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好吃不瞞天

字數:7266   加入書籤

A+A-


    翌日。
    位於內城朝陽門大街的大明樓熱鬧非凡。
    大明樓一層大廳可接待食客七十桌,二樓雅間三十餘間,整體接待能力超過一百桌。
    酒樓裝潢華麗且別具一格,有一種典雅與悠閑之美,怎麽看都是個高端消費地兒。
    今日宴請的臣子和商賈名流達一千五百多人,設宴近兩百張八仙桌,酒樓根本擺不下,崇禎前日就下旨將桌席擺在大街上。
    好吃不瞞天嘛,朝陽門大街石板路才修繕完沒多久,嶄新且寬大整潔,加上天色轉陰,於街上吃飯並不顯得唐突。
    “陛下駕到!”
    巳時時分,崇禎出現在大明樓,坐上了大門前的主桌主位。
    “臣等(草民)拜見陛下!”
    “諸位免禮!”
    “謝陛下!”
    官員和商賈名流們早早就到了,都在等著天子。
    今日可是皇帝請客,受邀者都得到一張專屬請柬,各自大名就寫在請柬上。
    哪怕官職或身份不高,能被天子記住完全莫大殊榮,自然不能姍姍來遲。
    其實崇禎哪裏記得了那麽多人,都是司禮監去落實的,他隻是圈定一個邀請範圍。
    既然做就得給參與者留下深刻印象,成為低級官員和商賈名流今後吹噓的資本。
    一通君臣禮儀,崇禎端坐於門前說起了開場白
    “諸位,我大明東、西兩線戰果輝煌,賊首高迎祥被生擒,流寇可稱得上徹底覆滅!
    遼東繼光複大淩河、蓋複二州後再取金州,遼東半島盡歸我手,現漠南大片故地與遼東連成一片,奴酋已惶惶不可終日!
    朕在此立下誓言,五年之內必親率兒郎覆滅建奴,重塑我大明朗朗乾坤!”
    “為陛下賀,為大明賀!”
    “”
    道賀之聲不絕於耳,天子爆發出的魄力令人敬畏。
    想想自開國以來隻有太祖、成祖兵戈鐵馬,宣總和武宗也不差,可惜都英年早逝。
    當今天子這一年多的表現可圈可點,對於禦駕親征已經見怪不怪了,臣子們深信他肯定能再創太祖成祖之榮光。
    壓了壓手,崇禎話鋒一轉
    “我等在此為前線將士獲勝隆重集會,朕有一個問題問你們,你們當中有誰光顧過大明樓?舉一下手讓朕看看。”
    眾人一下子愣住,還沒從剛才的熱血中反應過來。
    隔了好一陣,才有臣子舉手答道
    “陛下,臣來過。”
    “陛下,臣也來過。”
    “陛下,草民也曾領略過酒樓風味。”
    “”
    不少人跟著舉手,響應者看起來都非富即貴,不過基本上僅占兩三成。
    酒樓開業這麽久了,據禦馬監稟報長期食客爆滿,就是消費有點高,讓普通人望塵莫及。
    酒樓最大噱頭便是皇家產業,廚子基本為禦廚,菜品風味獨特,即便一般肉湯,也比其它大酒樓同樣的食材更為鮮美。
    “諸位,大明樓有三大特色,其一裝潢風雅,其二禦廚坐鎮,菜式涵蓋天南地北。
    至於其三嘛,各式菜肴都突出一個詞,鮮美!你們誰知道那獨特鮮味從何而來?”
    崇禎帶著微笑繼續發問,禦音被皇家事務司禮官一一傳唱,在場的人都能聽清。
    科學院的人閉口不言,孫承宗等二十餘大員也沒開口。
    上次就聽天子說過那獨家配方,內閣和六部大佬還為此擔起了免費“美食宣傳官”,天子明顯想問那些不明所以之人。
    “陛下,臣知曉!”
    “陛下,臣也知道!”
