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回:議撤兵暫息幹戈 別檀州再謀後舉下)

字數:3114   加入書籤

A+A-


    宋軍撤離檀州,一路緩緩而行,宛如一條蜿蜒的長龍,穿梭在山川之間。張璟立馬於隊伍前方,神色凝重地望著遠方,心中默默計算著行程與可能遭遇的變數。他深知,撤軍之路絕非坦途,遼軍隨時可能追擊。
    “報——”一名斥候快馬加鞭趕來,在張璟馬前翻身下馬,單膝跪地,急切稟報道:“將軍,後方暫無遼軍追擊跡象,但前方三十裏處的山穀地勢險要,恐有埋伏。”張璟眉頭緊皺,沉思片刻後說道:“傳我將令,各營將士提高警惕,先鋒營派精銳前去探查,中軍與後軍保持緊密陣型,不得慌亂。”軍令迅速在隊伍中傳開,宋軍頓時緊張起來,刀劍出鞘,弓弩上弦,氣氛凝重得如同即將爆發的火山。
    此時,宋昕瀾騎馬來到張璟身旁,眼神中透著擔憂:“相公,前方山穀若真有埋伏,我軍該如何應對?”張璟微微轉頭,看著妻子堅定地說道:“夫人放心,我已有所安排。若遼軍真在此設伏,我軍便將計就計,給他們來個迎頭痛擊。”
    先鋒營派出的精銳小心翼翼地進入山穀,四處探查。山穀中寂靜得有些詭異,隻有風聲在穀間呼嘯,仿佛隱藏著無數雙眼睛在窺視。突然,一名士兵輕聲說道:“將軍,您看那邊,草叢似乎有動靜。”先鋒營將領順著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發現草叢微微顫動。他心中一緊,低聲喝道:“準備戰鬥!”然而,當他們小心翼翼靠近時,卻發現隻是一隻受驚逃竄的野兔。眾人這才鬆了一口氣,但警惕之心並未放鬆。
    經過仔細探查,確認山穀並無埋伏後,宋軍這才繼續前行。待走出山穀,張璟懸著的心才稍稍放下。
    另一邊,耶律德重接到兒子們的報信,得知宋軍真的撤軍,心中五味雜陳。他坐在營帳之中,望著地圖上宋軍撤退的路線,陷入沉思。身旁的謀士見狀,上前說道:“將軍,宋軍此次撤軍,看似無奈之舉,但其中或許有詐。我軍若貿然追擊,恐中埋伏。”耶律德重微微點頭,道:“本帥也有此顧慮。隻是宋軍此番退去,一年後再來,必定準備更加充分,我等不可掉以輕心。”
    這時,耶律宗雲說道:“父親,孩兒以為,我軍可趁宋軍撤軍,軍心不穩之際,派一支輕騎追擊,騷擾他們的後方,挫一挫宋軍的銳氣。”耶律德重目光一閃,問道:“你有幾分把握?”耶律宗雲自信滿滿地回道:“孩兒願立下軍令狀,若不能成功,甘願受罰!”耶律德重思索片刻,道:“好!本帥給你五千輕騎,務必小心行事,不可貪功冒進。”
    耶律宗雲領命,迅速點齊五千輕騎,趁著夜色,如鬼魅般朝著宋軍撤退的方向追去。
    宋軍這邊,經過幾日的行軍,已漸漸遠離檀州。這日傍晚,宋軍在一處開闊之地安營紮寨。張璟與諸將正在營帳中商議明日行程,忽聞營外喊殺聲四起。一名士兵匆忙闖入營帳,稟報道:“將軍,不好了!遼軍來襲!”張璟霍然起身,抽出佩劍,大聲喝道:“各營將領聽令,按照預案迎敵!”
    宋軍迅速從營帳中湧出,列好陣型。耶律宗雲見宋軍反應如此迅速,心中暗自吃驚,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揮舞著手中長槍,大喊道:“兒郎們,衝上去,殺宋軍一個片甲不留!”遼軍騎兵如潮水般衝向宋軍。宋軍弓弩手萬箭齊發,箭雨如注,射向遼軍。一時間,喊殺聲、慘叫聲交織在一起,火光衝天。
