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航空母艦立項

字數:3124   加入書籤

A+A-


    沈雲峰認為,也許等自己死後,新的一代董事會會有野心,想獨立建國,甚至會將清廷取而代之,這都不是自己煩的神了,所謂“祖訓”,在以前或許有用,未來生產力成幾何式的提高,沒有什麽可以去指導後世了。
    自己這一輩的人,能做的就是給他們和中國留下豐厚的遺產和暫時的安全,以後,他們是守成,或者是敗家,亦或是發展,那是他們的命運。
    防城機場,在原有的飛機跑道邊上,新用木板建了一條200米長的木跑道,這是仿製航空母艦的甲板跑道。
    等跑道全部完工,飛行員將在這裏訓練在這樣的跑道上起飛和降落,技術人員將根據起飛和降落的數據開進行甲板曲率的調整,最佳長度的確定。
    當這些都確定好之後,所有的飛行員將日複一日的在此訓練起降,掌握要領。
    翱翔天空,在戰爭中成為決定因素的軍種,這種榮耀吸引著大量的年輕人爭先恐後的加入空軍。安保隊空軍也敞開大門,挑選適合的人員,要竭力擴大飛行員的隊伍。
    螺旋槳飛機時代,飛行員的折損率是相當的高,雖然目前安保隊空軍單獨占領空域,出了事故很難有犧牲,但是一旦進入空中格鬥的時代,飛機數量和飛行員數量往往決定了戰爭的走向。
    船用柴油機的研發遇到了瓶頸,很難研發出能驅動更大質量艦船的柴油機,研發團隊已經轉向從英國人軍艦上吸收的三脹式蒸汽機,正在進行技術攻關。
    至於燃氣輪機那種科技含量極高的驅動方式,現在隻能擺在神壇上,作為一個理念,激勵科研人員不斷去奮鬥。
    螺旋槳飛機時代的航空母艦並不太複雜,這時候,沒有導彈,全靠護衛的軍艦進行防護。螺旋槳飛機起降距離短,也不需要先進的彈射和阻攔索技術。
    不過,作為新型的艦種,設計上是要重新進行設計的,大麵積的甲板如何負重和卸力,飛機如何固定,如何升降進艙等等,都不是紙上談兵。
    幸好,這時候,隻有“豐南號”有製空權,這一代的航母設計不需要防空的武器裝備。
    總體而言,除了驅動的蒸汽機需要足夠強勁之外,航空母艦的要求就是大而抗風浪。
    這麽些年,造船工業成為軍事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已經有了大量的工程師和技師,沈鬆他們的任務就是擘畫一個外型,說清楚作用,提一些思路,然後讓他們去攻關。
    田虎和劉永陸則正在組織新建的海軍陸戰隊師在瓊州進行登陸戰的訓練。
    登陸艦這玩意現在是沒有那個技術造出來,想通過艦船把坦克送到地方的岸上難度不是一點半點,目前還是按照自己的優勢項目來設計戰術。
    一輪主炮轟炸,將岸上的炮台等火力點轟炸清理,包括沙灘上、附近掩體內的敵軍陣地用火炮挨個輪番轟炸一次。
    然後對位置較高,火炮拋物線難以達到的炮台,出動飛機進行轟炸和清理。
    將岸防清理之後,海軍陸戰隊然後利用舢板這種原始方式開始運兵登陸,一艘舢板一挺機槍。士兵登陸後,由飛機繼續進行火力支持,確保登陸士兵能順利到達預先偵察確定的位置構築工事。
    第一批士兵開始構築工事時,飛機一邊給予火力支持,一邊觀察第二批登陸士兵,隨時給予掩護。此時海上戰列艦則在遠處監視側翼,一旦側翼出現敵軍,將使用主炮對側翼進行轟炸。
    戰術主要就是利用主炮的射程優勢和飛機的空中優勢,戰術並不複雜,複雜的是地形,登陸戰難就難在每一次登陸都會遇到不同的地形,這次訓練選擇的地形,戰列艦可以靠近到岸邊5公裏,也許下次就是10公裏,戰術就要進行修正。
    目前最大的優勢就是飛機,但依然要考慮到遠航後飛機的彈藥補給問題等等。
    很多問題,將在一次次訓練中暴露,這些問題將結合艦船的改造來實現多元化的登陸作戰。
    這都是需要造船工業的支持,“豐南號”現在直接開設的船廠大大小小有十幾家,有強勁的生產能力和大量的熟練工人。
    現在軍艦主要生產萬噸級的軍艦和5000噸級的軍艦,已經開始有多元化的設計。譬如已經開始設計後勤船,未來遠洋的後勤不能依靠調用商船來保障。譬如食品的冷凍倉儲等等,都要在船上設計冷庫。
    還有油料補給船,如何安全存放,方便補給等等,但都是在現有的3000、5000和萬噸級三個平台上改進。
    經過這一次海戰,軍艦的設計也有一些小的改進,在新的量產軍艦上都會有應用。船廠的生產依然是夜以繼日,無論民用還是軍用。民用的需要掙錢,掙錢來支撐軍品的投入。
    飛機的改進和新機型的研製自然是重中之重,飛機廠和設計院的擴大是不可避免的,也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和人才的調入。
    這場軍事戰爭也給世界的經濟格局產生了劇烈的影響,列強的戰爭賠款給中國的經濟注入了新的動能。
    清廷進一步加大造船業和鐵路的建設,對鋼鐵的需求進一步加大,所有發現能夠開采鐵礦的規模都在擴大,但也滿足不了內需。因此,外購鋼鐵成為必須的選擇。
    由於在軍事上的獲勝,東南亞的國家開始有意識的向這個曾經的東方大國開始增加聯係,礦產資源也由原來等待西方商人的收購變為一部分去香港的國際金屬交易所去交易,透明的價格和靈活的運輸安排讓這些落後國家在礦產上的利潤變高,吸引了他們。
    這些土著國家的王室貴族和有錢人依然喜歡東方的絲綢、瓷器這些奢侈品,加上“豐南號”的民用工業品以及蒸汽機船,這些資金又會回流到中國。
    因為四省的旱災,這兩年,中國從暫時的糧食輸出國又轉為糧食進口國,泰國、柬埔寨這些水稻種植國家又向中國出口大米,東婆羅洲的大米市場也轉給了泰國和柬埔寨。
    中國的農具和”豐南號“的化肥、種子又是這些農耕國家必須的生產資料,所以,資金在不停的來回流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