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仕途沉浮
字數:4668 加入書籤
在蔡京那寬敞而又略顯古樸的書房內,檀香嫋嫋,彌漫著一股寧靜而又深沉的氣息。蔡京與江逾明相對而坐,蔡京的麵容上帶著幾分歲月的滄桑,眼神中卻透著一種曆經世事的睿智與感慨。
蔡京輕輕歎了口氣,緩緩開口道:“賢侄啊,老夫如今年事已高,這家族的諸多事務,終究是要托付給你們年輕人的了。十八娘,也就是蔡琴,她自幼聰穎賢惠,知書達理,是老夫的心頭寶。日後,你便要好好待她,切莫辜負了她。”
江逾明微微欠身,恭敬地答道:“前輩放心,晚輩自當盡心盡力,善待十八娘。”然而,在他的內心深處,卻有著一絲難以言說的不自信。他自幼修道,追求的是那忘情忘我的境界,對於這突如其來的婚姻,他心中滿是迷茫與不安。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承擔起這份責任,是否能夠給予十八娘真正的幸福。
不久之後,在榜下捉婿這一傳統習俗之下,江逾明與十八娘蔡琴迅速成婚。那是一場熱鬧而又倉促的婚禮,紅燭高照,賓客滿堂,但在江逾明的心中,卻始終覺得這一切來得太過突然,讓他有些難以接受。他看著眼前美麗而又陌生的十八娘,心中五味雜陳。他想要抗拒這快節奏的婚姻,卻又無法拒絕蔡京的安排。畢竟,蔡京在朝中的勢力龐大,他若拒絕,恐怕會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
婚後,江逾明背負上了奸臣女婿的罵名。走在汴京的大街小巷,他總能感覺到周圍人異樣的目光和竊竊私語。那些話語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著他的心。但他並沒有因此而一蹶不振,相反,他開始對蔡京的性格有了初步的揣摩。
在他看來,蔡京是一個才略出眾的奸臣。他有著過人的智慧和謀略,在朝堂之上翻雲覆雨,將權力玩弄於股掌之間。他能夠洞察人心,善於利用各種手段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但同時,他也是一個可恨又可憐的人。他的所作所為雖然為自己和家族帶來了榮華富貴,但卻也讓他失去了很多東西。他的名聲在民間早已臭名昭著,成為了人們口中的奸臣。而他在朝堂之上,也時刻麵臨著來自各方的壓力和挑戰,稍有不慎,就可能萬劫不複。
在大宋的官場之中,中了進士便意味著踏上了仕途的第一步。朝廷有著一套嚴格的進士授官製度。一甲的三名進士,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通常會直接進入翰林院,成為皇帝身邊的近臣,前途一片光明。他們有機會直接參與國家大事的決策,與皇帝和朝廷重臣們朝夕相處,是眾人眼中的天之驕子。
二甲和三甲的進士則會根據成績和朝廷的需要,被授予不同的官職。二甲進士一般會被授予知縣、主簿等地方官職,他們需要在基層積累從政經驗,為日後的升遷打下基礎。而三甲進士則可能會被分配到一些較為偏遠的地區,擔任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官。
對於很多進士來說,他們都想留在京城當京官。因為京城的官職不僅地位高、待遇好,而且升遷的機會也更多。二甲、三甲的檔次對於仕途升遷有著重要的意義。如果能夠在京城任職期間表現出色,得到上級的賞識和提拔,那麽他們就有可能平步青雲,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然而,江逾明卻做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決定。他向蔡京表明了自己要外調的想法。蔡京聽後,大為吃驚,他皺著眉頭問道:“賢侄,你為何會有這樣的想法?留在京城當京官,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你卻要放棄這大好的機會?”
江逾明微微思索了一下,然後誠懇地說道:“前輩,晚輩認為,從政之道,需從基礎做起。若一開始就留在京城,雖然看似風光,但所接觸到的不過是朝堂之上的虛浮之事,難以真正了解民間疾苦,積累從政經驗。而且,如今汴梁局勢凶險,朝堂之上暗流湧動,各方勢力爭鬥不斷。晚輩初入官場,若卷入其中,恐怕難以自保。倒不如外放地方幾年,一方麵可以避開朝中的風浪,另一方麵也可以混些資曆,為日後回京直入中樞做好準備。”
蔡京聽了江逾明的話,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色。他點了點頭,說道:“賢侄所言極是。你能有這樣的見識和覺悟,實屬難得。外放地方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地方上,你可以親身體驗百姓的生活,了解地方的實際情況,這對於你日後的仕途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而且,如今朝堂之上局勢複雜,你若留在京城,很可能會成為各方勢力爭鬥的犧牲品。外放地方,也可以讓你暫時避開這些紛爭,等待時機成熟,再回京也不遲。”
於是,在蔡京的支持下,江逾明開始了外調的準備工作。他心中明白,這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再回京城。但他也知道,這是他目前最好的選擇。他想要在這複雜的官場中生存下去,就必須學會審時度勢,做出正確的抉擇。
就在江逾明為外調之事忙碌的時候,大宋的朝堂之上卻發生了一件大事。金國使者來到了大宋,帶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金國要求聯合宋朝進攻遼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一消息在大宋的君臣之間引起了軒然大波。朝堂之上,大臣們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有人認為,遼國與大宋已經和平相處多年,如今若與金國聯合進攻遼國,恐會破壞兩國之間的和平,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而且,金國乃虎狼之邦,與他們合作,無異於與虎謀皮,日後很可能會反受其害。
但也有人認為,遼國近年來國力日漸衰弱,而金國卻勢力日益壯大。若能趁著這個機會與金國聯合,消滅遼國,不僅可以擴大大宋的領土,還可以提高大宋在國際上的地位。而且,遼國一直是大宋的北方隱患,若能將其消滅,大宋的邊境將會更加安全。
大宋的君臣們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最終還是答應了與金國結盟。而此時,致仕已久的蔡京再次出任丞相。他深知此次結盟的重要性,也明白這其中的風險。但他更清楚,這是一個為大宋謀取利益的好機會,他不能錯過。
蔡京決定讓江逾明作為使者前去金國會盟。他將江逾明召到了丞相府,語重心長地說道:“賢侄,此次宋金結盟,乃是大宋的一件大事。你作為使者前往金國,責任重大。你要代表大宋與金國進行談判,爭取為我大宋謀取最大的利益。你可有信心?”
