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隔岸觀火兩頭下注

字數:7328   加入書籤

A+A-


    多爾袞出發了。
    皇太極離開前還向朝鮮發了一道六百裏加急,旌旗招展中,兩隊人馬朝各自目標奔去。
    皮島之上,旌旗同樣迎風招展。
    各式戰艦與人馬布滿整個海灣,透露著一股肅殺之氣。
    抵達皮島休整一日,周遇吉部再次登船。
    兵貴神速他們不敢過多停留,於島上補充給養,聽取王國興手下錦衣衛傳達情報,順便再讓兒郎和戰馬活動活動筋骨。
    大明將士三十多年沒正式踏上朝鮮土地了,毛文龍在的時候也僅在鴨綠江南岸打打遊擊。
    這一回來的是重振國威,順便摧毀朝鮮國內親清派勢力,給李倧上點眼藥。
    周遇吉很興奮,沈世魁也精神抖擻。
    兩萬第三軍兒郎外加一萬水師,正整裝待發。
    “小侯爺,曹將軍,戰場見!”
    “周將軍,沈副總兵,後會有期!”
    “後會有期!”
    周遇吉、沈世魁、劉文炳、曹變蛟互敬軍禮,劉文炳和曹變蛟沿著棧橋登上戰船。
    皮島離義州不到百裏,距鎮江堡四十裏,曹劉兩個後起之秀將帶著各自兵馬分兵而擊。
    周遇吉、沈世魁坐鎮皮島指揮全局,首先攻擊鴨綠江兩岸。
    待朱大典一到,戰火將燒得更旺,相信要不了幾日,皇太極就會知曉屁股著火了。
    漢城,大內景福宮。
    “領議政,此事究竟該怎麽辦?卿拿個主意,事已至此,不能再拖了”
    李倧望向首席文官金瑬,眼中全是無奈,哪還有半點國王應有的風範。
    他這一個月麵臨金國與大明雙重壓力,早都被整不會了。
    前段時日駐沈陽通事傳回消息,金國台吉上月稱帝,要求朝鮮遞交國書俯首稱臣。
    九年前阿敏橫掃平安道,朝鮮被逼與金國簽訂《江都和約》,金國為兄,朝鮮為弟,達成了表麵上的同盟。
    朝鮮被壓榨不少錢糧,還要時刻提防滅國。
    朝鮮一直奉大明為上國,雖朝貢中斷數年,但形式上仍存在藩屬關係。
    現在金國要求稱臣,跟以前的所謂兄弟盟兩回事了,預示著將與大明徹底決裂。
    這一記重拳讓小朝廷兩派人馬爭論不休,雙方唇槍舌戰遲遲下不了決斷。
    接著忐忑不安中沒過幾天,明國錦衣衛又送來明皇聖旨。
    天朝皇帝態度無比強硬,還是這麽多年來頭一遭,警告朝鮮識得時務,不容許陽奉陰違,否則後果很嚴重。
    一連兩個重磅炸彈,讓夾縫中的小國上下如坐針氈,西人黨與北人黨就差拔刀相向了。
    “大王,我朝鮮國勢單力薄,猶如滄海一粟,如何能夠左右逢源啊。”
    李倧渴求金瑬力排眾議斬斷亂麻,順便讓他也告別搖擺不定,結果來了句廢話。
    想當年海光君在薩爾滸之戰中兩頭押注,置大明於不顧拒不出兵相助,李倧借此發動政變奪取景福宮之主。
    那個為他衝鋒陷陣的金瑬不見了,現如今遇到的局麵與海光君類似,李倧內心拔涼。
    “大王,我朝尊天朝上國近三百年,自去年起大明已呈現轉機,倒向建奴即與大明水火不容,切不可誤判形勢啊大王!”
