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不帶兵打仗的李景隆
字數:4306 加入書籤
不遠處,虎神部落的婦女們好奇地看著移民們播種。一個抱著孩子的部落婦女怯生生地問:"你們...種的是什麽?"
"這是小麥,這是大豆。"移民婦人熱情地解釋,"等秋天收了,磨成麵,可以蒸饅頭吃!"
"饅頭?"部落婦女一臉茫然。
當天晚上,移民婦人特意蒸了一鍋饅頭送給部落的人。虎神部落的男女老少圍坐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品嚐著這新奇的食物。
"軟...好軟!"一個孩子驚喜地叫道。
族長感慨地對李景隆說:
"大明...好東西真多。"
李景隆得意地捋著並不存在的胡須:
"這才哪到哪啊!等過些日子,還有更多好東西呢!"
眼中閃過一絲得意,他蹲下身來,用樹枝在地上畫起了簡易的圖案。
"看好了啊,這饅頭算什麽。"他眉飛色舞地說道,"在應天府,還有肉包子、菜包子、豆沙包...那麵皮白得跟雪似的,咬一口,裏麵的餡兒能香掉你的舌頭!"
一個七八歲的部落男孩聽得直咽口水,眼巴巴地問道:"大人...比烤鹿肉還香嗎?"
"那可不!"李景隆拍著大腿笑道,"等你們種出麥子來,我讓人教你們做!"他繼續比劃著,"冬天住的水泥房子,那叫一個暖和。”
“牆壁這麽厚,寒風一點都吹不進來。屋裏還能燒炕,睡上去熱乎乎的。"
部落的老人們聽得目瞪口呆,一個缺了門牙的老者顫聲問:"大人說的...是真的?不是天上的神仙才能住的?"
"千真萬確!"李景隆挺起胸膛,"你們那些遷去內地的族人,現在都住上這樣的房子了。"他掰著手指頭數道,"有的人分了十畝地,種土豆;年輕力壯的進了軍隊當兵,每月還有餉銀拿;會打獵的可以給官府供應野味..."
這時,一個年輕婦人怯生生地插話:
"那...那我們女人呢?"
"哎喲,可了不得!"李景隆眼睛一亮,"你們虎神部落遷過去的婦人,現在可搶手了!有的在紡織廠做工,一個月能掙二兩銀子;心靈手巧的學刺繡,一件繡品能賣好幾兩;就連最簡單的幫廚,包吃包住還有工錢拿!"
婦人們頓時炸開了鍋,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一個抱著嬰兒的少婦眼圈都紅了,小聲嘀咕道:"早知道...就該跟著大部隊一起走的..."
李景隆見狀,趁熱打鐵道:"最要緊的是娃娃們。"他指著那個七八歲的男孩,"不分男女,都能去希望學校讀書識字,學得好的,將來還能考科舉當官呢!"
族長手中的饅頭"啪嗒"掉在地上,顫聲問道:"當...當官?我們這些外族人也能..."
"那當然!"李景隆正色道,"太孫殿下說了,隻要心向大明,就是大明子民!"他壓低聲音,"你們知道為什麽朝廷對你們這麽好嗎?"
眾人茫然搖頭。
李景隆神秘一笑:"因為你們的虎神大人,現在就在太孫殿下身邊當差呢!"
"什麽?!"族長猛地站起身,差點打翻麵前的饅頭筐,"虎神大人...給大明做事?"
"可不是嘛!"李景隆繪聲繪色地描述起來,"二虎將軍——就是你們說的虎神,現在是太孫殿下的親兵統領。虞歡姑娘,就是你們的虎神使者,也在殿下身邊當差。"
部落眾人麵麵相覷,一時間消化不了這個驚人的消息。那個抱著嬰兒的少婦突然跪倒在地,向著南方叩拜:"虎神大人顯靈了!這是指引我們投奔明主啊!"
李景隆看著他們虔誠的樣子,心裏卻暗自嘀咕:不愧是太孫殿下啊!僅靠手下一名猛將,便收服了一個龐大部落。
他可以想象到,那些去大明的虎神部落族人,未來都會變得和本地大明人一樣。
而來到這裏的大明人,會把這裏的建設的無比美麗。
不過突然,他眉頭微皺,想到一個關鍵問題:
"族長,我多問一句。若是...若是虎神大人和大明朝廷的命令相左,你們聽誰的?"
篝火旁頓時安靜下來。
族長摸著胡子沉思良久,終於緩緩開口:"虎神大人既然選擇效忠大明,自然有他的道理。我們...我們聽虎神大人的。"
李景隆心裏"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這可不是太孫殿下想聽到的答案。
眼珠一轉,他立刻換了個說法:"那我再問族長,虎神大人最常教導你們的是什麽?"
"這個我知道!"那個七八歲的男孩搶著回答,"虎神大人說,要知恩圖報,要守護族人!"
"著啊!"李景隆一拍大腿,"那你們想想,現在是誰給你們地種,給房子住,讓孩子讀書?是大明朝廷啊!虎神大人效忠太孫殿下,不就是為了給你們謀個好前程嗎?"
族長渾濁的眼中漸漸露出明悟的神色:"大人的意思是...虎神大人希望我們忠於大明?"
"正是這個理兒!"李景隆長舒一口氣,"你們忠於大明,就是忠於虎神大人。太孫殿下仁厚,絕不會虧待你們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一卷文書:"看,這是太孫殿下親筆簽發的號令。上麵白紙黑字寫著,歸順大明的部落,一視同仁!"
族長顫抖著接過文書,雖然不識字,但還是鄭重其事地捧著,對族人們說道:
"從今往後,我們虎神部落,就是大明的虎神部落!"
李景隆終於滿意地點點頭,心裏卻記下要盡快將此事密報給太孫殿下。
他看著歡天喜地的部落民眾,暗自感歎:這遼東的黑土地好開墾,可人心的歸化,還得費些功夫啊!
就這樣,在春寒料峭的遼東黑土地上,一場轟轟烈烈的民族融合與土地開發悄然展開。
每天清晨,當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時,李景隆就已經騎著馬在新建的村落間巡視。
他親眼看著一排排整齊的水泥房屋拔地而起,煙囪裏飄出嫋嫋炊煙;田野裏,移民和部落民眾並肩勞作,漢人教他們使用新式農具,他們則分享著對這片土地的了解。
部落的獵人們開始主動將打獵技巧傳授給移民,而移民們也毫不吝嗇地分享農耕經驗。
李景隆每天忙得腳不沾地,卻感到前所未有的充實。
眼花,但每當看到又一個村落初具規模,那種成就感遠勝過在戰場上虛張聲勢。
其實這並不是他的活,他的職責隻是將移民帶到這裏,等到他們開始安置了,他就可以離開了。
剩下的交給隨行的官員就行了。
他的帳篷裏堆滿了各式圖紙——房屋建造圖、農田規劃圖、水利工程圖...雖然常常看得頭暈。
這天傍晚,他站在新建的了望台上,望著遠處連綿的田野和星羅棋布的村落。
夕陽的餘暉為這一切鍍上了一層金色,炊煙在晚霞中嫋嫋升起,勾勒出一幅安寧祥和的畫卷。
李景隆突然覺得,或許這才是他真正該做的事——不是打仗,而是建設。
這種實實在在的改變,比那些虛名來得有意義多了。
喜歡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請大家收藏:()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