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爭論不休
字數:6743 加入書籤
皇極殿。
一百個文武早早進入殿中,不少官員交頭接耳小聲議論。
天子快一個月沒開朝會了,昨日午後接到上朝通知,三品以下文官爭先恐後登記,沒挨上的還差點罵了娘。
一個月來崇禎沒開朝並不代表未理政事,不是在各部衙門議事,就是泡在大明科學院。
還先後考察了西苑官地、皇家集團諸多店鋪作坊,去燕雲馬場鼓舞天雄軍士氣,視察城中廁所革命進展等等。
總之每天叫一個行程滿滿,日理萬機。
“皇上駕到!”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環視一周,崇禎默不作聲。
朝會限定的一百人滿當當,不知是真關心大明還是天生喜歡湊熱鬧。
抬了抬手示意,蔣德璟扯起了嗓子。
“陛下有旨,眾卿平身!”
“謝陛下!”
“蔣主任,開始吧。”
望向蔣德璟,崇禎淡淡道。
“臣遵旨!”
有事啟奏無事退朝那句口頭禪已經不在,現在由皇家事務司擔任司儀,就好比會議主持。
鴻臚寺職權全部並入皇家事務司,鴻臚局隻需派三兩人料理相關事務便可。
所有朝會節奏都掌握在皇帝手裏,臣子牽著鼻子走想議什麽就議什麽,完全成為曆史。
“今日共三項事宜,其一,通報對奴戰事,其二,通報大明憲法等律法審議結果,其三,確定明年春闈事務!”
蔣德璟聲如洪鍾,宣布朝會議程。
大臣們神態各異,沒有誰再主動站出來瞎嚷嚷。
天子回京第一朝黃景昉的事曆曆在目,從那以後規矩就變成這樣了,就算要發言也得先忍著,等流程走完。
“陛下,臣意通稟遼東戰事!”
“準!”
盧象升出班,捧著奏本朗朗上口。
“經軍機處匯總,五月初六北方野戰軍兩路人馬前出,現已占領朵顏故地及三座塔多日。
經陛下欽定,將朵顏故城賜名赤峰,三座塔賜名朝陽,重新納入我大明國土!
此戰滅掉五部蒙古部落,殺敵一萬八千餘,俘虜蒙元餘孽四萬餘人,物資若幹!”
“噓”
朝臣中有人發出噓唏,匯集在一起就成了一股嘈雜音。
盧象升咳嗽一聲,殿中重歸寂靜,接著道
“五月十八日,禁軍第三軍與水師沈世魁部,分別攻克朝鮮義州及鎮江堡,現鎮江堡緊握於大明之手,殘敵退守鳳凰城。
山東都督府三萬兒郎於二十一日登陸朝鮮,據最新情報,朝鮮主要城池均被我軍掌控!
國王李倧騎牆觀望,最終屈服於大明天威,朱大典上報請示,是否扶持新國王!”
“啊”
“這”
這次的噓唏聲更大,北方野戰軍出征是登了報的,隻是不清楚細節,華夏日報對戰況也僅報道過隻字片語。
而東麵就不一樣了,官方從來沒有宣布過,今日一提出便是大瓜,一幫內閣軍機口風好嚴啊。
那啥扶持朝鮮國王啥意思?宗主國管得這麽寬嗎?
絕大部分官員倍感驚異,少許人還多少有些費解與不滿。
“關寧軍於近日收複鬆山、杏山諸堡,寧遠到錦州陸路完全打通,盡歸我大明之手!
現侯恂坐鎮錦州,與北方野戰軍兩路人馬遙相呼應,此役最終之目的即將達成。
從此遼西與長城外線千餘裏故土將連成整體,遼西走廊不再孤懸一線!”
合上奏本,盧象升向天子作揖。
“陛下,臣已通報完畢!”
“回班吧。”
“遵旨!”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
孫承宗從椅子上站起,帶頭山呼。
一眾臣子有樣學樣,所有人都喜形於色,就算有點小心思者也不敢在此刻唱反調。
朝堂之上將戰果公之於眾,明日華夏日報也會詳細報道,已無保密的必要了。
“諸位愛卿都說說,先議一議朝鮮新國主事務。”
崇禎一副閑適悠然,語氣無比平淡。
不少臣子猶如注入一針興奮劑,皇帝都很久沒讓人在朝堂上發表意見了,正欲出班間,劉宗周站了出來。
“陛下,朝鮮國主首鼠兩端,已不可再謀其位,依臣之見可立世子李溰為王!”
藩國之事就該禮部管,劉宗周自然得積極表態。
“臣附議!”
“臣附議!”
部分臣子拱手,多半為禮部、吏部官員。
也有一些人唯唯諾諾,似乎在隨波逐流。
望了眼才從詔獄出來兩個月的倪元璐,隻見其眉頭緊鎖,崇禎問道
“倪侍郎,你有不同意見嗎?”
倪元璐一怔,出班道
“陛下,臣沒有意見,隻是隻是”
“支支吾吾作甚,直說!”
