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千陽王朝
字數:3083 加入書籤
“關於文氣,要說到前朝建立之前,上上個王朝覆滅之時,你應當知曉。”周守鶴也坐下,喚來門邊大太監奉茶。
聞燕臨瞬間想到了那個短命的王朝,千陽王朝。
“父皇可是說的是千陽王朝?”聞燕臨出聲。
周守鶴點點頭,“千陽王朝的覆滅,並非單單因為自然天災那般簡單,現在許多書籍也隻是一筆帶過,才讓當年真相不曾遍傳。”
“首先,你需要知道一個地方,名為‘深淵’,”周守鶴盡量簡潔明了地說道,“深淵乃是我們腳下這塊土地的倒影,乃是滋生最混沌、無序的惡淵,修仙界所謂的魔獸,皆是由深淵中的生物跑出大地的鎮壓,從裂縫中逃竄於人間,與地上野獸交合繁衍的子嗣。”
“千陽王朝的覆滅,是因為大地劇烈的波動和重組,讓地下的深淵多出許多裂縫,導致大量深淵生物逃逸地上,千陽王朝作為當時大一統全大陸的王朝,不得不派出所有人手進行鎮壓——而代價就是覆滅和犧牲。”
“所以,後麵才會出現紛爭之世,天烏國,靈王朝,大宣……這些國家紛紛建立,”周守鶴淡淡道,“然後過了二百四十三年,靈王朝死,大周興。”
“在千陽王朝獨霸一方的時候,當年流行的並非如今的主流武道與仙道,而是文道,隻要你有文氣天賦,就像修仙者的靈根一樣),你便可以踏上修行之路,”周守鶴道,“當年千陽皇帝一句‘一將功成萬骨枯’,便讓萬裏深淵異獸化作枯骨,被千陽鐵騎踏爛成灰。隻可惜,當年深淵異獸來勢熊熊,縱使千陽皇帝如此雄才大略,最終也免不了戰死的下場。”
仙道和武道隻是不是主流,但仍然存在的,文道之所以是主流,隻要會識字作詩,便能輕易踏入文道門檻,三種修行門檻:仙道>武道>文道)
“千陽皇帝戰死,當年的古蘭赫哲便接過鎮國至寶,也就是太一鍾的持有權,帶著還活著的千陽的兒子向海的另一頭逃去,後麵千陽的兒子為了阻攔那邊大陸的深淵裂縫裂開,學習他爹犧牲自己了,古蘭赫哲變成了那片大陸真正的話事人,也就有了古蘭老祖和古蘭王朝的出現。
至於文道,當年就是因為深淵異獸,不說文道,就連仙道這等最會保命的修士也死傷慘重隻剩一二,文道殘存的一脈全隨著古蘭赫哲離開了,沒能走的,也漸漸消失在曆史的塵埃中,如今這塊大陸上,知道文道的人,十萬挑一也不足為過。
後麵,沒想到古蘭赫哲為一己私欲,竟然強行鎮壓住太一鍾,讓天下文道傾斜於古蘭王朝一國之身上,他是仗著亂世才敢如此,而如今天下逐漸太平安定,他的後代又安逸慣了,哪裏還有古蘭赫哲的氣魄壓住太一鍾……”
說到這裏,周守鶴看向聞燕臨,喝了一口茶水。
聞燕臨試探性地繼續道:“太一鍾受到文氣更多的地方召喚,強行掙脫了古蘭王朝的束縛,來到了我大周的地界,意在尋找下一個有德之人,才會在祂青睞的人身上留下剪影?”
周守鶴哼了一聲,“不算蠢。”
他又繼續看向聞燕臨,聞燕臨隻好繼續說,“所以,古蘭王朝如此著急派遣使者向我大周會晤,是為了加入爭搶太一鍾的局勢,他們自幼便修行文氣,自然認為比我等更有利於奪得勝利,這才不惜得罪我們大周,也要強勢插入一手。”
周守鶴點點頭,嘴角露出一點不屑的笑容,“可惜,他們忘記了,當年文道為何能成為最主流的修行之道,隻要文道修士打開文氣紫府,便能立即獲得太一鍾的文氣反饋,隻要天資足夠聰穎,一夜成神有何不可?千陽兒子不也如此,有感而發,這才能堵住那道裂縫。”
補充:一般文道修士的文道作品分為鳴縣、登府、貫州、鎮國、天下知以及合道,而他們的境界則是文芽境、文縣境、文府境、文州境、文鎮境、文天境、道合境)
聞燕臨又急忙討教,“父皇,那兒臣該如何才能激發文氣紫府呢?”
周守鶴沒有作聲,聞燕臨自知失禮,他麵對的不僅僅是一個父親,更是這天下的主人,他竟然在過分激動的情況下,忘記了君臣之道。
聞燕臨忐忑地等待著周守鶴的斥責,或者責罰,沒想到卻等來了一句周守鶴淡淡的發言:“朕要是知道,朕就文武雙修了。”
聞燕臨訕訕地撓撓臉蛋,在周守鶴沒有注意到的時候。
一向無所不能的大周帝皇、天下之主,傳說中唯一一個觸及了武聖之境的男人,居然也有讓人大跌眼鏡的時刻。
聞燕臨不知道是該吐槽還是尬笑,不過當務之急是維持好自己的表情,回去見了大哥再說,而不是在這裏任由尷尬的氣氛蔓延。
周守鶴道:“無妨,朕會派人,三天之內,將大周境內被太一鍾選中的人聚過來,含真,你要帶起頭,知道麽?”
聞燕臨立刻點點頭。
離開前,又聽到周守鶴傳音入耳,“此事不得張揚,你長大了,應該懂得這個道理,不必答複,讓大為送你出宮。”
聞燕臨步伐輕微一滯,而後又恢複如常,隨著大太監走出去。
禦書房的門哢噠合上,那是門內機關的聲音,若是外人貿然闖入禦書房,便會被這無處不在的門後機關絞殺。
以往來此處,聞燕臨之感覺到了無盡的威壓和震懾之感,如今他卻能體會到國家就是一個機關,它正高速運轉著,將周守鶴的指令有條不紊、高速有效地傳遍全國,大周如此之大,周守鶴卻能如此自信在三日內將人集齊,何等效率!
怪不得大家都想坐上這個位子,自古以來為這個位子血流成河的何止一家?
聞燕臨背過身去,在大太監的注視下,上了馬車,緩緩離開了皇宮外圍,聞燕臨才發出一聲嗤笑,不知是笑自己,還是他人。
與此同時,周瀲光和公孫煊從房間中退出,周瀲光看了公孫煊一眼。
公孫煊便懂了,兩人並肩緩緩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