    禮曹判書金尚憲上前一步,幾乎痛心疾首。
    他這禮曹判書主管著外交,相當於禮部尚書,與大明朝貢雖中斷多年,但明國那邊的事就隻有他最清楚。
    頭段時日錦衣衛與他接觸,拈重點說了些明國的事,讓他對大明有了更多了解。
    他覺得大明依舊強大,而且顯現出日新月異之勢,絕不可草率對待。
    朝鮮國國名都是洪武大帝親賜的,大明對朝鮮曆來不薄,是最好的主人。
    此事也向大王和金瑬稟報過,然而兩人一直態度曖昧。
    “金尚憲,你想將朝鮮國推入深淵嗎?你就是個大奸臣,休得蠱惑王上!”
    金自點出言訓斥,以他和崔明吉等人為首的北人黨,早都被建奴打怕了。
    在北人黨眼中,大明已經日落西山,對建奴,哦不,對大清國屢戰屢敗喪師失地。
    明皇宣府獲勝應該隻是僥幸,積極向清國看齊才行,他們可不想有朝一日被清算。
    “金自點,你個恬不知恥的混蛋,奴兒殺我平民搶我錢糧,奴兒之子有過之而無不及!
    你眼睛嚇了嗎?你就那麽想認賊作父嗎?置大王與百姓於不顧,你無恥至極!”
    “老子抽你!”
    金自點再也忍不住了,爭論一二十天積怨越來越深,血氣上湧想玩武鬥。
    “你敢!”
    “老子有何不敢!”
    “來呀!”
    西人黨和北人黨又開始劍拔弩張,明國朝官當著皇帝打架司空見慣,他朝鮮一點都不差。
    “住手!休得無禮!”
    金瑬粗氣直喘大喝一聲。
    朝堂之上拳腳相加,他這百官之首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當斷不斷必受其亂啊。
    一群侍衛迅速將兩幫子人隔開,架是打不成了,嘴上卻不一點饒人,唾沫星到處飛。
    “夠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李倧麵色鐵青,重重拍打桌案,這麽多天以來他也不知道拍了多少次。
    兩幫朝臣始終僵持不下,勢力也旗鼓相當,代表人物還都是當年助他奪位的大功臣。
    自己優柔寡斷害人不淺,今日想有個了結又有點懸了。
    “啟稟大王,承政院有公文呈報,分別來自明清兩國!”
    一內侍手捧文書,火急火燎進入殿中。
    李倧眉毛一抬,這還真是湊巧,神仙打架凡人遭殃,絕非什麽好事。
    如鬧市一般的朝堂總算安靜下來,兩派臣子心思各異,眼巴巴望著李倧。
    “呈上來!”
    “是!”
    李倧先拿起清國那一本,沒看幾個字就神色恐慌。
    皇太極命他調兵兩萬人從義州過江,到鎮江堡、金州、蓋州三處協防守城。
    接令後必須即刻啟程,否則怎麽怎麽,沒有半點商量餘地。
    李倧懵了,是否向其稱臣都還未下斷章,皇太極便默認他是臣子,指手畫腳氣焰囂張。
    胳膊拗不過大腿,這該如何是好啊?
    心情跌落穀底,拿起明國文書,李倧頹廢的身心為之一振。
    沈世魁以東江鎮名義下文朝鮮國,告知明軍將於近日進軍義州,剿滅平安道所有建奴。
    同時將在鴨綠江西北岸攻打鎮江堡,緊接著便會收複整個遼東半島。
    軍事籌劃毫不遮掩,還僅由一個副總兵發文,可見明國多麽有底氣。
    沈世魁闡明大明本次出兵十餘萬,數日後將有明軍登陸朝鮮,接管漢城並延伸到全境。
    大明身為宗主國不忍看藩國受奴酋肆虐,天朝陛下有旨,將替朝鮮守好國門。
    順便還提了一句,寧錦防線直至朵顏故地多處已經燃起戰火,大明水路四路圍攻,建奴這一回不死也得脫層皮。
    全文沒有提任何要求,跟皇太極的咄咄逼人完全兩碼事。
    “妙啊,妙啊,哈哈哈”
    李倧捧著文書仰天長嘯,這當中的分量他分得清。
    皇太極一登基明國就挑起戰爭,明顯屬於威懾,而皇太極放不下麵子,極有可能親征。
    結合皇太極旨意,顯然奴酋派兵出征西邊去了,怕遼東出現不穩,故強令朝鮮出兵。
    “領議政!”
