭敬敬翻閱起來。
    看著看著溫體仁倒吸一口涼氣,心中忐忑不安。
    他當首輔那會兒這類奏本見得多,天子從來都非常重視。
    隻不過很多時候心有餘力不足,拆東牆補西牆,有時連東牆都沒法拆。
    現在不一樣了,朝廷雖談不上盆滿缽滿,不過救這點災沒有問題,已經具備能力應對。
    見溫體仁想說話,崇禎問道:
    “愛卿覺得如何呢?”
    “陛下,臣以為孫傳庭所言極是,陝地災害四起流賊又禍害如此之久。
    周邊省份唯移入四川最佳,然秦嶺這道南北分界線,災民恐難以逾越!”
    “假如派軍隊開路護送呢?”
    “如此可降低損傷!”
    崇禎微微點頭,與範景文對望一眼,二人心照不宣。
    老溫到底當過首輔,也擅於揣摩他的心境,拋開以往的黨爭不提,眼界絕對不差。
    “走,去大廳,等文武來了再議一議。”
    “是。”
    老溫何等精明,知道一番話已經說到了天子心坎上。
    “臣等拜見陛下!”
    “卿等免禮,賜坐!”
    “謝陛下!”
    一番君臣禮儀,崇禎直接讓範景文通報情況。
    並表示準備采納孫傳庭諫言,隻是事務繁雜,如何移,需要移到哪裏,讓大家各抒己見。
    幾息功夫後,熊文燦開口:
    “陛下,事不宜遲,臣以為應立即向陝西下旨招募百姓,洪督憲與孫巡撫剿賊事務具體,朝廷應好生籌劃此事!”
    “臣附議!”
    鄒維璉出言附和。
    二人都想露露臉,隻不過這句話說了等於沒說。
    熊文燦除了當年順水推舟招安鄭芝龍,根本沒有拿得出手的政績。
    鄒維璉屬於守成,更無耀眼功勞。
    但凡二人稍微思路活躍點,即使處於鄭芝龍淫威下,也不至於原市舶司每年僅收幾千兩稅銀。
    望了望鄭芝龍、周遇吉幾個武將,又看向薑曰廣和楊嗣昌,崇禎問道:
    “不知薑愛卿、楊愛卿是何看法?”
    “陛下,臣以為派誰去是另外一回事,關鍵如何保證途中百姓用度,唯有移往四川最妥!”
    被天子點名,薑曰廣說出了他最真實的想法。
    “陛下,河南山西等地最適合陝地移民,然二省災害同樣不輕,不可遷入。
    台灣看似最佳卻相距甚遠,四川物產豐富人口稀少,隻是處於深冬恐難以平安到達!”
    楊嗣昌接著拱手道。
    崇禎心中表示認可,這件事情上範景文、溫體仁、薑曰廣和楊嗣昌都擁有了高度共識。
    四川確實乃不二選項,現如今排查黃冊初步數據,預計四川有五百萬人上下。
    想想四川一地在幾百年後峰值時期達到一億多人,足以說明物產豐富。
    如今雖生產力低下,但除了成都平原還有廣袤的川中、川北、川南丘陵,開點荒養活千把萬人肯定沒有問題。
    “既然如此,那便定為遷往四川,冬季翻越秦嶺必定存在傷亡,亦是不得已而為之!”
    “陛下英明!”
    一眾文武拱手作揖。
    “陛下,範學士先前說陝地受災九成,重災區過半,臣鬥膽,敢問陛下遷移多少人口為宜?”
    楊嗣昌隨即提問,顯然對這事很上心。
    當初他老爹當過三邊總督,對陝西自然了解得更多。
    崇禎沒有開口,這個問題還真得細細思量。
    陝西災荒肆虐,流寇破壞多年,很多大小河流發生改道或是出現淤堵斷流。
    八百裏秦川早已成為人間煉獄,生態環境極度惡劣,幾百年後的華夏花費數十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才將生態日漸恢複。
    大明科技達不到幾百年後地步,興修水利也需要漫長的時間與財力。
    要移民那就多移一些,以時間換空間,讓陝地生態得到喘息。
    想了想,答道:
    “朕以為多多益善,凡不適合百姓居住之地均可遷移,眼前要做的乃解燃眉之三十萬百姓。
    之後可將時日拖長,一年不行就兩年,兩年不行五年十年亦可,總之要讓陝地休養生息!”
    “多謝陛下,臣已解惑!”
    環視一周,崇禎心中已有計較。
    “範學士!”
    “臣在!”
    “即刻傳旨盧象升並洪承疇、孫傳庭,組織災民遷往四川,四川各府縣做好迎接之準備!
    朕隻有兩個要求,其一,派軍隊沿路確保災民基本吃食,謹防流賊裹挾,少給朕凍死餓死!
    其二,到四川後發放移民口糧,給種子農具鼓勵開荒,官府全程指導種植南方作物!”
    “臣遵旨!”
    頓了頓,望了眼楊嗣昌。
    “楊嗣昌接旨!”
    楊嗣昌聞言,猛地心中大驚。
    他知道天要降大運了,趕忙俯身跪地。
    “欽封楊嗣昌為四川巡撫,同時兼任西南都督府都督僉事,協理秦良玉兵事!
    原巡撫王維章調回京師另用,此道旨意屆時由楊愛卿一並帶入四川!”
    “臣多謝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楊嗣昌差點感動得痛哭流涕,深深拜了幾拜。
    自己蟄伏快五年了,陝西剿賊早都用不上他。
    如今去四川當巡撫,還能順便為陝地百姓做點實事,也算了卻老爹曾經的心願,他終於可以大展拳腳了。
    “楊愛卿!”
    “臣在!”
    “朕就將蜀地交予愛卿,接受災民僅乃其一,諸多瑣事朕還要與你詳加商談,過完年後初三就出發吧!”
    “臣多謝陛下恩典,臣定不辱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