“陛下恕罪,臣遵旨!”
倪元璐深吸一口氣,天子前段時日單獨召見過他,說的話令他無地自容。
天子還不計前嫌,升他成禮部右侍郎兼京師大學堂祭酒,這份大度再度令他汗顏不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一年來自己種種作為實在迂腐不堪,詔獄裏他想了很多,大明翻天覆地日新月異,舊思維早已行不通了。
“陛下,朝鮮臣服我大明近三百年,我朝於此國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無數。
神宗朝兩度抗日援朝,大明兒郎流血犧牲,國庫消耗殆盡,還直接引發奴兒崛起,此等藩國若再行國祚有失偏頗!”
“那依卿之見不該立新王囉?”
崇禎淡淡道。
“臣沒有想好,然不立肯定勝過新立!”
“陛下,臣以為倪侍郎所言極是,如今朱總督經略朝鮮,此國之西人黨勢必處於上風!
為以絕後患,完全可以撤銷朝鮮王室,改成我大明之行省!”
新任兵部尚書吳珄慷慨陳詞,這一番話讓朝堂瞬間炸鍋。
大明原本無行省一詞,各地都稱為承宣布政使司,這個詞是皇帝上個月才提出來的,算是承接蒙元舊製。
崇禎心中暗笑,這吳珄有點意思,是個刺頭啊。
在他心目中將朝鮮變為行省隻是時間問題,今日之所以要把這檔子事兒放在朝會上討論,便是想看一看朝堂輿論走向。
“陛下,臣以為萬萬不可!”
“陛下,我大明雖乃堂堂宗主,然一旦收為行省即代表侵吞他國,於漢家禮儀不符啊。”
“有何不可,身為宗主便有行事之權,豈是小國能夠左右!”
“李倧瞻前顧後虛與委蛇,建奴牆則投建奴,大明兒郎強勢登陸則重依大明,此等不忠不義之徒,拿來何用!”
“”
一眾大小文官嘰嘰喳喳,瞬間分成兩派。
內閣、軍機處、其它各部尚書侍郎們冷眼旁觀,尤其了解天子的人,更是默不作聲。
要論大明花在朝鮮身上的心血,確實超過任何一個行省。
別說收入囊中,即便將朝鮮國永世為奴作補償都實屬應該。
要爭論就爭論吧,崇禎無動於衷,讓喜歡辯論的臣子找回點曾經的感覺,就當過過嘴癮。
天子有縱容的意思,皇家事務司禮官也沒有過問,文官們開始表演了。
足足兩刻鍾過去,兩派互不相讓,唇槍舌戰愈演愈烈。
大明文官真特麽帶勁,崇禎終於聽厭煩了,給蔣德璟使了一個眼色。
“肅靜!肅靜!”
爭論聲漸漸停息下來,不少人粗氣直喘,先前可累得夠嗆。
“朕也不想多說,老規矩,認可收回李氏職權設朝鮮為行省者站左邊,反之則站右邊!”
崇禎眯著雙眼,聽臣子吵架沒點免疫力還真不行,真不知以前是怎樣熬過來的。
十餘息功夫後,朝堂上涇渭分明。
讚成者超過八成,嚷嚷半天就是十來個小官瞎逼逼。
搖頭自嘲,崇禎笑道
“看來朕確立新律法一點無錯,按新律法之規定,今後朝廷將設立明鏡台衙門。
爾等想提出治國之策,想要發表高論,明鏡台便是爾等大展拳腳之地!”
內閣及六部少數知情者忍俊不已,佩服天子果然睿智。
大明朝堂吵了兩百多年了,光靠堵並非長久之計,天子也不是聽不進忠言之君。
設一個衙門供他們吵,看究竟吵成個啥樣。
“不過朕有言在先,往後無論爭辯結果如何,均需以投票表決為準,就像你們現在這般。
朕允許不同意見,然若想靠少數人之意撼動大事,以致無限期拖延不了了之,朕絕不容許!”
一眾臣子聽得懵懵的。
又是明鏡台又是投票,天子語氣不善說得非常清楚,隻有靜待下文了。
“孫先生!”
“臣在!”
“即刻向朝鮮國下旨,收回敕封金冊大印,貶朝鮮王室為民,將朝鮮設為我大明最新行省!
由朱大典擔任朝鮮首任總督,總領朝鮮一切軍、政事務,改朱大典部為禁軍第七軍!
即日起撤銷山東都督府,由東征都督府全盤接管山東軍務!”
“臣遵旨!”
“朕看就由倪侍郎跑一趟,去宣揚我天朝國威吧!”
“臣遵旨!”
朝堂喧鬧塵埃落地,崇禎一錘定音。
那些持反對意見者也不好再多說什麽,天子此般想來絕非一時興起,恐怕早都在醞釀了。
二十多人對陣七十多人,天子和高官全站一方,以所謂禮儀去左右政事,真的行得通嗎?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大明1635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