江逾明心中雖然有些忐忑,但他還是堅定地答道:“前輩放心,晚輩定當竭盡全力,不辱使命。”
蔡京點了點頭,然後與江逾明開始討論談判策略。江逾明沉思片刻後,說道:“前輩,晚輩認為,‘能打才能和’。在與金國的談判中,我們必須要展現出大宋的實力和決心,讓金國知道我們並非軟弱可欺。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在談判中占據主動,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蔡京聽了江逾明的話,微微皺了皺眉頭,說道:“賢侄所言雖有道理,但老夫卻有些擔憂。這宋金盟約,終究是不保險的。大宋軍隊如今麵對金軍,力有不逮。若金國在談判中出爾反爾,我們恐怕難以應對。”
江逾明歎了口氣,說道:“前輩所言極是。但如今我們也沒有太多的選擇。弱者在這個世界上,往往沒有太多的話語權。我們隻能盡最大的努力,爭取一個相對有利的結果。”
經過一番商議,宋金聯盟的框架終於基本成形。江逾明也開始為出使金國做準備。他需要走山東海路進入遼東,這一路上充滿了未知的危險。而且,他還需要準備大量的禮物禮品支援金國,以顯示大宋的誠意。
在離開汴梁之前,江逾明心中一直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解決高俅。高俅在朝中橫行霸道,作惡多端,江逾明早就對他心生不滿。而且,他也知道,高俅與蔡京之間存在著一些矛盾和利益衝突。若能解決高俅,不僅可以為朝廷除害,還可以為自己在朝中樹立威望。
於是,江逾明暗中策劃,利用自己的一些人脈和手段,對高俅進行了打壓。次日,高太尉便突然病了,而且病情十分嚴重。旁人雖然察覺到了一些異樣,但卻並未將此事與江逾明聯係起來。江逾明看著這一切,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他知道,自己的計劃成功了。
隨後,江逾明帶領著一千多戰鬥力差的禁軍出發了。這一千多禁軍,大多是一些老弱病殘,戰鬥力十分有限。但江逾明並沒有因此而灰心喪氣。他計劃沿路招收兵馬,壯大自己的隊伍。他認為,多山地區是強兵之地,那裏的百姓大多勇猛善戰,若能將他們招募到自己的麾下,必將大大提高自己隊伍的戰鬥力。而且,他覺得順民多不利於民族發展,一個國家若想要強大,就必須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來保衛。
幾天後,江逾明一行人到達了大名府。大名府在大宋實行四京製中,為北京,是邊關重鎮,其地位相當於後世的直轄市。這裏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連接中原與北方的重要樞紐。城池高大堅固,城牆上的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彰顯著它的威嚴。
此時坐鎮大名府的梁中書也是蔡京的女婿。兩個奸臣的女婿在這大名府相遇,氣氛顯得有些微妙。梁中書表麵上對江逾明十分熱情,設宴款待,但江逾明卻能感覺到他眼神中的警惕和防備。他知道,在這複雜的官場之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目的和利益,他必須小心應對。
在宴會上,梁中書與江逾明寒暄了幾句後,便開始試探江逾明的來意。江逾明心中明白,他不能將自己的真實目的告訴梁中書。於是,他隻是含糊其辭地應付著,說自己隻是路過此地,順便拜訪一下。梁中書雖然心中有些懷疑,但也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宴會結束後,江逾明回到了自己的住處。他坐在桌前,陷入了沉思。他知道,此次出使金國,充滿了未知的危險和挑戰。而且,在這途中,他還要麵對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和政治鬥爭。但他也明白,自己肩負著大宋的使命,不能退縮。他必須要勇敢地麵對這一切,為了大宋的利益,為了自己的仕途,努力前行。
夜深了,大名府的街道上漸漸安靜了下來。江逾明望著窗外的明月,心中充滿了堅定和決心。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但他已經做好了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一切挑戰。
喜歡複仇與奇遇請大家收藏:()複仇與奇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