    張璟在陣中觀察著戰局,見遼軍來勢洶洶,對宋昕瀾說道:“夫人,你率一隊人馬從側翼包抄,我正麵迎敵,務必將這股遼軍擊退!”宋昕瀾點頭,提刀上馬,率領一隊宋軍如猛虎般衝向遼軍側翼。遼軍騎兵沒想到宋軍還有這一手,頓時陣腳大亂。耶律宗雲見勢不妙,知道難以取勝,隻得下令撤退。宋軍乘勝追擊一陣,才收兵回營。
    此役,宋軍雖擊退了遼軍的偷襲,但也傷亡不少。張璟深知,撤軍之路愈發艱難。然而,他心中的信念如鋼鐵般堅定不移,那就是一定要將這支隊伍安全帶回梁山,積蓄力量,再與遼軍一決高下。
    望著營帳外,受傷士兵們痛苦的神情,張璟心中滿是不忍與自責。他親自來到傷兵營,逐個慰問受傷的將士。走到一名年輕士兵身邊,那士兵的腿部中了一箭,傷口處鮮血已凝結,但臉色依舊蒼白。張璟蹲下身子,輕聲說道:“兄弟,你受苦了!此戰多虧了你們奮勇殺敵,才擊退遼軍。安心養傷,回到梁山,定會給你最好的醫治。”年輕士兵強忍著疼痛,擠出一絲笑容:“將軍,俺不疼。能為宋軍效力,俺死也值了!隻盼著傷好後,還能跟著將軍再上戰場,殺更多的遼軍!”張璟眼眶微微泛紅,拍了拍他的肩膀,起身對周圍的將士們大聲說道:“弟兄們放心,你們的付出我都看在眼裏!等回到梁山,定不會虧待任何一位兄弟。我們要一起努力,讓大遼知道,我大宋兒郎不是好惹的!”將士們紛紛高呼:“殺遼軍!保大宋!”聲音響徹夜空,士氣為之一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回到主帳,張璟與諸將再次商議行軍之事。喬道清皺著眉頭說道:“將軍,遼軍此番偷襲雖被擊退,但想必不會善罷甘休。接下來的路程,恐怕還有更多危險。”王進也點頭附和:“是啊,我們必須盡快找到一個易守難攻之地,稍作休整,同時加強警戒,以防遼軍再次來襲。”張璟沉思片刻,目光落在地圖上,手指在一處標記處停住:“此處有一座小鎮,名為清平鎮,四周環山,隻有一條大道可通。我們可前往此處,利用地形優勢防禦遼軍。而且清平鎮糧草充足,能補充我軍所需。”眾將紛紛稱好。
    第二日清晨,宋軍拔營起寨,朝著清平鎮進發。一路上,斥候不斷來回通報周邊情況,確保沒有遼軍蹤跡。宋軍加快行軍速度,終於在傍晚時分抵達清平鎮。張璟立刻安排將士們接管小鎮防務,封鎖各個出入口,在鎮外設置陷阱和鹿角等防禦工事。同時,派人在四周山頭布置了望哨,密切監視遼軍動向。
    安頓好防務後,張璟又命人開倉放糧,賑濟小鎮百姓。百姓們對宋軍感恩戴德,紛紛主動幫忙準備糧草、照顧傷員。一時間,清平鎮內軍民一心,士氣高昂。
    耶律宗雲偷襲失敗後,帶著殘兵敗將回到遼軍大營。耶律德重看著兒子狼狽的樣子,心中雖有不滿,但並未過多責備。他說道:“宋軍能在撤軍途中保持如此警惕,的確不可小覷。但我們也不能就此罷手,需想個萬全之策,在宋軍歸山途中給予重創。”帳下謀士沉思片刻,進言道:“將軍,宋軍現據守清平鎮,此地易守難攻。我軍可佯裝退兵,引誘宋軍出城追擊,然後在途中設下埋伏,必能大敗宋軍。”耶律德重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點頭道:“此計甚妙!就依你所言。傳令下去,各營將士準備,明日佯裝撤退。”遼軍大營內,一場針對宋軍的陰謀悄然展開,而宋軍在清平鎮內,雖嚴陣以待,卻不知危險正一步步逼近……
    喜歡張璟穿水滸,可逆歸途請大家收藏:()張璟穿水滸,可逆歸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