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人定勝天
字數:4831 加入書籤
“不論石板路還是水泥路,統一增設兩道旱渠,並不用於排水,而為以作備用。”
說完,崇禎拿起紙張畫了個草圖。
他之所以這樣考慮,是看到後世很多街道上這個部門幹完那個部門接著幹,挖了補補了挖,產生不少浪費。
那是新生華夏也沒預料到幾十年時間會發展得那般迅猛,不得已而為之,所以崇禎要適當布置提前量未雨綢繆。
“陛下,不知這旱渠留作何等用處?”
劉遵憲隨即發問,他是工部一把手,自然得弄明白。
相距幾百年的意識形態不是一丁半點,有疑問實屬正常,崇禎不可能說未來會出現電力、燃氣、通信光纜之物。
這東西嚴格地說也不叫旱渠,而應稱作預留小管廊。
今日六部侍郎以上大員、大明銀行、皇家集團、科學院大佬都在,隻能揀就近的說,也打算趁此拋出思慮許久的那個構想。
“上次於午門外蒸汽機抽水,諸位是否都已到場?”
眾臣拱手作揖,表示當日皆在。
走下禦座,背著雙手在閣中踱起步子,崇禎緩緩道
“京師常駐人口百餘萬,加上各地入京者總數已近兩百萬,朕想問問諸位,如此之多人口,其日常用水從何而來?”
“回陛下,有水井之區域鄰裏共同取水,然數年來降雨較之以往更為稀少,無數水井已不能滿足日常所需。
大量商賈從城外運水進城,再售予百姓早已成為常態,且供不應求。”
鍾炌立即作答,作為京師父母官,他最有發言權。
崇禎接過話頭,接著道
“鍾卿所說一點不差,連皇宮日常都是從玉泉山取水,京師太缺水了,必須一勞永逸,大伴,取北直隸輿圖!”
“是!”
王承恩從箱子裏拿出地圖,讓兩個小太監展開在大家麵前。
臣子們懵懵的,不知天子意欲為何。
“諸位請看!”
用手指了指京師北麵燕山山脈,崇禎又指了指途經京師最終注入海河的白河及朝河。
“北地自古以來雨水本就稀少,尤其近十餘年最甚,然不降則已,一降便往往形成滔天洪水,朝廷百姓苦不堪言!
歸根結底乃老天爺季節紊亂,莊稼要水時一滴未賜,春夏之際好不容易等待糧物茁壯成長,上天卻又洪水泛濫。
朕以為並非上天懲罰大明,而是人們在大自然麵前極其渺小,要與天地萬物相適應,唯有眾誌成城改變規律!”
崇禎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說起小冰河氣候。
在大明人意識形態中,這恐怕歸於君王失德所致,或者說國運漸落西山。
他並不相信所謂鬼神,但在這個時代還難以改變固有思維,因此提到了上天。
“朕有個想法醞釀許久,朝白二河交匯於燕山腳下河穀盆地,發洪水時如同汪洋大海。
以致京畿周邊大量農田被毀,洪水退去滿目瘡痍,為百年之大計,我等何不變廢為寶!”
“陛下,莫非是指在此修建大型水庫?”
工部尚書劉遵憲發問。
他經手太多水利工程,千百年來華夏人民與大自然對抗,尤其黃、淮流域最為突出。
皇帝這麽一說,瞬間心神領會。
“劉尚書一語中的!”
眾臣子相互對視,潮白河幾乎每隔五六年就發大水,以往慘景曆曆在目。
萬幸近兩年洪水都不大,否則又是生靈塗炭。
那地方他們多少了解一些,如若築城大壩形成莫大水庫,確實能緩解洪流。
“陛下,潮白河如脾氣暴躁之惡神,每年用於修繕耗費頗多,若一勞永逸自然更妥!”
孫承宗出言附和,算是隱晦地表達支持。
這絕對是個超級大工程,任他經曆若幹風雨,此刻心裏其實也沒底。
“朕之所以敢於當下提出,乃我大明國庫已枯木逢春,科學院水泥可堪當大任!
那些戰俘均可作為勞動力,涉及遷移百姓亦可征用,各項條件已經成熟,王院正!”
“臣在!”
“通過京師大興土木檢驗,現又對水泥累積何等新得?”
王徵不假思索,答道
“回稟陛下,混凝土強度高於石灰米漿,加入竹片可增加韌性,與夯土牆如出一轍,修建一般房屋並無大礙!
如若采用鐵條效果最佳,請陛下給臣一些時日,臣有把握用作橋梁、大壩等巨物建造!”
“甚好,那就辛苦科學院了,新式鑄鐵法抓緊突破,朕等你們的好消息!”
“臣一定破除萬難!”
給了王徵一個勉勵的眼神,崇禎微微點頭。
大明鑄鐵在曆代王朝中已處於最先進行列,現科學院正在攻關高爐煉鐵法,也在探索用蒸汽機床代替人工錘煉。
按崇禎構想堤壩須以鋼筋混凝土修建,如此方可屹立百年不倒,造福後世子孫。
華夏人民智慧不容褻瀆,麵對任何困難都會找到最穩妥之法,他信心滿滿。
“朕以為修建水庫用工不會低於101novel.com萬,耗費銀錢以數百萬計,然必須去做,京師水患不解決,何以解決天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水庫建成後亦可對下遊原有河道進行疏浚,興建各類水渠及水塔,讓挑水成為曆史!
故朕方才要求道路下預留旱渠,便是其中一個環節,是為考慮今後於渠中埋設水管,讓甘泉流進千家萬戶!”
崇禎一句話將大工程拉回當下。
城中離筒子河較近的公廁都在興建水塔,有的都已建成了。
那蒸汽機將水抽入水塔內,再用管道接入廁中,衝洗時直接擰開即可非常方便。
臣子們由衷佩服,天子從廁所用水衍生到百姓生活用水,構思得如此長遠周到,這可是他們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工部、戶部、順天府!”
“臣在!”
劉遵憲、畢自嚴、範複粹、鍾炌等官員拱手。
“朕亦於潮白河修建水庫一事勢在必行,著工部詳細踏勘運籌,順天府、戶部統計需搬遷之村莊,戶部籌措專項銀錢!
於一年上下完善前期所有籌備,再花五至十年予以建成,朕不求急,而在於穩。
朕隻有兩個要求,其一,涉及之百姓剛分得土地又麵臨失地,朝廷須好生搬遷安撫!
其二,工程乃百年之大計,務必百密無一疏,使灌溉農田與百姓生活用水兩不誤!”
“臣等遵旨!”
後世修密雲水庫靠著肩挑背抬花費兩年多,一度動用民工101novel.com餘萬。
以大明現有狀況,動員能力肯定趕不上新生華夏,科技水平也相對更落後,為此崇禎不得不在耗時上進行延長。
隨著科學院的研究與實踐,水泥及鋼筋工藝會愈加完善,能盡早完成自然最好不過。
“諸位,人乃改變世間萬物之根本,也就是說人定勝天!朕與諸卿再接再厲!”
“臣等遵旨!”
皇帝借用偉人的這句豪言壯語令人心潮澎湃,從某種意義上算同上天對抗,與儒家思想相悖。
但想想這一年多來天子總是變不可能為可能,又有幾樣不是在與天地博弈?
皇帝說得沒錯,凡事就要敢想敢做,那些或多或少的顧慮,完全不值一提!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大明1635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