    “臣在!”
    “念給諸卿詳聽!”
    “是!”
    金瑬娓娓道來,臣子們全都屏住呼吸,生怕聽漏半個字。
    小半刻鍾後,所有人都已門清。
    “大王,天朝於我國情誼深厚啊,應命平安、鹹鏡二道伺機而動,助天朝剿滅建奴。
    全境八道大開城門,夾道迎接王師,彰顯我藩國之忠誠!”
    金尚憲滿臉堆笑,錦衣衛說得一點沒錯,大明不可能不管他們,朝鮮有望了。
    “臣附議!”
    “臣附議!”
    “”
    西人黨像撿到了金子,全都神色興奮。
    “大王,臣以為仍需謹慎對待!”
    金自點這個唱反調的又跳出來了,說話總是那麽不入耳。
    “你”
    金尚憲雙眼怒視,破壞老子好心情,狗日的。
    “呃,禮曹判書稍安勿躁,看兵曹判書怎麽說。”
    李倧抬手,直接製止了矛盾升級。
    朝堂允許有不同意見,如今情況又變了,金尚憲隻得收聲。
    “大王,明國此舉絕非信口開河,然胃口是否真能吞下不得而知。
    故臣以為,確應從平、鹹二道聚兵,然可慢不可快,大明勝則助明,大清勝則助清!”
    李倧和金瑬眼前一亮,他們都不是傻子。
    金自點這次沒有堅持北人黨理念,而是采取左右搖擺,倒也符合二人當下的騎牆風格。
    “以卿之意乃兩麵下注,見機行事,誰也不會得罪?”
    “正是!”
    李倧微微點頭,得意地瞄了金尚憲一眼。
    “金自點,天朝都不承認金國,皆以建州奴兒稱之,你一口一個大清,忠義何在?”
    金尚憲非常不滿,王上也跟著想入他的套,真是昏庸啊。
    “大王,此舉萬萬不可取,大明此戰必勝,若察覺我朝陽奉陰違,豈不惹得雷霆震怒!”
    “金尚憲,大明二十多年來對建奴哪一場獲過勝?靠隔靴擦癢曇花一現寧遠大捷之類嗎?
    大明就一定勝?大清就一定敗?萬一大清勝了又怎麽辦?我朝擋得住八旗兵鋒嗎!”
    “明國兵強馬壯,聽說大明禁軍早已今非昔比,火器更是橫掃四方,如何不能取勝!”
    “聽說,嗬嗬,就一句聽說,你金尚憲親眼所見?”
    “朝鮮講求忠孝禮義,大明乃我宗主上國,我等豈可做背信棄義之事!”
    “九年前阿敏鐵蹄攻我國土,宗主在哪裏?逼大王簽城下之盟,宗主又在哪裏?”
    “兩百多年來大明賜於朝鮮實惠若幹,神宗皇帝兩度抗日援朝,沒有大明朝鮮早已不存!”
    “夠了!”
    再說下去就又要沒完沒,竟然還提到了滅國,李倧臉色變得無比難看。
    “此事休要再議,傳本王令旨,按兵曹判書說的辦,退朝!”
    這下沒了優柔寡斷,李倧非常幹脆。
    朝大明伸手要錢要庇佑的日子早已不在,他也在懷疑那宗主上國在誇大其詞。
    看來海光君當年兩頭下注並無錯,他何嚐不是另一個翻版。
    什麽狗屁忠義,一切皆為雲煙,確保王位鞏固私利最重要!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大明1635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