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奧運金牌的希望!

字數:4310   加入書籤

A+A-


    “比賽的節奏就是,我拚了老命,用一個神仙球打進一個。”
    “然後回過頭,眼睜睜看著杜蘭特或者安東尼,輕鬆地在我們的防守球員頭上命中一記跳投。”
    他歎了口氣,那種無力感,即便時隔多年,依舊清晰。
    “不管是nba,還是國家隊,那段時間,我真的有種被耗盡了的感覺。”
    “最後一節比賽,我到現在都記得那種感覺……”他的聲音變得有些飄忽,“我……斷電了。”
    “大概有那麽四五分鍾,我的大腦,像是被強行拔掉了電源。”
    “場上的聲音,教練的呐喊,隊友的跑位,一切都變得模糊。”
    “我隻剩下本能,機械地運球,傳球,投籃……”
    “我的腦子裏一片空白,不知道自己在幹什麽,也不知道為什麽要這麽幹。”
    “等到我猛地回過神來,抬頭一看比分牌,我們已經落後了快20分了。”
    那一刻,世界仿佛重新恢複了聲音,但灌入耳中的,卻是絕望的喧囂。
    “最後幾分鍾,我瘋了一樣,連續飆進了三個三分球,但……一切都太晚了。”
    無力回天。
    華國男籃,曆史性地止步於奧運會四強。
    這個成績,足以載入史冊,但對於被寄予了奪冠厚望的呂喆和那支球隊來說,卻是最沉痛的失敗。
    呂喆說完,端起桌上的杯子,默默地喝了一口。
    別墅裏的氣氛,也隨著他的敘述,變得消沉而壓抑。
    邁克爾·肖看著眼前這個男人,第一次在他近乎完美的形象上,看到了一道清晰而深刻的裂痕。
    那道裂痕的名字,叫做遺憾。
    “2020年的東京,”呂喆繼續說道,聲音裏帶著一絲複雜的味道,仿佛命運又跟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又是一次絕佳的機會,命運似乎想補償我,但我們……又搞砸了。”
    他自嘲地笑了笑,那笑容裏滿是苦澀。
    “原因很複雜。首先,老對手還是那個老對手。”
    “美國隊在東京,依舊派出了精銳盡出的最強陣容。”
    “很明顯,他們就是衝著我來的,絕不允許自己的霸權被我掀翻。”
    “其次,也是最讓我痛心的一點,是我們自己出了問題。”
    呂喆又一次伸出了手,像上次一樣,掰著指頭,一個一個地數著那些他曾寄予厚望的名字。
    “郭艾侖、丁彥宇航、王哲霖、周奇……”
    他的聲音裏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在那一屆奧運會前後,他們都不同程度地遭遇了各種各樣的傷病。”
    邁克爾·肖剛想說傷病是運動員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卻看到呂喆搖了搖頭,眼神裏充滿了自責。
    “我知道,那多少是因為我。”
    “我給他們的訓練強度……太大了。確實是太大了。”
    他陷入了深深的反思。
    “運動員的身體是有極限的。”
    “你想在他們技術和身體都快定型的時候,靠著遠超他們負荷的訓練,強行把他們的水平拔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可以,但那是有代價的。”
    “代價就是,疲勞會不斷累積,傷病的隱患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直到最後,徹底爆發。”
    呂喆的這番話,讓邁克爾感到震驚。
    他沒想到,這位永遠自信、永遠掌控一切的籃球之神,會如此坦誠地剖析自己的錯誤。
    “就是在那時,我才真正意識到一件事。”呂喆的語氣唏噓而遺憾,“青訓……從娃娃抓起的青訓,它的意義是多麽重大。”
    “等到他們十九歲、二十歲,你再去改造他們,就有點像‘拔苗助長’了。”
    “你能看到短期的成效,但根基不穩,遲早要出問題。”
    “必須從他們最小的時候,就給予最專業的環境、最科學的飲食、最合理的訓練和最高質量的比賽。”
    “隻有這樣,才能讓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穩步地成長為真正的世界級球員。”
    “可惜,我明白這個道理的時候,我麾下這批最好的球員,已經被我過度透支了。”
    他頓了頓,眼神變得更加冰冷。
    “而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那些瘋狂的場外因素。”
    “東京奧運會期間,那位籃協的秘書長,已經快到退休的年紀了。”
    “這些年,他對我是言聽計從,把所有的寶都壓在了我身上,就為了能在退休前,拿到一枚奧運金牌作為自己職業生涯最完美的句點。”
    “他的心態……已經徹底急功近利了。”
    呂喆清晰地記得,在東京的奧運村,那位秘書長親自找到了他的宿舍。
    那不再是電話裏客氣的鼓勵,而是一場近乎攤牌的對話。
    “小呂啊,這都快十年了!”那個頭發花白的老人,語氣裏帶著不容置疑的強硬和一絲懇求,“我還有一年就退了,就這一屆了!金牌,必須拿到手!”
    那場對話,最終不歡而散。
    呂喆和秘書長,第一次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說實話,”呂喆揉了揉太陽穴,“看著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因為巨大的壓力在我麵前近乎失態地嘶吼,我心裏也不是滋味。”
    “我能理解他,他也有他要承受的壓力。”
    “但是,這種壓力,直接傳遞給了整個球隊。那種不惜一切代價、隻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氛圍,讓更衣室的氣氛變得非常壓抑。”
    “最終……”
    呂喆長長地吐出一口氣。
    “殘缺的陣容,沉重的心理包袱……我們在半決賽幸運地避開了美國隊,闖進了決賽。”
    “然後,在決賽裏,再次輸給了他們。”
    奧運會銀牌。
    又一次創造了華國男籃的曆史,甚至超越了裏約的第四名。
    但在呂喆的臉上,看不到任何一絲喜悅,隻有更深的落寞。
    “第二名,就是最大的輸家。”
    他用一句冰冷的總結,為東京奧運會畫上了句號。
    “那一刻,我徹底明白了。”
    “靠我一個人,靠這一批被我催熟的球員,是不可能完成這個夢想的。”
    呂喆抬起頭,目光望向遠方,仿佛穿透了時空。
    “從那之後,我就下定了決心。”
    “我要把我的工作重心,我所有的資源和精力,全部轉移到青訓上麵。”
    “因為我知道,華國籃球的未來,奧運金牌的希望……”
    “在那些更年輕的孩子們身上。”