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點撥

字數:3501   加入書籤

A+A-


    直到楊若綰提出:
    “文道、武道、仙道,三者都為道,啟蒙也都需道之根基,天下事物大同小異,我們何不借武道、仙道之方法嚐試,至少要在後日古蘭使者抵達京畿之時,我等都得走上文道。”
    眾人思路恍然開闊,拍手叫好。
    顧子冶忍不住拱手道:“不愧是浣花居士,一針見血,我等佩服。”
    楊若綰捂嘴輕笑,“子冶言重,是聽了你們幾番辯解,忽然靈光一現,與其說是妾身一人,不如說是在座諸位的共同智慧。”
    在場又其樂融融的笑起來。
    天色將晚之時,聞燕臨說道:“諸位來之路上風塵仆仆,也不曾有落腳之地,我在府上設宴款待大家,若是不嫌棄,客房也可供大家落榻,這幾日我們也方便交流。”
    其餘相互看了一眼,心下也明白,便應了下來。
    隻有楊若綰悄悄來到聞燕臨身邊詢問:“妾身夫君並不放心妾身一人在外,跟著廠衛一路奔波,算算腳力,如今應該在同福客棧落了腳……”
    聞燕臨微笑道:“居士莫急,你的夫君可以同你一起住進皇子府來,來時路費便由含真做主結了可好?”
    楊若綰聽到此處,想自己出去住的可能性也不大了,索幸丈夫能住進來,也不再糾結,心中石頭輕輕落了下去,神情溫和更甚,便點頭告辭。
    五皇子府。
    聞燕臨安頓好幾位文人,這才有空歇下來坐在院子裏的池塘旁邊吹吹夜風。他孤身一人坐在此處,幾分寂寥從微微搖晃的燈籠裏生出。
    他盯著一旁的假山看了好一會兒,這才轉頭看向一旁的老樹,低聲喊了一句:“大哥?”
    一個人影從婆娑的樹影中掠出,腳尖一點池水,同睡著的睡蓮葉抖開漣漪,兀地就落在了聞燕臨的身邊。
    周瀲光好奇地問:“含真是怎麽認出我來的?我分明藏得仔細。”
    聞燕臨笑著將頭靠在周瀲光的胳膊上,閉上眼睛,聲音小小的回答道:“大哥身上的檀香,風一吹就聞到了。”
    周瀲光嗅了嗅自己的衣服,他迷茫地眨了眨眼睛,“我怎麽聞不見?”
    聞燕臨沒有回答,從袖子裏伸出手,悄悄抓住了周瀲光的掌心,答非所問地道:“你怎麽來找我了?不是在三哥那邊嗎?”
    他很慶幸自己把周圍的人都趕了出去,至少這一時刻,他能安安心心地跟周瀲光相處一會兒。
    文道、古蘭的事情已經煩的他頭暈,祖父還是再不厭其煩地給自己塞丫鬟,耳畔的鍾鳴變本加厲……
    煩·聞燕臨·煩
    周瀲光沒說自己是為了盯著秦文正,“擔心你這幾日太忙,不好好吃飯,也不好好休息,我想來陪陪你,也不知道你會不會嫌我煩?”
    聞燕臨又扭過一點身子,抱住了周瀲光,將臉蛋埋在周瀲光的懷抱中:“嫌你煩,你快走吧。”
    手卻抓著周瀲光的衣服死死的,一點兒也不肯放開。
    周瀲光笑著拍拍他的肩膀,“煩什麽事情?我聽聽呢?”
    聞燕臨便把今日的事情說了一遍,周瀲光便道:“怪不得看今日你府中熱鬧起來了,原來是住進來了客人。
    武道啟蒙乃是以武者根基——武脈為基礎,將體內血液流轉模擬氣力運行,使得武脈通透,再打開武竅,小竅七十二,大竅三十六,全開之後,便有內力湧現。”
    他先解釋了關於武者啟蒙的問題,然後再是修仙者。
    “修仙者靠體內靈根,以神識為引,沉下心來,將外界靈力引入體內,繼而修煉。”
    “修武者依靠武脈,修仙者依靠靈根,修文者應該也跟‘文’相關。”周瀲光分析道。
    周瀲光還說:“文道、文道,以文行道,何以文?”
    他看向聞燕臨,摸摸他的腦袋,“或許這就是解開秘密的關鍵。”再多的,天道就不讓說了,這是四筒給周瀲光轉交資料時叮囑的。
    周瀲光很是從心的沒有透露多一個字,也沒有少一個字。
    聞燕臨突然想到了什麽,一拍大腿,興致衝衝地站起來,“我想到了什麽,哥,你跟我走。”
    周瀲光應聲好,便跟著聞燕臨急衝衝地跑到了會客廳去。
    會客廳內,六人應該是約好了時間,周瀲光陪著聞燕臨待了大概一刻鍾的樣子,便陸陸續續地來人了。
    有人抱著古書,有人拿著翻爛了的典籍,總的來說,沒人閑著,也沒人懶著,大家都在盡自己全力去尋找開啟文道的方法。
    聞燕臨見人齊了,便將之前周瀲光同他說的,還有自己所推測的告訴了大家。
    見識最多的蘇子眉開口道:“以文行道,何以文?”
    “我等文人,應以文行道,無論男女,無論身份,無論老少,”蘇子眉一邊說一邊緩緩掃過眾人,“文人,當有教無類,當不畏艱難,明心見性。”
    說罷,蘇子眉身上湧現出一股淺金色光芒,眾人耳邊齊齊響起一陣鍾鳴。
    大家看向蘇子眉的眼神充滿了期待,但蘇子眉的表情卻很是慎重:“不夠,我能感應到這股力量隻達到了一半,還差些什麽。”
    不過唯一能明確的是,蘇子眉說的話跟開啟文道之路已經開始接近了。
    “我知道了!”少年辛幼安跳了起來,“開啟文道是不是就是像聖人立言、佛祖許下宏願那樣,我們也應該許下什麽誓言,正心明德,以文行道,將文傳播大周的每一個角落!”
    辛幼安年紀最小,骨子裏的熱血還在激情澎湃,他想的也是最簡單的。
    但正是他的話也給了在場諸位一個提示。
    聞燕臨皺眉片刻,緩緩開口道:
    “吾聞燕臨在此立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以文行道,生生不息,久久不滅!”
    語罷,訇然濃鬱的金光籠罩住聞燕臨,一股磅礴的氣勢從他的身上散發出來,眾人恍惚間,似乎聽見了千百年來,多少文人大儒立誓宣命,將“文道”久久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