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我寄人間雪滿頭(十四)

字數:3154   加入書籤

A+A-


    紀和挑眉,抱著胳膊,感興趣地問道:“什麽有鬼?你不是不相信世界上有鬼嗎?”
    在周瀲光熬了通宵獲得黑眼圈的那個晚上,紀和拉著周瀲光從風花雪月聊到了宇宙起源,也知道了周瀲光是一個極其堅定的“唯物主義戰士”。
    當然了,這一點,作為周瀲光的搭檔——安平樂也很清楚,他略略驚訝看向周瀲光,“你轉性子啦?”
    周瀲光搖搖頭,指著那處血跡道:“要麽,我們被凶手鑽了空子,要麽,我們就被內鬼鑽了空子。”
    “我現在越發確信,這個農夫絕對有鬼,而他的死肯定代表著什麽,”周瀲光眉頭緊鎖,“昨天我們傍晚才拿到許可,如果是內鬼,肯定早就利用這中間的一段時間將現場做了偽裝和處理,這個案件又會複雜許多。”
    安平樂忍不住問道:“所以呢?這跟你剛開始問我的問題有什麽關係嗎?時間沒有問題啊。”
    紀和輕笑一聲,拍拍安平樂的肩膀道:“時間正是問題所在。”
    他笑起來很好看,看得安平樂心中一怔,連下意識的反駁都咽了回去。
    周瀲光道:“不怪你,誰叫你是大戶人家出身呢,也沒下幾年基層鍛煉,跟我做的案子也過分簡單,這才導致你缺少了常識。”
    安平樂更加迷惑了,“周哥,你別打啞謎了,趕緊告訴我吧。”
    周瀲光道:“據我們的情報消息,受害者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農夫,他幾乎種了一輩子的地,也習慣了種地的生活,對不對?”
    安平樂點頭道:“對啊。”但他表情還是不解,看得紀和以手捂臉,扭過頭不願意看這個笨蛋。
    周瀲光繼續解釋道:“我們來的時候,經過了村莊,你告訴我,你發現其中有幾盞大燈懸掛門口?”
    安平樂眯著眼睛細細回想:“村長家有一盞……嗯,好像不超過五盞燈。”
    “那這五盞燈是不是都靠著村南,與我們走的村北方向相對?”周瀲光再次提示道。
    安平樂點點頭,似乎想到了什麽,但他始終無法突破那一層薄膜。
    周瀲光歎氣,幹脆一口氣給他說幹淨不過我們聰明帥氣美麗的讀者們一定猜出來了):
    “受害者家住村北,並無外燈懸掛,若是夜深,必須自己點油燈回家,而如今市價油幾何錢財?普通農夫可能日日負擔的起這消耗?”
    安平樂接話,“自然不能,他們大部分都是用火把之類的,但是如今油價……世家壟斷,即使是火把也需要節約使用。”
    周瀲光點頭,拍拍他的肩膀道:“那你說,一個普通農夫,早上卯時出門耕作,一直勞作到夜晚戌時回家,還有走過這麽一段長路,你且告訴我,他怎麽安然無恙地幹了幾十年農活?”
    “仵作判斷出他戌時死亡,說明他至少也是夜深而歸,又有哪個普通農夫是這麽晚回家的?又沒油燈火把,就算有,還需要承擔如此高昂的一筆價格。你告訴我,這是個普通正常的農夫麽?”
    周瀲光繼續給他細細分析,“小孩,你是出身好,不知道這些細節,但是昨天接手過這裏的巡捕會不知道嗎?為什麽這案卷中,沒有任何記錄呢?”
    “是不是捏準了你是京都安家出身,並不了解鄉野之事,而我向來懶散,又要受你約束,平時你我又經常吵鬧,大家還以為我們關係不好,”周瀲光指出來,“你說,其中可以動手的機會是不是很大?”
    紀和點點頭,抬手扶住周瀲光的肩膀,目光灼灼地看著周瀲光:“哥哥,你分析的好有道理,小和很是仰慕。”
    周瀲光得意地翹起嘴角,顧及著單身狗安平樂,又隻好強行壓下去。
    安平樂猛然驚醒,結巴道:“那那那那……那豈不是夜司裏出了叛徒?難不成凶手,一直都是夜司內部的人?!這些年豈不是賊喊捉賊嗎?”
    他捂著腦袋,神情恍惚地碎碎念起來,時而大笑,時而小泣,周瀲光無奈地拍拍他的肩膀道:
    “隻是如果,也有可能是,這農夫單純因為身份不凡,引起了凶手的注意力,然後殺死他。而夜司的人也隻是單純接受了一個半天,還沒來得及調查這麽深。”
    周瀲光看著這小孩恍惚的模樣,耐心地安慰著他,“別想的太複雜了,一步步來,你說,如果我們沒路過村莊,沒有觀察到這麽多細節,也沒辦法馬上判斷出這個農夫有問題。”
    安平樂好受了些,他點點頭,站起來,低聲道:“我以為,夜司至少沒有那麽多的汙垢,至少……還有正義的一席之地……抱歉,我真的很難接受夜司裏麵出了叛徒。”
    周瀲光拍拍他的肩膀,“小孩,人生的路還很長,你不能隻用單純的黑白看人,人是黑白灰參雜的,人性是複雜的,它可以很好,也可以同時很壞。明白嗎?”
    安平樂悶悶地應了一聲,大概是鬱悶了,難得安靜下來不再發言。
    周瀲光看著血跡斑駁的白石小徑,又走到周邊去觀察環境,他私心認為有內鬼的可能性很高,他們現在所看到的現場一定是被掩蓋過的,而他要做到的就是盡量去發現其中未來得及掩蓋的蛛絲馬跡。
    受害者所在的小村莊叫樓山村,那一片水資源豐富,但是多嶙峋怪石,極難耕作,但沿著小溪流走上兩刻鍾時間,就能看見山盆之中一片沉積而成的良田。
    良田不大,但足夠養活樓山村的百姓。他們開鑿河道,引向良田,又分配了田畝,很快就把日子過了起來。
    至於樓山村為何不搬到良田附近,村長告訴周瀲光三人道:
    田地四周被山體包裹,那山體岩石酥鬆,極易墜落,為了安全著想,再加上祖墳一直在現在的樓山村後山上,他們便沒有搬遷。而是選擇每天走上兩刻鍾,到田邊耕作。
    而周瀲光他們現在所處的地方,就在樓山村與良田的中間,是支向小山上的一條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