    “”
    很多人舉手,崇禎看到了鍾炌,指了指他,說道
    “鍾愛卿上前作答!”
    “臣遵旨!”
    走出人群來到近前,鍾炌向崇禎作揖。
    “陛下,臣於大明樓消費過兩次,第一次就倍感新奇,禦膳果然非同凡響!
    臣上個月又來第二次,頓感比前次更為奇特,有道涼拌雞既辣又鮮,蘑菇湯幽香撲鼻,其它諸菜也甚是鮮美。
    臣聽閣老尚書們說酒樓有兩樣秘製調料,其一名曰油潑辣子,其二名曰味精,加上禦廚們手藝精湛,臣每次都盡興而歸!”
    “哈哈哈,鍾愛卿一語中的!”
    禦廚的手藝的確好,不過由於皇帝素來節儉,很多廚子的拿手菜都好多年沒做過了。
    於是天子給了機會,讓他們到大明樓盡情發揮,又有辣子和味精助力,禦廚們個個都感到廚藝更上一層樓了。
    緩緩站起身,崇禎麵帶笑意
    “朕在此告訴各位,所謂油潑辣子,其實便是番椒製成!
    番椒有祛濕禦寒之功效,夏秋之際與醬醋作涼拌菜肴口感舒爽,春冬兩季用其製作湯鍋,與涮羊肉類似,可讓人酣暢淋漓!
    朕已命宋侍郎在官地培育出番椒種苗,不出兩個月便會豐收,明年會向民間大力推廣!
    而那味精,則是從麵粉中提取,其工藝較為繁瑣,比在鹽水中提純精鹽更複雜,酒樓菜品鮮香異常,味精乃一大功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然此物尚在改進產量有限,科學院暫隻可供應大明樓,待工藝成熟之時可惠及千家萬戶!
    其做菜用量與食鹽相當,售價最多比食鹽高兩三倍而已!”
    眾人似懂非懂點頭,用量不多價格也不貴,能給菜肴增鮮可真是稀罕物啊。
    皇帝一番科普讓臣子興趣更濃,也算給辣椒和味精打了個莫大的廣告。
    “今日朕邀請諸位來此,除了慶賀大勝讓群臣領略美味,還要展示我官地之產物!
    昨日朕就給閣臣尚書們說過,番薯土豆乃大明重要口糧,於災荒年可救百姓性命。
    此二物傳入大明已數十年不等,產出比小麥稻米高出若幹,今年官地和種植之府縣長勢良好,兩個月後必定豐收!
    然我大明百姓並不熟知栽植技術,也不懂得其食用之法,過往官府征糧亦不征收此二物,故一直得不到推廣。
    今日朕要讓諸位看一看嚐一嚐,此二物烹飪方式甚多,配以先前朕說的番椒、味精之類,一旦吃上定會愛不釋手!”
    聖上口口聲聲說這兩樣東西好,有的人曾經見過或聽聞過,可那就是低賤之物啊。
    不少人麵麵相覷,聽說那兩玩意兒尤其番薯吃後會腹脹難耐,連底層百姓都非常不屑。
    今日竟然可以登上大雅之堂,還被天子吹捧得高大上,不禁充滿了更多期待。
    “尚膳監何在!”
    “奴婢在!”
    尚膳監掌印太監上前躬身。
    “禦廚們準備得如何了?”
    “回皇爺,一切妥當,可隨時觀摩!”
    “甚好,那朕就帶領百官與各界人士現場觀摩!”
    “奴婢遵旨!”
