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文氣
字數:3511 加入書籤
皇宮。
“陛下,五皇子在門口求見。”大太監彎腰進來,朝著屏風內側的男人說道。
周守鶴正端起聞婧在一旁奉上來的魚白珍珠湯,才喝了一口下肚子,就聽見聞燕臨求見的通報聲,他不動聲色地吹了一口碗邊浮起的熱氣,挑眉瞥了一眼聞婧,道:“倒底是母子,甚是心有靈犀。”
聞婧溫柔地笑笑,道:“臣妾也沒想到含真能來,倒是少有一家子相聚的時候,不是陛下操勞國事,就是這孩子忙在他那處,臣妾是借了陛下的光。”
她一副聽不懂的模樣,隻說些家裏長短的話,裝糊塗一向是後宮妃子們學會的第一課。
周守鶴淡淡“嗯”了聲,看向大太監,“讓他進來吧。”
“你這珍珠湯的手藝向來是這麽好,朕的胃口都好了不少,”周守鶴繼續聊起了之前的話題,又問道,“燕歡這孩子最近在做些什麽?她性子隨朕,會讓你操心不少。”
聞婧笑著搖搖頭,“燕歡要是讓臣妾操上幾分心才好,如今長大了,格外的懂事,臣妾有時思念的緊,偏偏這孩子卻一心向著事兒。”
周守鶴微微蹙眉,“這麽忙麽?朕可記得她小時候,不是隨著澹台臨那小子逃課去,就是跟著荀燁那家夥摘果子去,五姊妹裏,偏生就她一個性子最活潑。你也不要因著母親的份兒心軟,該管教便管教。”
聞婧笑盈盈地應下。
正巧,此時聞燕臨也跟著大太監從外麵繞進來。
他抬眼看見了皇帝和自己的母妃,心中一驚,麵色卻是不顯,道:“兒臣見過父皇、母妃,問父皇、母妃安。”
皇帝點點頭,“起來吧,今日不必拘泥於君臣之道,你母妃做的魚白珍珠湯向來是一絕,若是做的多了,倒是便宜你小子了。”
聞婧捂著嘴輕笑,偷偷看自己兒子被揶揄的神色。
聞燕臨恭聲道:“母妃往日可不長做,若不是父皇,兒臣怕是也沒有這口福了。還多謝父皇替兒臣著想。”
周守鶴擺擺手,看向他:“你來麵見朕,可有何事?”
聞燕臨神色一凜,眼神瞥向聞婧,而後垂眼道:“此事乃關乎朝政之事,兒臣也是突然得知,不敢拿捏主意,還來請父皇定奪。”
周守鶴看向聞婧,聞婧自然懂得意思,福了福身,向皇帝告辭。
周守鶴道:“晚膳時,朕再來陪你。”
聞婧露出驚喜的神色,眼底抑製不住的高興悄悄漫出來。
等大太監送著聞婧離開禦書房,聞燕臨這才敢開口說話。
“父皇,兒臣有一事要稟明,以兒臣之粗見,實在愚鈍,無法判清其真假,還望父皇定奪,否則,兒臣心難安矣。”
見周守鶴麵色平靜地微微頷首,聞燕臨才繼續道:
“就在不久前,莫約兩三日的時間,兒臣耳畔鍾鳴沸騰,幾乎要震聾兒臣的耳朵,但問在場他人,皆不得聽。
兒臣疑心生病,但府上醫師把脈後告知,兒臣身體暫且無恙,隻有幼時留下來的舊疾,但這舊疾卻同引起兒臣所說的耳鳴毫無瓜葛。
又在昨日,兒臣聽見那潺潺鍾鳴之後,有一聲音道——
‘新安講學尊紫陽,書堂夜永聲琅琅。穆陵宸翰鸞鳳翥,奎壁下貫晴虹光。上探孔孟繼濂洛,道重泰山與喬嶽。神遊故國想歸來,月明應化遼天鶴’此處引明代唐文鳳自《新安八景詩?其三?紫陽夜讀》)
其後,兒臣驚醒,警覺手中多出一物,乃是一座鍾鼎的剪影。”
聞燕臨娓娓道來,周守鶴的神色也漸漸認真起來,聽到此處,他問道:“剪影?可能喚出?朕欲細觀之。”
聞燕臨點點頭,將心神下沉,尋到往日那般玄之又玄的感受,一刹那,似是大道回音在體內響徹,又似那朗朗鍾鳴宕開一筆,聞燕臨手心中緩緩凝聚出一道道金色的文字——是大周的文字。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引自《道德經》首章內容)
幾行金色的文字在掌心中飛速纏繞,最終竟然形成了一鍾鼎,正如聞燕臨所言!
周守鶴內心即使早有了準備,但仍然激蕩不已,天下文道之魂——太一鍾!
古老的銘文雕刻在鍾壁之上,時不時有金色的文字從鍾身上產生又飄向天空,而後徐徐消散。
天下文道,竟然認可了聞燕臨為其一持有人,正如當年九鼎選擇自己這般,周守鶴忍不住思索著,這剪影亦然與當年九鼎選擇自己作為競爭者之一那般,為聞燕臨留下了剪影。
計劃,必須再提快!那些家夥,是不會容忍天下文武仙三道齊聚一起,按日子算算,蕭昀那孩子也快回來了……周守鶴一時間想入了迷。
周守鶴抬頭看向聞燕臨,緩緩道:“你對此物,可有什麽看法?”
話雖問著,周守鶴心裏卻想著,若是光兒在此,那太一鍾也絕不會放過這一好苗子,不過太一鍾若是真敢將光兒拉入那廝殺中,他便是動用九鼎也要將其鎮壓。
不過,若是太一鍾是憑才氣興旺而留下剪影,那公孫煊那小子也有可能……
古蘭王朝如此心急想要入我大周海域並進京城,看來是火燒屁股坐不住了吧,此前百年,那古蘭老祖仗著自己文氣鼎盛,強行施咒壓下太一鍾,讓天下文道盡傾斜於古蘭一國……
周守鶴一瞬間想到了許多事情,回過神來,聞燕臨額上已有冷汗。
“你先收回去吧,”周守鶴叮囑幾句,“這乃是天下文道至寶太一鍾留下的考驗剪影,外放過久,會消耗你的文氣。”
“文氣,是何物?”聞燕臨下意識問出聲。
周守鶴背著手,淡淡道:“你坐下吧,朕今日便趁此機會,好生與你說道一二。”
聞燕臨在一旁坐下,心中思緒已過萬千,“文氣”,多麽新鮮的一個詞匯,他這遍讀萬書典籍的人竟然從未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