    一排排長長的案板、鍋灶擺在街的另一端。
    事務司趕忙整頓隊伍,隨天子有序參觀部分菜肴製作過程。
    崇禎走在最前麵,親自擔任向導和美食解說員,數十禮官則充當傳聲筒。
    “諸位,此黃色之物便是土豆,紅色之物便乃番薯。”
    指了指案板和籮筐裏洗幹淨的食材,崇禎還順手拿起兩個,朝眾人展示。
    前日就命宋應星把土豆番薯每樣運了一千多斤來,昨日還在此地安排過一番。
    這場秀須秀出特色,讓人刮目相看,尚膳監與酒樓方麵準備得井井有條。
    “此二物尚有近兩月才到收獲季,故個頭略微偏小,然依朕看來亦比民間所種更為飽滿,這便是種植技術所致”
    崇禎滔滔不絕,邊說邊緩緩朝前挪步。
    隻見案板前禦廚在將土豆和紅薯進行削皮,有的隨即將其切塊切絲。
    還有禦廚用紅薯粉連同肉塊進行拌合,大家都井然有序。
    而前方一大片蒸屜區正冒著白煙,禦廚將已經蒸熟的紅薯卸了兩屜下來供人參觀。
    這便是最簡單的烹飪法——蒸紅薯。
    “此物可炒、可燉、可蒸、可紅燒,可單食,亦可與肉類同烹,土豆亦是如此。
    要論烹飪法至少有十餘種,可作為菜品亦可充當主食,主要以各人喜好而論。”
    皇帝在說,臣子們隻有聽的份,都把這些話記入了腦海。
    接著走到油炸和烤製區域,禦廚們熟練地將土豆放入油鍋之中,吱吱聲連綿不絕。
    旁邊數個大盆裏還擺著剛炸好的土豆條,飄出的香味簡直讓人直流口水。
    而用磚塊搭建的臨時爐灶旁,則擺著若幹烤好的紅薯,其貌不揚卻散發出陣陣焦香。
    “阿嚏阿嚏”
    “”
    當靠近辣椒麵製作的地方時,不少臣子噴嚏連連。
    這玩意兒采用油潑有些刺鼻,還好處於室外不然更厲害,不過其香味的確很誘人。
    見有臣子露出窘狀,崇禎比他們更適應也快忍不住了,便大步走到街對麵熟食裝盤區。
    “此乃小酥肉!”
    指著一疊疊已經入盤的金黃色肉塊,崇禎作起了介紹。
    “此物便是用方才所見的紅薯粉拌合肉塊油炸而成,其口感酥脆鮮美,名曰酥肉,牙口不好者可別輕易嚐試!”
    “陛下,如此說來,那老臣恐怕沒這道菜的口福了。”
    孫承宗笑著作揖。
    他前段時日與大員們倒是領略過辣椒與味精,但紅薯土豆製成的東西卻同樣頭一回見。
    “哈哈哈,孫先生勿憂,朕昨日欽定菜單時便要求禦廚每桌額外清蒸一份。
    正是考慮到諸卿中不乏年長者,清蒸酥肉下麵墊有紅薯,葷素搭配,保證諸位大飽口福!”
    “陛下考慮如此周全,老臣多謝陛下!”
    “哪裏哪裏。”
    崇禎擺手,一副君臣同樂風輕雲淡。
    熟食區廚子們都在忙活,已經擺好了幾道幹點和涼拌菜。
    對麵蒸屜裏的菜也差不多到點,稍後就可以開席了。
    “走,我等都去入座,接下來品嚐美食吧。”
    “臣等遵旨!”
    崇禎大手一揮,踱著四方步緩緩往回走,龐大的隊伍依次回到桌席區。
    不到兩刻鍾的觀摩,赴宴者對土豆紅薯烹飪方法多多少少有了些許了解。
    各式菜肴泛出的色香味甚是誘人,天子產業果然不凡,早就被勾起食欲。
    皇家事務司引導眾人對號入座,每張桌子上都寫有座牌卡,很容易就找到各自座位。
    “陛下有旨,上菜!”
    隨著蔣德璟一聲吆喝,皇家事務司唱響了開席前奏。
    一道道美食禦酒上桌,大街上彌漫著各種鮮香。
    大明天子於光天化日之下大開宴席,這在華夏曆史上,恐怕是破天荒頭一遭。
    喜歡重生大明1635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生大明1635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